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盼世上人能盡其用 覽山川物皆有所哀

一位士兵把我們兩個帶到房喬的面前,我知道他穿着紫袍應該是一位很大的官,卻不等我們兩個在那行禮,房喬先拱手說:“二位,打擾了。”我和龍波趕緊還禮,說:“不知道尊駕是何人,現居何職?”房喬說:“我姓房名喬,字玄齡,現居尚書省左僕射。”我說:“在下苗山幽。”又指着龍波說:“她叫龍波。”房喬點點頭說:“我請二位來是要問二位一些問題,二位如果能夠如實回答這些問題,對於我今後想陛下獻計很有幫助。”我說:“房先生請放心,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房喬說:“那就太好了,我想請教二位現在以和爲生,收入幾何,在人前是否覺得體面?”一聽這話我臉色通紅,龍波說:“我在梓莯書院,擁有正式的編制,不過做我們這一行的人大多終生不嫁。”房喬說:“大亂之後人丁稀少,人丁稀少則稅賦不足,現如今朝廷想盡辦法減輕百姓的負擔,讓百姓休生養息。可如果人口始終漲不上來,天長日久就會出問題。”

看見房喬在那裡發愁,我趕緊說:“房先生,人口能不能順利的繁衍,最重要的是陰陽是不是協調,現如今政通人和,家家都是一團和氣,我想用不了多久,大唐一定人丁興旺。”房喬說:“你說說,自己以何爲生?”我說:“目前我並沒有固定的生計,是她在接濟我。”房喬說:“我年幼的時候常常想着自己將來一定要活出體面,等我後來科場得意,卻只是得了縣尉這麼一個小官,但因爲之前有高人說過,我將來一定會入閣拜相,那個時候我就想着,假如這一天真能夠到來,我希望讓每個人都擁有一份能夠讓人活出體面的生計。”我說:“房先生怎麼定義體面呢?”房喬也是鬍鬚說:“標準有兩條,一是自己不覺得丟人,二是別人沒有因爲你做這一行而瞧不起你。我知道這只是一個願望,但只要盡力而爲,百姓就會普遍好過一些。”

房先生沉吟片刻,又說:“我看你儀表堂堂,怎麼會沒有生計呢?”我說:“我因爲害有心疾,不久前才從監獄裡被放出來。”房喬說:“你的情況我知道了,如果你覺得自己還有一些問題沒有說清楚,你可以隨時到我的府上來,如果我不在家,府上的主簿會接見你,他會把你說的話全部用筆記下來。我希望大唐的百姓都有事做,都有錢掙,相互之間不欺騙、不傷害。”我實在想不到堂堂相國會有這樣的想法,房先生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他說:“你是不是覺得我的想法非常的天真,其實人只要信天真,特別是掌握權力的人相信它,風俗就會越來越醇厚,要是掌握權力的人習慣於耍心計,那麼底下的人也會跟着相互欺詐,若是如此風俗敗壞,而想要家國興旺,未之有也。”龍波說:“要是你跟自己說的一樣,那你真的是能夠爲百姓着想的一位相國。”房喬說:“凡事憑着良心和悟性去做,好壞都留給世人去評說吧!”

一個人貴爲相國,能夠與平頭百姓如此推心置腹的談話是非常少見的。這讓我對房先生的敬意油然而生,這也成了我在人生當中的一段奇遇。房喬回到府裡之後,提筆將路上的見聞記錄了下來。還有這樣的習慣,不忙的時候總是去街上看一看。尤其注意那些閒散人員,在這些人當中,真正遊手好閒而不願意出人頭地的人是少的。對於這些極少數的人,應該如何處置呢?房喬說:“有人希望用強制的方法讓他們去勞動,這個辦法聽起來似乎很感人,問題是這些人並沒有觸犯王法,強行讓他們去勞動總是有時顧忌。可將他們放手不管也是不妥的,爲官者爲民父母,一定要好好的教導他們,讓他們勤於生計,爲自己掙得體面。”

馬周這個人因爲長期在底層活動,對於底層人們的生活是非常熟悉的。再加上他對律法非常精通,所以在討論類似問題的時候,總能夠給房喬很好的建議。房喬說:“一個人如果願意就有活可以幹,如果勤於生計,就能夠爲自己掙得體面,這樣人與人之間很容易就有了對比,勤勞的人昂首挺胸,懶惰的人灰頭土臉,這樣大家都會向勤勞的人學習,而以懶惰的人爲戒,風氣一旦形成,相信域內一定秩序井然、欣欣向榮。”馬周說:“我是這樣覺得的,想要讓各行各業都有人做,就一定要保證勞有所得,所得必須合理,什麼叫合理呢?就是他的所得足以激勵他繼續在這個行業做下去。”房喬捋着鬍鬚說:“這也許也只是一個願望。”馬周說:“目標可以定得高一些,大家盡力去做。”房喬說:“如果大家都覺得目標無法達成,於是都開始放羊,這與沒有目標又有什麼區別呢?”馬周說:“我們不僅是跟目標對比,也可以和過去對比,比方說今年不如去年,本朝不如前朝,那就說明我們沒有盡心盡力的去做。”

