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馮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離歌

隨着上皇年紀越來越大,染病的頻率也越來越高。但是這一次似乎與以往大有不同,只見上皇。眼神渙散、面色發黑,整個人癱在龍榻之上,如同枯槁一般。身邊的宮人一個個眉頭緊鎖,她們看不到自己的前程。夜幕降臨,皇上乘一匹快馬來到了大安宮,快步來到龍榻前,上皇有氣無力的說:“你現在街上挑着千斤重擔,應該以國事爲重,不必跑來見我,一時半會兒我還死不了。”皇上說:“死這個字很不吉利,希望父親不要再提起它。”上皇笑着說:“生老病死是沒有人能逃避的,但願老天能夠垂憐,讓我挺過這一關,在你新修的大明宮住幾天,算是全你一片孝心。”這個時候上皇一雙暗淡的眸子注視着皇上,皇上說:“父親放心,就算是絕地三尺,我也要找到能夠治你這場病的人。”上皇說:“在所有皇帝當中,我算是高壽的了,就算是今天駕崩,我也沒有什麼怨言了,你現在已經是一代明君了,從古至今能夠善始善終的人萬中無一,我希望你能夠善始善終,始終如一。”

完了這番話,那就要把皇上趕走。只好回到大內,面對堆得像山一樣的奏本,他沒有多想,拿起一本就開始仔細的閱讀起來。又過了一會兒,一位小太監過來說:“皇后已經去了大安宮,請陛下放心,他會好好照料上皇。”再說皇后急匆匆的來到大安宮,看見上皇躺在那裡表情十分痛苦。皇后說:“父親,你現在感覺怎麼樣?”上皇說:“朕心裡難受,如果當初朕兌現諾言,廢掉建成的嗣君之位,他們兄弟之間就不會有這一場爭執了。”皇后說:“父親,事已至此,無可挽回了,想這些又有何用呢?”上皇說:“朕說這番話自然是有用意的,希望後來的皇帝能夠引以爲戒,要重蹈前人的覆轍。二郎如此出息是我之前沒有想到的,但是誰能保證日後坐到皇位上的都跟二郎一樣的,我們應該牢牢的記住文弟是怎麼敗壞自己的家業的?”

皇后說:“父親的話,兒媳記住了。”就在這個時候上皇突然哭了起來,說:“二郎好福氣呀!能有你這樣一位賢良的皇后。如果朕的皇后還在世的話,應該不會有今天的下場。”皇后說:“父親放心,對於逝去的婆婆,我一直視死如生,從來沒有忘記她的教誨。”這個時候已經是夜裡了,上皇說:“你回去吧!”皇后說:“我如果不在這裡守着父親,皇上也無心理政。”此時天上星辰慘淡,在政事堂的職房裡,房喬望着天上的星星不住的嘆氣,說:“明年估計會有大喪。”戴胄聽了覺得十分詫異,說:“房先生說這話是什麼意思呢?”房喬說:“上皇龍體欠安,命如懸絲,我看是天上星光暗淡,恐怕會有不測之事發生。”戴胄說:“我相信事在人爲。”房喬說:“年輕的時候我也是這麼想的,年紀大了,我的想法就不一樣了,我想你也聽過這樣的說法,事情從前往後看都是偶然,從後往前看都是必然。人在年少的時候是從前往後看,所以相信人爲。隨着人年紀越來越大就從後往前看了,人就會變得越來越相信天命。”

戴胄說:“如此說來,到底是哪一種想法更接近事實呢?”房喬說:“那要看說話的人到底是愚人還是智者,真正到了晚年知天命的人是智者,一個愚人無論到了什麼年紀都是愚人。”戴胄說:“難道一個愚人不會隨着光流逝而在哪一天開悟變成智者嗎?”房喬說:“有大覺悟的人都有大疑惑,有大疑惑的人才有大覺悟,一個愚人是不會有什麼疑惑的。”戴胄說:“房先生說的也對,記得孔子曾經說過,十有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用聖人的這番話作爲尺子衡量大多數人一生的作爲,一般人終身不立,後面的更是無從談起。”

