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沙鉢葉護遇襲身喪職方郎中遠遊見故人

上回書說道,皇嗣與宦官之間的關係非常的曖昧。其實古往今來人們對宦官的看法是非常有意思的,宦官因爲身上一個關鍵的部件被切掉了,身體不健全,正所謂物質決定意識,人們自然而然的就認爲他們的靈魂也是不健全的。宦官之所以出現,是因爲王權,宦官的生死榮辱也與王權緊緊的捆綁在一起。當王權是理性的、強勢的,宦官可以發揮的空間並不大。當王權變得感性弱勢的時候,他沒有辦法駕馭外朝的文臣武將,於是不斷強化內廷的作用,最終促成了宦官勢力的崛起。宦官依附於王權,但到了一定程度,它能夠控制王權。東漢末年,因爲皇帝一個賽過一個短壽,所以皇帝更換極爲頻繁。每逢皇帝年幼太后臨朝的時光,外戚的勢力就會越來越大。隨着皇帝年齡不斷的增長一點點收回權力的時候,太監的勢力也會隨之膨脹起來。在動盪的歲月,皇帝往往沒有辦法信任文臣武將,他更相信身邊那些對皇帝百依百順的太監。可當這些人面對外朝的時候就是另外一副面孔了。

因爲這樣的緣故,庶民對宦官是非常嚴重的,而士林給宦官則始終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皇嗣在年幼的時候非常的聰明,可小孩子聰明未必就是一件好事。聰明人大多不願意守規矩,皇后英年早逝,皇上忙於公務。而他身邊那些人根本不可能管束他,反而不斷的縱容他,人的需求就是一個無底洞,正所謂慾壑難填,當你一點點滿足需求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需求不會因爲得到等越來越多而減少。相反是得到越多需求越多,這個時候的對於理法之類的東西深惡痛絕,對於身邊那些試圖匡正他過失的人必欲除之而後快。過去,他喜歡跟適齡的女子混在一起。他隨着年生日酒,他的口味也變得複雜起來。他對宦官越來越有濃厚的興趣,與宦官之間的舉止越來越不合理法。身邊的人生怕這些事情被皇帝知道,導致他的儲君之外沒有辦法保住,這個時候的李泰對東宮發生的事情瞭如指掌。但她對匡正嗣君的過失毫無興趣,他希望李承乾能夠一直滑落下去直到毀滅。

這一天黃昏,一位長得非常秀氣的宦官躺在那個地方。皇嗣把葡萄一顆一顆剝了皮,放在這位宦官的嘴裡。旁邊站着宮女,很顯然對於這樣的畫面,他們已經習以爲常。最有意思的是皇嗣與身邊的宦官宮女越來越沒大沒小,宦官可以把皇嗣當做掀翻在地,皇嗣從地上爬起來一臉的燦笑,絲毫不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嚴格的尊卑秩序會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非常的生分,所以在現實生活當中,爲了讓大家的關係變得熱絡起來,常常去挑戰禮法。皇嗣與宦官在那裡玩鬧,旁邊的宮女在那裡指指點點。不止如此,那位宦官經常換上胡服女裝與皇嗣玩耍,兩個人都玩得一頭汗,可謂十分得趣,東宮烏煙瘴氣讓尚書右僕射高士廉苦惱不已。

到底要不要把這件事情告訴皇帝呢?皇帝了知道了勢必會處罰皇嗣,這樣一來,皇嗣的地位勢必會被動搖。黃昏時分,高士廉從東宮回來,臉色十分沉重。兒子說:“有一點,我想不明白,爲什麼你們對禮法如此執着呢?爲了支持禮法,寧願把一個昏君推上皇帝之位呢?還是說大臣們各自爲私,希望有朝一日能夠侍奉昏君,趁機爲自己謀利。”高士廉說:“皇位是很多人都想得到的東西,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只有宗室成員纔有這個機會。在宗室成員當中,絕大多數情況下只有嫡長子纔有機會。如果這些規矩都沒有,放手讓大家去爭,結果就是天下大亂。”兒子說:“的確這樣做就會天下大亂,可如果把一個婚姻推上去一樣,會天下大亂。”高士廉說:“有理法一點點縮小,有資格繼承王位的人的範圍。這樣就可以減少天下的紛爭,這是顯而易見的。”

