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

上回書說到蕭玉蓉來到一處懸崖一躍而下,山下住着一戶姓田的人家。看官也許已經猜到蕭玉蓉並沒有摔死,而是被掛在了樹上。當時情況非常的危險,因爲它掛在樹上的時候,樹枝不停的搖晃,她隨時有可能被甩出去。這位田家的男主人四十歲出頭,剛剛從外面幹完農活回來忽然看到樹枝上掛着一個人,趕緊跑回家,在樹下鋪了一層厚厚的稻草。然後靜靜的看着蕭玉蓉在樹枝上不停的搖晃,終於樹枝折了,蕭玉蓉落在了地上。他笑嘻嘻的站在那裡,抱着雙臂說:“你是怎麼爬到樹上去的?”蕭玉蓉白了他一眼說:“我是從上面掉下來的。”他說:“掉下來的,那地方一般不會有人爬上去,你去那兒坐什麼?”蕭玉蓉說:“你問那麼多做什麼?”他說:“我不想做什麼,純粹是出於好奇,你要記住,今天你能活下來,完全是因爲你自己命大,要不是你命大遇上了我,這會兒你可能已經被黑白無常押到森羅殿了。”

蕭玉蓉似乎並不領情,說:“要不是你這個時候,我已經去了西方極樂,你耽誤了我的行程,不覺得應該賠償我點什麼嗎?”一聽這話他簡直要被氣炸了,不過他很快恢復了平靜,說:“如果我猜的沒錯,你可能是爬上去尋死去了,很抱歉,我打亂了你的計劃,不過沒關係,你可以爬上去再跳一次,我就當什麼都沒有看見。”蕭玉蓉說:“我以爲在這深山之中修行的人都是菩薩心腸,沒想到也有你這種人面獸心的惡鬼。”對方笑着說:“你自己想死,爲什麼要怪我呢?”兩個人實在是談不攏,蕭玉蓉走了,這位姓田的傢伙回到家之後說了自己的見聞,夫人說:“這年頭也是齊了,還有人跑到這深山裡尋死。”對方說:“也許是看上這裡的好風水了吧!把這裡選擇爲萬年吉壤,或許是很明智的,這裡山清水秀,住的都是修行之人,就算是在地下做了鬼,遇到的也是一些多年修行的大德。”

在這夫婦膝下還有一個小女兒,叫田有釧,年方十二歲。雖然年紀不是很大,卻非常的聰慧。長得也非常體面,因爲生長在這深山之中,並不知道許多規矩。聽父母提到那個尋死的人,在這一瞬間讓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揹着父母沿着蕭玉蓉的蹤跡一路尋找,終於來到一棵樹底下,蕭玉蓉編了一根草繩。搭在了一棵歪脖子樹上,繫上繩套正準備把腦袋放進去,猛然間發現腳邊站着一個人,她被嚇了一大跳。當時已經是傍晚了,對方說:“你穿着道袍,怎麼能夠做這種違背大道的事呢?要是這一幕被老子看到了,他一定會非常的氣憤。”蕭玉蓉說:“你個小你個小毛孩子知道什麼?趕緊給我走開。”對方說:“爲什麼要走開呢?難道你希望一個人默默的走嗎?我特意來爲你送行。”蕭玉蓉說:“你我素不相識,我怎麼敢勞你的大駕呢?”對方說:“我能不能冒昧的問一句,是什麼緣故讓你選擇走上這條不歸路呢?”

蕭玉蓉說:“有些事情不要抱有那麼大的興趣,知道了對你沒什麼好處,趕緊回去吧!我是爲你好,一會兒我要真的死在你的面前,把你嚇着了,可怎麼得了呢?”又過了一會兒,田有釧的父親出現在這裡,看見女兒站在那個瘋子的腳底下,立刻過去擋在了女兒的面前,瞪圓了雙眼說:“你這個妖女還真是陰魂不散,居然又禍害到我女兒的頭上來了。”蕭玉蓉不耐煩的說:“趕緊把你的女兒帶走,免得大家不方便。”然而田有釧並不願意走,這可把她的父親惹急了,擡手就在他她的臉上甩了一記耳光,說:“你怎麼能這麼不懂事呢?你怎麼能來到這種晦的地方見這種晦氣的場景呢?”沒想到田有釧說:“我們爲什麼要住到終南山裡呢?不就是爲了躲避人心險惡嗎?現如今看到別人遇到了難處,我們不能伸以援手就算了,爲什麼還要惡語相向呢?”