房喬說:“隋朝的時候我與杜公一起入仕,第一次見到真是的吏部侍郎高孝基,他就一眼斷定我們兩個將來一定能主宰沉浮,而且又說杜公的手速要比我的更短,一晃很多年已經過去了,他說的話全部應驗。明白人能夠一眼看到底,是這樣的明白人是很少的。”戴胄說:“房先生應該就是這樣的明白人,所以只要有房先生在,大唐一定會興旺。”房喬連連擺手,說:“天下興亡,首先取決於天子。天子賢明,各種賢能的人就會聚集在他的周圍,這些人如同星星之火聚集在一起,你就能看見璀璨的夜空。如果不是賢明的天子在位,清晨就會散落在不同的地方,光芒也會暗淡許多。”戴胄說:“當今陛下是非常賢明的,房先生應該不必擔心。”戴胄說:“無論在什麼年月,憂患一直都是存在的,只不過有的時候這些憂患能夠被人們看得見,有的時候這些憂患人們看不見。”

戴胄說:“房先生覺得現在朝廷有什麼憂患呢?”房喬說:“最大的憂患莫過於嗣君了,皇上是不世出的明君聖主,他創下的基業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住的,這就好比一個人待在太陽的旁邊,往往被掩蓋在太陽的光芒之後難以出頭。當年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了拿下前所未有的基業,但也出現了非常大的憂患。”戴胄說:“漢武帝在位的時候是漢朝最強盛的時候,房先生所說的憂患到底是什麼呢?”房喬說:“秦朝爲什麼那麼快就亡了,你知道原因嗎?”戴胄說:“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最關鍵的是秦朝用法太嚴,如果沒有失期當斬這回事,陳涉和吳廣也就不會起事了,沒有他們起事也就沒有揭竿而起、天下大亂。”房喬說:“還有呢?”戴胄說:“秦二世非常的昏聵,正如你所說的那樣,以他的本事根本不足以承受秦始皇所創立的巨大的基業。”

房喬說:“秦始皇是非常有作爲的一個天子,可是秦朝二世而王也壞在作爲兩個字上。”戴胄說:“作爲兩個字有什麼不妥之處呢?”房喬說:“秦朝初得天下,四方之名並沒有心悅誠服,相反他們一個個都在等待時機、伺機而動,所以在這個時候,應該以守爲重,不宜向外開拓。秦始皇是怎麼做的呢?修築萬里長城,派重兵以卻匈奴,又派大量的兵馬平定西南。當六國之衆,西向攻秦,秦朝竟然沒有可用之兵,得不調集在陵墓和宮殿的罪囚倉促應戰。如果秦始皇能夠以守爲重,盡辦法減輕百姓負擔,讓天下人享受到四海一統的好處,如此才能夠保證秦朝的社稷你一代一代的延續下去。秦始皇急於求成,恨不得把累世之功有一人完成,最終能適得其反。”

戴胄點點頭說:“房先生所言極是。”房喬說:“隋煬帝的問題也是如此,營建東都沒有問題,但它的規模不應該超過長安。天子居住在東都的時間能比在長安的時間還要久。修建一條大運河,已經極大的消耗了隋朝的元氣。所以在大運河修成之後,天子應該崇尚節儉,嚴守清靜,如此才能夠讓天下百姓知道大運河帶給天下人的好處。隋煬帝做事不計成本,最終一定會因爲成本高到無法支付而導致自己崩潰。”戴胄說:“房先生說這番話與今天的時局有什麼關係呢?”房喬說:“從後往前看很多事情都是清楚的,從前往後看則是一片迷霧。那個時候很多人只能看到一代雄主所創立的輝煌業績,完全不能意識到其中的隱憂。”戴胄說:“今天大唐的隱憂是什麼呢?”房喬說:“我已經說了,嗣君是非常大的應用,不出數年,這個問題就會給皇上造成非常大的困擾。”

