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魏王泰禮接士大夫皇阿爺設立文學館

你一聽皇后這麼說,皇嗣更加覺得委屈了,流着眼淚說:“我的父親是多麼的蠻橫,從來沒覺得他有任何委屈。”皇后說:“你之所以覺得你父親沒有受什麼委屈,是因爲你還沒有爲人父,到有一天你做了人父,你就說不出這麼沒有良心的話了。”皇嗣還想爭辯,皇后卻顯得有些不耐煩,皺着眉頭說:“這江山是你的父親多年浴血疆場打下來的,你想繼承這花花江山,不覺得應該先尊重你的父親嗎?”皇嗣說:“要是我沒有被立爲皇嗣該有多好,那樣的話我就不會擋了魏王的路,讓父親和魏王不高興。”皇后說:“我重病在身,幫不了你那麼多了。你要是不能謹言慎行,那就等着上天給你的安排吧!”然後就讓人把皇嗣請走了,他耷拉着腦袋回到東宮,如此這般一說杜謀士急得直跺腳,說:“殿下,在皇后的面前,怎麼可以如此不謹慎呢?”皇嗣說:“面對自己的生身母親,難道也要防範着嗎?”

杜謀士說:“殿下真是健忘,我就再把說過的話再說一遍,殿下可曾記得當年發生在仁壽年間的事,皇后被晉王所蠱惑,既然與尚書右僕射楊肅聯手算計長子楊勇,要知道楊勇可是皇后親生的兒子。比起利益,骨肉親情根本不算什麼。”一聽這話,皇嗣好像遭受了重擊,表情非常的誇張,雙手捂着胸口說:“你知道嗎?我在很小的時候就不喜歡那些道貌岸然的傢伙在我的耳邊反覆唸叨那些鬼話,正如你所說的那樣,在利益面前親情什麼都不是,可他們每個人都喜歡扮作聖人的樣子,極盡虛僞之能事。”杜謀士說:“殿下,人心雖然充滿了詭詐,可利益是實實在在的東西,這就好比游泳,把人丟進深水之中,要是不能掌握游泳的技巧,就只能淹死。”皇嗣說:“我知道你說這番話的用意,你安排吧!我一定按照你所說的好好去表演。”杜謀士說:“演戲也是需要真情實感的。”

相比於皇嗣,在關鍵場合面對關鍵人物時需要進行的表演,魏王李泰往往能夠輕鬆駕馭。這個時候杜謀士有些猶豫了,如果自己繼續支持皇嗣,很可能在將來的某一天跟皇嗣一起落敗。如果再改換門庭,不帶了皇嗣不能原諒他,就連魏王李泰也瞧不起他。於是下定決心跟着皇嗣一路幹到底,不久之後,長孫無忌來到了東宮,這位舅舅在皇嗣的面前還是很有幾分威嚴的,看見舅舅來了,他立刻站了起來,深深的鞠躬作揖,說:“太尉來此,有何指教?”長孫無忌說:“你不像你的父親,也不像你的母親。”這話把皇嗣給說懵了,長孫無忌接着說:“但如果你能夠如那些師父們所教給你的那樣,表現得像堯舜一樣,你的父親就一定會在將來的某一天把皇位交給你,大唐一定會在你的手上得以興旺。你的位置是很多人求都求不來的,你有什麼理由不珍惜呢?要是你不能夠珍惜上天所給予你的這一份饋贈。必定會給自己招來無窮的禍患。”