在朝廷之中,具體的事情都是有房喬所在的尚書省來主持的。政事堂只負責討論一些方向性的問題,御前會議半數以上都是在務虛,真正實際事務往往在很短的時間就討論完成了。之所以如此,皇上說:“處理實際事務必須快速,如果養成了拖沓的毛病,很多問題都會滋生出來。”每天清晨,陽光撒進大殿。皇上端坐在那裡,捋着鬍鬚,靜靜的聽着大臣們討論。魏徵說:“陛下經常說要存百姓,什麼才叫存百姓呢?臣以爲就是時時刻刻都想着百姓的利益,要是百姓的利益能夠得到保障,江山社稷就一定能夠穩固並且綿延長久。這樣的大道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非常難,因爲人都願意吃好、用好的、住好的,面對觸手可及的利益選擇縮手,如果不具有人君的氣度,這是做不到的。”

說這話的時候,魏徵微笑着看着皇上,皇上說:“魏夫子的意思朕明白,之前修建九成宮和洛陽宮是朕不對,從今往後朕一定加倍努力克勤克儉以全百姓利益。”魏徵說:“我知道,現在百姓的生活比前朝的確安逸了不少,儘管如此,百姓仍然是苦的。”皇上說:“何以見得呢?”魏徵說:“目前百姓不過是勉強餬口而已,大多數人都談不上體面,如果趕上婚喪嫁娶,也只能草草處理。這還不是關鍵,關鍵是家裡一旦有人生了病,一旦需要花錢醫治,就會讓家裡傾家蕩產。陛下是明知父母,住在如此堂皇的宮殿之內,如果能夠多思民生,疾苦百姓自然感激不盡。自古以來,聖君視百姓如兒女,昏君視百姓如螻蟻草芥。”皇上說:“魏夫子的話,振聾發聵,朕與諸公勉之。”

房喬說:“爲了減輕百姓的負擔,我已經讓各級官府儲備藥材,如果百姓需要,官府應該接濟。只不過這件事情做起來實在不易,接濟過多,就妨礙了那些以售賣藥材爲生的人。”魏徵說:“最好的狀態是各行各業都有合理的利潤,對於一些存在暴利的行業,官府應該及時介入。”房喬點點頭說:“我也是這麼想的,我還有一個想法,凡是那些能夠在百姓危難時減免診費和藥費的郎中或者藥鋪,官府可以適當的減稅,如果趕上疾病流行,朝廷就應該免除這些人的賦稅。要是有人因爲損失太大而無法維持,官府應該伸以援手。”皇上說:“這樣的想法是很好的,達官顯貴衣食無憂,如果生活過得樸素一些,百姓的生計也就相對容易一些。朕一定率先垂範,並且把這樣的初衷一直延續下去。”因爲這個緣故,貞觀朝所有的建築都是一副樸實無華的樣子,幾乎看不到任何精緻的裝飾。

當時我也的確在爲生計發愁,朝廷當時的標準是,要讓每個人在不依靠別人的情況下就能夠維持生計,讓每一個勤於生計的人能夠維持自己的體面。龍波每過一段時間都會來看我,見面之後一定會把我帶到一個見不到外人的地方羞辱一番。每次她心滿意足的走了,我都會悵然若有所失。那個時候天空彷彿是灰色的,陽光彷彿是灰色的,我的整個世界都是灰色的。不久之後,衙門派人找到我,說已經幫我聯絡到了一份差事。我當時非常的興奮,到了地方纔知道,原來是讓我到平康坊一家粉色店鋪打雜。因爲我是官府推薦的人,所以管事的在分派差事的時候對我格外照顧。就這樣我不知不覺得罪了很多人,以至於每個人見到我都要求跟我換差事,因爲經常與人發生衝突,我終於待不下去了,於是一個人來到謝衙門口,朝縣衙三叩九拜,然後拂袖而去。當時絕大部分人都罵我不識好歹,而我只能默默的忍下了這一切,去過那種飄忽不定,若有似無的日子。