戴胄皺着眉頭說:“陛下非常重視對嗣君的教導,而嗣君看起來也沒有什麼問題,爲什麼房先生如此擔憂呢?”房喬說:“我問你一個問題,你能保證嗣君能有今天陛下一樣的才幹嗎?”戴胄趕緊說:“我覺得嗣君無論怎麼努力,都不可能做到這一點。”房喬說:“無論什麼時候,天下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憂患,皇上到了一定的年紀看到嗣君不如自己能幹,就會想着替後世的君主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至少把看得見的問題全部解決掉,這就是發生禍事的根源。一代人做一代人該做的事,這是天理,無論是誰,只要違背天理,就會產生無窮的隱患。漢武帝與自己的嗣君在如何治理國家方面想法大不相同,當時嗣君的想法更接近之前的漢高帝、漢文帝,漢武帝的想法則更接近當年的秦始皇。但他心裡是非常清楚的,如果自己一條道走到黑,秦始皇就是他的榜樣,漢朝也會走上秦朝的老路。”

戴胄說:“漢武帝與皇嗣圍繞着治國之道產生了分歧,最終漢武帝逼反了皇嗣,皇后自盡,皇嗣死後有懊悔不已,何不把江山社稷交給年幼的漢昭帝。不過他也下了《輪臺罪己詔》反思了自己的過失,從而避免漢朝走向秦朝的老路。”卻將長安城。上下憂心不已按住不表,只說馮德遐從西往東走,放棄騎馬改爲步行,路上風餐露宿辛苦至極。沒走一路都常詳細的記下氣候狀況和地理地貌,而且他選擇了最難走的一條路,進入了長達二十餘里的無人區,幸虧他帶了足夠的乾糧,否則一定會死在裡面。出了無人區之後,他繞道而行,去了磧口,途經饅頭山、蜀渾山,又到了赤水源、居汝川,最後終於進入了唐朝境內,第一時間奔赴李靖大營,把自己所記錄的所有資料全部交給李靖,說:“一點綿薄之力,希望將軍旗開得勝。”

李靖感動的熱淚盈眶,望着已經如同乞丐一般的馮德遐,說:“唐朝之所以能夠興盛,就是因爲使君這樣的純臣,功成之日,我一定不會忘記把使君的功勞也如實報告給陛下。”馮德遐說:“將軍這話說早了,慕容伏允之所以敢如此的囂張,並非沒有理由,望將軍務必慎重!”說完了這番話,出了李靖的大營,以最快的速度趕往長安。而此時的長安似乎瀰漫着一種陰鬱的氣氛,上皇的龍體時好時壞,皇上的心情也在不斷的變化着。因爲這件事情皇上無心理政,這個時候房喬的壓力就特別大,要是自己放開手腳幹,一定會引起皇上的猜忌,這每件事情都等到皇上批覆之後再去做,很多事情就會被耽誤。房喬非常的着急,長孫無忌也墜墜不安。他來到房喬的府上,直接了當的說:“你是尚書省左僕射執掌機要?你應該有所擔當,務必想辦法讓皇上視朝。”

長孫無忌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出於對朝政的擔心,另一方面也是爲了防範房喬,自己雖然名義上。比房喬的官職更高,實際上。也沒有辦法直接插手機要之事,這個時候房橋如果要做什麼手腳,根本沒有人能夠察覺得到。房喬捋着鬍鬚說:“上皇病重,一下擔心也是人之常情。作爲臣子應該體諒,再說相比之下,你與皇上的關係更加親近,爲什麼你不去勸諫呢?”長孫無忌說:“你執掌機要,身上的責任更大,你不覺得自己更應該去跟皇上說這件事嗎?”房喬說:“我當然會去說,我只是想知道長孫太尉會不會去說呢?”長孫無忌說:“我當然會去說。”兩個人都想讓對方先去說,這就讓氣氛變得非常的尷尬。幸虧這個時候馬周到了,馬舟與房喬和長孫無忌的關係都說得過去,人立刻換上一副面孔,說:“來此有何貴幹?”馬周說:“陛下久不視朝,恐對朝政不利,我打算上書進諫,特意前來向房先生請教。”