皇嗣說:“舅舅誤會我了,其實我並不想做這個皇嗣,我非常仰慕北方胡人部落的風俗,如果我能夠在李思摩的帳下做一名小酋長,那該是多麼美好的事。每天騎着馬在草原上放牧,也許可以與自己心愛的女人騎着馬,在草原上迎着風,頂着太陽奔馳,馬跑累了就從馬上下來坐到水邊唱歌,這是多麼富有詩意,不像現在這樣,兄弟之間還有互相算計着,就連自己的父母也要防範着。”長孫無忌捋着鬍鬚說:“你說的都是氣話,湖人部落裡一個小小的酋長怎麼能跟中原的儲君相提並論呢?”皇嗣說:“我更願意簡單的活着,不用像現在這樣活得這麼辛苦。”長孫無忌說:“你知道什麼是命嗎?你的出生就是你的命,你根本沒有辦法選擇他,只能一點點去適應,如果你能夠在現有的環境當中表現的遊刃有餘,你在人生當中就會遇到很多機會,如果相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長孫無忌耐心的教導之下,皇嗣原本激動的情緒終於平復下來,說:“多謝舅舅。”在之後的日子裡,他對長孫無忌越來越依賴。長孫無忌說:“殿下,你可以在心裡非常的倚重我,但不要過多的表現出來,要不然你的母親就會不高興,他就會覺得外戚要擡頭了。”黃皇嗣一臉不解的說:“舅舅,我一直有一個問題想要向你請教,你與我母親之間是不是有什麼過節?爲什麼她做事會如此的針對你呢?”長孫無忌捋着鬍鬚故作沉思狀,慢悠悠的說:“我方纔不是說過了嗎?你的母親擔心我變成霍光,這其實還算好的,他更擔心我變成王莽。”皇嗣笑着說:“母親的疑心病也太重了,舅舅這樣的好人怎麼可能變成王莽呢?”長孫無忌說:“不要這麼說,你母親的顧慮還是很有道理的,王莽在沒有打算叛逆之前,幾乎每一個人都認爲他是孝子,是良臣。”

經過那一次深談之後,皇嗣對未來的焦慮大大加重了,這讓他更加的厭煩那些離法。這一天蕭瑀來到了東宮,入座之後,皇嗣說:“師父們都喜歡在我的面前大談禮法,請你告訴我這個叫禮法的東西好在哪裡?”蕭瑀說:“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要問一問殿下,在殿下看來是有規矩比較好呢?還是沒有規矩比較好呢?”皇嗣說:“規矩有時候就像是馴馬的鞭子,把原本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曠野之中,自從有了一個叫伯樂的人,他發明了一大堆馴馬的方法,從此馬就沒有好日子過了。對於人來說多了一份勞力,對於馬來說絕對是一場持久的劫難。”蕭瑀笑着說:“縱觀人世間,摩肩接踵,揮汗成雨,如何才能夠讓大家都過得下去呢?那就是建立一套需要大家都遵守的規矩。”

皇嗣說:“你看北方的胡人,人家就沒有那麼多的窮講究,他們不也活得很好嗎?”蕭瑀說:“殿下知道華夏是什麼意思嗎?有服裝之美曰華,有禮儀之大曰夏。凡是屬於華夏的地方,人穿着美麗的衣服,生活當中需要遵守一整套的禮儀。”皇嗣說:“穿上漂亮的衣服,遵守繁瑣的禮節,這不是我所向往的,我更願意穿一身瘦皮,騎着一匹馬,在草原上盡情的奔跑。”蕭瑀一聽這話額頭開始冒汗,說:“殿下,一個人生於華夏,長於華夏,並且有望成爲華夏的天子,當然應該以華夏的風俗爲美,而不是崇尚胡人所奉行的那一套。”皇嗣說:“你那麼說可就大錯特錯了,當初趙武靈王發現中原的衣裳非常不利於騎射,於是改穿胡服,趙國由此得以富強,我如果也那麼做,大唐也會得以富強。”

