323蓋蘇文手刃其王武李世民岐陽宴舊臣

真朱可汗冷冷的看着契苾何力在那表演,看他說出來的話越來越難聽,不禁怒火萬丈。從座位上彈了起來,指着契苾何力大聲說:“好你個猖狂的匹夫,竟然敢這麼不把我放在眼裡,你信不信我現在就讓人把你拉出去給燉了?”契苾何力說:“你覺得我是怕死的人嗎?”就在這個時候,真朱可汗的臉忽然多雲轉晴,用極爲柔和的聲調說:“我堅信你是一個不怕死的人,這也是我欣賞你的理由,只要你能夠棄暗投明,方纔所說的那些話,我可以當做沒有聽見。”契苾何力說:“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要殺就殺吧!”真朱可汗說:“你不用着急死,踏踏實實的住在這裡,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唐朝皇帝說到底跟咱們不是一家人。”契必何力說:“我既然已經在皇帝陛下駕前爲臣,就一定不會背叛他。”真朱可汗說:“人都處於不斷的變化當中,我相信你的想法也會變的,北方與中原之間,力量是此消彼長,現在他們暫時處於優勢,但是我相信總有一天他們會衰落下去,到那個時候,我將會率領我的部衆踏平中原,把唐朝皇帝俘虜於帳外,爲頡利可汗雪恥。”

儘管真朱可汗在那裡苦口婆心的勸說,契苾何力還是不爲所動,這個時候他的母親說話了,說:“兒子啊,你爲什麼這麼固執呢?那個唐朝皇帝給了你什麼好處,以至於你鬼迷心竅到了這種地步,他們只是暫時稱雄,總有一天我們會在長生天的保佑之下把我們曾經失去的東西全部奪回來。”契苾何力說:“你們都是大漠的英雄,而我已經屬於大唐,對於生活在大漠當中的人來說,我算什麼呢?請你們把我忘了吧!”真朱可汗冷笑着說:“你可是一員悍將,我怎麼可能把你忘了呢?只要你願意歸順我,我保證給你的東西比唐朝皇帝給你的要多。”契苾何力說:“既然如此,我就只好失禮了。”說着,突然從旁邊一個人腰間摘下了配刀,猛的把自己的耳朵切了下來,眼看他的半邊臉躺着血,嘴裡說:“我以此對着長生天發誓,此生絕不會背叛唐朝皇帝。”

看到這一幕衆人驚呆了,真朱可汗氣呼呼的走了,沒過多一會兒他又走了回來。這個時候他看見有人在幫助契苾何力處理傷口,真朱可汗說:“你們看到了嗎?這就是我們大漠的漢子,爲了唐朝皇帝,竟然當着可汗的面切了耳朵,今天我就代表長生天除掉你這個大漠的不孝子孫。”就在這個時候,真朱可汗的妻子在旁邊說:“可汗,你已經派出和親的使者在長安,目前沒有消息傳來,可見皇帝還在考慮,如果我們此時殺了他的愛將,和親的事情恐怕就不可能了,相反雙方可能再次發生戰事。”真朱可汗說:“不就是打仗嗎?你覺得我會害怕嗎?”妻子說:“可汗當然不會害怕打仗,因爲戰場對於可汗來說,就像大海對於魚,天空對於雄鷹,但可還應該知道,那些一般的百姓是害怕打仗的。”

真朱可汗說:“我們草原的漢子人人熟悉涉獵,從小見慣了鮮血,我們絕不是貪生怕死之人。”妻子說:“可妻子害怕失去丈夫,孩子害怕失去父親,男人們去了前線,後方所有的事情都有女人做了,萬一男人死在戰場,這些女人和孩子都沒有了依靠。”真朱可汗說:“聽你們女人說話真是讓人泄氣。”妻子說:“不久前,我們與唐朝的軍隊有過沖突,說我們損失慘重,不過分吧!如果我們再與他們發生衝突,接下來會怎麼樣誰能預料呢?你只要留着契苾何力,皇帝又想讓他回去,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很多好處,與其殺人結仇,不如拿這個跟唐朝皇帝談一筆交易。”真朱可汗點點頭說:“或許你說的有些道理,可我不甘心。”妻子說:“可汗,人有作爲,一定要先看清形勢,形式與我們有利,我們就應該乘勢而起,形勢對我們不利,我們就等待時機,這是狩獵的時候,人人都明白的道理,現在你怎麼反而忘記了呢?”