房喬說:“你有這樣的想法很好,導你要向我請教什麼?”馬周說:“按說陛下要盡孝者無可厚非,要怎麼說才能讓陛下聽得進去呢?”房喬說:“就這樣說,今年流年不利,又是大水,又是兵災,黎明百姓生活困苦,上皇正是因爲對此感到擔心傷了龍體,我陛下只顧自己傷心耽誤了國事,從而讓那些受苦的百姓沒有辦法及時得到救助,上皇豈不是更加的傷心,上皇陛下已經非常的虛弱了,要是再發生這種事情,他要如何承受呢?”馬周點點頭說:“我擔心我的分量不夠,如二位就跟我聯名上奏吧!”長孫無忌和房喬都表示同意,於是在起草好的這一份奏表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皇上看到奏表之後,感到十分欣慰,說:“朕知道房喬和長孫無忌關係微妙,卻能夠在這件事情上想到一起可見他們兩個都是忠臣。”

這個時候房喬格外的忙碌,糟糕的是時常要面對這些一種困境,前方的緊急奏報需要馬上作出決定,皇上卻因爲心情受到影響,不願意視朝,長孫無忌在這個時候來到御前,說:“陛下如此傷心,這件事牽涉到父子之情,情有可原,不過國事並不能因此而耽誤,若是真的因爲這個緣故,而讓百姓沒有辦法及時感受到來自陛下的關懷,恐怕會傷了上皇的聖德,所以臣祈求陛下讓皇嗣御門聽政,允許房喬便宜行事。”皇上聽了點點頭說:“你說的很對,這樣吧!傳朕的旨意,由皇嗣御門聽政,遇到緊急大事,你與房先生一起協商解決。”皇上的這個安排給了長孫無忌機會染指機要,對此房喬沒有任何疑議,因爲他知道長孫無忌一定會全力的配合以此來證明皇上的這個安排。非常明智的,因爲長孫無忌知道。如果在這件事情上自習表現的很好,將來就會有更多的機會染指機要,甚至有可能主宰沉浮。

對於長孫無忌的這些盤算,皇上自然也是心知肚明,不過他覺得。長時間讓房喬一個人決定大事。一來容易讓房喬失去控制,二來也容易讓房喬出現失誤,如果真的因此而毀了一位賢相的前程。他也是非常不忍心的。隨着時間流逝,皇上越來越知道房喬的難能可貴,雖然長期必須首輔之位,他一直都能夠保持謙虛謹慎,永遠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裡。皇嗣被請到御前,皇上語重心長的說:“從今天開始,你要在御門聽政,務必要尊重房先生,遇到什麼事情不要自己着急拿主意,要跟房先生和你舅舅多多商議。”皇嗣說:“他們說的那些事我根本不懂,我怎麼能夠跟他們一起共事呢?”皇上說:“其實不懂不要緊,要多聽多問多想,久而久之也就是行家了。”皇嗣說:“兩個人都非常的聰明,我擔心自己沒有辦法駕馭他們。”

從這一天開始,長孫無忌頻繁出入政事堂,而且經常以找房喬商量事爲名來尚書省,因爲按照排名他在房喬之前,時間房喬這個尚書左僕射當的有名無實。而皇嗣並不像皇上那樣能夠充分的認識到房喬的價值,那更加倚重對他來說更親近的人。相比之下,房喬一個外城遠遠比不上自己的親舅舅。皇后因爲要照顧病中的上皇,沒有辦法干預這件事,而皇上又沉浸在悲傷和焦慮當中。所以這個時候的房喬選擇了退讓和隱忍,面對長孫無忌的步步緊逼,他沒有組織有效的反抗。手底下的人實在是看不過去了,紛紛找到房喬,希望他能夠出手反制。房喬說:“你們都高看我了,我對於未來沒有那麼大的奢望,只要能夠平安的離開現在的位置,回到老家安心養老所以善終就心滿意足了。”