蕭瑀說:“在你皇阿爺的治理之下,今天的大唐不夠強大嗎?”皇嗣說:“父親每一天都被一羣大臣說教,難道他是快樂的嗎?”蕭瑀也是一個伶牙俐齒的人,然而在這個時候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皇嗣在此時所說出的每一個字都像是一塊巨石砸向了他。蕭瑀說:“你知道嗎?如果你真的放棄中原的風俗,你很可能沒有辦法繼承皇位。”沒想到對方一點都不在乎,蕭瑀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回到府裡之後沒過多久便生病了。這個時候孫思邈奉命去看他,蕭瑀說:“孫師父不是一般人,能不能幫我推斷一下,當今的這位皇嗣能成才嗎?”孫思邈說:“這個涉及天機關乎治亂我不敢妄言,其實你也不要太過於強求了,凡事只要盡到自己的一份力就行了。”蕭瑀說:“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怎麼能辜負了皇上對我的信任呢?只要我有一口氣在,我就一定盡力把他培養成棟樑之材?”

聊完了之後,孫思邈要走,蕭瑀說:“不開藥方就要走嗎?”孫思邈笑着說:“你的病根本不需要藥方,你只需要注意膳食,平時多走動走動出去透透氣就可以了。”說完就這麼走了,蕭瑀的夫人說:“這位孫師父也太不靠譜了。”蕭瑀說:“不可信口無言,孫師父還是很厲害的,如果不是他,皇后撐不到今天。”夫人卻一臉不以爲然說:“他要是真的如你說的那麼神奇,爲什麼當年杜公還是會死呢?”蕭瑀說:“郎中只能醫病,不能醫命。”夫人說:“你覺得一個人的命怎麼樣才能好呢?”蕭瑀說:“命是一個人的開始,但不是一個人他的結尾,至少不能完全的決定結尾,一個人人生最終的結果,還要看他一生的作爲。如果終其一生,奉道而行,應該可以享盡天年而不至於發生意外。”夫人說:“這也太想當然了,在我看來,天命既決定人的開始,也決定人的結尾,他決定一個人時時刻刻。”

雖說皇嗣資質比較差,因爲得到重臣的輔佐,他的地位仍舊非常的穩固。這讓魏王非常的焦慮,如何才能夠擺脫眼前的困境呢?他與手底下的人進行了密集的商議。李泰說:“眼下這種形式對我們非常的不利,如果不能夠扭轉時局,天下就是人家的了。”其中一位稍微上了點年紀的手下說:“儲位之爭往往不能在一兩年看到結果,我們要做好長期鬥爭的準備,不爭一時得失,而應該在一點一滴之間讓皇上看到你的才華和品德,相信他最終會選擇你的。”李泰說:“儲位之事關係重大,如果能夠得到禮法的支持那就如同是順風而行,像我們這種情形就如同逆流而上。你們也是知道的我沒有當年父親那樣的功勞,在朝中沒有產生影響,在這種情況之下,根本無力與皇嗣抗衡。”

這個時候一位鬍鬚花白的傢伙說:“殿下,我有一個想法,不知道當講不當講。”李泰說:“你完全可以暢所欲言。”對方說:“一方面你要讓皇上從你的身上看到他當年的樣子,一方面你要表現出自己一定可以寬恕皇嗣承乾的心意,果真要是如此的話,天下必將屬於殿下。”李泰說:“你所說的就是我正在想的,那你說說看,怎麼樣才能讓父親從我的身上看到他當年的樣子呢?”對方說:“平心而論,殿下與陛下長得並不是十分相似,如果天下擁有吳王李恪的長相,又像他一樣勇武,皇上對你一定會格外的崇拜。不過也沒有關係,雖然長得不是十分的相似,你仍然可以從行爲上讓他感受到你與陛下之間相似的地方。”李泰說:“我是這麼想過了,但我不知道具體要怎麼做。”對方說:“我給你的意見是你可以學習陛下當年的樣子,也開設文學館。”

