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居命處運存乎天數 爭名逐利近於人情

我們幾個人目不轉睛地看着那條狗,過了好久也沒有見那條狗從地上爬起來,便以爲那條狗已經過世了。於是慢慢的湊過去打眼一瞧,那條狗突然睜開了雙眼。一下子從地上爬起來,衝着我們叫嚷起來。我們被嚇得魂飛天外、四散而逃。跑了很久卻沒有發現那條狗追過來,於是嘆口氣說:“還好跑得快。”就在這個時候,突然聽到了那條狗的叫聲,叫聲非常的慘烈。我們看着那條狗不停的在那兒叫着。它的聲帶都要被撕裂了,旁邊一位同僚說:“看這情形,它好像是中毒了。”我說:“如此喪心病狂的一條狗,早就該死了。”那位同僚說:“你說的對,他有今天這樣的下場,也許就是他之前作惡的業報。”我們在那裡一邊看着,心中一邊還在打鼓,擔心它突然朝我們衝過來,但它終於還是倒下了。我們又一次湊過去,只見那條狗牙關緊咬、雙目圓睜,墓中雖然沒有了以往的神采,面目卻依舊非常的猙獰。

我說:“說來真是晦氣,我們好不容易出來,卻還讓這條狗掃了興。”那位同僚說:“這又有什麼關係呢?這條狗是你的仇家,現如今她在你的面前橫死了。也許這就是天意吧!上天以此告誡我等一定要信果報,只許行善,不許作惡。”許多人都應該知道,同僚之間是很難做朋友的。與同僚朝夕相處,往往到最後積累下來的是無窮無盡的怨恨。因爲這世上大多數人做的不是自己喜愛的營生,而人的社會關係除了血緣最大宗的應該就是他所從事的營生了。這二者都不是根據一個人的喜好而建立起來的,所以絕大多數人在絕大多數時候遇到的都是與自己不合拍的人。這樣的結論也許在很多人的身上沒辦法得到驗證,在苗山幽的身上卻得到了幾乎100%的印證。人隨緣而聚散,聚在一起的時候,常常會感到彷徨不安,等到分別的時候,又會感到憂愁而痛苦。夜幕時分,我躺在被窩裡的時候,注意力仍舊被那條狗所吸引。

這世上當真有果報嗎?現在看來應該是有的。要不然那條狗爲什麼會死得如此悽慘呢?一個人一生行善而不作惡,這是很難做到的。對於一個強人是如此,對於一個弱者更是如此,因爲強人有的選擇,而弱者是沒有選擇的。一個人如果無力自強,註定要墮入惡道。面對命運我時常感到非常的無力,如何才能夠化解內心的不平呢?於是我成了道觀和寺院的常客。在我的想象當中,經常出入道觀和寺院會讓我和很多出家人成爲朋友,然而事實上卻並非如此。我從來沒有與他們談佛論道,他們也從來沒有搭理過我。一般來說這些出家人只注重各自的修行,沒有與世俗之人交流的興趣。每次躺在被窩裡的時候,每次黑夜降臨。我就感覺人回到了一種原始的狀態。函德之厚、比於赤子。一切善與惡、弱與強、歡喜與悲傷都源自於黑夜源自於寂靜。

因爲當今陛下是一位有爲之主,在皇上的鞭策之下,有司也不敢怠慢。以致於各級衙門都處於一種忙碌的狀態,只不過有的忙是真的在處理事情,有的只是表現出一種忙碌的樣子。比如同樣是縣令,有的注重鋪路架橋、興修水利。而有的則喜歡在公文之上精雕細琢,以至於來往公文多如牛毛,字斟句酌有繁瑣不堪,終日忙碌卻看不到百姓在其中得到了什麼實惠。新上任的長安縣令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不光自己忙,他手底下的人也忙得一塌糊塗。有一次上級衙門來了一個人,本來只是看望一下衙門裡當差的人。沒想到被那位縣令帶去仔細的瞻仰了一遍縣衙的公文存檔。其精緻程度讓那位官員驚歎不已,說:“以你這樣的才華待在這個位置,實在是太委屈你了,你應該被調到秘書監當差。”