一位年輕的官員說:“左僕射也太沒有追求了。”房喬說:“你把話說的太大了,我已經位極人臣,還能怎麼追求呢?人到了我這種地步,都會惴惴不安,你們還記得蕭何嗎?蕭何爲了自保不得不往自己的身上潑髒水,而我曾經一手策劃玄武門之役,到最後皇上很可能要杜絕這類事情再次發生,就會把因此而得富貴的我殺了了事,爲了江山社稷,他纔不在乎是不是冤枉一個人。”這個時候大家的表情都顯得非常的頹喪,房喬說:“你們不必如此,我已經很知足了,長孫太尉如果有意言來你們你們一定不要拒絕,如果因爲你們曾經是我的親信不被長孫太尉所信任,你們也不要想太多,只管埋頭做事,要相信無論是什麼朝代,無論黑暗到什麼程度都需要幹活的人,就意味着你們不會失去自己的那一份差事。至於榮譽爵位什麼的你們不要太過於執着,如果有緣自然會得到,如果沒有緣就算是耍盡心機,也無盡於事。”

就在這個時候,侯君集真是左右爲難,在一天深夜他來到房喬的府上,說:“房先生,如今我要如何自保呢?請先生明示。”房喬說:“我能夠看得出來你有很強的上進心,不過你要知道物極必反、樂極生悲的道理。如果你覺得現在待在長安不是很自在,不如主動請纓去前線,或許在那裡有你建功立業的機會。”侯君急一臉不願意說:“房先生你是知道的,我與李靖素來不和,這一次去他的麾下效力,能有我的好嗎?”房喬說:“他絕對不會爲難你,只要你不誠心跟他作對,讓你把心思用在如何打勝仗上,給你的機會他一定會給你。這一次經歷對你非常重要,因爲下一次發生戰事,你可能就要獨當一面了。”一聽這話侯君集頓時來的精神,說:“如此,我聽房先生的。”因爲受到西域展示的影響,敦煌出現了明顯的衰敗跡象,我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波及,夜半時分,我獨自面對着星星低聲吟唱。