父親說:“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她要尋死就讓她去尋死,我們何必自尋煩惱呢?”說着抓着田有釧的手腕兒就要走,就在這個時候,蕭玉蓉雙腳用力的一蹬,腳底下的土墩就劃出了兩道口子,她的雙腳也就騰空了。父親二話不說衝上去,把蕭玉蓉從繩套裡取了下來,過了一會兒蕭玉蓉緩了過來,發現自己又沒死,父親說:“實在對不住,我又沒讓你死成,我知道這實在是有些難爲你,但我覺得要不你還是活下去算了。終南山很大,物產豐富,想要活下去一點都不難,你完全可以在這裡隱居。不見你不想見的人,不去面對不想面對的事,就這樣神不知鬼不覺的活着。我看你穿着道袍,只要你專心修道,或許將來的有一天你能夠雨化成仙。我之所以會出現在這裡,大概也是上天的安排。”

蕭玉蓉本來也是被逼無奈才走上絕路,聽見有人這麼說,她也放棄了尋死的想法。之後沒有費多大力氣,就在附近找了一處山洞,在山洞裡發現一具枯骨。大概這裡是之前某一位隱士居住過的地方,通過觀察枯骨,你能夠看到這位隱士在臨死前的睡姿。她找了個地方把這位隱士埋了進去,在掩埋這位隱士的那一天,她還舉行了簡單的祭祀儀式。把自己把自己準備好的祭文誦讀了一遍,然後把這位隱士生前的所有東西據爲己有。當天夜裡她就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禿頭,臉上長着巨大的膿瘡,皮膚黝黑,拖着一條爛腿,用沙啞的聲音說:“你這個女人好生無理,居然敢鳩佔鵲巢?”蕭玉蓉說:“既然你已經過世了,這些東西自然也就不屬於你了,既然我到了這個地方,當然就屬於我了。人死如燈滅,你這個人已經不存在了,你能出現在我的夢裡,完全我的心疾在作祟。”

對方說:“你知道我是誰嗎?你就敢對我說這種話,實話告訴你,我的名字叫田有釧。”蕭玉蓉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睜大了雙眼說:“你不是跟我開玩笑吧!”緊接着他聽到對方發出的一陣狂笑,這個時候蕭玉蓉心裡感到非常的恐懼,她懷疑自己真的得了心疾,要不然怎麼會出現幻覺呢?於是她閉上雙眼,盤腿坐在洞口。任平那個人怎麼鬧騰,她坐在那兒就是紋絲不動。過了很長時間,她的心就像是放在杯子裡的水很長,時間之後變得清澈見底,這種情形大概就是人們所熟悉的禪定吧!她的內心非常的矛盾,其實從東漢末年,佛道兩家就開始相互競爭相互影響,佛家講究禪定,道教雖然不說這個詞,在實際的修行當中,也經常要進行靜坐。

孫思邈說:“從古代方士到後來的道士,都沉溺於煉丹,希望通過服用仙丹打到魚化成仙的地步。其實什麼叫做修行?就是要不斷的完善自己的言行,讓自己的內心保持平靜,這就是我所說的練內丹,把自己的身體當作丹爐,把宇宙大道當做火焰,把自己的內心當做煉丹所需之材料,隨着年生日久而堅持不懈,總有一天你能夠大徹大悟,像古代的伏羲一樣知道宇宙的真理,不僅能夠白日飛昇,還能夠獲得各種人們所想象不到的神通。”師父的話言猶在耳,可對於蕭玉蓉這一切已經恍如隔世。每天堅持靜坐,但每一次所持續的時間都長短不一。每次她閉上眼睛感受陽光打在她身上的溫暖,這個時候她感覺宇宙就像是一個丹爐。他自己在這丹爐之中千錘百煉,有時候感覺那一單似乎就要煉成了,但轉瞬之間又覺得這一切如夢似幻,是如此的不真實。其實人世間每一瞬間都會發生千萬種變化,所以看起來不真實的東西往往是最真實的。

這一天黃昏剛剛結束打坐的蕭玉蓉正在忙着煮飯,忽然看到不遠處站着一個人,那個人有兩隻眸子看着蕭玉蓉,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田有釧,蕭玉蓉說:“你怎麼到這裡來了?”對方說:“我很好奇,所以過來看一看,我雖然年紀不大,但我很想修道,如果我請求敗在你的門下,你能答應嗎?”蕭玉蓉直截了當的說:“你知道我爲什麼尋死嗎?因爲我是戴罪之身,你說你敗在我的門下能有什麼前途呢?”對方說:“如果真的像你說的那樣,你應該只想着苟且偷生,爲什麼每天堅持打坐?每天都抱着希望,這是有着一個戴罪之身的人,該有的狀態嗎?”蕭玉蓉說:“你雖然年紀不大,但你觀察事物非常的仔細,眼光也非常的敏銳,如果選擇一位好的師父,你會有很好的前途,很顯然我不是這樣一個師父,你的父母也一定不願意你變成第二個我,所以你還是另請高明吧!”

