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昔謀主復爲左僕射苗山幽受封金刀郎

李泰雖然心裡非常的難過,雖然對自己的母親非常的不滿。但他心裡很清楚,如果把這樣的情緒顯露在外邊,必然會觸怒眼前的皇帝。於是拱手說:“作爲兒子,我非常能體諒父親的難處,一碗水端平,說起來容易,做到太難了。”皇上點點頭說:“一直以來你都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以後你多擔待一點吧!”李泰說:“皇嗣擔待一點是沒什麼問題的,如果只是諸王之一,等到有一天他如願一句話就能要了我的命,我還怎麼擔待呢?”皇上說:“你放心吧!朕一定會妥善安排,保全你們兄弟所有人的命。”皇后離開人世不僅對唐朝是大事,也給周邊的蠻夷戎狄帶來了很大的震撼。因爲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這一位唐朝皇后是非常賢惠的,是真正母儀天下的人。相對於當年隋朝獨孤皇后堅忍剛毅的形象,長孫皇后更多展示的是一種柔性的力量。就像水一樣,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她的離開讓很多原本看起來不相干的人如喪逃避。

房喬雖然非常的難過,但畢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奉命處理皇后的喪事,這不是什麼好差事。一方面是因爲長孫無忌是皇后的孃家人,這不是一個好對付的人,一旦讓他抓住了把柄,很可能房喬就會丟掉身家性命。房喬對手底下的人說:“我們現在都是提着腦袋辦差,如果人家滿意,我們未必能夠得到什麼賞,一旦要是被人家挑出毛病,後果不堪設想,希望大家在這段時間無論如何都要保持警惕,打起精神。”馬周奉命協辦此事,一直以來馬周都非常尊重房喬,這一天兩個人來到大內,房喬說:“現在天氣越來越涼了,保存皇后的遺體,也不像酷暑是那麼難,不過要想不出差錯,還得費一番周折。”於是他們在皇后的遺體下面放了一層冰,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把兵換掉,免得時間太長化成水。馬周說:“有一個問題我們需要考慮,要儘快派人爲皇后選擇萬年吉壤。”

房喬說:“這個我已經交給李淳風和他的師父袁天罡協同辦理。”馬周說:“有這二人我就沒什麼擔心的了。”房喬說:“難的是我們單獨爲皇后建一座陵寢,還是說直接建一座皇陵呢?”一聽這話馬周瞪圓了雙眼,腦袋裡空空如也。房喬說:“如果直接向皇上提起這個問題,那會觸犯他的禁忌,可要是始終不提,這個問題到底要怎麼化解呢?”馬周說:“陛下是明白事理的人,提出來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房喬說:“話雖這麼說,可誰不擔心萬一呢?”馬周說:“要不這樣我們一起上書跟皇上請示這個問題。”於是兩個人聯名上了一道奏章,皇上看了之後立刻把二人叫到御前,說:“這的確是一個問題,不過如果單獨爲皇后建一座陵,我們夫妻豈不是要分開了嗎?”房喬說:“帝后情深人盡皆知,可現在的問題是總不能把皇陵修好讓皇后在裡邊等着陛下。”

皇上笑着說:“就這麼定了,告訴李淳風和袁天罡,讓他們直接選擇一處好地方建一座皇陵,以後朕就與皇后安息在那裡。”看見皇上毫不避諱的談論這個話題,房喬隱隱的感到了不安,皇上說:“死生是大事,這世上的人打都怕死,其實死比生難多了。”房喬說:“陛下,如果是這樣的話,臣有一個建議,先把皇陵的地點選好,然後再建一個臨時存放皇后棺槨的地方,等到陛下百年之後一起放到陵寢之內,這樣可以避免與禮法之間的衝突。”皇上點點頭說:“就這麼辦吧!”除了選擇萬年吉壤,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喪禮該怎麼辦?遺體存放在大內期間,如何安排衆人進行弔唁?而這個時候長孫無忌看着房喬和馬周兩個人在那兒忙活,感覺自己竟然像是一個外人。皇上會按照皇后囑咐的那樣去做嗎?他感到非常的不安。