李泰說:“這麼做合適嗎?”對方說:“在《易經》所有的卦象當中,只有一個謙卦是完全吉利的……”李泰感覺腦袋裡嗡的一聲,當天夜裡輾轉反側,明日一早他就帶着自己正在編撰的其中一卷書去見皇帝。皇上看了之後龍顏大悅,說:“這件事做得非常好,拿給你母親看看吧!讓他也高興高興。”李泰說:“編書的事情千頭萬緒,請陛下允許我正式組建一個班子編書。”皇上說:“現在不是已經有一羣人跟着你在一起編書了嗎?需要錢你儘管開口,朕全力支持。”李泰說:“參與編書的這些人沒有正式的名分,在驅使他們的時候感覺他們並不是十分賣力,要讓羅馬跑得快跑得穩,前面必須選着一根胡蘿蔔。”皇上說:“好吧!朕會跟廷臣們商量這件事,商量的結果朕會及時通知你。”李泰說:“你是一國之君,這件事並不大,難道也不能自己做決定嗎?”皇上笑着說:“朕當然可以做決定,但不能因此不聽他們的建議。”

李泰興匆匆的拿着書去見皇后,皇后說:“你能編書是好事,但你真的只是在編書嗎?”李泰說:“我知道母親在想什麼,母親更疼愛長子,我在母親的眼裡永遠比不上大哥。”皇后說:“你說的這是什麼話?爲人父母,哪有眼睜睜看着骨肉相殘而裝作看不見呢?我不管你在想什麼,你要牢牢的記住,不能傷害你大哥?”李泰說:“同樣的話,母親對大哥說過嗎?要知道他也打算要了我的命,如今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宗王,而他是堂堂的皇嗣,他要是誠心要害我,我連反手的機會都沒有,母親憑什麼懷疑我而不懷疑他。”皇后說:“這不是懷疑誰的事?”李泰說:“如果母親沒有懷疑我,現在又是在做什麼呢?”皇后內心非常的焦慮,但面對眼下這種情形,又不知道該說什麼。

兩個人僵持了一段時間之後,皇后慢悠悠的說:“你這麼做,一定是有人給你做了指點,表面上看你是在編書,實際上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結交士大夫。可我要告訴你的是現在不同於武德年間,你不同於當年的陛下。當年陛下躍馬疆場、縱橫寰宇,而你呢?毫無英武之相。”李泰說:“吳王李恪倒是非常的英武,可他並非母親所生。”皇后說:“我說的是你,你沒有在戰場上與羣雄爭鬥,上下也沒有膽大聰明的人爲你效力,而且沒有重臣支持你,唯一讓你有機會與東宮一搏的是陛下對你的寵愛,你不覺得你的處境其實很危險嗎?”李泰說:“母親不願意支持我,那就不支持,我會憑藉自己的努力,拿到自己本應該拿到的東西。”等到李泰離開之後,皇后捂着心口吐出了一口血。但她下令不許把這件事傳揚出去,不久之後太監請來了孫思邈。

孫思邈一眼就瞧出來,皇后有些異樣,但他知道有些事情不該追問。於是說:“臣知道身爲郎中,有些事情不宜過問,但請皇后務必保重貴體,情緒起伏劇烈是非常損傷元氣的,請皇后務必重視。”說完一拱手出不去了,所有人都注意到孫思邈的表情,非常的嚴肅,很顯然他很不高興。皇后趕緊派人向孫思邈致歉,並且獻上了一份禮品。孫思邈說:“我不是生皇后的氣,我是生自己的氣,自從我開始學醫,我還從來沒有這麼窩囊過,面對皇后的病情,儘管我竭盡所能,可就沒有辦法把病根剷除。”太監說:“皇家的煩心事太多了,你身爲郎中可以醫病,卻沒有辦法改善他們生活的處境。”不久之後皇上來到了後宮,看見皇后眼角有淚痕,眼裡有血絲,一下子心疼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皇后說:“你打算答應他的請求嗎?”皇上說:“如果僅僅是編書,沒有什麼不能答應的。”皇后說:“很明顯,他的目的不止於此,他是想利用這個機會結交士大夫。”