這話成爲點亮那位縣令前程的一盞明燈,從那之後,他在縣衙公文存檔一下,精益求精。對於這個房喬不是特別重視,長孫無忌卻有所不同。他說:“大唐今非昔比、萬邦來朝,自然應該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出一種盛世的跡象。”房喬卻說:“從古至今,盛世都是曇花一現,我覺得維持在制式局面就已經很好了,不必去刻意的追求盛世的虛名。”這樣的話聽在長孫無忌的耳朵裡着實不是滋味,皇上卻深以爲然,說:“有爲之主是天下之福,然而老子早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一個有德行的天子,不會自以爲有德,一個有才幹的天子,不會自以爲有才。天子永遠表現出自己的德行方面,還有欠缺的樣子,在才幹方面需要仰仗衆卿,如此纔是吉祥的。反之,即便是有隋煬帝那樣的才幹,到最後也會身死國滅。”房喬說:“盛世聽着悅耳,後世的史官也會大家的追捧,然而史書一再告訴人們,盛極而衰是自古不變的道理。”

這一天長孫無忌一個人侍奉在皇帝的身邊,只見長孫無忌一臉惆悵,皇上說:“如今已位居司空,天下沒有不羨慕你的,爲什麼你看上去還是那麼憂愁呢?”長孫無忌說:“房先生卻有經國濟世之才,只是有一節,爲什麼他那麼不喜歡盛世呢?還什麼盛極而衰?難道說家國走向衰落,是因爲先賢千辛萬苦謀求百業興旺、國泰民安嗎?”皇上說:“你是明白人,應該知道房先生不是那個意思。”皇上說:“那還能是什麼意思呢?”皇上一下子不知道該如何作答,沉吟片刻說:“身爲天子,朕得到的讚譽已經夠多了,如果在朕的手上出現了你所描述的盛世,後世的子孫怎麼辦呢?有一座高山樹立在前面,後世的人無論多麼賣力的攀登都沒有辦法重現貞觀之世的榮耀,果真是這樣的話,這難道不是一種衰落嗎?如果大唐一定會有盛世,還是讓子孫們去實現它吧!”

щщщ ●t tkan ●co

皇上考慮如此周到是長孫無忌不曾想到的,這個時候他充滿了一種使命感。想象着有朝一日皇上百年,皇嗣登上了大寶,自己就會以新朝第一輔臣的身份幫助新君實現大唐第一個盛世。話說苗山風入職公佈之後,每天都非常的忙碌。在筆墨紙硯之間耗費了大量的精力,當時有一些官員並不以此爲榮。而希望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來造福百姓,苗山風卻不是如此,他把經自己的手整理出來的存檔視作是一大事功,在與別人談論的時候,總是不經意間開始誇耀自己的這方面的能力。對於這一點房喬表現出了一絲焦慮,而與此同時他得到了工部尚書段倫的高度讚賞。段倫翻閱着他整理出來的存檔,忍不住驚歎道:“有你這樣的好奇之秀,我真是應該讓賢了。”苗山風拱手說:“不敢,在你這裡我能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

不經意間我已經經歷了無數個日夜,在白晝與黑夜交替之間。我已經經歷了不少喜怒哀樂,然而我發現自己並沒有因此而變得深刻,變得比以前更聰明,相反我感覺自己相比於從前似乎魯鈍了不少。與同事之間發生爭執,多半是因爲各自在完成差事的過程當中,彼此妨礙到了對方。或者說在分配差事的時候有人感到不公,每當面對天上的一彎殘月。我都感覺那殘玉就像是我一樣,如此的黯淡,如此的不圓滿。很多時候我都想象不出來,像我這樣一個人生存的意義是什麼?難道真的只是如我所說的那樣,爲了噁心那些令我討厭的人嗎?在無數個晴天或者雨天,我常常感到無助和彷徨。我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夠做出一番輝煌的業績,然而光陰荏苒,這對我來說始終只是一個希望,而這希望漸漸變得暗淡無光。但是維持生計這一項就已經讓我力不從心,至於建功立業,已經成了癡人說夢。

在生活中沒有可歡喜之人,於是日益沉溺於去古書當中尋找那些能讓我歡喜的人。其實古往今來像我這樣不合時宜的人數不勝數,只是他們各自處於不同的時代,無法彼此交流。除了讀書,除了去寺院和道觀,還有一個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平康坊裡那些錯落有致的小院。那個地方收拾的非常的整潔,甚至瀰漫着一股清香。很多人迷失在那裡,在那裡你能夠感覺到什麼叫時光飛逝。一眨眼一擡手,一天就沒有了。那些美妙的音樂,曼妙的身姿,秀麗的容顏。以及飄飛在那裡美麗的詞句,都會讓人感覺似乎要隨風而起了。這世間有太多美妙的東西就如同彩虹,然而它是如此的虛幻。彩虹不可以持久,那些美麗的容顏如同鮮豔的花瓣,終究會在將來的某一天消散和枯萎。在平康坊有非常濃郁的詩意,當你從平康坊裡走出來的時候,現實當中的煩惱會加倍的堆積在你的面前。

