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打劫啊,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李世民當皇帝的年頭多了,敢和他作對能和作對的人越來越少,所以他就不得不瞄向朝中的臣子,看看誰是不是有異心。

小來小去的官兒不敢有異心也沒什麼意思,能爲朝廷辦事的也不能動,所以還沒有“老糊塗”的皇帝,就在衆多致仕的老臣中“展眼”了。

這與跟李承乾討論在那裡適合造反的道理一樣,都是惡趣味作怪,記得有一次趕上長孫無忌也在場,聽完皇帝的話,撩起袍子就跑了,連禮都沒行,其速度絲毫不亞於年輕人,連長孫無忌都害怕至此,李靖等人就可想而知了。

這不頭一天處理完了李靖的事,第二天就又有人上門,這回人家不用李承乾給支招,出點血就行了。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是君子之道,李承乾雖然不會硬往臉上貼金說自己是謙謙君子,但要說花點錢爲父皇辦壽宴哭窮,他也確實拉不下這臉來。

可偏偏就有人如此,一邊說自己是謙謙君子,一邊說人臣楷模,彷彿天下間就沒有比他更忠心的人了,這人不是被人,正是夔國公-劉弘基。

從長安趕到洛陽,路程是不遠,可老傢伙竟然跑到東宮來哭窮,這是不是有點過了。再說,你們家是真窮嗎?用得找到孤這打秋風嗎?就在上個月,劉弘基還迎娶了第十三房小妾,大肆的操辦了一下呢,那時候你怎麼不說沒錢呢!

更何況皇帝不是說了嗎?不準臣子們獻金銀等貴重之物,以免生出奢靡、攀比之風,你這是不是有點鑽牛角尖了?

“夔國公,差不多得了,你說你裝的又不像,要不孤給你點時間,你回去找魯國公學學,咱們回頭再聊!”,話畢,李承乾指了指劉樹義,示意他趕緊落子,目光又全神貫注的在棋盤之上。

我了擦,太子不買帳,這是怎麼個意思,用袖子抹了一把,劉弘基也不在地上打滾了,自己搬了個凳子湊了過來。舔着一臉褶子的老臉,甕聲甕氣的說:“殿下,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老臣可是晉陽府的老人了,你咋啥好事都想着李靖呢,這太不公道了!”

“當然了,老臣也知道這司禮官定下來就改不了,咱也不能讓殿下爲難,老臣的請求就一個,能不能從東宮的寶庫中勻一幅王羲之的真跡,陛下大操辦一次不容易,老臣總得表表孝心吧!他不收別人的那是關係不到位,老臣可是從元之臣,太武皇帝當晉陽留守的時候就帳下伺候了。額,價錢嘛,再加一千貫怎麼樣!”

劉弘基不要臉是人所共知的,可不要臉也得有限度,一千五百貫買王羲之的真跡,這是不是有點扯。滿天下打聽去,誰要是一千五百貫出手,孤有多少收多少,這不明擺着當孤是冤大頭嗎?這買賣要是讓你做成了,那得有多少人笑話東宮是棒槌。

還沒等李承乾說話,對面的劉樹義笑了笑,隨即插了一句:“殿下,這買賣划算啊,臣出兩千貫,這個是天大的便宜,不能錯過。”

特麼的,東西還沒到手就有截胡了,真當老夫是沒牙的老虎呢,誰都能捏咕呢。惹不起你主子,還惹不起你嗎?隨即一臉不搞高興質問劉樹義:“小子,論輩份,老夫可是你叔父,你老子劉文靜活着的時候尚且不敢和老夫爭搶,更不要說你了,咋的,非讓老夫用家法管教你嗎?”

看着劉弘基倚老賣老,李承乾放下手中的棋子抱着膀子看起了熱鬧,劉樹義的眼光是挺毒了,這老流氓辦那差事正合適,就像瘋子打人,沒人會跟他計較不是。

“哎,夔國公,不能這麼說吧,是在外面您是長輩,與先父又是好友,聆聽您的教誨是應該的。可這裡是什麼地方,是皇宮,我們又在那呢,在君父面前奏對,就算太子敬重我們是兩朝老臣,不忍加罪,那咱也得有些自知之明不是!”

話間,劉樹義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起身指着劉弘基肅聲說:“劉弘基,你膽子太大了,竟敢勒索到太子頭上,你是長了九個腦袋的嗎?還是說你居功自傲到連君臣之禮都忘了。今兒你敢向太子討一幅話,那明兒,你敢不敢向陛下要求分茅裂土呢!”

被劉樹義這麼一喊,老流氓已經懵逼了,這十多年都這麼過來的,他竟然疏忽了太子已經不是貞觀初期的那個孩童了,而是威風八面的一國儲君。特麼的,草率了,這光想着拍老子的馬屁,把他兒子不能得罪的事忘了。

想通了這一點後,屁股立馬離開了凳子,撲通一下跪了下來,連忙解釋道:“殿下,老臣是急糊塗了,你千萬不要見怪,臣可沒有忤逆、造反的心啊!......”

