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上天示警旨停東封皇嗣失德寵溺宦官

上回書說到夜深人靜有刺客進入了于志寧的家,這名刺客劍術高超,善於近身格鬥。對於暗器的使用也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所以但凡有人有必欲除之而後快的人,又有能力支付相應的價錢。都願意聘請這位刺客去執行任務,此人姓張。祖籍晉陽,家中男丁人人練劍,劍只要到了這一家人的手中,就能夠耍的上下翻飛呼呼帶風,自從皇后離世之後,皇上對皇嗣百般溺愛,對於魏王李泰,則是耐心的教導。讓底下的臣工頗爲不解,皇上說:“皇嗣可愛,魏王可教。”因爲皇帝老子的放縱,皇嗣已經目中無人,所有的禮法,他都視之如無物!而這個時候皇帝似乎無意讓皇嗣回心轉意,而是想着等局勢到了不可收拾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改立魏王。對於皇上的這個心思,皇嗣其實是知道的。但他並沒有因此警覺,更加潔身自好。反而自暴自棄,常對身邊的人說:“阿爺既然如此的疼愛魏王,我又如何能保有嗣君之位呢?”

杜謀士說:“殿下聽過楚成王的故事嗎?成王納了新婦,因爲愛屋及烏,就有了把新婦所生的兒子立爲儲君的想法。這個時候原來的儲君就岌岌可危,陶去向師父請教,師父說‘既然你的父王有了這樣的心意,你願意離開楚國去外邊流浪嗎?’儲君說‘我做不到。’師父又說‘那你願意自盡嗎?’儲君說‘我做不到。’於是兩個人開始密謀,終於殺掉了成王使儲君登上了王位。”皇嗣一聽這話,不由得熱血沸騰,說:“真是太好了。”杜謀士說:“要把這件事情做成,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謀劃。請殿下務必保持耐心,臣願意竭誠輔佐殿下。”皇嗣非常的感激,流着眼淚說:“如果有一天我能夠登上大寶,一定不會忘記你今天對我的支持。”杜謀士說:“殿下,臣不只是今天在支持殿下,從前很長一段時間,今後臣會一直支持殿下的。”說完這番話,忽然心裡一驚,自己是不是太自以爲是自作多情了,難道已經不記得什麼叫做兔死狗烹了嗎?有了這樣的心思,于志寧就成了他們的心腹之患。

因爲這個人整天盯着皇嗣的一舉一動,與此同時他又對皇帝特別的忠誠。這就好比一個小偷的面前蹲着一條大狼狗,行動起來總還有些不方便。杜謀士說:“我們應該想辦法讓于志寧死於一場合理的意外。”皇上說:“這還真的有點困難。”杜謀士說:“這個人性格如此剛直,我想一定有不少的仇家,有仇家就會有人想要他的命,那就一定會有人僱刺客去刺殺他。”越說越興奮,瞪圓了雙眼,眼睛裡閃閃發光。皇嗣攥着雙拳說:“對,一定要殺了他,一定要請最厲害的刺客,絕對不能給他活命的機會。”說完這番話,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杜謀士,對方點點頭說:“于志寧是朝廷重臣,要是真的就這麼死於意外,朝廷一定爲之轟動,皇上一定會命令有司進行調查,所以這件事情必須做的滴水不漏。”

心中有了章程就開始行動,這一場招募刺客的行動,僱主以匿名的方式進行。因爲開出了極高的價格,吸引了大量的刺客。他們優中選優,最終這位姓張的刺客順利的被他們選中了。當時于志寧已經回到了自己的老家,皇嗣說:“如果想要除掉他,這就是最好的機會。要是在京城遇刺,有司會在第一時間介入,那個時候經常就會天翻地覆,凡是跟愛的扯上關係的人都會被查個底掉。如今他待在老家,要是忽然因爲什麼緣故暴死,就算是有人能及時報官,查起來比京城要難很多。”杜謀士說:“殿下說的極對,我已經支付了定金,張刺客很快就會啓程,相信用不了多久,殿下就會聽到于志寧的死訊,那個時候殿下一定要表現的非常的悲傷。”