雖然是在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實際上兩個人各說各話,誰也沒有接受對方的觀點。然後再說:“我知道你們之所以不支持魏王是因爲擔心隋朝重現煬帝再生,可你們想過嗎?節奏都是按照宗法得到的大位,夏朝商朝不是一樣滅亡了嗎?”高士廉陷入了沉思,這個時候皇上也在那裡撓着頭皮,酷暑時節雖然漫長,可它已經一點點在離去了。寒暑不停的循環,會讓人有一種奇特的感覺。以爲一切還可以重來,實際上,實際上在今年掉落的葉子,明年怎麼也回不來了。所以一代人死了之後,接替他們的永遠是下一代人。一季果實成熟之後,再長起來就是下一季。皇上拿着鏡子端詳着自己的樣子,嘆口氣說:“歲月如刀,朕已經如此蒼老。”一旁太監說:“陛下說的哪裡話,如今陛下正值壯年,意氣風發,正是大有作爲之時,何談蒼老呢?”

就在這個時候,魏徵拄着一根竹杖走了進來。因爲他患有眼疾,所以每次他到光線比較暗的地方,太監都會主動上去攙扶。坐定之後皇上說:“這些日子正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開皇年間,楊勇被立爲皇嗣,那個時候天下人都會以爲將來繼承大位的必是楊勇,可誰也想不到,最後得天下的是晉王楊廣。楊廣頗有才智,都以爲他得了天下,天下將會大興,可誰也想不到,這個人爲了建立自己的功業,完全不計成本,有意思的是這個成本不需要他自己承擔,而是把百姓們都逼上了死路。晉陽起兵,朕是首功,當時很多人都覺得朕應該被立爲皇嗣,到最後被列爲皇嗣的不是朕而是建成。當時都以爲建成會得天下,可當他們把朕逼得走投無路之時,終於讓朕下定決心除掉他們,由此江山易主……”魏徵一邊聽着一邊琢磨皇上說這番話的用意,魏徵說:“當年劉玄德去隆中拜訪諸葛孔明,孔明說‘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衆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爲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文景之治、開皇之治以及自從陛下登基以來開創的局面,這難道不是人謀所致嗎?”

一聽這話皇上點點頭說:“你說的沒錯,天下的興亡離不開人的謀劃。”魏徵看着皇上的表情,知道皇上正在爲嗣君的事情煩惱,魏徵說:“陛下,能不能選到一個合適的嗣君,取決於陛下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到底是出於公心還是私情?比方說古代很多國君因爲寵愛新人,就把新人所生的兒子立爲嗣君。這樣做不是出於公心,而是出於私情,凡是在選擇嗣君這個問題上因公廢私者,沒有不敗的。”皇上說:“如果是出於公心,你覺得朕應該支持誰呢?”魏徵說:“陛下,我們都是從玄武門之役當中走過來的人,我們都希望這樣的事件以後不要再發生。”

一聽這話皇上就知道他要說什麼了,於是皺着眉頭說:“那就先到這裡吧!朕已經累了。”皇上和魏徵在議事的時候經常發生爭吵,每次爭吵完了之後,關係總能夠複合。可是時間越往後延,皇上就越與魏徵懶得吵架,魏徵只要來了,無論說什麼他都硬着頭皮聽,聽完了之後那些內容皇上也不會記在心裡。這時候魏徵反而開始懷念當初與皇帝經常吵架的日子了,皇上卻非常的得意,說:“過去朕急躁不能自制,所以經常與魏夫子吵架,現如今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隨着朕御宇時間越來越久就越來越能夠剋制自己了。”對於這些變化房喬也看在眼裡,皇上說:“魏夫子總是說朕漸不克終,他的這種說法有根據嗎?”房喬笑着說:“自古帝王能夠善始善終的,幾乎沒有,上古的聖人如堯舜,如大禹,到底有沒有善始善終也是存疑的。”

對於房喬這樣的說法,皇上感到頗有些失落。房喬說:“陛下,真正記載清楚的古人應該是從周朝開始的,在東周的時候,孔子就曾經感嘆,夏禮和商禮因爲文獻不足的緣故,孔子沒有辦法考證它。時間到了,今天能夠保存的文獻就更少了,從周朝到現在,在陛下的印象當中,有能夠善始善終的帝王嗎?”皇上靜下心來咬緊牙關一定要找出其中一個,然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果而終。房喬捋着鬍鬚說:“陛下,善始善終本來就是非常難的,古代那麼多的帝王都沒有做到,陛下如果做不到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如果陛下不小心做到了,必定會流芳千古。”房喬的話聽起來讓人感到非常的沮喪,不久之後長孫無忌到了,說:“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這能夠善始善終嗎?”長孫無忌陪着笑臉說:“這件事取決於陛下爲什麼反而要問臣呢?”皇上說:“這要怎麼做才能夠善始善終呢?”

