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草包將軍冒頭了!

長孫皇后的突然到來打亂皇帝父子有關於征伐高昌之戰的將領任選問題,但有一點已然非常明確,那就是高昌一役的絕對是沒有他的份了。

皇帝的“好事”被高昌耽誤了,所以犯了小心眼的他就特意把自己也拉下水,跟自己的兒子也玩起這套,李承乾也真是服了。

既然事不可爲,李承乾也就不惦記了,等後日的庭議的再說,只要人選得當,讓讓賢又怎麼樣,反正那些老傢伙們在長安城都快憋瘋了,也該讓他們出去發泄一下了。

這不,僅僅是隔了一天,皇帝就下旨讓衆臣舉薦出征高昌的人選,諸臣見聖意不在太子身上,個個都躍躍欲試,爭着搶着舉薦交情好的人出任行軍總管,甚至一些粗通武略的文臣也想上陣一展身手。

大夥的情緒之所以如此高漲當然是有原因,大唐國力強盛,軍隊又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自北伐之後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不管是面對何種強敵都如秋風掃落葉般,收拾的一乾二淨。

高昌在西域諸國中算是比較強大的,可與大唐的軍事實力相比就好比三月未到的孩兒一般,只要是有些帶兵經驗的人,誰帶着軍隊去都能手到擒來。

軍功是官職和爵位升遷的最主要依據,但凡能沾上一點的軍功的,回頭兵部和吏部拴敘的用一定派在最前頭,誰不知道李世民這個馬上皇帝是最喜歡將軍的。

像馬周、竇寬這些貞觀以後起來的臣子,多多少少不都沾上一點軍功,起居八座、開衙建府了嘛!皇帝這話說了不要緊,這舉薦的人選頓時是變得五花八門,尚書省、中書省、兵部三個衙門看到這些舉薦章後腦袋都大了。

東宮-明德殿,正在批閱本章的李承乾聽說侯君集和謝映登聯袂而來,忍不住笑了起來,心裡暗道:這二位也沉不住氣了,知道在閣部扎着希望渺茫,特意來自己着說情來了。

招呼着二人落座後,又特意讓恆連上兩壺涼茶,這個時候兩位將軍的心裡都火的很,不喝點涼的,實在是壓不下心中蹭蹭上漲的火苗,李承乾在軍中摸爬滾打了這麼多年,他太知道將軍們的脾氣了。

聞戰則喜,一看到有仗打心裡就撓癢癢,跟長草了一樣,他們能耐着心思在閣部看一天的熱鬧已經是很不容易,所以必須讓他們先冷靜一下,再談正經事。

“兩位,這日頭都快下去了,你們還來東宮,是爲了高昌之戰的事吧!想讓孤舉薦你們掛帥出征?”,放下茶盞後,李承乾嘴角掛着笑意,看着兩位大將。

嘿嘿,“殿下,臣等這點心思自然是瞞不過殿下的,殿下說的沒錯,臣和潞國公正是爲了此事而來。高昌地處西域咽喉,控絲綢之路,臣等厚顏來求戰,這其中既有公心,也有私心啊!”

謝映登是貞觀朝六率的第一批大將,現在又接任了秦瓊的官職,成爲了左武衛的大將軍,在東宮裡子和麪子都要比侯君集這帝系、儲系集一身的人話語權要重一些,所以他是首先張嘴回話的。

“殿下,你是知道的,老臣等在馬背上都習慣了,這衙門裡的板凳實在是硌得慌,好不容易碰到戰事了,就想着能出去打一仗。老臣和映登去打,總比他們舉薦的錢草包要強的多吧!”

侯君集是個心直口快的人,在李承乾這說話也不用注意那麼多,他對這次舉薦將領出徵的事很有意見,什麼阿貓阿狗都想上,拿我唐軍士卒兒郎的性命當晉升之資了不是。

軍中向來講究的是論資排輩,就算擺在前面的利再大也得量力而行,像錢九隴這樣的草包將軍都想依靠所謂的人緣領行軍大總管的職銜,特麼的,太子當年把他從京中踢出去就對了。

“啥?巢國公也想掛帥?”,李承乾挑着眉頭問了一句。

“可不是嘛,高昌的事傳的沸沸揚揚的,廷議還沒有定下領兵大將,這朝中不少人心裡都長了草。臣和潞國公本來以爲是殿下掛帥,可僅僅一天之變,陛下就下旨遴選大將了,臣等淺薄,沒有翼國公他們那樣豁達讓賢的度量,所以就厚顏來找殿下了。”

謝映登這話說的沒毛病,如果太子掛帥,他們這些做臣子的自然要遵守人臣之道;可既然太子此次不會出徵,那爲什麼不能出來爭一下呢,侯君集說的對,他們幹總比那草包要強的多吧!

“扯淡!他以前在軍中一向都是打順風仗,搖旗吶喊的角色,要不是與太武皇帝有私交,又參加了太原首義,這國公的爵位能輪到他嗎?