我離開之後,衙門裡的人立刻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於是又替我介紹了一份生計,因爲我不想欠官府的人情。所以總是躲避着,不讓他們找到我,可官府要找一個人絕地三尺也能找得到。於是我就開始誇大自己的心疾,張嘴胡言亂語,舉止也更加的怪異。你以爲這樣可以擺脫官府的人本,沒想到人家更不能允許我這種人上街影響市容,有幾次我差點被關拆拿獲。後來在情急之下,我躲進了一個茅草屋內。裡面住着一個瞎眼的老頭,還有一個6歲的孫子,因爲他不清楚具體的情形,竟然稀裡糊塗替我遮掩。官府的人離開之後,我立刻叩頭拜謝,說:“我現在躲無可躲,希望老人家能收留我一段時間。”老人說:“我們家住的條件也看到了,而且也沒有辦法供給給你飲食。”

我說:“我不圖你的飲食,只要讓我躲幾天就好。”老人說:“幾天不吃東西餓死在我這裡,我怎麼說得清楚?”我說:“你放心,我願意立字據。”老頭不耐煩的說:“我不識字,再說我也看不見。”我說:“我是識字的。”老頭一聽我識字,頓時來了精神,說:“方纔你說什麼?你識字?”我說:“早年間我曾經在寺院裡學習過一段時間,大多數的字我都是識得的。”老頭突然渾身顫抖起來,搖搖晃晃走到角落,從草蓆底下取出來一個包裹,裡面竟然有發黃的書籍,我當時也驚呆了,說:“老人家,你家裡居然有書?”老頭說:“我的祖父在隋朝的時候如果蒙學,後來家道中落,再加上我瞎了一雙眼睛才落得今天這個田地。”我說:“我能教你的孫子讀書,你就讓我待幾天吧!”接下來這一段時間,老人不僅讓我待在他們家,還把自己的飲食讓給我一部分。

爲了報答老人家,我不但教他的孫子讀書,我還交給他一些武藝。終於有一天,老人的女兒來了,她嫁到了鄰村,因爲老人不願意自己的孫子在別人家受氣,就帶着孫子一個人過火。沒半個月,他的女兒就會回來一趟,看到家裡多了一個人,又發現她的侄子居然拿起了書唸唸有詞。當然也是非常的驚訝,知道是我在教她的侄子讀書的時候,她馬上把我叫到一邊說:“教一個也是教,教兩個也是教,能不能麻煩你也教一教我的兒子。”我說:“只要令尊同意,我沒有理由不同意,只要有一口飯吃就行。”她說:“這個簡單。”就這樣他的兒子也來到了這裡,後來在我的指導之下,大家一起修繕了老人的住所。每天房間被打掃的乾乾淨淨,聽着耳邊朗朗讀書聲,老人不禁感到有些得意。但是沒過多久,他們父女又開始疑惑起來,一個人好端端的怎麼會得罪官府呢?

當他們的孩子自己能夠識字的時候,就想着要把我趕走,因爲留着我這麼一個被官府追逐的人,對他們家遲早是個禍害。但發生在他們家的變化,已經引起了周圍一些人的注意。於是不等他們家趕我走,就有人想要把孩子拜託給我教。於是我趁着他們趕我走之前,自己已經換門庭,不久之後官府知道了這件事情。如何處理這件事情在官府內部發生了分歧,有人認爲這個人既然可以自己謀生,官府就應該樂觀其成。而有的人則認爲此人沒有在學堂書院正是受教育的經歷,害怕他會誤人子弟。反反覆覆拿不定主意,於是就將問題上報。我也沒有想到這樣一個小問題,竟然被層層上報到了政事堂。房喬說:“問題雖然不大,但是影響可能會很大,希望大家能夠謹慎作出決定。”

