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一路向北

幷州大都督府互市司主事是個不大且扎眼的職位,王笍頂替長孫渙後在太原官場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畢竟茶馬貿易一直以來都是令人眼饞的肥缺。如今王氏父子壟斷了北方的貿易,那他們王氏的實力豈不是更進一步,能讓其在世家暗中的角逐中成了龍頭了。

但沒過幾天,正在羨慕王氏好運氣的大夥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互市司不僅一改往日嚴進寬出的政策,對於王氏走私的布匹、茶鹽買賣也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打擊,這那裡是親生父子該有的態度,分明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嘛!

更讓人驚訝的掌管王氏財帛一房的王澄與新任幷州大都督府長史-蘇世長,對此都保持了諱莫如深的態度。

人對事務總是有新鮮勁兒的,互市司與王家,王澄與王笍之間的事,很快就被討伐薛延陀的戰事代替了,看着浩浩蕩蕩的大軍一路向北開去,太原城的百姓把全部目光和注意力都轉向了他們的身上。

全軍分爲大致兩部,李勣部爲偏軍掃蕩在漢制改革中反抗或仍保持中立者,而李承乾則親提大軍主力,以張寶相率軍兩萬並突利部三萬爲前軍,以極快的推進速度向磧口方向推進。

在草原上作戰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沒有那麼多城池,即使有些依山而建的城塞也是少數,不像中原地區一座有一座的城池礙着,作戰時不得不攜帶大量的攻城武器,嚴重拖延了行軍速度。

毫不誇張的說,這裡就是騎兵的天堂,唐軍的鐵蹄馳騁縱橫、兵鋒勢不可擋,以碾壓性的實力,不停的拔除一個個阻擋在他們進攻路線上的敵人。而得益於灌鋼法發展起來的陌刀部隊,則坐着專門爲運輸他們作戰的馬車緊隨其後。

有道是風水輪流轉,突厥人對唐軍的恐懼不得不說是自食惡果,十四年前,他們追隨頡利喝斷便橋,迫使大唐傾盡府庫中財寶,以極其囂張的囂張的態度返回了草原。

這對於大唐帝國的臣民們來說,不僅僅是喪失財帛或者打了一場敗仗那麼簡單,更爲主要的傷了民族的自信心,讓官紳百姓都深深的以爲恥辱。沒錯,貞觀四年北伐之役,大唐是打贏了,同時又以廣闊的胸懷接納了百萬草原災民。

可如此胸懷並沒有讓他們感恩戴德,反而包藏禍心,處心積慮的想擺脫唐治而自立,這條無論是當權者們或者大唐的百姓都不能容忍,所以兵鋒掃過之地,寸草不留。

而且幹這種髒活的還是突利和密蘇阿的部隊,對於這種方法,李承乾對將領們是這樣說的,驅虎吞狼,以胡制胡,既減少唐軍自身的損失,削弱二部的實力,更是不佔一點因果。

等那些突厥人回想起這場戰爭中失去的那些親人的時候,他們首先恨的,就應該是背叛天神,出賣同根同種的突利、密蘇阿,要怪就他們太沒有骨氣,要怪就怪他們太貪婪。

將來大唐的官吏在這裡爭糧納賦的時候,纔不至於因爲種下的仇恨太多而遇到太強的阻力,反正他們都是孤花大價錢“請來”的,不物盡其用,人盡其才,那豈不是暴殄天物了。

磧口,早在大唐宣佈建立安北都護府的翌日,薛延陀部就率先攻佔了這裡,並殘忍的屠殺了這裡的一千名守軍,這樣的戰略要地,不牢牢地抓在自己手裡,那夷男夜裡都睡不好。

不管是明面上,還是暗地裡的情報都顯示了,那個詭計多端的唐國太子此次的目標就是他,作爲草原上縱橫多年的梟雄,他絕對不會坐以待斃,積極的備戰,打算讓不可一世的大唐太子折戟沉沙,讓不可一世的大唐知道誰纔是草原的主人。

城寨之上,夷男與長子大度設等人站在城頭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的唐軍和突厥騎兵組成的聯軍,一邊感嘆着其軍力雄厚,一邊罵着突利和密蘇阿這兩個出賣祖宗、同族的敗類。

“突利和密蘇阿這兩個蠢貨,一個是身爲王族沒有骨氣,如同一條斷脊之犬在李承乾那搖尾乞憐,一個貪財短視,見利忘義,無視我的敕令,轉身投靠唐國。要是沒有這兩個敗類的存在,大突厥怎麼衰亡成這樣,以至於讓唐國的軍隊在這裡耀武揚威,阿使那氏的滅亡是有道理的。”

頡利統治草原的時候,夷南就是十八部中野心最大的部族頭人之一,即使頡利在草原上橫行無忌,人人都爲之恐懼,可夷男還是遊刃有餘的保存了部族,並在暗中一點點的壯大。在夷男眼中,連頡利都是愚不可及的東西,就更不要說突利和密蘇阿了。

“父汗莫要生氣,李承乾不過是個二十多歲的娃娃,連鬍子都沒長全,有什麼作爲。這次他爲了獨攬功勞,特意把李勣這樣老辣的將領支到外線作戰,這分明就是找死。憑他這麼個娃娃就想吃掉我們二十萬鐵騎無異於癡人說夢!......”