殿下,不是老臣犯小人之心,這軍國之事不可小覷,千萬的慎重,否則會有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的說法呢!”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侯君集說的是錢九隴,可確實以點帶面的意思,李承乾也甚是贊同,崽賣爺田心不疼這種事是不能出現在唐軍之中,否則就是對將士們的性命不負責任。

“好,舉三軍之重,投之於險地,此將者之任也,指定行軍總管確實不可馬虎,也不可玩笑。這樣,孤就從了你們所請,以潞國公爲主帥、映登爲副帥,本章今天直接送到宣政殿去。只要過了廷議,你們二位就可以走馬上任了,不知二位以爲如何?”

李承乾這話是說給謝映登聽的,不管怎麼說,他在唐軍中的資歷與侯君集也是比不了,在皇帝心中的也不了他重要。自己現在還不是皇帝,沒法把他插在侯君集的前面,所以他就只能爭取個副帥之職位!

“殿下,潞國公是軍中元宿,又是兵部尚書,是臣的頂頭上司,臣願意給他當副將,出征高昌,絕不負殿下的苦心。”,精於事故的謝映登趕緊起身保全回了一句。

“殿下,只要有仗打,誰當主帥都一樣,老臣和映登是幾十年的弟兄了,什麼正的、副的,商量着來唄!殿下放心,老臣保證一戰攻滅高昌,生擒麴智勝獻於太廟!”.......

第九百八十六章 強烈的對比!第八百九十二章 明德殿的笑聲!第一百四十九章 血洗公主府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兵!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兮福所兮!(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戰前會議第五百七十章 永昌府的席面第七百一十四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四百七十七章 見微知著者-馬賓王第五百二十八章 這是新年的第一場風化案第二百二十一章 驚慌失措的伏允第六百六十七章 打劫啊,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六百六十八章 假貨坑人第七百八十六章 祖宗,救命!第九百六十章 哎呀,層層封鎖啊!第三百九十三章 利是一把雙刃劍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就是個壞種啊第七百八十五章 談情懷,是吧!第八百八十二章 鹽山之利!第三百四十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啊第六百五十八章 跑路的少天師第三百七十六章 壓到駱駝的後一顆稻草第一百二十三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3)第六百二十四章 初抵南陽境第八百四十一章 行,上眼藥來了吧!第五百八十章 反轉第七百九十章 現世報!第五百七十四章 知道你崔爺是混那的嗎?第五百五十一章 見過坑的,沒見過這麼坑的第四百七十四章 哭都找不着調兒了第六百八十五章 流氓也是要有傳承的第二百四十五章 誰家都有不爭氣的孩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認識喬峰嗎?第九百一十四章 明德殿的沉寂!第三百一十三章 牛鼻子,下來吹牛批行嗎?第七十章 岷州之戰(4)第九百一十二章 罪魁禍首是你們!第八百零六章 老冤家,新思路!第一百六十七章 東宮的特務組織第四百九十二章 擼胳膊、挽袖子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把朕放在眼裡嗎?第七百九十六章 有來,纔有往!第五百三十八章 密道?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間最惡莫過於此第六百八十九章 誰便宜都想佔?第九百三十八章 倆小老頭的算計!第八百三十一章 馬車內的交易!第九百五十四章 這法場劫了也沒用!第一百八十七章 睚眥必報的李承乾第二百九十四章 結婚是改變命運的事第九百七十章 有這麼玩的嗎?第七百二十五章 塑料姐妹情第二百三十四章 壽星公吃砒霜第五百八十二章 父與子,不同也第八百四十章 錯綜複雜的賀蘭山!第六百二十七章 張大財主第四百七十一章 美女和野獸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樣的爲政之道!第九百七十一章 你是不是想學司馬懿?第三百五十章 老師,您可得想清楚啊第七百八十二章 傅奕的擔憂!第二百九十一章 依臣妾看還是都娶的好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不慣着這樣的刁民第二百四十六章 被當成鷹熬的程妖精第二百七十一章 來,美人給朕笑一個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磚加瓦第三百五十六章 賢后風範的獨孤妙音第一百六十章 你可要記住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麼小就會看花姑娘了?第九百六十七章 作妖的李二!第八百五十章 疑惑從生!第八百二十六章 豪氣不是裝出來的!第三百一十九章 政治低能不說,情商也不高第二百零九章 吃誰的飯就得知道向着誰第八百三十一章 馬車內的交易!第九百二十二章 及時文書!第五十三章 李承乾對宗教的看法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轉的轉型!第六百九十三章 地頭蛇的作用第三百四十八章 會吃醋的小傢伙第一百二十八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九百零九章 如此暴利!第三百三十二章 倭國使團的要求第三百九十一章 李績的小心思第六百零三章 人心啊,放着放着就臭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天被呲了兩泡尿的李恪第五十七章 並省官吏(4)第六百二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第十章 新華州刺史第九百八十三章 太子病了!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樣的爲政之道!第九百四十三章 你看,出事了吧!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問你知不知錯第五百三十七章 姐妹當差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第三十三章 不服氣,也有招(2)第五百三十三章 禮待謝氏的真正目的第一百四十九章 血洗公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