皇上說:“他想做什麼朕何嘗不知道,但說句實在話,朕能做到的事情,他未必能做得到。”皇后說:“李泰看起來很聰明,其實是個傻孩子,自以爲憑他的半斤八兩就可以與皇嗣爭天下,他應該知道,與他競爭的不只是他的哥哥,還有千百年來留下來的禮法,如果他能夠迷途知返,上前可以非常愉快的做一個藩王,要是執迷不悟,恐怕到最後只能被幽禁致死了。”皇后連這話都說出來了,皇上也不再這樣,說:“從承乾話裡話外朕能夠聽得出來,他打心裡不喜歡朕這樣一個父親,將來他一定會殺了朕爲建成報仇,皇后,你希望朕把自己的腦袋割下來送給他,成全他的美意嗎?”皇后說:“陛下說的哪裡有啊,他是你的兒子,心裡自然是向着你的。”

很顯然皇上不相信這話,明日與廷臣商議,不出所料,這件事遭到了他們的激烈反對。尤其是長孫無忌,沒想到這一次皇上也憤怒了,說:“是,李泰設立文學館就叫做懷有異志。正當年也設立了文學館,以你們的意思真做錯了。”這個時候現場鴉雀無聲,長孫無忌也在這一瞬間害怕了,但他畢竟是一隻見過世面的老狐狸,笑着說:“陛下當年設立文學館,是因爲陛下率領將士們在戰場上浴血奮鬥得來的,而今天魏王李泰有什麼不得了的功勞嗎?如果因爲他有編書就設立文學館,那麼其他人是不是也能夠編一個理由開設幕府呢?”儘管現場討論的非常激烈,皇上還是堅持己見,有司還得奉召而行。事情結束之後,魏徵來到御前,說:“的確如陛下所言,承乾並非理想的繼承人,可陛下應該知道皇嗣不成器,不只是他本人的問題,很多人都有責任。”

皇上臉色陰沉說:“你的意思是朕讓他變成了今天的樣子?”魏徵說:“看見魏王花費那麼大的心力編書,是不是覺得魏王很有太平天子的氣象?請恕臣直言,魏王絕不想陛下,所以以爲的那樣。”一聽這話皇上頓時有了好奇心說:“那你說說看,到底哪裡不對勁,讓你起疑心。”魏徵說:“陛下當初與建徵成爭天下,其實是形勢所迫,陛下的功勞那麼大,就連當時太武皇帝都非常的忌憚,漸成德志又怎麼可能容得下你呢?在你死我活之際,斷然出手,了結了這一樁恩怨,雖然聽起來很殘忍,實際上不過是爲了自保而已。今天魏王是這樣的情況嗎?他以編書之名蠱惑天子,這種做法很像當年晉王楊廣爲了父母歡心,晉王府侍女又老又醜,一張琴上面竟然長了蜘蛛網,最終在權臣與皇后的支持下最終釀成了慘禍。由此可知當今皇后是多麼聖明,陛下千萬不要重蹈隋文帝的覆轍。”