對於大度設來說,李承乾就是靠着父親的餘威逞強好勝的紈絝子弟,是打過一些勝仗,但那次不是一大堆老將幫着他在前面玩命,分功給他,否則這個唐國太子早就讓人生吞活剝了,那還能活在今時今日。

這次他甩開通漢軍的一羣老將,裹挾着這麼多突厥騎兵攻來,能不能掌控好,如同臂使還不知道呢,竟然還想一把吃個胖子,一口吞下強大的薛延陀吧,也不怕胃口太大把他撐死。

“王子殿下,李承乾沒你想的那麼簡單,鬆州戰役就是最明顯的例證,他在行軍佈陣之道上確實有點天分的,不然李世民也不會把這麼多軍隊交給他。不過,有一點你說對了,他是勝仗打多了,就目空一切,妄自尊大了,把李勣支開將是他一生中做的最大的錯誤!”

話間,晉先生轉身對夷男行了一禮,恭聲言道:“可汗,既然一切都進行的如此順利,那是不是可以安州計劃施行了。”.......

第九十七章 戰事初開 先失要地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會讓你爲難的第十一章 初遊終南山第二百五十八章 去告訴那禿驢,本宮在這等着他第三百三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百四十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啊第一百四十章 都想當這個官(2)第八百八十三章 你就沒事找事吧!第一百七十五章 天空飄過五個字第二百三十章 父皇,有個新買賣,您看怎麼樣?第二百二十章 告訴伏允,老子來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找老房的真正目的第二百七十五章 陛下,您可得悠着點啊第八百八十章 雌兔眼迷離!第三百零五章 大哥,你能給點反應嗎?第二十五章 王家的投資第二百零七章 進了賊窩的李靖第四百三十八章 母妃說不讓我吃你的東西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團和氣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徵vs竇寬(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五百七十一章 竇寬受賄第七百五十五章 詭異的勝利與勒石燕然第一百一十章 天下英雄進入吾彀中矣 (1)第四百七十六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二百一十三章 初抵洮州第三百六十六章 放屁砸腳後跟的裴律師第四百四十九章 承慶殿外的棋局第九百四十八章 碾死那些混賬!第三百七十六章 壓到駱駝的後一顆稻草第八百六十九章 言不由衷!第二百一十二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一百九十二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會讓你爲難的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把朕放在眼裡嗎?第四百零七章 禽獸不如啊第二百四十一章 龍有逆鱗,觸之必死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毒婦人心第七百四十章 晉陽風暴(三)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一百二十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 (1)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屁話到底是誰說的!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七百二十六章 醉打金枝(一)第九百二十九章 其實你不必這樣!第七百四十七章 瘟疫阻路第七百八十八章 新發現與小和尚第四百九十六章 奇葩的一老一小第八百九十八章 禍兮福所兮!(二)第四十九章 李承乾造反了?(1)第六十六章 李恪的怨念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九章 李承乾造反了?(1)第三百零一章 布衣傲王侯者第七百八十六章 祖宗,救命!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特麼也要拿命去拼第五十七章 並省官吏(4)第三百七十五章 唾沫星子滿天飛第六百四十五章 忘恩負義的魏徵第八百八十七章 大唐豪放姐!(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寸步不讓的孫伏伽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輩子就硬氣一把的李靖第九十五章 倒黴的荊王第三百九十五章 可以放牧,但不要放肆第七十二章 岷州之戰(6)第三百八十二章 說話不算話的李世民第九百七十三章 “外賣員”惹得禍!第四百二十四章 魏王搶親第三十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1)第三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佑的新生第八百八十四章 長孫衝的發現!第三百一十三章 牛鼻子,下來吹牛批行嗎?第三章 做客秦府第七十六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底線再次刷新的程咬金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間最惡莫過於此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讓你不說清楚了?第五百零六章 竇寬的新職務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四十九章 李承乾造反了?(1)第八百零二章 老臣受教了!第四百四十章 白衣報喪第六百章 申州城的匪宴第七百五十章 這,這不可能!第五百八十九章 哎喲,你這個小東西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是不是出點血啊第八百六十一章 道長,你算的真準!第四百八十章 老頭兒,你太放肆了第九百零五章 我的活祖宗!第六百一十四章 新一年春圍的風頭兒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唐官場降職記第二十二章 胡人犯邊第九百九十一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六百八十二章 被揍成豬頭的阿使那步真第二百五十二章 看你是不是東方朔一樣的弄臣?第六百七十章 我特麼是你親叔叔啊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間最惡莫過於此第九百六十章 哎呀,層層封鎖啊!第三百七十九章 金雞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