在妻子的極力勸說之下,真朱可汗終於放棄了殺掉契苾何力的念頭,讓他軟禁起來,等待唐朝皇帝下一步的反應。這個時候皇帝已經與使者談妥,接受使者所請,並且提了自己的要求,說:“朕已經決定把新興公主賜給貴國可汗,但朕也有一個條件,希望可汗歸還我們的契苾何力將軍。”一聽這話使者沒有了主意,說:“這件事不是我能做主的,不過我一定會把陛下的想法告訴我家可汗。”皇上說:“這樣吧!你先回去覆命,朕會派使者把公主送去。”使者說:“陛下,按照慣例,我們應該與與送親的使團一起回到薛延陀。”皇上說:“你說的沒錯,但這一次不是情況一些特殊嗎?萬一公主去了,契苾何力將軍也被殺了,我們怎麼辦呢?”

皇上在這件事上的堅持在朝中引起了爭論,薛萬徹說:“陛下,契必何力本來就是胡人,現如今被帶到了北方的草原,必定蛟龍入海一去不回,陛下爲了把他換回來,不惜嫁過去一個公主,臣以爲這樣做不妥。”皇上說:“和親是爲了穩住薛延陀,也是爲了減輕百姓的負擔。”侯君集說:“陛下,臣願意親率大軍踏平薛延陀,把契苾何力將軍救回來。”皇上說:“你覺得契苾何力不會背叛朕?”侯君集說:“如果陛下問臣,臣當然覺得他很有可能會背叛陛下,但陛下對這件事如此的有信心,臣覺得契苾何力將軍不會讓陛下失望。”皇上說:“話都讓你給說了。”魏徵說:“臣以爲和親之策是對的,只是委屈了公主。”皇上說:“不幸生在帝王家,特別是生在帝王家的女人,大多是這樣的命。”說到這裡,皇上的眼睛裡閃着淚花,房喬也感到非常的難過。

李靖說:“臣當初衛青曾經說過,漢朝之所以被匈奴欺負,就是因爲漢朝人不愛惜自己的馬和女人。”皇上說:“爲人父母怎麼會有不愛惜女兒的呢?朕愛惜自己的兒女,天下人也愛自己的兒女,爲了不讓自己的兒女受委屈,就把成千上萬的人送到戰場上去,隋末之亂,天下至今凋敝。所以說戰場之上可以取得很多功勳,但是在取得這些功勳的背後還需要很多年去恢復民力。朕不能總是爲了自己,讓天下人獻出自己的兒女,朕也得爲了天下的安寧,獻出自己的兒女。”房喬說:“目前薛延陀部已經漸漸成了事,我們當然可以選擇派大軍踏平漠北,但這麼一來我們過去多年積攢的家底又要被耗光了,你們還記得在貞觀之初我們爲什麼引而不發嗎?那個時候爲了穩住頡利可汗,我們不但不計較他威脅長安,反而獻上大量的財物與之會盟。”