就在這個時候,皇上又一次頒佈了上諭,重新任命房喬爲尚書左僕射,當時文武百官都來到房喬的府邸進行拜賀,房喬在伏地之內真是左右爲難,要是與這些人見面,這是很犯忌諱的,要是與他們不見面,一下子得罪這麼多人,豈不是成了孤臣。盧氏說:“你可以不收他們的禮物,面還是要見的,畢竟你以後要仰仗這些人辦事。”房喬說:“我安排了差事,誰敢不用心的辦,我就把他免掉。”一直熬到他們要走的時候,房喬派僕人出來給他們送行。消息傳到皇宮,皇上說:“房先生也不容易,這應該體諒。”不久之後,長孫無忌來到御前提起了這件事,說:“房先生不愧是當朝名臣,恢復之前的職位,就有這麼多人來拜賀,可見他的人緣有多好。”皇上說:“也不是他人緣好,而是他的這個位置太重要。”長孫無忌壓低聲音說:“陛下,不管他是不是故舊,是不是衆臣該敲打的時候還是應該敲打,要不然他就會忘記自己的本分,做出一些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來。”

皇上說:“皇后在臨死之際那麼推崇他,他的長處是很多的,朕現在明白了要治國,不能沒有他。”長孫無忌卻一臉不以爲然的說:“陛下還記得漢武帝嗎?晚年的漢武帝非常的昏聵,在他的朝中很多人得寵有失寵,但多少年過去了,他的朝裡從來不缺人才,對於一個賢能的天子而言,從來不會有這樣的時刻,聖明的天子治理天下需要仰仗很多人,但不管是誰走了都傷不到他。”皇上說:“我知道你心有不甘,但我也沒有辦法,皇后臨死前說的話,我不能不聽。”長孫無忌說:“我受一點委屈,其實沒什麼,我最擔心的還是大唐的江山社稷,陛下怎麼可以對一個婦人如此的偏聽偏信呢?”儘管這麼說,皇上還是沒有被說動,不久之後魏徵來到了御前,長孫無忌在事先就躲到了屏風後面。

皇上說:“皇后也曾經救過你的命,你知道嗎?”魏徵說:“救命之恩我怎麼敢忘呢?”皇上說:“在他離開人世之前,留下了很多囑咐,內容你大概已經知道了,你覺得朕應該聽這些話嗎?”魏徵說:“陛下,皇后的話就像是大臣的話一樣,如果陛下覺得對江山社稷有益就聽,如果看起來沒有那麼多好處,陛下就可以再慎重一些。”皇上點點頭說:“你這話等於什麼都沒說,這問你的是她說這些話對江山社稷是有利還是沒利?”魏徵說:“臣當然認爲是有利的,相信也會有別的大臣提出不同的看法,陛下可以根據各自的說辭判斷。”在這期間,不停的有人來到靈堂哭泣,真正與皇后關係親近的人反而站在那裡面無表情,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來到靈堂一個個捶胸頓足,似乎是死了自己的親人一樣悲痛欲絕。

這一切都被李承乾看到眼裡,他曾經與胡人交往過,發現胡人所使用的禮節非常少,在胡人之間哭和笑都是真實的。像中原的人,哭不是正常的哭,笑不是正常的笑,一切都按照規定來進行。母親的離開對李承乾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對於李泰來說卻是另外一種感覺。皇后對長子非常的支持,而皇上與皇后之間的感情又很深,這就意味着,雖然皇上對皇嗣有千萬種不滿,又要考慮到皇后的情面,皇上始終都非常的剋制。沒有了那一道屏障,李承乾的處境一下子變得嚴峻起來,而他本人卻渾然不覺。李泰卻把這一切看得明明白白,對手底下的人說:“母親過世對兒女來說是大不幸,但皇后的離開對於皇子卻未必都是壞處,這麼說吧!對別人來說是壞事,對我來說卻未必如此。”手下趕緊提醒他說:“殿下得意沒有什麼不妥,妄行就不對了,尤其是在皇后還沒有入土的時候,就更不能忘形。”

面對規定必須要進行的表演,李泰明顯要比李承乾盡職盡責的多。每次李泰來燒紙,都哭的非常厲害,以至於周圍的人都感動不已。而素來被皇后疼愛的李承乾,每次都是面無表情。當時人們議論說李泰比李承乾更懂得禮節,可李承乾私底下卻說:“李泰不過是在演戲。”雙方之間冷言冷語不斷的來回,皇上把兩個兒子叫到御前,嚴厲的說:“朕作了天子,讓你們有天下可以爭,朕如果不是天子,你們還能爭什麼呢?可見說到底還是朕的錯。”李承乾趕緊說:“父親,身爲長子,我沒有給弟弟們做好榜樣,請父親責罰。”皇上說:“朕雖然是皇帝,可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朕沒有閒的沒事就罰人的習慣,也希望你們不要閒的,沒事就犯事,朕可以不罰你們,可一旦觸犯了王法,我也沒有辦法給你們講情。天下人都指着我們這一家子,給他們做榜樣,而你們的表現卻連尋常百姓家的兄弟都不如。”