魏徵說:“平心而論,像苗山幽這樣的資質是不宜做先生的,可如果我們就這樣絕了他的生計,是不是同樣不妥呢?”房喬說:“今天話不能分兩頭說,必須作出決定。”李靖說:“我是這樣看的,苗山幽是不是應該做先生,不應該憑着我們幾個人坐在一起商議,而是看他教出來的學生是不是能夠被大家接受的大唐子民,如果他教出來的學生在芸芸衆生當中並不覺得突兀,他做先生又有什麼不妥呢?”房喬說:“右僕射的意思是讓他做先生?”李靖說:“我看就這麼定了吧!”這件事就這麼定了下來,之後在御前會議上又有人提到了這件事,中書令溫彥博說:“陛下,一個人患有心疾,還讓他做先生,臣以爲不妥。”皇上說:“朕想問你一個問題,以你來看這個苗山幽有沒有傷害別人的傾向呢?”溫彥博是一個老實人,不加思索的說:“據臣所知沒有,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皇上說:“這種苗山幽的事情真是知道的,此人之所以被認定還有心疾,是因爲他經常被一個人打,而心裡卻感到歡喜,如果他能夠藉助師道尊嚴,從而讓他的心理迴歸正常,既可以至於自己,又可以造福別人。”溫彥博說:“陛下的想法太過於一廂情願了。”魏徵說:“陛下,不如這樣,就讓官府指定一個地方,由苗山幽去授課,如果能夠說得過去,乾脆就安排這樣一個差事給他。”溫彥博說:“這不妥,當做先生的人一大堆,別人千辛萬苦也爭取不到這樣一個機會,就這樣讓一個太有心疾的人得了,對別人太不公平。”皇上對着鬍鬚說:“你們不知道苗山幽是朕曾經一位親隨的兒子,即便是他的兒子,朕也不能給他開方便之門,這樣吧!官府不要插手這件事,如果他真的能夠在這一行混下去的話,那就讓他自然發展。”我又投靠在一位寡婦的門下,我在他們家又幹雜活,又當先生。

外人都以爲我跟這個寡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實際上人家是真正的貞潔烈女,之所以願意收留我,完全是因爲可憐我。本來他們家的家境還很不錯,後來因爲夫君死得早而家道中落。他的兒子非常的聰明,很快他就能自己識字了。到了這個時候我就說:“感謝夫人收留我這麼長時間,現在令郎已經識字,我該走了。”夫人說:“既然你要走,我也沒有辦法留,你去跟我的兒子道個別吧!另外我也準備了一些營養,你帶上。”我說:“銀兩就不必了,你照顧我已經夠多了。”夫人說:“照顧談不上,我只是進主人家的本分。”當我跟她的兒子說了自己即將離開之後,他的兒子死活也不讓我走。於是半夜裡趁着他那兒子睡熟,我離開了,後來我才知道,因爲我離開了她的兒子跟她鬧了很久。

本以爲這段故事就這麼結束了,可後來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我們竟然在街上又生生的撞見了。他那兒子立刻就拽住了我,說:“先生,我不是隻想識字而已,希望先生繼續教我。”我說:“我的本事已經到這裡了。”他卻執意說:“不,我知道你爲什麼要走?是你擔心我們家把你送到官府,我母親不是這樣的人。”我說:“我擔心我長時間待在那裡,影響令堂的名聲。”他說:“你要真這麼顧及到他的名聲,你就不該來,既然來了,就應該好事做到底。”事情鬧到這個地步,我也沒有辦法。他的母親也非常的無奈,好歹他母親爲人很好,別人都相信母親不會做出出格的事情。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爲這夫人雖然是有有寡婦,卻心高氣傲,而我卻是一個神志不清的人。人們無論如何也沒辦法將這樣兩個人並在一起,並且傳播他們的緋聞。

我與他的兒子關係越來越好,我跟他說起了很多關於自己的過去。我的經歷原本平淡無奇,聽在這個小孩的耳朵裡卻像是奇聞一般。龍波來看我,似乎一場暴風驟雨即將來臨。夫人以禮相待,通過夫人的一舉一動,龍波看出來我們之間沒有那種瓜葛。但是夫人已經看出來,我們兩個人之間關係似乎不簡單,好在她不是是非之人。所以對於我們兩個人之間的事情,她從不過問。不久之後,夫人的兒子竟然小小年紀就考進了縣學,這在當時絕對是一個奇蹟。也因爲這個緣故,我作爲一個先生的能力,也受到了衆人的肯定。不久之後官府就這件事情公開對我進行了褒獎,從那之後,我就正式有資格開設學館招收蒙童了。這件事卻讓龍波變得不自在起來,因爲先生這種角色會讓人不自覺的具有一種威嚴,爲了打掉我的這種氣眼,她管教我的手段越來越狠。按道理來說,我可以表達自己的不滿,但是我似乎已經喪失了這種能力,無數次話到嘴邊卻無論如何也說不出口。