尉遲敬德說:“我覺得房先生說的很有道理。”按照之前的約定,薛延陀派出的使團開始往回趕,他們走到半路上就聽說唐朝派出的使團也已經在路上了。不久之後,他們出了長城穿越漠南,回到漠北。在王庭拜見了真朱可汗,一看這情形,真朱可汗氣的咬牙切齒,說:“唐朝皇帝果然沒有答應我的請求,真是太過分了,我一定要殺了契苾何力。”妻子趕緊說:“可汗,你不是說契必合力與咱們是一家人,而與唐朝皇帝關係疏遠嗎?他之所以不願意背叛皇帝,是因爲他鬼迷心竅分不清是非。現如今你爲了發現對唐朝皇帝的恨,要殺掉契苾何力,相比之下契苾何力應該覺得誰是自己真正應該追隨的君王呢?”真朱可汗如夢方醒,說:“你算是我的長孫皇后了,每當我靠近錯誤邊緣的時候,你總能夠及時的提醒我,只可惜皇帝陛下知心的女人已經進了墳墓。”

使者說:“可汗放心,唐朝皇帝已經答應了可汗的請求,只是他希望可汗能更多的展示自己的誠意,比如釋放契苾何力將軍。”一聽這話妻子說:“這個皇帝果然不是一般人,爲了救契苾何力將軍竟然把一位公主嫁了過來?”使者說:“也不完全是這樣,一路之上,我們看到中原其實十分凋敝,如果再一起戰端,恐怕他們也無力承受。”真朱可汗說:“那真是太好了,要是這樣的話,我就應該殺掉契苾何力,然後整頓兵馬再次挺進中原。”妻子說:“中原百姓以農耕爲生,如果長時間不打仗,他們就會忘記怎麼打仗,而我們就不同了,放牧如同帶兵,狩獵如同打仗,不論何時,我們都不需要熟悉戰爭。”真朱可汗說:“你的意思讓我再等幾年,等他們不會打仗了再行動?”妻子說:“等皇帝再老一些,等他手底下的文臣武將更加凋零,等他們一點點衰落下去,那個時候形勢轉變,我們就能夠有所作爲。”

妻子的話讓真朱可汗興奮不已,緊握雙拳以至於掌心都出了汗。再說兵部侍郎崔敦禮奉命持節前往漠北,苗山風被任命爲副使,白肥兒負責護衛使團的安全,一路之上都有人歡送,也有人爲此傷感不已。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長城旁邊,因爲那個時候已經是傍晚了,所以就地紮營,明日再出發。崔敦禮、苗山風、白肥兒三個人齊聚帳中,崔敦禮說:“這一次不光是把公主安全的送到漠北,還要想辦法把契苾何力將軍帶回來,你們說一說我們還有什麼顧慮的,不夠周全的地方?”苗山風說:“我覺得我們已經考慮的很周全了,問題就在於太周全了,也未見得是件好事。”崔敦禮說:“何以見得呢?”苗山風說:“越是考慮的細緻,隨機應變的機會就會越少。”

崔敦禮說:“我們已經考慮到了各種可能發生的狀況,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吧!”苗山風說:“我覺得我們更應該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崔敦禮說:“無準備之仗是打不贏的,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白肥兒說:“情況無非有三種,第一是契苾何力沒有背叛陛下,這是我們與真朱可汗討價還價的基礎,如果他已經背叛了大唐,我們再把他要回來也沒什麼意思。第二是契苾何力已經背叛了大唐,但是爲了大唐的公主能夠順利的抵達漠北,真朱可汗刻意的隱瞞了這一則消息,如果是這樣,我們就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第三契苾何力沒有背叛大唐,真朱可汗就是拒絕歸還他,這個時候我們必須帶着公主安全的離開漠北,如果能夠順道把契必何力救回來,這絕對是喜事一樁。”崔敦禮說:“一旦我們到了人家的地盤,我們就必須格外的謹慎。”