一開始我經常和同僚一起去竹林之中集會,隨着我與他們之間的關係越來越惡化。這種聚會逐漸也就沒有了,只有我一個人還按照規定的時間來到竹林。聽着風吹竹子的聲音,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樂之一。除此之外還有林間的流水聲,當你閉上雙眼,坐在一塊石頭之上。陽光透過竹林灑在你的身上,耳邊是風吹竹子和流水的聲音。這其中有無窮的禪意,想到這一點,我又歡喜起來。我一個如此沒有慧根的人也有這樣的體會,難道那些高僧和道士就沒有這樣的想法了。於是我就更往深林處行走,希望可以找到再次修煉的道士和僧人。本來我也沒有抱有太大的希望,但我卻非常意外的找到了一個僧人。此人穿着一件雪白的僧袍,腳上也是一雙洗得非常乾淨的布鞋。

那一天我在林間行走,忽然聽到了一陣笛子的聲音。一開始我想象一定是哪一位妙齡女子來到林間吹笛。等到我循着聲音看到一個背影,才發現那是一位僧人。我以爲那是一位放浪形骸的比丘尼,等他轉過身,看到的卻是一個法相莊嚴的比丘。我爲自己內心的想法感到羞愧不已,於是拱手說:“這位法師打擾了。”對方說:“既然我們在此相遇,想必是我們有緣。”於是我在他的面前盤腿而坐,四目相對,一時間卻找不到共同的話題。對方說:“剛纔你也聽到我的笛聲了,你覺得這曲子如何?”我說:“說出來不怕你笑話,其實我是個不通音律的人,儘管如此,我還是非常喜歡聽曲兒的,我不知道這個曲子背後有什麼含義,我只知道我聽着這曲子讓我心裡感到歡喜,這歡喜猶如水中激起的漣漪,又像是雨中鮮花而蕩起的香風。”對方說:“雖然你的解釋與這首曲子的原意南轅北轍,但是也無妨,因爲每個人都是根據自己的經歷來解釋自己所看到的事物的。”

我說:“那就勞駕你解釋一下這首曲子的原意吧!”對方輕輕一笑說:“不必了,解釋是無用的,就算我解釋的再清楚,那也好像是在別的地裡長出來的莊稼,與閣下心田無有關係,其實要不要理解這首曲子的原因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喜歡音樂,這就夠了。”我說:“我曾經聽說過,千金易得,知己難尋,不知道法師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苦惱?”對方說:“學佛之人怎麼會有這樣的苦惱呢?佛法就是我內心最好的註解,所以只要是學佛,且有道之人,便是知我之人,由此看來古往今來,從來不缺我的知己,我又何必爲此而苦惱呢?”我說:“按照這麼說,佛祖釋迦牟尼就是你最重要的知己了。”對方說:“這麼說並沒有什麼不妥,所以與其說是學佛,倒不如說是藉助佛法來了解自己。”

段倫越來越得到皇上的賞識,認爲他是一個非常能幹的官員。房喬對此卻不以爲然,卻不敢表現出不同的想法,儘管如此,還是沒有辦法逃過皇上的眼睛。這一天晌午,房喬在御前侍奉,皇上的不經意間翻到了段倫的奏本,說:“你看這個人,他的奏本簡直沒有一點瑕疵,實在是令人欽佩,要是朝臣們的奏本都這麼寫,朝廷就會多了很多的體面。”然後目不轉睛地望着房喬,說:“難道你不是這樣覺得的嗎?你真的也應該學一學 他。”房喬說:“臣每天面對的都是關乎社稷存亡的大事,要是把精力都用在這種地方,貞觀朝就不是現在這樣一種局面了。”一聽這話,皇上一臉不悅,房喬卻不爲所動,所有人都知道在皇上面前房喬一直都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敢表現出不同於皇上的想法。

皇上也不是想用自己的權威來壓垮房喬,而是想用事實來讓房喬意識到自己錯了。段倫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抓緊時間向皇上表現,這一日朝會之上,段倫出班奏道:“陛下,臣發現了一位工匠,手藝極爲精湛,臣已經準備讓他製作器物,先於陛下。”皇上捋着鬍鬚說:“善哉善哉!你是工部尚書,如果能夠尋得能工巧匠爲朝廷打造利器,這樣士兵上了戰場就會有更少的傷亡,農夫下地幹活就會有更少的力氣。”說完這番話然後望着房喬,說:“房先生,你的手底下有如此能幹的官員,真是可喜可賀。”房喬卻說:“臣以爲陛下的誇讚爲之過早,應該等見到這位能工巧匠製作出來的器物之後再表揚他爲時未晚。”一聽這話,皇上心裡想你這老兒還真是不到黃河不死心,不見棺材不掉淚。既然如此,朕就讓你徹底死心。於是說:“段愛卿,你就讓那位匠人好好的打造一件器物,讓房先生長一長見識。”