秋天在一點點向人靠近的時候,遙遠的西域形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沙鉢葉護可汗不斷遭到另一股勢力的擠壓,爲了自保,請求依附於唐朝。皇上答應了他的請求,並且賜予他信物。就在此時,皇上又有了新的想法,那個人利用這個機會帶着錢去西域購買良馬。魏徵知道這件事情之後,趕緊來到御前,皇上知道他又來提意見了,趕緊從座位上起來,魏徵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之後,皇上說:“朕又犯什麼過失了,老家先生特意來指教呢?”魏徵說:“門下省剛剛接到中書省送來的文書,陛下打算派人去西域購買良馬?”皇上點點頭說:“是有這麼回事,你覺得這件事真做的有什麼不對嗎?”魏徵說:“陛下購買良馬沒有什麼不對,問題出在陛下選擇購買馬匹的時間不對。”

皇上說:“你覺得問題出在哪裡呢?”魏徵說:“沙鉢葉護可汗剛剛內附唐朝,陛下剛剛下旨送去了信物冊立他爲可汗,墨跡未乾,陛下就派人去購買良馬。人們很自然的就會把這兩件事聯繫在一起,說陛下之所以願意接受沙鉢葉護可汗的請求,是因爲陛下看中了人家的良馬,這樣一來,大唐在西域中國當中還有信譽嗎?”皇上說:“魏夫子一直教導朕要做君子,這也是朕多年以來的心願,可你也知道大唐對於寶馬良駒是非常需要的。”魏徵說:“如果大唐與西域之間的關係能夠處理的非常融洽,自然西域的兩馬就會源源不斷的被販賣到中原來,只要能夠賺到錢,自然會有人做這樣的生意。如果我們因爲貪圖西域良馬,而讓他們對咱們產生了懷疑,稱以爲實在是得不償失。”皇上點點頭說:“你說的非常在理。”魏徵從袖子裡把文書取了出來,笑着把它放在了龍書案上,說:“這是陛下購買寶馬良駒的文書。”

於是購買寶馬的事就無限制被擱置下來了,不過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證明魏徵的想法是對的。因爲西域百姓對於中原物品的需求更甚,於是源源不斷的寶馬被人從西域販賣到了長安。皇上非常的高興,並且下旨嘉獎了魏徵。當時我已經離開吐谷渾來到了沙鉢葉護可汗所轄之地,到了那裡我才發現這裡的局勢非常的不穩。另外有一位可汗一直虎視眈眈,當時我有一種感覺,沙鉢葉護可汗選擇唐朝實際上是無可奈何之舉,而唐朝接受他的歸附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爲了能夠掩蓋自己作爲唐朝人的身份,我在當地穿着當地人的衣服說着當地人的話。好在當地有很多外來之人,想要隱藏自己的身份並不是很困難。這是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我懷裡抱着橫刀,行走在營造之外。不知道因爲什麼,我怎麼也睡不着,一個人望着天空的一彎殘月,感覺自己此刻的心與的月光一樣冰冷。

忽然我感覺地似乎在抖動,一開始我也沒有多想,緊接着遠處響起了轟隆隆的聲音。我立刻意識到可能有人要來劫營了,趕緊找個地方躲了起來。忽然從遠處跑來一羣舉着火把的人,把整個營區找到通亮。那些人像潮水一樣襲來,很多人就這樣死於睡夢之中。第二天這些人散去陽光之下地上鋪滿了屍體,散落的營長沾着血跡。我一邊走着,一邊心中感到無比的難過,就在不遠處,我看到了可汗的遺體。在很多人的想象當中,草原是非常美好的地方。這裡沒有中原複雜的理法,這裡的人們過着簡單質樸的生活。當你真的來到這裡之後,發現草原上物資匱乏,部落之間相互廝殺是家常便飯。此地不宜久留,幸運的是我發現有一匹馬雖然受了點傷,但是並不要緊。

於是我牽着那匹馬開始往回走,途徑吐谷渾、高昌,之後來到了敦煌。這個地方看起來不像長安那樣規整,長安是一個嚴肅的城市,哪怕是你到平康坊這樣一個能夠給人帶來快樂的地方,仍然能夠鮮明的感覺到立法的存在。儘管如此長安是我的故鄉,長安的明月永遠是我懷念的。當我遠走他鄉之後,每次看到月亮我都覺得非常的親切。就像看到了長安一樣,不過敦煌具有它特有的美。這個城市充滿了商機,很多人在這裡安家落戶。在任沙洲刺史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此人武夫出身,雖然已經是獨擋一面的地方大員,只要是興之所至,他就能夠拔劍起舞。劍在他的手裡,被耍的上下翻飛呼呼帶風。這一天,他騎着一匹高頭大馬出現在了街上,路過的百姓都熱情的向他打招呼。他不斷的衝大家拱手行禮,就在這個時候他看到了我牽的這匹馬立刻愣住了。翻身下馬,快步向前,走到我的身邊,簡單的打量了一下我說:“這位兄臺,你的這匹馬是從哪裡來的?”我連眼皮都沒有擡,說:“不管從哪裡來的我不賣。”