白肥兒說:“不過我覺得這次我們完成使命的可能還是很大的,如果他們打算跟我們打打出手,又何必來長安求親呢?”崔敦禮說:“到那邊再說吧!”到了漠南之後,受到了李思摩隆重的接待,崔敦禮說:“你們在這裡過得還好嗎?”李思摩說:“很多人已經習慣了在長城內的生活,更有人覺得自己被唐朝皇帝拋棄了,不過請你們放心,我一定千方百計把大家的心聚攏在一起,爲大唐守衛邊疆。”崔敦禮說:“之所以讓大家回到自己的故鄉,那是因爲陛下始終知道諸位的先人埋在大漠,諸位相信的神也被供奉在大漠,相信你們也不願意把距離神最近的地方拱手送給薛延陀部。”李思摩說:“崔侍郎的話我記住了,我一定會把這些話轉告給我的部衆,希望大唐皇帝能夠始終記得我們這些爲他守邊的人。”苗山風說:“陛下不光記得你們,還時常掛念諸位在北方的生活,陛下也非常的想念你們。”

離開了漠南之後。又走了一段路,終於進入了薛延陀的疆界,真朱可汗把自己的重臣叫到一起,說:“唐朝皇帝派出的使團就要到了,他們送來了公主大概也想把契苾何力要回去,面對契苾何力的事我有三個選擇,第一殺了契苾何力,第二歸還契苾何力,第三,以這個爲籌碼,繼續跟他們要價。”妻子說:“我覺得凡事適可而止,唐朝皇帝願意把公主嫁過來在朝廷裡面應該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如果在這樣一種情況之下,我們還給他難堪,到時候不用他動員他手底下的那些人就會跟咱們拼命。”真朱可汗點點頭說:“說的太對了,那就這麼幹吧!”於是他們準備隆重的儀式迎接崔敦禮率領的使團,崔敦禮見到真朱可汗雙方寒暄幾句切入了正題,崔敦禮說:“我已經奉命把公主帶來了,成親之後我們就成了姻親,這一次我們不光帶來了公主,也把你之前獻給陛下的財物帶了過來,陛下說了,他並不貪圖薛延陀的財富,只希望能把客戶留在這裡的唐朝將軍歸還給我們。”

真朱可汗笑着說:“我們這裡並沒有扣留什麼唐朝的將軍。”一聽這話,崔敦禮心中一緊,說:“你我都是明白人,如果我沒有辦法把契苾何力將軍帶回長安,我就不能回去覆命。既然可汗請求皇帝把公主賜給你,陛下已經這麼做了,而且陛下已經答應歸還你們獻給我們的財富,他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歸還一位唐朝將軍,可汗捫心自問,這個要求過分嗎?”真朱可汗說:“你真的誤會我了,我並沒有見過契苾何力。”這樣一來崔敦禮就懵了,過了好一會兒他才說:“可汗,如果是這樣的話,大唐與貴國是沒有辦法成爲姻親的,陛下與契苾何力將軍情同手足,他一定會親帥大軍來營救契苾何力將軍。”

一聽這話,真朱可汗愣住了,不過他很快就恢復了冷靜,輕描淡寫的說:“陛下不會這麼糊塗的,他難道忘了前秦的苻堅,隋朝的煬帝是怎麼滅亡的了嗎?”崔敦禮說:“既然如此,大理不必着急舉行。”說着就有離開,很快就有一隊武氏圍住了他,這些人一個個手持利刃身上穿着牛皮甲,目露兇光、牙關緊咬。崔敦禮突然從腰間拔出配刀,衝過去把刀架在了真朱可汗妻子的脖子上,說:“可汗,你敢如此欺騙唐朝的皇帝,唐朝的軍民一定會憤怒不已,他們一定會來營救契苾何力將軍,皆失你的王庭將被夷爲平地,所有作惡之人都將得到應有的懲罰。”一看自己的妻子有了危險,真朱可汗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說:“你都已經做到了這樣的位置,爲什麼還是如此的暴躁呢?我不過是逗個悶子開個玩笑而已。”崔敦禮說:“如果能夠歸還契苾何力將軍,今天這件事可以當做沒有發生,如果可汗執迷不悟,必與可汗玉石俱焚。”