說這話的時候,皇上想起了很多事。李泰注意到皇上表情的變化,大致猜了皇上此時此刻的想法。於是拱手說:“陛下深知我們與尋常百姓家是很不相同的,尋常百姓只要不觸犯王法顧好自己就行了,皇室就不同了,處處要以江山社稷爲重。一方面我們的確應該爲天下人做表率,但一般情況下,人們看到的是很多皇室表現的,反而不如尋常百姓家,以至於有人感嘆說無情最是帝王家。”皇上點點頭說:“你們不信幸給朕做了兒子。”李承乾還未來得及張口,李泰又把話搶了過去,說:“陛下貴爲天可汗,我等成爲陛下的兒子,實在是無上的榮耀。”皇上看着兩個兒子心情更加複雜,李泰說:“父親節哀順變。”

平常皇后在世的時候,長孫無忌常常感覺自己被皇后壓制。可真的有這麼一天皇后離開人世,長孫無忌一家人都感到非常的不安。回到家裡看着夫人,夫人的表情非常凝重,頗有些悲傷的說:“皇后病故,我們家的地位會不會受到影響呢?”長孫無忌說:“皇后變故必然會讓咱們家與皇室之間的關係變得疏遠。皇后在的時候,我常常因爲自己沒有辦法處於權要之地而感覺懷才不遇,現如今皇后離開人世了,我擔心自己非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反而有可能失去更多。”與此同時,魏徵也非常的憂傷,回到家裡不停的嘆氣,夫人說:“皇后在世的時候保過你,她也是咱們家的恩人,現如今她離開人世了,咱們家從來沒有盡到一份心意,回想起來怎麼能不讓人難過呢?”魏徵說:“別想那麼多了,人都已經過世了,說這些還有什麼用呢?”夫人說:“我倒不擔心別的,沒有了皇后的庇護,咱們家會不會遇到麻煩?”

魏徵說:“看吧!誰知道呢?現在我已經離開了權要,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房先生恐怕就沒有那麼好運了。”夫人說:“是啊!他還坐在尚書左僕業的位置上,有很多人羨慕他,但他自己應該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正如魏徵的夫人說的那樣,此時的房喬感覺自己處境非常的微妙,當天他來到了大內見到了皇帝。皇上說:“皇后在臨終的時候一再囑咐朕,除非萬不得已,不能拋棄你。其實朕想的是,你能夠安享晚年,朕不擔負屠戮功臣的惡名,就算是圓滿的結果了。很顯然,皇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你我君臣都不讓他失望。”房喬說:“陛下誤會臣了,臣之所以請辭,固然是擔心兔死狗烹,其實還有另外的顧慮,過去十年裡,臣深得陛下信任,以施展平生所學,四海得以清平,百姓的稅負不段減輕,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民間財富不斷的累積,不久的將來,大唐一定會出現盛世局面。”

皇上點點頭說:“既然如此,你爲什麼要請辭呢?”房喬說:“那是因爲臣在辦事的時候,漸漸有了江郎才盡的感覺,陳經常已經想象不出自己還能爲百姓做些什麼,這是臣真正擔憂的東西。”一席話說的,皇上也愣住了,是啊!現如今天下太平、四夷賓服,百姓的負擔不斷減輕,到了這個時候,還能爲百姓做些什麼呢?房喬拱手說:“如果有人能夠解答這個疑問,臣自當讓賢,希望能夠得到陛下的恩准。”皇上說:“朕還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永遠想着還能爲天下的百姓做什麼,那天下的百姓日子豈不是過得越來越舒適?”房喬說:“爲君之道,猶如父母!男友父母不希望子女過得好的呢?”皇上點點頭說:“房先生所言甚和朕意。”

漸漸的遠近的鄰國都派使者前來弔唁,有很多人進了靈堂之後就嚎啕大哭。苗山風奉命接待這些使者,出乎他意料的事,胡人其實也是非常聰明的。走進靈堂就哭天搶地,一旦換個地方,他們的表現就是另外一幅樣子。在與這些人推杯換盞的過程當中,發現他們一個個都非常的不單純。當天傍晚,苗山風來到大內,遠遠的瞧見房喬正在那裡批閱文件,苗山風說:“卑職給左僕射行禮了。”房喬說:“那些使者們都安頓好了嗎?”苗山風說:“都安頓好了。”房喬說:“要把這些人款待好,他們願意來就是給咱們臉,咱們不能不兜着。”苗山風說:“這個道理我是明白的,但如果讓他們真的大魚大肉的伺候着,也不符合眼下的氣氛。”房喬說:“這個你自己靈活掌握吧!一方面不能讓氣氛的破壞,另一方面也不能讓這些使者不滿意大唐的招待。”苗山風說:“左僕射打算只給我多少錢呢?”

