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權萬紀失言丟官位孫思邈詐病請門徒

遭到三品以上官員的集體反對,這對於魏王而言無疑是滅頂之災。但他並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相反他覺得憑藉父親對他的寵幸,一切風浪都可以藉助他父親手中的權力得以平息。其實他嚴重的高估了自己對父親的影響力,可以這樣說,在所有朝臣當中,對皇帝影響最大的是魏徵,因爲他屢次提出跟皇帝意見相反的觀點,到最後往往都是皇帝放棄自己的想法,而聽了魏徵的意見。房喬雖然官高爵顯,但他的才能更多體現在舉薦人才,處理具體事務。魏徵替三品以上官員出了一口氣,就連長孫無忌也非常的感激他。而長孫無忌對皇帝的影響也非常的大,事後跟着皇帝來到後宮。皇上說:“你有什麼事嗎?”長孫無忌說:“魏王實在是太過於跋扈了,陛下應該多加約束。”皇上說:“他怎麼就跋扈了呢?”長孫無忌說:“他憑什麼要求三平以上官員見到他都要下車行禮?”皇上說:“朕不是已經表達過歉意了嗎?”

長孫無忌說:“做錯這件事的是魏王,不是陛下。對魏王陛下也不應該過於袒護,想想看他一個親王就能在三品以上官員當中樹立自己的威望,如果三瓶以上官員見到他就像是老鼠見到貓,請問陛下,他還會把皇嗣放在眼裡嗎?”皇上說:“朕還沒死呢?你們這些人就如此的擁戴皇嗣嗎?”長孫無忌說:“陛下,隋朝的負責盡在咫尺,請陛下務必引以爲鑑。”皇上笑着說:“當初陪裴寂和封德彝應該就是這麼跟太武皇帝說的吧!”長孫無忌說:“陛下爲什麼喜歡拿魏王來比喻自己呢?魏王身材臃腫,風度全無,而陛下當年英姿勃勃,是馳騁疆場的少年英雄。魏王不過是編書而已,陛下當年文韜武略天下無出其右,乃是上天選定繼承大統之人,太武皇帝不知天意,立建成爲皇嗣,這才釀成了玄武門之禍。魏王不過是一個親王,就敢公開得罪朝中所有三品以上官員,資質如此,陛下真覺得他能夠把大唐的治世推向更高的地步嗎?”

皇上說:“皇嗣難道真的比魏王強嗎?”長孫無忌說:“陛下,別的且不論,就請陛下想一想魏王與皇嗣哪一個更得人心?臣還是把話說的更直接一點吧!那些三品以上的官員,有很多都是跟着陛下一起打天下的舊臣,魏王雖然喜好結交士大夫,但這些人多半都是一些新進的人士,如果有一天魏王做了皇帝,臣等貞觀老臣會被怎麼樣呢?在他還是一個親王的時候,就要在我們這些人面前立威了,他要是做了皇帝,我們這些人還有活路嗎?請陛下務必考慮我們這些人的安危榮辱。”長孫無忌把話說的如此直接皇上嘆口氣說:“你多慮了,魏王要在三品以上官員當中立爲朕已經承認錯誤了,這就意味着他的這個想法無法得逞,你們都是跟着朕一起打天下的人,朕怎麼會不把你們的安危榮辱放在心上呢?再說你們也不應該對這件事情過度的解釋,就算真沒有批評魏王,也不是一定意味着要更換皇嗣。”

長孫無忌說:“陛下,如果能夠及時匡正魏王的過失,皇上的諸子就可以在陛下百年之後仍能和睦相處,臣等與陛下一起締造貞觀治世,後世如果想要學習,也應該有所取捨。因爲廢長立幼造成的問題古已有之,陛下可曾記得齊桓公死後,他的兒子們忙着奪位,等到事情完了之後才發現當年赫赫有名的霸主遺體已經臭了。”皇上表情顯得很不自在,說:“你們真的恨朕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嗎?”長孫無忌說:“陛下,如果魏王真的像陛下一樣是不世出的明君聖主,如果魏王真的像陛下一樣擁有數不完的功勳,臣等絕對無話可說,可魏王與當年的陛下有着根本的不同,臣實在想不明白,陛下爲什麼覺得魏王與自己相似?”