就在這個時候皇嗣忽然說:“這實在是有點太爲難我了,要是他沒有死該怎麼辦呢?”杜謀士說:“如果他能夠死裡逃生,說明我辦事不力,請殿下對我嚴加懲處,以此激勵那些爲殿下效勞的人。”張刺客風塵僕僕來到了于志寧的老家,在這裡聽到了很多關於于志寧的傳言,此人從小聰明好學,表現的很有禮儀,在同輩當中受到了推崇,上一輩的人對他非常的賞識,下一輩的人對他非常的仰慕。這次他回到老家,有很多人利用這個機會來到他的家中,向他請教。而於志寧從來不擺架子,不管你是什麼人,只要虛心求教,他都會不吝賜教。到了深夜,他非常順利地潛入了于志寧的家,竟然發現那是一個很小的院子。于志寧穿着一身素衣,藉着燈光在那兒聚精會神的讀書。張刺客用手裡的暗器對準了于志寧正準備下手的時候,忽然發現于志寧的腳底下趴着一條狗。那條狗不時的用眼睛望着于志寧,那一雙眼神裡充滿了愛意。刺客心中一動,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妙齡女子走了進來,這一下子張刺客被激怒了。

心想我原以爲你是一個正人君子,沒想到你竟然是這麼個人面獸心的玩意兒。之間的女子走過來直接雙手套在了于志寧的脖子上,于志寧說:“好啦!不要再鬧了,我在讀書。”這女子說:“阿爺,祖母病故了,你不是應該很難過嗎?爲什麼有心思讀書呢?”被這麼一問,刺客的勁也被揪起來了,且聽他如何回答,于志寧點點頭說:“我雖然手裡拿着書,可我實際上是看不進去的,之所以我會這樣,就是希望家裡人不要爲我擔心。”這女子說:“擔心什麼呢?”于志寧說:“你的娘一定擔心我悲傷過度,我用書這麼一擋,就輕輕的掩飾過去了。”張刺客一聽這話,他心中出現了一個聲音,你確定要殺掉這樣一位好人嗎?他雖然是一位拿錢辦事的刺客,但他更願意去刺殺那些十惡不赦之人。

這是一個美麗的夜晚,安靜的沒有一絲風聲。張刺客幾次把暗器舉起,又輕輕的放下了。最後他放棄了這次行動,還把之前收到的定金退了回去,表示自己實在沒辦法下手殺掉于志寧,但也請皇嗣放心,這件事天知地知,自己絕不會把這個秘密泄露出去。知道這個消息後,杜謀士被氣得七竅生煙,說:“這個人敢如此的戲耍我,我必定要取他的性命。”旁邊一個人趕緊說:“我覺得還是先應該把它穩住,這個人常年行走江湖,拒絕執行任務,自然料到後果是什麼,如果我們是那位刺客,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自保呢?”杜謀士說:“能有什麼好辦法呢?無非就是把這件事公諸於衆,可說句實在話,即使這件事情被公開了,有沒有人因爲這件事受損,皇上自然也是輕描淡寫的斥責幾句就算了……”

對方說:“我剛纔不是說了嗎?這個人常年行走江湖,他一定會用一種特別的方式來保護自己。比方說我們在選聘刺客的時候不公開僱主的身份,可誰又能保證他不用自己的方式調查僱主的身份呢?”這麼一說杜謀士是有些慌了,於是想出來一些辦法來安撫對方,定金又退了回去,表示這一次交易沒有做成,希望還有下一次。張刺客也不想與他們決裂,於是收下了定金。皇嗣說:“真是太好了,事情沒有辦成,定金送了出去,你還記得你之前是怎麼說的嗎?”杜謀士硬着頭皮說:“殿下,臣說過什麼話一定不會不認,這次臣就是來告別的。”皇嗣一口脆在地上說:“好一個來告別的。”杜謀士說:“殿下,雖然這次我沒有成功,但我們交了一個朋友以後,說不定能用得上,天下有那麼多的刺客,我就不相信每一個人都對那個姓於的下不去手。”皇嗣說:“天下的事情本來就難以預料,萬一那些刺客一個個的都下不去手怎麼辦呢?”杜謀士說:“我已經打聽過了,有一個姓孫的刺客,以無情無義著稱,只要我們給他錢,他願意殺掉自己的親老子。”

皇嗣說:“這個人我喜歡,你就把這個差事交給他吧,我倒要看一看他到底是怎麼個無情無義。”這位姓孫的刺客來自於邯鄲,從小練習騎射,本來想在戰場上尋找力建功立業的機會。萬萬沒有想到,天下太平他暫時沒有了用武之地,爲了謀生,他開始做刺客,爲了能夠拿到更多的訂單,他開始練習步戰,不僅可以輕而易舉的爬上高牆,在屋頂如同平地一樣行走。更重要的是他出手非常的迅速,在轉瞬之間就可以要人的性命。於是他騎了一匹快馬奔赴于志寧的老家,也許是因爲水土不服的原因,到了那裡,他就生病了,在旅館一住就是好幾天,人一病倒一身的武藝也就用不上了,就在這個時候有一位小偷光顧了他的客房,身上的錢財被清掃一空。