房喬說:“你提的這個問題越級了,以後記住這種問題,你要找戶部尚書戴胄商量。”苗山風答應着,之後又來到戴胄的府上如此這般一說,戴胄說:“朝廷的顏面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們也不能做得太過分,比如讓胡人在市場上隨便拿東西,比如在樹上纏綢子,與此同時,卻有人穿不起衣服。這樣不但不會得到胡人的尊敬,人家反而會嘲笑咱們,只要面子不顧百姓的死活。”苗山風說:“放心吧!我安排款待他們的都是一些中原特色的家常菜,這些人來到中原,所期待吃到的也是當地的菜餚,如果他知道的都是他們自己本土的食物,想必一定會大失所望。”事實就如同苗山風所說的那樣,這些人看到中原菜餚,一個個都顯得非常興奮,雖然在使用筷子的時候遇到了一些難處,卻並不影響他們對這些菜餚的美好印象。苗山風還囑咐他們說:“在不對外的情況下,你們可以談笑風生,如果是在對外的情形之下務必保持嚴肅。”

戴胄支出一大筆錢給他,苗山風說:“我一定好好辦差不辜負上級對我的信任。”之後長安好多酒樓的老闆找到他,希望自己可以成爲給這些使者提供菜餚的店家。苗山風說:“我給你們的機會是均等的,你們每個人都回去準備菜餚,誰準備的菜餚被客人喜歡,我們就會給誰更多的錢,當然也不會超出本價太多,如果誰的菜被人家退了回來,我是不會付錢的。就這麼簡單,大家在手藝上見真章。”爲了不讓這種活動破壞皇后喪禮的悲傷氣氛,這些活動完全是在不對外公開的情況下進行的。使者們在用餐的時候非常的愉快,所以他們在走進靈堂之後,哭起來就更有力了。皇上有一次來到靈堂,意外的撞見,有使者在那裡哭泣。看你他們一個個哭的悲痛欲絕,有的人甚至用刀劃破了自己的臉。

皇上不由的感慨,說:“一個人做戲到這個份兒上別人還怎麼懷疑呢?”除了處理喪事,朝廷的各項其他事務也被都一直在政事堂。房喬先讓手底下的人對這些公文進行了整理,每一項公務都根據它的重要性和緊急程度進行評級。忙活了一陣子之後,各項事務逐漸步入了正軌。大神們不禁感嘆,房先生果然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溫彥博和高士廉兩個人,一個擅長坐而論道,一個是皇后的至親。雖然他們都是很好的人,但在處理各種瑣碎事物時,都顯得力不從心。一位大臣說:“諸位所看到的情形,絕不是房先生表現最好的時候,現如今杜公不在了,當年房杜二公當朝的時候,下面的公文遞上去,回覆非常的快。因爲杜公這個人最擅長做決斷,相對而言,房先生則更擅長於謀劃。”又有一位大臣說:“你們都覺得房杜很好,我也覺得很不錯,但杜公畢竟已經不在人世了,你們有沒有覺得長孫太尉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呢?當年要不是皇后攔着他,就是貞觀朝真正執掌機要的人了。”

對於長孫無忌朝廷裡面的反應非常的兩極,有的人認爲他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甚至可以比房喬做得更好。有的人則非常看不慣他,覺得他不過是倚仗皇后的關係,得到皇上的寵幸罷了。對於自己這個外戚的身份。房喬的心理非常的矛盾,一方面他非常厭惡這個身份,因爲這個身份掩蓋了他的才華和美德。一方面他又對這個身份產生了某種程度的依賴,如果不是因爲皇后的關係,他與皇上之間絕不會那麼親密。因爲相對而言,皇上與房喬之間更有一種心心相惜的感覺,只是因爲房喬與皇后更加惺惺相惜,使得他們君臣之間的關係。在強烈的對比之下,顯得沒有那麼好。那位看官知道苗山幽已經很久沒有出場了,此時他忽然出現在京城,被皇上授予金刀郎一職。