皇上說:“那你告訴朕,魏王哪裡與朕不同?”長孫無忌說:“當年的陛下禮賢下士、胸懷四海,雖然年紀輕輕,卻是被江湖上人人尊敬的大英雄。而今天的魏王,對於貞觀朝的元勳大臣非但沒有尊敬之意,反而要向這些人立威,想想看他一個小小的黃口小兒,憑什麼要在一羣曾經跟着陛下浴血奮戰的老臣面前耀武揚威。”皇上說:“太尉,再怎麼樣他都是朕的兒子,難道你們不能看在朕的面上對他有三分敬意嗎?”長孫無忌說:“陛下,這就是魏王與陛下的區別,當年很多英雄豪傑尊敬陛下,並不是因爲陛下是太原留守的兒子,而是因爲陛下少年英雄,在雁門關一戰成名,相比之下魏王做了什麼呢?只願意留在京城之內邀寵,既不想在軍中立功,也不想在地方展示自己的成績。”皇上說:“魏王之所以功勞微薄,是因爲他出生在治世,要是他出生的亂世所取得的功勳,也許比朕還要大。”

一聽這話長孫無忌忽然笑了,說:“跟陛下一樣,出生在亂世的人那麼多,難道人人都跟陛下的功勞一樣大嗎?”長孫無忌步步緊逼,皇上說:“朕累了,你請回吧!”長孫無忌說:“陛下身爲天子,應該以四海爲家,陛下身爲父母,應該把百姓當做自己的兒女,如果一心袒護魏王,而至禮法於不顧,臣以爲這非常不妥,請陛下三思。”皇上說:“好吧!朕一定好好管束魏王。”長孫無忌說:“那就請陛下寫一道手敕,再由內官送到魏王府上,由內官宣讀。”皇上提起筆寫了起來,寫好之後由內官拿着快馬送到魏王府。這個時候魏王早就已經知道魏徵當面頂撞皇上低頭認錯的事情。但他沒想到的是皇帝派來的內官,這麼快就來到了他的府邸。宣讀完了手敕,魏王背上不經冒汗。內官說:“殿下,請起來吧!皇上說了,最近你不要來宮裡,好好閉門思過,什麼時候想明白了自己的過失,什麼時候再去見他。”

不久之後線人告訴他是長孫無忌找到皇帝,幾乎是逼着皇帝寫了這一道手敕。魏王立刻派人給皇帝送信,表示對於這些虎狼之臣必須立威,否則遲早有一天皇帝根本沒辦法駕馭他們。他以爲自己這麼一說,皇帝會同意他的想法,但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他興沖沖的被內官帶到了大內,這件事驚動了皇嗣,來到長孫無忌的府上說:“魏王去了大內,皇上剛讓他閉門反省,這麼快就反悔了,父親對他的寵幸實在是太過頭了。”長孫無忌說:“你先不要太着急,我們走一步看一步。”魏王來到御前,看見皇上臉色鐵青坐在那裡。他自知不妙,陪着笑臉說:“父親是誰惹你生氣了?我替你去教訓教訓他。”皇上說:“你說那些人是虎狼之臣,還擔心皇帝沒辦法駕馭他們,你是擔心你自己沒有辦法駕馭他們吧!”