對方大吃一驚,不過很快他就恢復了鎮定,耐心的說:“我知道這匹馬一定得之不易,只要你說出一個價錢又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我絕不討價還價。”我說:“你沒有聽清楚剛纔我說的話呢,這匹馬我不賣。”對方仍舊不改初衷,陪着笑臉說:“你可能還不知道,這可是一匹絕世的好馬呀?你聽說過有一種馬叫做汗血寶馬嗎?這就是史書當中記載的著名的大宛馬。”你一聽這話我立刻感覺自己整個人像是一下子要飛起來了一樣,對方說:“寶馬良駒應該擁有尊貴的主人,這樣的好碼放在你的手裡太浪費了。”一聽這話我渾身感到不自在,卻我覺得對方說的有道理。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嘴裡就說:“如果你得了這匹馬會對它很好嗎?”一聽見這麼說,對方頓時手舞足蹈,眉開眼笑,用極爲輕柔的聲調說:“我一直都是一位愛馬之人,你若是把它交給我,我會想侍奉人一樣侍奉它。”

我說:“我還是那句話,這匹馬我不賣,但如果你真的是識馬愛馬之人,我願意把這一匹馬贈送給你。”聞聽此言,對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緩了一陣說:“話雖這麼說,可這匹馬你一定得之不易,我不能讓你受損失。”我說:“馬對於人而言,有時候不只是深處也是朋友,他陪我走過了很多荒灘戈壁也走過了很多熱鬧的城市,你知道嗎?最讓我感到寂寞的不是在那些荒灘戈壁,而是在那最熱鬧的城市裡,正因爲我有這樣的痛苦,我希望馬不要有這樣的痛苦。”說到這裡的時候,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我是一個不輕易流淚的人。

當我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對方竟然也流下了眼淚。我注意到這個人身上穿的衣服,一件大紅色的圓領袍,腰間掛着一對銀魚。頭上戴着襆頭沙帽,扎着一條黑色的錫帶。眉目疏朗,須法修長。看上去就是一位貴人,聲音非常的渾厚,對方說:“你若以寶馬相贈,我就不能不知道你的姓名?”我報上了自己的姓名說:“我不過是一介匹夫,實在不足一提,只希望你能夠善待這匹馬,如果它能夠在您手底下度過一個愉快的晚年,我一生就不會後悔這個決定。”不久之後沙鉢葉護可汗被殺的消息傳到了沙洲,刺史面如土色,說:“說不好又會有一場戰事要發生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接下來卻非常的平靜,對方沒有進一步挑戰唐朝的意思,而大唐似乎也沒有派兵去給他報仇的意思。沙州刺史說:“事情能夠鬧到這一步,還是讓人感到驚訝的,不過事情的結局更讓人感到驚訝。”旁邊一個書生模樣的人說:“其實這件事並不讓人感到驚訝,大唐的實力衆所周知,對手還沒有傻到要挑釁大唐的地步,相反他們非常的擔心我們會出去尋仇。”

秋天到了,職方郎中陳大德被叫到了御前,皇上說:“朕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交給你,百濟王過世了,他的兒子請求被立爲新王,朕派你去,順道訪問高高句麗,到了那裡之後,要仔細的觀看那裡的山川地貌。”一聽這話陳大德頓時熱血沸騰,揮舞着雙拳說:“實在是太好了,遼東本來就是漢人的故地,只可惜司馬懿再滅了公孫瓚之後,把大量的人遷出了遼東,此舉實在是禍國害民。”皇上說:“那個時候的人只有那個時候的考慮,指責前任是沒有什麼意思的,關鍵是我們這一代人能不能有所擔當。”陳大德說:“陛下有件事不能不考慮到,此事一旦公佈,百官必然反對,他們一定會說征伐遼東勢必會重蹈隋煬帝的覆轍。”皇上笑着說:“朕只是讓你留心觀察那裡的山川地貌,有沒有讓你幹別的?”