在這種情況下,真朱可汗退縮了,他歸還了契必何力,還說:“我已經知道錯了,獻給大唐的財物可以原封不動的帶回。並且請告訴皇帝,我一定會善待公主。”大禮得以舉行,就在大家準備返程的過程中,營州都督張儉派人過來通報消息,說高勾麗內部發生了劇烈的變化,權臣蓋蘇文已經殺掉了王,官員任命軍隊指揮決於一人。崔敦禮說:“這樣吧!我去一趟營州,親自於張都督瞭解情況。”那人說:“張都督的意思是情況緊急,應該趕快把這件事告訴陛下。”崔敦禮說:“我會讓副使苗山風帶着使團回長安,而我秘密的跟着你去營州。”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崔敦禮隻身一人,騎馬去了營洲,苗山風、白肥兒等人馬不停蹄趕往長安。

到了營州都督府,崔敦禮說:“把你瞭解到的詳細情況告訴我。”張儉說:“蓋蘇文這個人外貌雄壯,他已經殺掉了王,立王的弟弟子尚爲新王。現如今整個高句麗都被他抓在手裡,其實他們誰當王與我們無關,我擔心的是這個人雄心勃勃,必定會成爲我們的隱患。”崔敦禮點點頭說:“我的想法與你的完全一致,可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也沒有破解之法。”張儉說:“我也是自己暫時想不出辦法才着急忙慌的把這件事要傳到長安去,相信在長安的文臣武將,一定能夠想到好的辦法。”再說苗山風帶着人到了長安之後才知道皇帝暫時不在大內,而是帶人到岐陽狩獵去了。皇帝愛好狩獵,武將們非常高興,文臣卻非常的難過。在文臣的看來,皇帝在叢林當中縱馬奔馳,看似非常簡單,其實極爲鋪張,每狩獵一次花費甚巨。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每到這個時候,文臣就沒有什麼表現的機會,而武將們往往能利用這種機會與皇帝親近。而這些文臣們對武將永遠保持警惕,他們總覺得武將要謀反。

可跟着皇帝狩獵的這些人,大多是秦府的舊臣,皇上頻繁狩獵,一方面是因爲自己喜歡,另外也是用這種方式親近故人。如果永遠與魏徵這些人待在一起,秦府的舊人一定會倍感冷落,即便是在眼前這種情況之下,像侯君集這樣的人,仍然有很多的怨言,他說:“魏徵原本是想把陛下害死的惡人,沒想到玄武門之役發生之後,他搖身一變成了陛下極爲親近的大臣,不知道的還以爲他是玄武門最大的功臣。在皇帝面前耀武揚威,儼然以帝王師自覺,相反房先生雖然位居端揆,卻一天到晚唯唯諾諾,像是做了什麼不得了的壞事一樣,當初謀害陛下的現如今春風得意,而幫助陛下得了天下的卻不得不夾着尾巴做人。”這樣的話很快就進了皇帝的耳朵,他說:“看來秦府舊人對朕有很多誤會,傳旨,今天朕要宴請他們。”