魏王一下子不知道該說什麼,皇上說:“這些人跟着朕出生入死,歷盡千辛萬苦打下了這一片江山,他們在朝中兢兢業業,纔有了今天貞觀朝的治世景象,天下太平、四夷賓服,如果你真的要對這些人不利,朕絕對不會讓你坐到那把御座上去。”皇上的當頭棒喝,讓魏王腦袋裡嗡嗡作響。皇上說:“你回去吧!好好閉門思過,若是再敢做相同的事情,你就不要在京城呆着了。”魏王被轟了出去,回到自己的府邸低着頭,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到底錯在哪裡。不久之後有消息傳到了長孫無忌的府邸,大家這才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長孫無忌說:“遇到事情千萬不要慌,不到最後關頭,誰也不知道事情走向哪裡,有一點可以肯定,皇上對這一班老臣是有情感的,魏王做這樣的事情,實在是犯了大忌。”

皇嗣點點頭說:“舅舅說的是。”長孫無忌進一步說:“爲王對待貞觀老臣越是怠慢,你就越要顯得謙下。”皇后的離世對皇帝實在是莫大的打擊,雖說皇帝的宮中從來不缺女人,但是這世上知己從來都是不多的。正所謂千金易得、知己難尋。皇上經常一個人待在屋子裡,看着皇后的畫像發愣,也經常在半夜裡一個人靜靜的翻閱着皇后留下來的那一部《女則》。與此同時皇后還留下一個年幼的兒子也就是皇九子晉王李治。對於這個兒子,皇上寵幸的不得了,這個時候長孫無忌又說話了,說:“陛下,魏王已經指望不上了,對於晉王還請陛下不要過分寵溺。數人過分寵溺一個孩子,不過是禍害一家,諸侯過分寵溺一個孩子禍害一國,如果是天子過分寵溺一個孩子,則會對天下不利。”皇上臉色陰沉說:“我覺得你最近說話的語氣大有變化,難道你想學習魏證嗎?”長孫無忌說:“陛下臣學不了魏夫子,但臣覺得朝中多幾個像魏夫子這樣的人,並不是什麼壞事。”

一聽這話皇上哈哈大笑,說:“我不敢相信,這話竟然從你的嘴裡說出來了。”長孫無忌說:“過去皇后在的時候,屢次出面維護魏徵,當時我只知道他是建成的親信,並不認爲他是貞觀的重臣。如今皇后離世了,如果皇上再要殺他,我一定會出面維護魏徵,我的理由與當初皇后維護他的理由是一樣的。”一番話說到皇上感動不已,回到自己的府邸,長孫無忌仍然爲自己的口才感到驕傲。看着長孫無忌一臉得意的表情,夫人說:“今天你遇到什麼喜事了嗎?從你一進門我就知道你非常的高興,是不是你又升官了?”長孫無忌說:“到了我這個地步,要不要升官你就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要手握實權。”

夫人說:“只可惜皇后在臨死之際,還是向皇上舉薦了房先生,要不然那個位置非你莫屬。”長孫無忌說:“千萬慎言不可信口胡說!這話要是傳揚出去,對皇后的聲譽不利,皇后要是被人詆譭,我也好不了。”夫人說:“你的內人還沒有傻到那種地步,我只是心中感慨,爲什麼他從來不向着自己人?”長孫無忌說:“人家心中的自己人是她的兒子是她的夫君,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她心是向着李家的。”夫人說:“就算是心想着李家,可夫君的才幹毫不遜色於房先生,難道相同的才幹都不能照顧一下自己人嗎?”長孫無忌說:“他擔心我變成第二個王莽。”夫人說:“皇后的疑心病也太重了,夫君的人品如此端正,怎麼可能變成王莽呢?”長孫無忌說:“先不要說那麼多了,遲早有一天我一定會手握大權,到了那個時候,我一定可以施展自己平生所學,我要向世人證明自己的才幹,不輸給房喬。”

而這個時候的房喬卻非常的低調,他知道有人盯着他的位置。其實他早就萌生了退意,如果不是皇后舉薦,此刻他正在老家享清福。盧氏說:“別人做到你這個位置都是耀武揚威,爲什麼你坐在這個位置是如此的窩囊呢?”房喬說:“因爲別人只看重眼前,而我卻想到身後,眼前是一大堆需要處理的事務和許多想要巴結我的人,但在我的身後,有一雙冰冷的眼神在盯着,那種感覺如芒刺在背。你以爲我有多尊貴其實我不過是被套上繮繩拉磨的驢子。”盧氏說:“你應該好好爲房家的子孫掙一點東西,這樣即便在你百年之後,他們仍然可以享清福。”房喬說:“兒孫的功名需要他們自己去掙,我能給他們什麼呢?朝中的局勢瞬息萬變,一旦我不在那個位置了,肯定人走茶涼,他們如果沒有本事自己立足,遲早有一天會被別人清算,小小的波浪就可以把他們掀翻。”