對方說:“我的事情我自己做主。”蕭玉蓉說:“人活在世上,往往不是自己只活一個人,而是活很多人,人就像是蜘蛛一樣,如果沒有了那張網就必死無疑。”對方說:“你不用懷疑了,我心意已決。”蕭玉蓉說:“你回去吧!我絕不可能收你爲徒,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而我並沒有得道,也未曾出師,在這種情形之下,我怎麼能收人爲徒呢?這不是誤人子弟嗎?你之所以跑來要入到我的門下,並不是因爲你從我身上看出什麼不得了的東西,只因爲你沒見過世面我這樣的就讓你感覺到新鮮,等有一天你見過世面之後,你就知道什麼是真的好了,而你曾經想要入到我的門下是多麼荒謬。”在蕭玉蓉的極力拒絕之下,這件事算是暫時解決了。

但她擔心對方再次來訪,當天她就搬去了別的地方。爲了不讓對方再一次找上門,他在離開的時候特意抹掉了自己的足跡。這是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隨着已經進入了秋天,天氣越來越冷了。尤其是在晚上,肖玉榮面對着天上的一彎殘月,這殘月就像是一條細細的縫,月光暗淡無比。在這距離殘月不遠的地方,零星的散落了星星,這星星就像是被拋棄的嬰兒一樣。如果不是距離地上非常的遙遠,蕭玉蓉簡直能夠聽到這些星星啼哭的聲音。就在這個時候,她忽然感覺腳底下有什麼東西,低下頭一瞧,原來是一隻雪白的狐狸。這狐狸魅態十足,蕭玉蓉把手放在狐狸的腦袋上,說:“你怎麼跑到這裡來了呢?你的家人呢?”狐狸似乎並不能聽懂她在說什麼,蕭玉蓉仍舊在那裡自說自話。話說蕭玉蓉離開之後,孫思邈一直覺得心裡很不是滋味,但他一想到把皇后的病歷泄露出去,後果是多麼嚴重,就覺得自己那麼做也是無可指責的。

盧照鄰聽說蕭玉蓉離開了,他感到非常的失望,又不敢把這種失望表現出來。然而孫思邈是何等樣人盧照鄰這樣的道行在他的面前根本藏不住心裡的秘密。這一天吃完早餐之後,孫思邈捋着鬍鬚說:“說一說你對氣疾的理解。”盧照鄰說:“到最後師父也沒有想出這種病的治療方法,我又怎麼能想得出來呢,所以這段時間我不曾想過這個問題。”孫思邈說:“我當年也曾經帶着別人的門下學習,可我從來不跟你一樣,就算是師父醫不好的病,我仍然會鑽研。”盧照鄰說:“從今往後我在這方面一定多多加強。”孫思邈說:“我不是隻想聽到你的空話,我要看到你的行動,我不是隻想看到你行動,我想看到結果。也不是什麼結果都可以,我希望你能夠最終想到治癒氣疾的辦法。”盧照鄰點點頭說:“師父的教誨我牢記在心,既然問到了對其看法我也不妨說一點自己的思考,如果說的不對,還請師父指教。”

孫思邈說:“你說吧!說錯了也沒有關係。”盧照鄰搓了搓手掌說:“形成氣疾有幾個源頭,一是身體虛弱,二是思慮過多,三是飲食不以其時不以其量,四是睡眠不足,五是消化不良,六是過度疲勞。”孫思邈點點頭說:“你分析的很對,然後呢?”盧照鄰說:“皇后所患氣疾之所以無法治癒,是因爲根本無法切斷病源,我以爲應該把這些內容不斷的細化,然後出一部專著,讓天下人引以爲戒。”孫思邈說:“不能切斷病源,不管是什麼樣的方子,都只能暫緩一時無法根治。不過話說回來,沒有把皇后的病治癒,是我一生無法釋懷的事。當年我沒有救活杜公,現如今皇后又死了,有時候我常想自己是不是白學了這一身的醫術。”