這位孫刺客一下子陷入了絕境,店家毫不客氣的把他從店裡請了出去。碰巧這一幕被于志寧的兒子看到了,於是上前拱手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店家一看是于志寧的兒子,就把事情的前後說的清清楚楚。因爲他知道於家有行善的家風,于志寧的兒子笑着說:“原來是這位兄弟遇到了難處。”說着就從袖子裡摸出來一大串銅錢交給了孫刺客,說:“我也不知道這些夠不夠,你先拿着用吧!很快我就會請郎中過來給你治病。”孫刺客一下子愣住了,過了好一會兒才說:“能否請教閣下的姓名,如往日後登門致謝。”對方笑着說:“舉手之勞,何以言謝?至於我的姓名,實在是不值一提。”孫刺客說:“父母起的名字怎麼能說是不值一提呢?”

對方說:“行善不一定要留名,兄弟保重,我告辭了。”他轉身走了,孫刺客對店家說:“這位兄弟到底是誰呢?”對方說:“你是外地來的吧?難怪你認不出他是誰,他可是于志寧的公子。”一聽這話孫刺客瞬間愣住了,說:“於家在本地是望族,應該不差這一點錢。”店家說:“如果人家自己這麼覺得,我們也不能說什麼,你受人家的恩惠還能說出這種話,實在是讓人覺得不可理喻。”他被扶回了之前的客房,不久之後果然有郎中來了,給瞧完了病說:“我會寫一張藥方,出門之後左拐,往前走一里地會看到一間藥鋪,夥計會按照藥方抓藥,錢的事不用擔心,有人已經替你付了。”孫刺客說:“我已經病成這個鬼樣子,怎麼出去抓藥呢?”他感覺對方是在戲耍他,一想到這裡就攥緊了拳頭。郎中輕輕地拍了拍自己的腦袋說:“怨我,我怎麼把這出給忘了呢?你不用爲這件事情費心了,回去之後我會讓我弟把藥送來。”藥服下之後過了三天,孫刺客就已經痊癒了。

這個時候執行任務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他要在第一時間拿到那個小偷,並且讓他付出代價。其實那個小偷在偷完孫刺客之後,也並沒有把這件事情太放在心上。在他看來,這不過是最尋常不過的一場偷竊而已。萬萬沒有想到這次偷竊會讓他賠上性命,孫刺客向周圍的人打聽,有沒有誰丟掉過東西,一打聽才知道附近有很多人都被偷過。於是根據這些人提供的線索再回去。仔細的回憶自己丟東西的經過。每一個細節都不敢放過,終於發現。自己丟東西的經過與那些失主的描述極爲相似,很可能是同一個人作案。於是他開始焦急地等待着那個傢伙,下一次作案,終於在一天夜裡又有人丟了東西。之後又相繼有很多人丟了東西,慢慢的孫刺客似乎漸漸瞭解了這位小偷的偷盜習慣。

於是他開始嘗試預測那位小偷下一次偷到的低調,終於在一個晌午,兩個人在一戶人家的門口遇到了。那個竊賊剛好偷完東西出來,手上拿着偷來的物品一臉興奮。孫刺客說:“我在這裡等候多時了。”那位竊賊有着豐富的偷盜經驗,一看情況有些不對,馬上丟下東西撒腿就跑。孫刺客趕緊把東西揣到懷裡,正要追趕的時候,那位竊賊突然轉過頭。大聲說:“大家快來看,這個傢伙又來偷東西了。”很多人從街上湊了過來,不知不覺孫刺客已經被圍了個水泄不通。而那位竊賊大哥已經順利脫身,孫刺客把所有的東西放在了地上,可是他怎麼說大家都不相信。有一個一臉橫肉的婦人說:“我早就看出你不是什麼好東西……”這位夫人話越說越難聽,終於孫刺客受不了了。

正要動手之時,于志寧的兒子又出現了,從大家解釋說:“我要告訴大家,這位仁兄並不是竊賊,請大家想想看,如果他是竊賊,爲什麼不拿着東西跑而要站在這裡呢?”一箇中年人說:“誰說他沒打算跑,他只是被人圍住了而已。”于志寧的兒子說:“我從小學習武藝,對於我們這些常年學武的人來說,一眼就能夠看出來一個人是不是練家子。這位仁兄肌肉非常的結實,身手非常的敏捷,目光炯炯有神,一看就是一位武林高手。諸位真的覺得自己能夠攔得住他嗎?”一聽於志寧的兒子這麼說,大家也就不敢爲難他了。又過了三天,那位竊賊竟然被關死的人拿獲了,並且親自證實孫刺客是無辜的。經歷了這三件事,孫刺客陷入了極大的糾結當中,如果自己殺掉了于志寧,這算不算是忘恩負義呢?當然他可以這樣解釋,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可以殺了于志寧再找機會向他的兒子報恩嗎?可無論如何這樣的理由也沒有辦法說服他。儘管如此,他還是去了。