在這段時間內,朝堂一片寂靜。在這寂靜當中,又透着一種不安,皇上把房喬請到御前,說:“最近朝中真的沒什麼事嗎?”房喬說:“偌大的朝廷怎麼可能沒事呢?只是沒什麼大事,百司已經處理完畢。”皇上說:“爲什麼朕會覺得心中不安呢?”房喬說:“最近發生的事情太多了,驟然安靜下來,皇上自然會感到不適,還有一個原因是皇后不在了,回到後宮皇上覺得淒涼冷清,會讓這種不安的情緒更加強烈。”皇上笑着說:“知我者房玄齡也!”房喬說:“眼下對朝局影響最大的是皇上諸子之間的關係能否和睦?”皇上點點頭說:“長孫無忌也提到了這個問題,記得你在隋朝仁壽年間就已經做過預言,你是不是覺得同樣的問題,貞觀朝也有。”房喬說:“其實皇子之間的關係始終對朝局影響很大,但真正的問題是皇上能不能處理好這個問題?很顯然,隋文帝沒有處理好這個問題,最終導致隋朝陷入了混亂。”

皇上說:“正想問你一個問題,你務必從實回答,你覺得隋文帝立楊廣爲皇嗣,與太武皇帝立朕爲皇嗣有什麼不同嗎?”房喬說:“楊廣這個人最大的問題是過於自負,與此同時,他又太過於追求表面的東西,但其實這些毛病是人很容易犯的,陛下之所以能夠有別於隋煬帝,最關鍵的原因就是隋亡的教訓擺在眼前,皇上時刻用它警醒自己。”皇上說:“如果朕先隋煬帝出生,朕是不是就是隋煬帝了?而隋煬帝如果後陣出身,他是不是就是朕了?”房喬說:“陛下,任何假設都是一廂情願,隋煬帝和陛下誰先誰後不取決於陛下與隋煬帝二人,而是取決於上天的安排。”皇上說:“朕常常想,如果朕繼承的是開皇那樣的治世,朕會不會也非常的自負呢?或者說是不是任何一個人繼承那樣的事業都會自負呢?”

房喬說:“隋煬帝並不比隋文帝更強,如果說隋文帝的繼任者覺得自己不如隋文帝,那他在繼承大統之後,大概就會延續隋文帝留下的遺策,如果那些疑惑能夠不斷的被保持下來,今天華夏也許就是一番盛世景象了。臣以爲陛下在考慮教導嗣君的時候,務必也讓他知道以他自己的能力是不如陛下的,如果有一天繼承大統,那就應該繼續使用貞觀之策,而不是全部推倒另搞一套,甚至往完全相反的路上走。”皇上說:“針對於武德遺策多有變化,爲什麼沒有讓天下陷入混亂呢?”房喬說:“因爲陛下時刻用隋亡的教訓警醒自己,開皇年間華夏已經出現了治世,而武德年間並不是那樣,天下沒有真正太平,所以那個時候並沒有真正形成一套制度,如果陛下繼承的是開皇之治,再推動大刀闊斧的革新,勢必會引起混亂。”