257宮司上奏遺作示君言事者流多相讒告268劉德威一言平斷獄川之代即位潘森南238歸化將統領左驍衛苗山幽受邀吐谷渾第45回祖孝孫考古復雅樂蕭玉蓉抱膝嘆飄零329舊功臣圖畫凌煙閣齊王佑親佞生反心193新宮落成顯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150夢平康尋找諸歡樂 問菩提須有衆善行115生死籌碼黃粱一夢 貧富學子家教不同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134慕容伏允聯絡高昌 南泉上人慾破迷障第98回李孝恭上奏乞封禪蕭少傅請旨行冠禮121致厚禮番邦顯誠意 去深情寒士保尊嚴185大法師寂靜坐檯上 蕭玉蓉隻身遊敦煌305侯君集藏寶觸刑律張玄素數與皇嗣爭122苗山幽深山開學館 唐皇帝南郊祭上天350懼風疾修繕隋廢宮聽朝議偏師伐高麗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第73回伊蘇尼失頡利失蹄京兆風華房杜染疾第74回草原雄鷹落地京兆皇帝罷相震動天威第74回草原雄鷹落地京兆皇帝罷相震動天威163工部主事潛入北曲 大理寺丞親赴敦煌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106梓莯書院事多妖嬈 官家職房辱己求生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325崔仁師論律從輕罪魏夫子言道說治平359李君羨緣喪親命太史令深言後來人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119服幻藥誤入博泰谷 計無常困在深水宮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340李大亮臘月死京兆故皇嗣寒冬薨黔州297國子監名儒行講論華清池上諭訪大德100大匠竇奉旨造新宮張蘊古執法得橫死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224何刀兒服役陽關外苗山幽再入吐谷渾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第七回隋煬帝英雄至窮途 唐國公順勢登大寶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第74回草原雄鷹落地京兆皇帝罷相震動天威103魏夫子御前陳心跡 隋烈士英魂還故鄉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184移心性西域迷幻術 守中道東土取經僧第46回蕭陳二公冰釋南山貞觀之光照耀大漠152居命處運存乎天數 爭名逐利近於人情182李淳風驚聞壞消息 孫思邈營救老相識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362苗山幽拜訪袁天罡陸一蟬難棄房遺愛129欽天監爲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231知天命甘心受死難行篡逆揮刀弒君王第25回杜如晦妙計退胡虜長孫後請納小楊妃162苗山風介入盜蠶案 楊鐵超奉命來敦煌162苗山風介入盜蠶案 楊鐵超奉命來敦煌361唐皇上駕臨玉華宮賢皇嗣修成慈恩寺283苗山幽獻計平獠亂岑文本中正品賢人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第48回盡禮數順理而正心修人事遵道而貴己345薛仁貴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壽終第80回論往昔前事皆落空說來年此生成追憶285三國合謀共伐焉耆一陽初升敬答太清143浪人入廟風塵相隨 學士登科舉家慶賀第69回盧夫人知心勸夫婿鞠文泰舉酒送唐僧121致厚禮番邦顯誠意 去深情寒士保尊嚴247乳母進言請求換新東宮辛苦厭倦禮法第44回人無所依妖法時興萬事有常偶有跌宕152居命處運存乎天數 爭名逐利近於人情289九成宮結社謀事變立政殿皇上豎屏風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127幸溫湯天子問知政延王位行善德繼真平170遭天譴因果原有報 化無常諸事奉道行119服幻藥誤入博泰谷 計無常困在深水宮209太上皇崩於垂拱殿李承乾臨朝少陽宮150夢平康尋找諸歡樂 問菩提須有衆善行134慕容伏允聯絡高昌 南泉上人慾破迷障105聞直言下旨毀新宮 感無常奈何失皇子250房玄齡上書請旨意孫思邈妙手難回春281山獠反叛殘殺刺史官軍出動擊破賊軍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120別蜀地還回長安去 過林邑又到新羅來107哀山幽人前失體面 俏龍波掌摑濟平衡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142李承乾求教長孫後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158開宗派終是一場空 結因緣禍福由天算213西平郡王復辟舊邦東宮承乾留守長安122苗山幽深山開學館 唐皇帝南郊祭上天314薛延陀行兵進漠南苗山幽隨軍奔前線188生死局使節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顯威風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240溫彥博進位右僕射魏夫子以疾辭侍中230慕容順親唐遠斯民苗山幽謁見大可汗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260魏王泰驕橫誣羣臣今皇上言法不多變105聞直言下旨毀新宮 感無常奈何失皇子318李建成追復儲君號房玄齡請旨禁自殘第33回弘文館學士治經典社稷壇天子祈豐年307孫伏伽不恥當年貧苗山幽冒險遊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