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345薛仁貴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壽終221苗山幽遊蕩至廟門老法師失言惹災禍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166奉祀上天以光聖道 不昧因果放棄執着221苗山幽遊蕩至廟門老法師失言惹災禍307孫伏伽不恥當年貧苗山幽冒險遊吐蕃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245見涼薄無分俗與道閱風華膜拜花中王第45回祖孝孫考古復雅樂蕭玉蓉抱膝嘆飄零267魏夫子上疏止驕奢房玄齡請罷祀周公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第96迴天子壽誕諸王拜賀吳王英武國舅不安第58回大漠烏雲詭譎多變可汗失意祈禱上蒼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橫禍李建成奇謀定山東225慕容純奉獻馬奶酒李大亮烹茶吐難言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162苗山風介入盜蠶案 楊鐵超奉命來敦煌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219高甑生獲罪赴邊境李衛公閉門安住家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355苗山幽朝見葉子柒惠恩善挑戰陸一蟬139慶善宮演奏慶善樂 歡喜人寫就歡喜文328尉遲敬德表乞骸骨慕容幽蘭跪拜焚香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羣 張士貴掃平奴人亂313李世勣還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虛擊思摩110鳳鳥墜地誤入陋居 商人聞言更曉事理324裴刺史請旨伐高麗黨仁弘罷死罪君王129欽天監爲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145李淳風製作渾天儀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361唐皇上駕臨玉華宮賢皇嗣修成慈恩寺201衆羌人殺死孔長秀老聖人算計房玄齡263習觀想浮生得圓滿飲苦芥片刻養歡愉173困鳴沙斷炊連三日 問解脫多數迷一生第30回築臺求雨祈福避災反躬罪己噩夢不止330羅石頭直言諫李佑杜行敏陰謀執齊王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風解說風裡浪120別蜀地還回長安去 過林邑又到新羅來181花朝節歌女醉平康 春社日居士聽譏諷102爲守社稷分封皇親 宗室立功平息夷亂195深宮裡帝后起爭執在御前羣臣論大禮第86回改軍制侯李二虎鬥逞性情蕭瑀喪職官118道士鄉儒學難推進 芳華亭佛法在此身第26回太上皇深宮辭舊歲趙德言草原逞奸才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橫禍李建成奇謀定山東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236上臨御門聽四方聲詔命降下改諸王號220大勳貴關門做居士浮浪子當街被人毆114政事堂廷臣議孝道 飛鳥城賓主爭禮儀361唐皇上駕臨玉華宮賢皇嗣修成慈恩寺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第71回在磧口發現敵蹤跡居九重覽疏斷萬機292秋十月鸞駕回京師在清晨廷臣議大事311上天示警旨停東封皇嗣失德寵溺宦官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脫危險到年底諸事盡繁忙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182李淳風驚聞壞消息 孫思邈營救老相識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擬大禮251皇嗣盡孝言請僧道皇后病重氣疾難醫第74回草原雄鷹落地京兆皇帝罷相震動天威341俟利苾輕騎入朝中史刺史坐髒遭刑戮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179張士貴領兵平獠亂 安四娘改嫁引風波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131姚思廉請止新出行 苗山幽誤入拜女教209太上皇崩於垂拱殿李承乾臨朝少陽宮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遠人異域酋長拜舞君上162苗山風介入盜蠶案 楊鐵超奉命來敦煌141曬伏節天上瑤池會 秋分日對月祈蒼生第85回御史大夫彈劾李靖入值門下擬改衣服326魏夫子不幸謝塵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慚186傳佛法因故減苦役 習道經意外開岔支第22回尉遲恭諫言行特赦李世民寬宏得良臣147爲人臣自當解君憂 逢天究何以濟蒼生311上天示警旨停東封皇嗣失德寵溺宦官211李大亮揚威蜀渾山侯君集揮師取柏海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329舊功臣圖畫凌煙閣齊王佑親佞生反心320拒忠言皇上又自慚委良吏孝恪巧扶御353薛萬徹奉命擊高麗苗山風隨駕遊新宮131姚思廉請止新出行 苗山幽誤入拜女教289九成宮結社謀事變立政殿皇上豎屏風345薛仁貴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壽終第79回冤情昭雪道士出獄戰場落敗酋長投唐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258閉門不納勅使待明依山建陵後世之規第58回大漠烏雲詭譎多變可汗失意祈禱上蒼248魏王泰禮接士大夫皇阿爺設立文學館107哀山幽人前失體面 俏龍波掌摑濟平衡276武士彠獻女入宮禁王尚書進言震內庭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179張士貴領兵平獠亂 安四娘改嫁引風波231知天命甘心受死難行篡逆揮刀弒君王第96迴天子壽誕諸王拜賀吳王英武國舅不安221苗山幽遊蕩至廟門老法師失言惹災禍149推美於上事功不居 耍盡心機維持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