盧照鄰說:“皇后杜公之所以短壽,不是因爲師父治不好他們的病,而是他們的結局在命中,已經註定這不是一個郎中所能夠改變的。”孫思邈說:“你錯了,我不只是郎中,我還是一名非常優秀的道士。”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說的十分熱鬧,再說苗山幽來到南山之後,面對着林間的陽光,流水還有飛鳥。頓時感覺心中裝滿了陽光,周遭的一切都變得非常的亮堂。人就是如此,跟人打交道,時間長了之後就更願意跟林間的飛鳥地上的走獸打交道。走獸雖然可怕,比起人心這又算什麼呢?南山物產豐富,想要活命並不難。餓了就摘野果吃,渴了就找泉水喝。閒暇的時候就盤腿打坐,進入禪定之境。長期練習禪定,會讓人心情舒爽。很多事情如果你陷在裡面,就會覺得整個世界都要塌了一樣,如果你能夠保持一種超然的姿態,一切都是那樣無關緊要。在茫茫宇宙當中,人間不過是一粒灰塵,不管你把自己所遇到的事情看得有多大,你其實就像是恆河裡的沙子一樣微不足道。

正所謂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在南山修行的人是喜歡相互走動的,見面之後討論的話題,有時候會非常的玄虛,有時候有非常的生活。苗山幽有過在南山修行的經歷,自然也散落了一些,故舊在這裡。這一天他拄着一根竹杖來到了一處茅屋,門口站着一位鬚髮皆白的老翁。苗山幽拱手說:“又來打擾了,如果能夠討一杯水喝,感激不盡。”老翁說:“我這裡不光有水還有酒,你我不妨喝個痛快。”苗山幽笑着說:“山中的隱士也喜歡飲酒嗎?”老翁說:“茶使人清醒,酒使人糊塗,人不是越清醒越好,也不是越糊塗越好,凡事點到爲止,不求過分清醒,也要避免過分糊塗,關鍵是要根據周圍環境的變化不斷的變化,才能夠勉強維持生活,不然就會相一些不擅長解牛的人一樣用刀又剁又砍,不久之後刀就變鈍變卷,最後不得不扔掉。”

在茅屋之中居住了一段時間之後,兩個人相約拄着竹杖,在山間野遊。碰巧遇見了郊遊的苗山風,只見他坐在一匹馬上,頭上帶着襆頭紗帽,身上穿着一件青色的圓領袍衫,腳上一雙粉底的巢穴,腰間扎着一條黑色的腰帶。看上去十分體面,而苗山幽活像個野人一樣,所以並不敢接近這位貴人,而只是遠遠的瞧着。偏偏苗山風又看見了,如果假裝沒看見,就這麼硬生生的走過去與禮不和,要是湊上去打招呼,雙方又會覺得尷尬。就在這個時候,忽然一陣風吹來苗山幽趕緊找個地方躲了起來。當苗山風走遠了他纔出來,老翁說:“這又是何必呢?親兄弟也要鬧得如此生分嗎?”苗山幽笑着說:“人要懂得知所進退,方能夠在內心保有一份平靜。”

兩個人不知不覺來到山頂,看着滿山遍野的是樹木沐浴在陽光之下,老翁說:“你對於交友這件事情是怎麼看的呢?什麼樣的友情可以維持,什麼樣的友情需要放下。”苗山幽說:“過去的友情需要放下,現在的友情需要珍惜,還沒有發生的友情值得期待,但不宜妄求。很多活得非常體面的人,終其一生真正能夠交心的人,不過三五人而已。一個活得很不體面的人,大概很難有交心的人。”老翁說:“這是沒有問題的,一個人如果他的人際關係能夠織起一支大網,這個人一定活得非常體面,我覺得其實交心不交心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在交往的過程當中,彼此都能夠獲益。人生一世不過是不斷的與人做交易而已,人至察則無徒,水至清則無魚。對人不要有太高的要求,否則你是沒有朋友的。”苗山幽說:“你說的想是珠玉,我說的像是瓦石,二者不可同年而語。”

其實苗山風坐在馬上看到苗山幽躲了起來,但他並沒有過去,而是假裝沒有看到離開了。旁邊一位同僚說:“那個野人你認識嗎?”苗山風說:“並不認識,只是瞧着有些面熟。”對方說:“瞧着面熟就有可能認識。”苗山風笑着說:“也許吧!其實我也犯怵,如果我湊上去,我跟人家說什麼呢?我說的話他聽不明白,他說的話我聽不明白,我們就像是生活在兩個世界的人。相互躲開是最明智的,湊上去大家都會覺得不自在。”對方說:“你方纔說的這些話在聖賢書裡是讀不到的。”苗山風說:“其實那些聖賢也過的是普通人的日子,也一定說過普通人所說的那些話,只是那些編書的人覺得那樣的話不值得被收錄進去,於是我們讀到的大多是一些故作高深之語。讀書最重要的就是要奔仕途,這就如同一個行走在沙漠裡的人得到了一瓶鹽水,越喝越渴而不能止。”對方說:“沒有人願意停下來,也不可能停下來。”