279鄧世隆表請集上文魏夫子直言引自省第97回鞠文泰遊歷東西市李世民獻俘大安宮232慕容純輔主登汗位侯君集領兵平王城296春正月上幸魏王第夜午時君夢國子監226深入觀想沉迷幻覺放下分心禪燈虛明第六回李留守領兵入長安 月雨公往生去極樂第24回新主臨朝百廢待興胡虜來犯含恨隱忍第62回杜如晦病聞真人語任城王怒斬楊義成第69回盧夫人知心勸夫婿鞠文泰舉酒送唐僧第十一回劉武周北上歸胡虜房玄齡設卦解迷局199慕容順直言獲猜忌高甑生求利有去心第39回長孫無忌順時去位皇上悔過怒吃蝗蟲260魏王泰驕橫誣羣臣今皇上言法不多變302陳倉縣尉杖殺魯寧櫟陽縣丞請止遊獵第57回苗山幽提刀赴邊塞白肥兒酒後論功名341俟利苾輕騎入朝中史刺史坐髒遭刑戮第50回高皇帝淚灑臨湖殿三野老動情寄江聲172彌勒院推舉新住持 甘露殿上書諫天子320拒忠言皇上又自慚委良吏孝恪巧扶御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241孫思邈烹茶待來客袁天罡彈指話文王252長孫後死薦房玄齡李承乾設計魏王泰279鄧世隆表請集上文魏夫子直言引自省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347皇嗣李治聽政東宮刑部尚書死於西市202揮舞霜刀清理羌寇掃除積雪以誠祀天第52迴天子修身垂範天下全民皆兵以護蒼生第31回崔判官陰間解主憂尉遲恭街頭動肝火227悟人生此行多慘淡飲黃湯局中多頗淒涼330羅石頭直言諫李佑杜行敏陰謀執齊王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200高昌新中藏壯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203節日御膳羊肉湯餅除夕之夜預言不祥287尉遲恭不忍棄鄙妻于志寧上疏斥分封361唐皇上駕臨玉華宮賢皇嗣修成慈恩寺158開宗派終是一場空 結因緣禍福由天算295傅令公銳意破正門西胡虜南北分兩門311上天示警旨停東封皇嗣失德寵溺宦官355苗山幽朝見葉子柒惠恩善挑戰陸一蟬255白肥兒對峙長公主田有釧拜會蕭玉蓉294張玄素上疏諫皇嗣侯君集求愛君擊狂胡303李元景再謀封禪事祿東贊奉命請婚期365服仙藥導致泰山崩定年號話說貞觀盡131姚思廉請止新出行 苗山幽誤入拜女教第六回李留守領兵入長安 月雨公往生去極樂227悟人生此行多慘淡飲黃湯局中多頗淒涼202揮舞霜刀清理羌寇掃除積雪以誠祀天303李元景再謀封禪事祿東贊奉命請婚期195深宮裡帝后起爭執在御前羣臣論大禮224何刀兒服役陽關外苗山幽再入吐谷渾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擬大禮245見涼薄無分俗與道閱風華膜拜花中王105聞直言下旨毀新宮 感無常奈何失皇子251皇嗣盡孝言請僧道皇后病重氣疾難醫332鑄爐造鼎偷馬盜牛歡喜樂童刺殺李泰159尼古拉演說海外事 釋法隱暗害龜茲僧280虞世南因病謝紅塵高士廉進位右僕射第73回伊蘇尼失頡利失蹄京兆風華房杜染疾162苗山風介入盜蠶案 楊鐵超奉命來敦煌250房玄齡上書請旨意孫思邈妙手難回春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107哀山幽人前失體面 俏龍波掌摑濟平衡第35回春分日天子祭太陽花朝節女紅去明飾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238歸化將統領左驍衛苗山幽受邀吐谷渾269苗山幽遠走西南國白毛怪着力害蒼生144集仙殿賜宴衆進士 地下室俯首見主人355苗山幽朝見葉子柒惠恩善挑戰陸一蟬197初冬時節溫酒賞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153李承乾遊戲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宮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127幸溫湯天子問知政延王位行善德繼真平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106梓莯書院事多妖嬈 官家職房辱己求生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357徐惠妃上疏戒窮奢樑建方揚威在鬆外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擬大禮281山獠反叛殘殺刺史官軍出動擊破賊軍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249李承乾請求赦罪人魏王泰開府納賢士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297國子監名儒行講論華清池上諭訪大德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薦李衛公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第34回魏夫子諫止伐嶺南太上皇率藩繁多讓138賀端陽羣臣議禮儀 選歌后山幽成小名170遭天譴因果原有報 化無常諸事奉道行137長孫無忌耕耘東宮 尉遲敬德御前獻醜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170遭天譴因果原有報 化無常諸事奉道行152居命處運存乎天數 爭名逐利近於人情180苗山幽入門做居士 袁天罡講學陷囚籠第十回懼內憂天子殺廢帝 憚功臣雄主失人心第十一回劉武周北上歸胡虜房玄齡設卦解迷局160福報護佑上師脫險 聖德日隆不納奸財287尉遲恭不忍棄鄙妻于志寧上疏斥分封282設國宴皇上問二臣分權勢大家厚兩子第一回苗懷仁外出奔晉陽 拓跋燕承恩置南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