“行了,夔國公,你是什麼人,孤還能不知道嗎?樹義剛纔是跟你開玩笑的,不要放在心上,不就是一幅字嘛,用不着這樣。”,話間,李承乾扭頭說:“樹義,安排人給夔國公拿吧!”,說完,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倆可以下去了。

出了殿門,劉弘基一把抓住給自己難堪的傢伙,怒聲怒氣的說:“小子,剛纔在殿裡坑你老叔是不,要不是殿下寬宏,老叔我還能出來嗎?”

呵呵.....,“叔父,你也知道後怕了,其實你早該有覺悟了,太子已然成人,而且大權在握。他可以敬着你們這些老臣,也可以像魏王、吳王一樣不敬着,所以知道感恩很重要。您放心,小侄是不會害您的,說的時候就有八分把握他不會怪罪你。”

“不過,天家的恩典也不是隨便給的,既然您領了東西,那就得想法設法爲報答殿下一二,是不是。要知道這東西可價值連城,而且又是陛下的心頭好,換做吳王、魏王,這可不是你撒潑打滾就能要來的。”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這個道理老流氓當然知道,隨即點了點頭,回了一句:“說吧,啥章程,只要老夫能做的絕不推辭。”劉弘基把“能”字咬的很重,那意思再明顯不過,就是說找他辦事得是力所能及,太好高騖遠的可做不了,比如他們皇室之間爭鬥,他老劉可一點都不想摻和。

“放心吧,太子殿下怎麼會強人所難呢,這對你來說太簡單了,您聽小侄說。......”,說着話,劉樹義上前一步,悄聲說給他聽,老流氓劉弘基越聽眼睛就越亮,如同偷了小雞的狐狸一般桀桀的笑着。......

第三十七章 出使風雲(3)第九百四十一章 橫生枝節!第二百五十二章 看你是不是東方朔一樣的弄臣?第七十四章 岷州終戰(1)第九百六十五章 凌煙閣(二)第八章 華州之亂(2)第五百一十三章 臣這禮比鄭家重!第四百一十三章 鄠縣農場的小老頭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會讓你爲難的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一百四十五章 罵孃的長孫無忌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就是個壞種啊第五百六十章 多餘嗎?不一定第五百八十五章 混的最慘的世家子弟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婚進行時 (1)第九十五章 倒黴的荊王第九百五十一章 寧可站着死,絕不跪着生!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還沒餓死啊第五百零一章 萬國來朝(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說話不算話的李世民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三百三十二章 倭國使團的要求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徵vs竇寬(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念成魔第六百二十四章 初抵南陽境第七百四十二章 我們只是好久不見第三百九十一章 李績的小心思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樣的爲政之道!第七百六十四章 沒完沒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臨海公主的最終決斷第五百三十一章 蕭瑀的新爸爸第三百六十一章 咋地,你特麼還想開直播啊!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三百一十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不慣着這樣的刁民第一百七十四章 陛下,你太過分了第三百零九章 霍王李元軌第九十九章 血戰惡陽嶺第四百三十六章 單道真第三百七十六章 壓到駱駝的後一顆稻草第二百一十章 瘦骨嶙峋的長孫無忌第九百一十二章 罪魁禍首是你們!第三百六十章 長袖善舞的許敬宗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問你知不知錯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個死腦筋的老頭兒第五十一章 李承乾造反了?(3)第五十五章 並省官吏(2)第八百七十八章 愈演愈烈!第四百六十章 強龍和地頭蛇之間談話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四百六十八章 舅舅,你糊塗啊第二百八十二章 長生不老藥的配方第八百六十四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輩子就硬氣一把的李靖第五百一十六章 鄭觀音第一百七十四章 陛下,你太過分了第三百零二章 岑長倩的選擇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知磕磣的張亮第六百四十六章 尊嚴和活命第八百八十章 雌兔眼迷離!第三百九十七章 火辣辣的挑戰第八百九十五章 該走了!第六百零六章 我說你是咋想的第六百八十三章 應天門兵權第五百章 你到底是誰家的丫頭?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七百九十二章 長孫家的另一個外甥!第二百九十一章 依臣妾看還是都娶的好第七百三十七章 不一樣的北巡第七百五十五章 詭異的勝利與勒石燕然第六百九十六章 目標-陳家?第七百四十二章 我們只是好久不見第八十一章 論糧道(1)第八百七十三章 靚麗的風景線!第四百四十七章 魚兒終於浮出水面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風變大風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禮部的官司第三百五十二章 還是沒有趕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隴西王府的夜宴第一百八十五章 罵的就是你蕭瑀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順,你服不服?第七百一十八章 真神計劃 (三)第八百六十一章 道長,你算的真準!第五百零一章 萬國來朝(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臭顯擺的李世民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轉的轉型!第三百三十三章 隴西王府的夜宴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知磕磣的張亮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都有第一次第七百九十九章 你沒聽錯,就是造反!第八百八十一章 好酒、爛肉!第六百九十七章 官兒當大了沒好處第二百三十章 父皇,有個新買賣,您看怎麼樣?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百四十章 你是誰褲襠裡的東西第三百四十九章 痛哭流涕的李佑第三百八十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道門的交易第二十六章 朕要殺了這老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