那是一個晌午,太陽懸在頭頂上。地上被蒸的直冒熱氣。于志寧坐在一片樹蔭底下看着書,在他的腳底下臥着兩條狗。那兩條狗看起來是如此的愜意,孫刺客暗暗的抽出了寶劍,就在他即將準備下手的時候,忽然發現他的手腕一點力氣都沒有。心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難道自己被人點了穴道。還是忽然舊病復發了呢?正在那裡納悶,身後有一個人衝他打招呼,那個人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竟然是那位竊賊。原來這個人常年偷竊,去監獄簡直像回家一樣,很多人跟他關係非常好。所以每一次被關進去沒多長時間又被放出來,此人滿臉堆笑說:“我之所以走上這條路,實在是迫不得已,你長得如此魁梧,又有這樣的手藝,何必在這一行委屈自己呢?如果你能夠報效朝廷的話,不僅能夠光宗耀祖,還能夠讓你的子孫享受你留給他們的恩惠。”

一聽這話孫刺客覺得非常的沮喪,竟然放棄了這次行動,像之前那位刺客一樣把定金原數奉還。杜謀士被氣的幾乎要跳起來了,來到皇嗣的面前,一五一十的說清楚了情況,然後表明了彼此的決心。皇嗣擺了擺手說:“我看這件事就這麼算了吧!”杜謀士說:“怎麼能這樣算了呢?一定要想辦法將這個于志寧除掉?”皇嗣說:“我當然希望他能夠被除掉,但我又深深的知道這件事,似乎不是很現實。特別是經歷了兩次刺殺失敗之後,當地關於刺殺于志寧的事,肯定已經傳得沸沸揚揚,如果我們再把人派出去,再失手很容易就會懷疑到東宮。真到了那一步,羣臣還有幾個人站在咱們這一邊就不好說了。”杜謀士說:“聽起來很有道理,殿下,接下來有什麼打算呢?”

皇嗣說:“暫時沒有什麼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吧!”因爲皇嗣有很多失德的舉動。長安出現了很多流言蜚語,這些流言蜚語很自然的,又傳到了洛陽,皇上說:“朕常常感到擔心,自己到底會不會不隋文帝的後塵呢?現在看來不會,因爲李承乾不是楊勇。”說這番話的時候,皇上非常的傷心,那些是否在御前的大臣卻覺得皇上說這番話並沒有多少道理,貞觀朝已經形成了這樣的風氣,如果有什麼事情皇上做的不合適,底下的人就會跟他爭論。甚至皇上說一些不合適的話,也有人專門挑刺。長孫無忌說:“陛下,你太放縱他們了,長此以往,在這些人的眼中,哪裡還有一點天子的權威呢?”皇上說:“要把一塊璞玉雕琢成精緻的美玉,這是需要經過千刀萬剮的。一個天子要成爲聖君,也要經過千難萬險。朕在戰場上九死一生而有天下,實在是希望自己能夠真正造福百姓,天下爲天下人而設,並不是爲了侍奉一人而設天下。”

一日清晨,太陽剛剛升起,一位太監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把一份奏本遞到了皇上的手裡,說:“陛下,幷州的父老鄉親地上來了一份奏表,希望陛下在泰山封禪完成之後,返回長安的過程當中,能夠路過晉陽。”皇上非常的得意,對侍奉在身邊的魏徵說:“魏夫子,你一直不支持朕封禪,說這是不得人心之舉,現在你也看到了,至少幷州的百姓是希望爭去封禪。”魏徵說:“自從晉陽起兵之後,皇上已經很少回去了,那裡的百姓思念皇上,至於是否支持陛下去泰山,封禪完全沒有關係。”皇上說:“你太固執了。”當天夜裡,皇上正在那裡閱讀奏章,一名欽天監的官員來到御前,幾乎有顫抖的聲音說:“陛下有星孛於太微,這說明去東邊封禪的事情是極不吉利的。”一聽這話皇上如同遭到雷擊一樣,說:“那好吧!封禪的事情到此爲止。”與此同時長安下起了大雨天上不時發出陣陣驚雷,皇嗣的一隻手臂搭在一個太監的肩上眼睛裡充滿了愛意。