下朝之後,長孫無忌跟過來說:“房先生,皇上已經如此明顯的支持段倫,你爲什麼還要質疑他呢?”房喬說:“我沒有質疑他,我只是按章辦事罷了,既然我們還沒有見到他製作的器物,有什麼可高興的呢?”長孫無忌覺得房喬在這件事情上有些不可理喻,但他又覺得房喬這個人一直以來都是皇上駕前的謀主,這個人眼光毒的要命,如果是他覺得有問題,八成那個人真的有問題。於是心中不停的搖擺,皇上的心中也感到些許不安。房喬來到尚書省,兵部尚書侯君集急急忙忙的趕過來說:“左僕射,獠人又反了,你說這件事該怎麼辦呢?”房喬捋着鬍鬚笑着坐下來說:“侯尚書何出此言?你可是擅長用兵之人,怎麼會不知道這件事的應對之法呢?”侯君集說:“這些獠人在我的眼裡不值一提,難的是這些人反覆無常,今天把他們打敗了,隔不了幾天他們又反了。”

房喬說:“你說的沒錯,你該想一個辦法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問題。”侯君集說:“我想到了一個絕好的辦法,就是利用這次機會,將所有的獠人全部斬殺,只要這些人都去了陰曹地府,還怎麼反呢?”房喬笑着說:“我有一眼不知道侯尚書是不是願意聽?”侯君集拱手說:“房先生教誨,我當然洗耳恭聽。”房喬說:“其實留着這些獠人讓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反,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一聽這話,侯君己目瞪口呆。房喬說:“現在天下越來越太平,戰事越來越少,長此以往對太平人們就習以爲常,久而久之就會武備廢弛、耽於享樂。有這些獠人在,我們的士兵對戰場就不會陌生,而這些人勢單力孤不足以成大事,沒有什麼比他們更適合練兵了。”

一聽這話,侯君集頓時感覺自己的頭上像是被澆了一瓢水。一下子清醒了很多,眼前也是格外的明亮,笑着說:“房先生深謀遠慮,非常人所及?”於是經過兩人商議,聯合上了一道奏本,向皇上提出建議,任命張世貴爲雍州道行軍總管,率兵打擊獠人。經歷了這件事,侯君集對房喬的敬佩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日子一天天過去,終於有一天恰逢朝會,段倫讓人擡着那位能工巧匠製作的器物來到了金殿之上。這器物被裝在一個箱子裡面,主人睜大了雙眼想要開闊一下眼界。皇上命人當着衆人的面將箱子打開,兩位內侍過來將箱子打開,看到的這一件器物可謂窮盡精巧,皇上說:“段尚書,說說吧!這件器物有何功用?”段倫說:“說起這件器物那可以說是窮盡人間精巧……”聽完了他這一段冗長的演說,皇上皺着眉頭說:“說完了?”聽見皇上這麼說段倫瞬間感到有些心慌。

只見皇上的臉色一點點變得陰沉起來,說:“你是工部尚書,蒐羅能工巧匠,想的應該是爲國家制造重器,以便於利百姓、安社稷。而你卻製造了玩木獻給朕,你想獻朕於不義嗎?”到了這個時候,長孫無忌忍不住摸了一下自己的額頭受傷沾着幾滴汗水,心中想房喬果然不簡單,因爲這件事皇上在房喬的面前失了顏面,於是大吼一聲說:“來人,把這個人和他所製作的器物給我轟出去!”段倫被請出去真可謂是狼狽不堪,皇上突然哈哈大笑,說:“房先生早就看出來這個段倫並不是什麼良良吏,爲什麼你從來沒有向我提起過這件事,這可是你的失職。”說完了這番話,又覺得自己這麼說有點強詞奪理,說:“今天這件事朕就不追究了,希望爾等要好好勉勵自己,不以段倫這等人爲伍。”段倫回到家中終日惴惴不安,不知道皇上將如何的處罰他,夫人說:“你就是聰明過了頭。”