161奔窮途無情在牢獄 尋活水造夢出藩籬167未商量迎娶張寡婦 有逆緣請教李摩訶298黨仁弘羅竇擊反獠流鬼國遣使朝天子283苗山幽獻計平獠亂岑文本中正品賢人320拒忠言皇上又自慚委良吏孝恪巧扶御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第98回李孝恭上奏乞封禪蕭少傅請旨行冠禮258閉門不納勅使待明依山建陵後世之規302陳倉縣尉杖殺魯寧櫟陽縣丞請止遊獵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117上諭連三禁止亂鳴 極數九五盛而必改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201衆羌人殺死孔長秀老聖人算計房玄齡231知天命甘心受死難行篡逆揮刀弒君王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陽茶社聽奇聞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244翻舊書以方治病龜拜上神尋花解重罪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197初冬時節溫酒賞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215宗廟之制三昭三穆據祀武王非業所因276武士彠獻女入宮禁王尚書進言震內庭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第28回李玄霸延嗣續香火封德彝事敗奔西天294張玄素上疏諫皇嗣侯君集求愛君擊狂胡第三回二公子從戎戰雁門 觀音婢出閣成大禮306民犯十惡累及刺史贊普蒙恩公主稱心134慕容伏允聯絡高昌 南泉上人慾破迷障129欽天監爲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257宮司上奏遺作示君言事者流多相讒告234皇后患病閒暇時光藥王進宮參詳病理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336憐愛子皇帝多教誨是慈父天子徵遼東第56回老相國率衆平羌亂少年郎反叛受大刑310唐尚書奉旨誅宣王李承乾謀殺於詹事241孫思邈烹茶待來客袁天罡彈指話文王265李世民圜丘祀昊天苗山幽青園遇羋嬡211李大亮揚威蜀渾山侯君集揮師取柏海142李承乾求教長孫後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338岑文本獲封中書令郭孝恪俘虜焉蓍王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205魏夫子御前論周齊苗山幽樹下說佛法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226深入觀想沉迷幻覺放下分心禪燈虛明273南平公主下嫁臣家守禮老叟強力持戒第72回佔定襄隋人盡歸唐住南廂陰魂鬧相府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齡尚書請致仕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219高甑生獲罪赴邊境李衛公閉門安住家183蕭玉蓉人後失體面 苗山幽夢裡見提婆210術門師徒尋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澤199慕容順直言獲猜忌高甑生求利有去心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221苗山幽遊蕩至廟門老法師失言惹災禍第72回佔定襄隋人盡歸唐住南廂陰魂鬧相府127幸溫湯天子問知政延王位行善德繼真平104棄急計決議緩吞併 止逐兔華夷共明王265李世民圜丘祀昊天苗山幽青園遇羋嬡321宇文士及疑是小人慕容幽蘭覓揮鞭自持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316張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獻上括地誌107哀山幽人前失體面 俏龍波掌摑濟平衡第三回二公子從戎戰雁門 觀音婢出閣成大禮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346孫伏伽六條察四方李衛公小心答上問269苗山幽遠走西南國白毛怪着力害蒼生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橫禍李建成奇謀定山東127幸溫湯天子問知政延王位行善德繼真平第73回伊蘇尼失頡利失蹄京兆風華房杜染疾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第28回李玄霸延嗣續香火封德彝事敗奔西天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255白肥兒對峙長公主田有釧拜會蕭玉蓉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禮文武兼用力興大唐299閻立德修造襄城宮鞠文泰憂死清涼殿107哀山幽人前失體面 俏龍波掌摑濟平衡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218宗室姻親出鎮北門西域浪子夢迴長安297國子監名儒行講論華清池上諭訪大德299閻立德修造襄城宮鞠文泰憂死清涼殿第90回感無常皇嗣不成器與父言更知爲君難232慕容純輔主登汗位侯君集領兵平王城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232慕容純輔主登汗位侯君集領兵平王城353薛萬徹奉命擊高麗苗山風隨駕遊新宮236上臨御門聽四方聲詔命降下改諸王號186傳佛法因故減苦役 習道經意外開岔支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第十八回李世民諫言遷都事觀音婢淚語釋上疑316張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獻上括地誌269苗山幽遠走西南國白毛怪着力害蒼生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167未商量迎娶張寡婦 有逆緣請教李摩訶248魏王泰禮接士大夫皇阿爺設立文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