335房玄齡看重李大亮唐尚書奪官封德彝109盼世上人能盡其用 覽山川物皆有所哀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陽茶社聽奇聞294張玄素上疏諫皇嗣侯君集求愛君擊狂胡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爲諸子憂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第85回御史大夫彈劾李靖入值門下擬改衣服197初冬時節溫酒賞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336憐愛子皇帝多教誨是慈父天子徵遼東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第48回盡禮數順理而正心修人事遵道而貴己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285三國合謀共伐焉耆一陽初升敬答太清258閉門不納勅使待明依山建陵後世之規272鑾駕抵達東都洛陽王圭光臨李泰府邸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253昔謀主復爲左僕射苗山幽受封金刀郎第21回觀音婢豪言激將士魏夫子自嘆命難違第86回改軍制侯李二虎鬥逞性情蕭瑀喪職官153李承乾遊戲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宮第27回中山王承襲嗣君位苗山幽恨做異食狂179張士貴領兵平獠亂 安四娘改嫁引風波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第45回祖孝孫考古復雅樂蕭玉蓉抱膝嘆飄零194馮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離歌190李衛公白髮領三軍 隋外孫上書乞歸順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第69回盧夫人知心勸夫婿鞠文泰舉酒送唐僧182李淳風驚聞壞消息 孫思邈營救老相識268劉德威一言平斷獄川之代即位潘森南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329舊功臣圖畫凌煙閣齊王佑親佞生反心242房玄齡革職歸田園苗山幽相逢說王事第68回苗山幽自詡登徒子顏師古寫就王會圖第98回李孝恭上奏乞封禪蕭少傅請旨行冠禮第21回觀音婢豪言激將士魏夫子自嘆命難違182李淳風驚聞壞消息 孫思邈營救老相識359李君羨緣喪親命太史令深言後來人105聞直言下旨毀新宮 感無常奈何失皇子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第68回苗山幽自詡登徒子顏師古寫就王會圖233賢居士佳節飲寡酒張鄉紳良辰解憂愁第85回御史大夫彈劾李靖入值門下擬改衣服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122苗山幽深山開學館 唐皇帝南郊祭上天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176查命案偶然失舊部 爭功勞記殺老將軍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158開宗派終是一場空 結因緣禍福由天算144集仙殿賜宴衆進士 地下室俯首見主人362苗山幽拜訪袁天罡陸一蟬難棄房遺愛331破國賊敕書降封賞喜漢王相約鬥甲兵第96迴天子壽誕諸王拜賀吳王英武國舅不安第十回懼內憂天子殺廢帝 憚功臣雄主失人心168彌勒院佈施臘八粥 清涼洞飽嘗人間苦233賢居士佳節飲寡酒張鄉紳良辰解憂愁131姚思廉請止新出行 苗山幽誤入拜女教第96迴天子壽誕諸王拜賀吳王英武國舅不安第十回懼內憂天子殺廢帝 憚功臣雄主失人心129欽天監爲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第24回新主臨朝百廢待興胡虜來犯含恨隱忍310唐尚書奉旨誅宣王李承乾謀殺於詹事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擬大禮328尉遲敬德表乞骸骨慕容幽蘭跪拜焚香129欽天監爲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184移心性西域迷幻術 守中道東土取經僧211李大亮揚威蜀渾山侯君集揮師取柏海188生死局使節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顯威風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152居命處運存乎天數 爭名逐利近於人情第49回越王泰歡喜清商樂苗山幽秘密洞天機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羣 張士貴掃平奴人亂107哀山幽人前失體面 俏龍波掌摑濟平衡309太常博士斥僞數術果毅都尉平吐谷渾248魏王泰禮接士大夫皇阿爺設立文學館第24回新主臨朝百廢待興胡虜來犯含恨隱忍292秋十月鸞駕回京師在清晨廷臣議大事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194馮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離歌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203節日御膳羊肉湯餅除夕之夜預言不祥321宇文士及疑是小人慕容幽蘭覓揮鞭自持194馮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離歌251皇嗣盡孝言請僧道皇后病重氣疾難醫272鑾駕抵達東都洛陽王圭光臨李泰府邸208曼頭山孤兒斬名王赤水原李靖誅殘虜115生死籌碼黃粱一夢 貧富學子家教不同285三國合謀共伐焉耆一陽初升敬答太清第31回崔判官陰間解主憂尉遲恭街頭動肝火330羅石頭直言諫李佑杜行敏陰謀執齊王230慕容順親唐遠斯民苗山幽謁見大可汗237魏夫子不幸患眼疾張大夫奉命知相州248魏王泰禮接士大夫皇阿爺設立文學館335房玄齡看重李大亮唐尚書奪官封德彝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