170遭天譴因果原有報 化無常諸事奉道行237魏夫子不幸患眼疾張大夫奉命知相州第96迴天子壽誕諸王拜賀吳王英武國舅不安148執節杖唐儉又出使 訪澤國官員欲殉身316張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獻上括地誌第24回新主臨朝百廢待興胡虜來犯含恨隱忍255白肥兒對峙長公主田有釧拜會蕭玉蓉362苗山幽拜訪袁天罡陸一蟬難棄房遺愛第22回尉遲恭諫言行特赦李世民寬宏得良臣143浪人入廟風塵相隨 學士登科舉家慶賀第90回感無常皇嗣不成器與父言更知爲君難245見涼薄無分俗與道閱風華膜拜花中王313李世勣還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虛擊思摩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317岑文本蒙賜知機務張玄素遇害幾喪身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238歸化將統領左驍衛苗山幽受邀吐谷渾第84回蕭皇后淒涼返京兆楊政道服官入大內117上諭連三禁止亂鳴 極數九五盛而必改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橫禍李建成奇謀定山東111龍波失禮刑場滴血 賢妻助夫度過心劫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第十九回老學究兩定必殺計李楊氏冒死救秦王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249李承乾請求赦罪人魏王泰開府納賢士171吃湯餅士民皆歡喜 備年關君臣相語難第93回袁天罡曉言人間事苗山風入幕賓王宅299閻立德修造襄城宮鞠文泰憂死清涼殿248魏王泰禮接士大夫皇阿爺設立文學館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第95回東宮隱憂沉渣泛起深宮宴會上皇動情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擬大禮第39回長孫無忌順時去位皇上悔過怒吃蝗蟲第41回螻蟻命莫有治世心無用人何談慷慨志350懼風疾修繕隋廢宮聽朝議偏師伐高麗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350懼風疾修繕隋廢宮聽朝議偏師伐高麗第84回蕭皇后淒涼返京兆楊政道服官入大內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第51回法雅和尚斬之鬧市刺史都督書於屏風139慶善宮演奏慶善樂 歡喜人寫就歡喜文297國子監名儒行講論華清池上諭訪大德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禮文武兼用力興大唐198同門兄弟對酒談心異域主僕仰望日月257宮司上奏遺作示君言事者流多相讒告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陽茶社聽奇聞第二回竇夫人飲恨去西遊 李玄霸飛錘致橫禍186傳佛法因故減苦役 習道經意外開岔支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150夢平康尋找諸歡樂 問菩提須有衆善行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259李世民作臺望昭陵大海南有國來朝貢342蕭特進留守洛陽宮高士廉佐嗣定州地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第42回苗山幽北上收骸骨蕭玉蓉南下祭祖宗114政事堂廷臣議孝道 飛鳥城賓主爭禮儀131姚思廉請止新出行 苗山幽誤入拜女教188生死局使節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顯威風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182李淳風驚聞壞消息 孫思邈營救老相識116交涉失利無功而返 遁入深山又逢故人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234皇后患病閒暇時光藥王進宮參詳病理第30回築臺求雨祈福避災反躬罪己噩夢不止233賢居士佳節飲寡酒張鄉紳良辰解憂愁315十二月鸞駕會京師初八日宰相問小事150夢平康尋找諸歡樂 問菩提須有衆善行336憐愛子皇帝多教誨是慈父天子徵遼東279鄧世隆表請集上文魏夫子直言引自省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第97回鞠文泰遊歷東西市李世民獻俘大安宮222奉上諭羣臣議諡號立高廟衆人拒太原131姚思廉請止新出行 苗山幽誤入拜女教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331破國賊敕書降封賞喜漢王相約鬥甲兵第一回苗懷仁外出奔晉陽 拓跋燕承恩置南廂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薦李衛公166奉祀上天以光聖道 不昧因果放棄執着250房玄齡上書請旨意孫思邈妙手難回春238歸化將統領左驍衛苗山幽受邀吐谷渾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295傅令公銳意破正門西胡虜南北分兩門277高士廉率爲氏族志貞觀帝西遊砥柱山156二位路人御前辯論 兩次赦免羣臣爭執173困鳴沙斷炊連三日 問解脫多數迷一生第五回觀音婢力齊兄弟心 李二郎奇謀定大計242房玄齡革職歸田園苗山幽相逢說王事第57回苗山幽提刀赴邊塞白肥兒酒後論功名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319魏夫子病受宅新堂褚遂良上疏助皇嗣163工部主事潛入北曲 大理寺丞親赴敦煌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218宗室姻親出鎮北門西域浪子夢迴長安131姚思廉請止新出行 苗山幽誤入拜女教第六回李留守領兵入長安 月雨公往生去極樂第78回訪煙花意外入魔窟舞橫刀奉命除奸嗯357徐惠妃上疏戒窮奢樑建方揚威在鬆外第85回御史大夫彈劾李靖入值門下擬改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