房喬的一席話如同醍醐灌頂一般讓皇上很是歡喜,留房喬吃了飯,而且還喝了酒。房喬說:“明年開春的時候,陛下應該去獻陵一趟。”皇上說:“朕會安排的。”在不知不覺之間,冬天已經到了。樹葉墜落,地上直冒寒氣。恰逢舉行大朝會的日子,清晨時分皇上坐在太極殿,羣臣拜舞之後,太監一揮手裡的浮塵大聲說:“有事出班早奏,無事捲簾散朝。”侍御史權萬紀,出班說道:“陛下,臣有一個驚天的喜訊告訴陛下。”皇上說:“有什麼喜訊呢?”權萬紀說:“陛下,最近在饒州和宣州兩個地方發現了銀礦,這將給朝廷增加一筆巨大的財富,特意向陛下祝賀。”本以爲皇上會非常的歡喜,權萬紀閉着眼睛等待着皇上的誇獎。 萬沒有想到皇上臉色一沉,說:“朕現在富有四海,並不是那麼在意兩座銀礦給朝廷帶來的收入,如果你能夠向朕舉薦一位賢才,朕會更高興。”

權萬紀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好,沒想到皇上還沒有說完,說:“多年以來,你在朝中並沒有做過多少有利於社稷的事,你真是讓朕太失望了。”於是皇上免去了他的官職,讓他回家了。權萬紀在職的時候彈劾過很多人,此人非常的嚴厲,以至於朝中的人都對他懼怕三分。如今他要走了,大家對朝中的局勢有了新的判斷。過去一段時間,因爲廣開言路,大臣之間互相彈劾,使朝廷變得有些烏煙瘴氣。現如今以擅長彈劾著稱的權萬紀回了老家,朝中的氣象瞬間爲之一變。衆人紛紛向皇帝道賀,都認爲皇帝此舉非常的英明。魏徵說:“陛下,讓權萬紀回家對於羣臣而言幾乎近於鬆綁,大家終於可以放開手腳爲朝廷辦事了。”事情結束之後,皇上特意把魏徵留下來說:“房先生說,目前朝中最大的隱憂就是諸皇子之間的關係,夫子,你覺得呢?”

魏徵說:“臣贊成房先生的說法。”皇上說:“你覺得如何才能讓皇子之間和睦相處呢?”魏徵說:“玄武門之役發生之後,給天下人帶來的不是像隋煬帝一樣的暴虐之君,卻是一位不世出的明君聖主,翻開史書這樣的例子並不多見,可以說這是個意外。如果皇嗣與諸位親王之間的名分始終不能明確,親王覺得自己隨時有可能替代皇嗣,皇嗣整日墜墜不安以爲自己會被替代,親王與皇嗣之間就會爭鬥不休,皇嗣也很有可能爲了自保提前下手。”一聽這話,皇上的額頭冒出了冷汗。魏徵進一步說:“陛下應該儘快在這件事情上表明自己的態度,讓皇嗣安心,也讓諸王安於自己的本分而不生妄想。”皇上表情非常的複雜,說:“朕實在不忍心委屈了比皇嗣更有才幹的皇子。”魏徵說:“普天之下有才德的人很多,可大多數人沒辦法做天子,皇上會不會爲這些人感到委屈呢?做天子靠的主要是天命。”清晨苗山幽醒來之後,不見蕭玉蓉的蹤影。