257宮司上奏遺作示君言事者流多相讒告335房玄齡看重李大亮唐尚書奪官封德彝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275溫彥博六月死憂國柳御史連夜彈罪王第38回裴特進晉升裴司空苗沙彌變成苗居士第54迴護新法不忍殺太監答故人決心放裴寂266敕二子都督安與秦奉聖旨修剪舊律令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第85回御史大夫彈劾李靖入值門下擬改衣服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233賢居士佳節飲寡酒張鄉紳良辰解憂愁第38回裴特進晉升裴司空苗沙彌變成苗居士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265李世民圜丘祀昊天苗山幽青園遇羋嬡347皇嗣李治聽政東宮刑部尚書死於西市206陳太守降身訪名士隱大德過府論人才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第66回裴司空奉旨回京兆唐制史受命踐高臺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358王玄策借兵教天竺蕭相公病死入冥國335房玄齡看重李大亮唐尚書奪官封德彝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179張士貴領兵平獠亂 安四娘改嫁引風波105聞直言下旨毀新宮 感無常奈何失皇子345薛仁貴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壽終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203節日御膳羊肉湯餅除夕之夜預言不祥211李大亮揚威蜀渾山侯君集揮師取柏海163工部主事潛入北曲 大理寺丞親赴敦煌178立春日舉行籍田禮 豔陽天等待良人歸319魏夫子病受宅新堂褚遂良上疏助皇嗣290侯弘仁銳意開道路李思摩奉旨出河南227悟人生此行多慘淡飲黃湯局中多頗淒涼229無常橫死小龜壽盡大道流行心何能依第26回太上皇深宮辭舊歲趙德言草原逞奸才103魏夫子御前陳心跡 隋烈士英魂還故鄉234皇后患病閒暇時光藥王進宮參詳病理357徐惠妃上疏戒窮奢樑建方揚威在鬆外180苗山幽入門做居士 袁天罡講學陷囚籠第21回觀音婢豪言激將士魏夫子自嘆命難違182李淳風驚聞壞消息 孫思邈營救老相識第90回感無常皇嗣不成器與父言更知爲君難第85回御史大夫彈劾李靖入值門下擬改衣服352李世民著書成帝範中書令病重謝紅塵248魏王泰禮接士大夫皇阿爺設立文學館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273南平公主下嫁臣家守禮老叟強力持戒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238歸化將統領左驍衛苗山幽受邀吐谷渾191棄宗弄贊遣使入貢 大唐制史前往撫之167未商量迎娶張寡婦 有逆緣請教李摩訶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133長樂公主近嫁長孫 御史馬周直言戒上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第四回新婚夫婦琴瑟和鳴 天命所致潛龍出水362苗山幽拜訪袁天罡陸一蟬難棄房遺愛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190李衛公白髮領三軍 隋外孫上書乞歸順310唐尚書奉旨誅宣王李承乾謀殺於詹事150夢平康尋找諸歡樂 問菩提須有衆善行242房玄齡革職歸田園苗山幽相逢說王事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薦李衛公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第27回中山王承襲嗣君位苗山幽恨做異食狂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302陳倉縣尉杖殺魯寧櫟陽縣丞請止遊獵182李淳風驚聞壞消息 孫思邈營救老相識第84回蕭皇后淒涼返京兆楊政道服官入大內第93回袁天罡曉言人間事苗山風入幕賓王宅241孫思邈烹茶待來客袁天罡彈指話文王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336憐愛子皇帝多教誨是慈父天子徵遼東第68回苗山幽自詡登徒子顏師古寫就王會圖209太上皇崩於垂拱殿李承乾臨朝少陽宮270顯仁宮皇上責官吏白石廳郎中刺川王162苗山風介入盜蠶案 楊鐵超奉命來敦煌331破國賊敕書降封賞喜漢王相約鬥甲兵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脫危險到年底諸事盡繁忙第61回孫思邈廬中語病理苗山幽林間聞箴言134慕容伏允聯絡高昌 南泉上人慾破迷障116交涉失利無功而返 遁入深山又逢故人331破國賊敕書降封賞喜漢王相約鬥甲兵第21回觀音婢豪言激將士魏夫子自嘆命難違第八回秦府開張良禽入慕 懷恨娶親引火燒身255白肥兒對峙長公主田有釧拜會蕭玉蓉第97回鞠文泰遊歷東西市李世民獻俘大安宮187趙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機見面問吉凶303李元景再謀封禪事祿東贊奉命請婚期266敕二子都督安與秦奉聖旨修剪舊律令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第68回苗山幽自詡登徒子顏師古寫就王會圖296春正月上幸魏王第夜午時君夢國子監115生死籌碼黃粱一夢 貧富學子家教不同317岑文本蒙賜知機務張玄素遇害幾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