第72回佔定襄隋人盡歸唐住南廂陰魂鬧相府332鑄爐造鼎偷馬盜牛歡喜樂童刺殺李泰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第26回太上皇深宮辭舊歲趙德言草原逞奸才292秋十月鸞駕回京師在清晨廷臣議大事166奉祀上天以光聖道 不昧因果放棄執着165居士沉浸水墨世界 浪子執着宜假嗣續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251皇嗣盡孝言請僧道皇后病重氣疾難醫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309太常博士斥僞數術果毅都尉平吐谷渾245見涼薄無分俗與道閱風華膜拜花中王第一回苗懷仁外出奔晉陽 拓跋燕承恩置南廂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190李衛公白髮領三軍 隋外孫上書乞歸順120別蜀地還回長安去 過林邑又到新羅來220大勳貴關門做居士浮浪子當街被人毆283苗山幽獻計平獠亂岑文本中正品賢人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241孫思邈烹茶待來客袁天罡彈指話文王129欽天監爲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285三國合謀共伐焉耆一陽初升敬答太清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241孫思邈烹茶待來客袁天罡彈指話文王196皇甫德上書言主失高季輔以禮正宗室230慕容順親唐遠斯民苗山幽謁見大可汗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第三回二公子從戎戰雁門 觀音婢出閣成大禮270顯仁宮皇上責官吏白石廳郎中刺川王第86回改軍制侯李二虎鬥逞性情蕭瑀喪職官第95回東宮隱憂沉渣泛起深宮宴會上皇動情261權萬紀失言丟官位孫思邈詐病請門徒319魏夫子病受宅新堂褚遂良上疏助皇嗣165居士沉浸水墨世界 浪子執着宜假嗣續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354孫思邈探視房玄齡萬辯機入侍陳玄奘第84回蕭皇后淒涼返京兆楊政道服官入大內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第40回樑師都失勢嘗惡果譚延壽酒後吐真言294張玄素上疏諫皇嗣侯君集求愛君擊狂胡133長樂公主近嫁長孫 御史馬周直言戒上350懼風疾修繕隋廢宮聽朝議偏師伐高麗102爲守社稷分封皇親 宗室立功平息夷亂298黨仁弘羅竇擊反獠流鬼國遣使朝天子第52迴天子修身垂範天下全民皆兵以護蒼生353薛萬徹奉命擊高麗苗山風隨駕遊新宮第九回中原大地一片紛擾 北方胡天換代改朝339玄奘法師迴歸長安洺州刺史見駕行在263習觀想浮生得圓滿飲苦芥片刻養歡愉180苗山幽入門做居士 袁天罡講學陷囚籠138賀端陽羣臣議禮儀 選歌后山幽成小名283苗山幽獻計平獠亂岑文本中正品賢人第44回人無所依妖法時興萬事有常偶有跌宕335房玄齡看重李大亮唐尚書奪官封德彝第33回弘文館學士治經典社稷壇天子祈豐年278趙元楷媚上苦斯民堯君素歲寒知寸心207南路軍穿越邏真谷賊偏師大敗寺海平206陳太守降身訪名士隱大德過府論人才270顯仁宮皇上責官吏白石廳郎中刺川王340李大亮臘月死京兆故皇嗣寒冬薨黔州326魏夫子不幸謝塵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慚278趙元楷媚上苦斯民堯君素歲寒知寸心第86回改軍制侯李二虎鬥逞性情蕭瑀喪職官第85回御史大夫彈劾李靖入值門下擬改衣服第八回秦府開張良禽入慕 懷恨娶親引火燒身210術門師徒尋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澤125李世南開土十六州 苗山幽神交二三友202揮舞霜刀清理羌寇掃除積雪以誠祀天第58回大漠烏雲詭譎多變可汗失意祈禱上蒼230慕容順親唐遠斯民苗山幽謁見大可汗236上臨御門聽四方聲詔命降下改諸王號第53回南山寺驅逐苗山幽太上皇夢遊兩儀殿101魏夫子彈劾權萬紀 孫思邈拜會袁天罡330羅石頭直言諫李佑杜行敏陰謀執齊王350懼風疾修繕隋廢宮聽朝議偏師伐高麗第一回苗懷仁外出奔晉陽 拓跋燕承恩置南廂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242房玄齡革職歸田園苗山幽相逢說王事195深宮裡帝后起爭執在御前羣臣論大禮289九成宮結社謀事變立政殿皇上豎屏風第80回論往昔前事皆落空說來年此生成追憶281山獠反叛殘殺刺史官軍出動擊破賊軍359李君羨緣喪親命太史令深言後來人300王師所至不破國喪智盛詐降石如雨下332鑄爐造鼎偷馬盜牛歡喜樂童刺殺李泰299閻立德修造襄城宮鞠文泰憂死清涼殿332鑄爐造鼎偷馬盜牛歡喜樂童刺殺李泰第三回二公子從戎戰雁門 觀音婢出閣成大禮第38回裴特進晉升裴司空苗沙彌變成苗居士315十二月鸞駕會京師初八日宰相問小事163工部主事潛入北曲 大理寺丞親赴敦煌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薦李衛公第71回在磧口發現敵蹤跡居九重覽疏斷萬機第44回人無所依妖法時興萬事有常偶有跌宕245見涼薄無分俗與道閱風華膜拜花中王第五回觀音婢力齊兄弟心 李二郎奇謀定大計321宇文士及疑是小人慕容幽蘭覓揮鞭自持299閻立德修造襄城宮鞠文泰憂死清涼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