276武士彠獻女入宮禁王尚書進言震內庭204天子孝心不斬良臣黔首心願赦免罪囚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第72回佔定襄隋人盡歸唐住南廂陰魂鬧相府326魏夫子不幸謝塵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慚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300王師所至不破國喪智盛詐降石如雨下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187趙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機見面問吉凶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薦李衛公266敕二子都督安與秦奉聖旨修剪舊律令266敕二子都督安與秦奉聖旨修剪舊律令第34回魏夫子諫止伐嶺南太上皇率藩繁多讓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283苗山幽獻計平獠亂岑文本中正品賢人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207南路軍穿越邏真谷賊偏師大敗寺海平142李承乾求教長孫後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114政事堂廷臣議孝道 飛鳥城賓主爭禮儀313李世勣還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虛擊思摩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118道士鄉儒學難推進 芳華亭佛法在此身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脫危險到年底諸事盡繁忙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遠人異域酋長拜舞君上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第78回訪煙花意外入魔窟舞橫刀奉命除奸嗯359李君羨緣喪親命太史令深言後來人230慕容順親唐遠斯民苗山幽謁見大可汗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321宇文士及疑是小人慕容幽蘭覓揮鞭自持第22回尉遲恭諫言行特赦李世民寬宏得良臣261權萬紀失言丟官位孫思邈詐病請門徒149推美於上事功不居 耍盡心機維持氣勢100大匠竇奉旨造新宮張蘊古執法得橫死178立春日舉行籍田禮 豔陽天等待良人歸324裴刺史請旨伐高麗黨仁弘罷死罪君王249李承乾請求赦罪人魏王泰開府納賢士第十二回劉文靜行年犯災星竇建德英雄至末路260魏王泰驕橫誣羣臣今皇上言法不多變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244翻舊書以方治病龜拜上神尋花解重罪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橫禍李建成奇謀定山東第十三回魏夫子東宮獻奸計張公瑾洛陽練精兵329舊功臣圖畫凌煙閣齊王佑親佞生反心第一回苗懷仁外出奔晉陽 拓跋燕承恩置南廂252長孫後死薦房玄齡李承乾設計魏王泰第98回李孝恭上奏乞封禪蕭少傅請旨行冠禮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279鄧世隆表請集上文魏夫子直言引自省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爲諸子憂187趙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機見面問吉凶161奔窮途無情在牢獄 尋活水造夢出藩籬336憐愛子皇帝多教誨是慈父天子徵遼東270顯仁宮皇上責官吏白石廳郎中刺川王第五回觀音婢力齊兄弟心 李二郎奇謀定大計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130河南北千里走黃湯 九成宮皇上往避暑240溫彥博進位右僕射魏夫子以疾辭侍中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第31回崔判官陰間解主憂尉遲恭街頭動肝火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114政事堂廷臣議孝道 飛鳥城賓主爭禮儀200高昌新中藏壯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317岑文本蒙賜知機務張玄素遇害幾喪身280虞世南因病謝紅塵高士廉進位右僕射第34回魏夫子諫止伐嶺南太上皇率藩繁多讓234皇后患病閒暇時光藥王進宮參詳病理139慶善宮演奏慶善樂 歡喜人寫就歡喜文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183蕭玉蓉人後失體面 苗山幽夢裡見提婆234皇后患病閒暇時光藥王進宮參詳病理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203節日御膳羊肉湯餅除夕之夜預言不祥第93回袁天罡曉言人間事苗山風入幕賓王宅178立春日舉行籍田禮 豔陽天等待良人歸244翻舊書以方治病龜拜上神尋花解重罪237魏夫子不幸患眼疾張大夫奉命知相州271粉色軍團支援兇邪西南之民抵禦外侮186傳佛法因故減苦役 習道經意外開岔支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329舊功臣圖畫凌煙閣齊王佑親佞生反心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300王師所至不破國喪智盛詐降石如雨下第25回杜如晦妙計退胡虜長孫後請納小楊妃343岑文本軍中染暴疾李世勣進兵拔蓋牟145李淳風製作渾天儀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365服仙藥導致泰山崩定年號話說貞觀盡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羣 張士貴掃平奴人亂293京兆小民不孝獲罪弘化公主遠嫁西垂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231知天命甘心受死難行篡逆揮刀弒君王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147爲人臣自當解君憂 逢天究何以濟蒼生227悟人生此行多慘淡飲黃湯局中多頗淒涼208曼頭山孤兒斬名王赤水原李靖誅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