242房玄齡革職歸田園苗山幽相逢說王事115生死籌碼黃粱一夢 貧富學子家教不同250房玄齡上書請旨意孫思邈妙手難回春第40回樑師都失勢嘗惡果譚延壽酒後吐真言130河南北千里走黃湯 九成宮皇上往避暑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115生死籌碼黃粱一夢 貧富學子家教不同第64回貞觀皇上四請賓王李靖將軍狼山之會169利益衆生魔窟傳法 意氣用事謀害高僧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316張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獻上括地誌237魏夫子不幸患眼疾張大夫奉命知相州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擬大禮324裴刺史請旨伐高麗黨仁弘罷死罪君王359李君羨緣喪親命太史令深言後來人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遠人異域酋長拜舞君上353薛萬徹奉命擊高麗苗山風隨駕遊新宮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第93回袁天罡曉言人間事苗山風入幕賓王宅231知天命甘心受死難行篡逆揮刀弒君王281山獠反叛殘殺刺史官軍出動擊破賊軍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擬大禮167未商量迎娶張寡婦 有逆緣請教李摩訶143浪人入廟風塵相隨 學士登科舉家慶賀101魏夫子彈劾權萬紀 孫思邈拜會袁天罡285三國合謀共伐焉耆一陽初升敬答太清110鳳鳥墜地誤入陋居 商人聞言更曉事理365服仙藥導致泰山崩定年號話說貞觀盡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191棄宗弄贊遣使入貢 大唐制史前往撫之254長公主逞怒囚居士不良帥冒險救山翁236上臨御門聽四方聲詔命降下改諸王號188生死局使節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顯威風287尉遲恭不忍棄鄙妻于志寧上疏斥分封267魏夫子上疏止驕奢房玄齡請罷祀周公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橫禍李建成奇謀定山東116交涉失利無功而返 遁入深山又逢故人171吃湯餅士民皆歡喜 備年關君臣相語難第46回蕭陳二公冰釋南山貞觀之光照耀大漠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風解說風裡浪347皇嗣李治聽政東宮刑部尚書死於西市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200高昌新中藏壯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199慕容順直言獲猜忌高甑生求利有去心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186傳佛法因故減苦役 習道經意外開岔支第九回中原大地一片紛擾 北方胡天換代改朝第96迴天子壽誕諸王拜賀吳王英武國舅不安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陽茶社聽奇聞298黨仁弘羅竇擊反獠流鬼國遣使朝天子第60回白肥兒出力護社稷杜如晦勞心爲太平148執節杖唐儉又出使 訪澤國官員欲殉身275溫彥博六月死憂國柳御史連夜彈罪王143浪人入廟風塵相隨 學士登科舉家慶賀107哀山幽人前失體面 俏龍波掌摑濟平衡337春三月皇上論名將夜子時大家答諫官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第73回伊蘇尼失頡利失蹄京兆風華房杜染疾200高昌新中藏壯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328尉遲敬德表乞骸骨慕容幽蘭跪拜焚香第79回冤情昭雪道士出獄戰場落敗酋長投唐328尉遲敬德表乞骸骨慕容幽蘭跪拜焚香第26回太上皇深宮辭舊歲趙德言草原逞奸才292秋十月鸞駕回京師在清晨廷臣議大事138賀端陽羣臣議禮儀 選歌后山幽成小名142李承乾求教長孫後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第86回改軍制侯李二虎鬥逞性情蕭瑀喪職官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321宇文士及疑是小人慕容幽蘭覓揮鞭自持第57回苗山幽提刀赴邊塞白肥兒酒後論功名361唐皇上駕臨玉華宮賢皇嗣修成慈恩寺333紇幹承基告發謀逆賀蘭楚石檢舉阿翁第25回杜如晦妙計退胡虜長孫後請納小楊妃142李承乾求教長孫後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第90回感無常皇嗣不成器與父言更知爲君難212慕容伏允亡命磧中胡虜鉅奸死於馬下142李承乾求教長孫後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302陳倉縣尉杖殺魯寧櫟陽縣丞請止遊獵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260魏王泰驕橫誣羣臣今皇上言法不多變158開宗派終是一場空 結因緣禍福由天算第42回苗山幽北上收骸骨蕭玉蓉南下祭祖宗176查命案偶然失舊部 爭功勞記殺老將軍189段志玄領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計襲涼州第24回新主臨朝百廢待興胡虜來犯含恨隱忍365服仙藥導致泰山崩定年號話說貞觀盡261權萬紀失言丟官位孫思邈詐病請門徒第十二回劉文靜行年犯災星竇建德英雄至末路119服幻藥誤入博泰谷 計無常困在深水宮179張士貴領兵平獠亂 安四娘改嫁引風波254長公主逞怒囚居士不良帥冒險救山翁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355苗山幽朝見葉子柒惠恩善挑戰陸一蟬352李世民著書成帝範中書令病重謝紅塵第52迴天子修身垂範天下全民皆兵以護蒼生204天子孝心不斬良臣黔首心願赦免罪囚351段志充請上禪大位苗山幽聽琴解心聲281山獠反叛殘殺刺史官軍出動擊破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