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死要清高,活受罪!

政治立場決定仕途命運絕對不是一句空話,不管品級大小,出身如何,所有的人都要做出選擇,尤其是羣雄四起的年代,誰的後腦勺又沒長眼睛,那裡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呢!如果提前量都掐的那麼準,那麼這些有能耐,情商卻很低的人就不會有飛鳥盡,良弓藏的感慨了。

用李淳風的話說這就是天命使然,否則又怎麼解釋這一個個蒙着眼睛往火坑裡跳的人呢,對於這樣的套詞,李承乾找不到什麼合適的理由來反駁,總不能說他們情商太低吧!

李靖情商低嗎?不低,如果不通人情世故,那即使兵法莫略再高,那幾十萬大軍也照樣玩不出轉,兵員上萬形形色色,這不是說僅僅靠威能震得住的。李承乾是行伍出身,對於丘八堆裡的事兒,那是門清。李靖能把不同出身,不同戰鬥力,甚至不同民族的軍隊,想要如同臂使,其情商和手腕都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最起碼李承乾自認爲不如李靖,至於皇帝在心裡怎麼衡量,那就不好說了。

與官員結仇,玄武門坐山觀虎鬥,包庇張寶相,這都不是他最大的罪過,不管是從前隋,還是瓦崗寨等投效的衆官,那個沒有點這樣,那樣的問題,只要大面能過得去,於江山社稷無憂,皇帝才懶得管呢。再說了,那個當官的沒點仇人,房、杜二人當了十幾年的宰相,算是鞠躬盡瘁、守正持中了,可背後就沒人罵他們嗎?

李靖最大的問題就是他的三觀太正了,這是因爲想起了魏徵,李承乾纔有了這樣的想法。李靖出生世家,世代公卿,累世富貴,這樣的人一生下來起點就比平常人高,接受的教育也是最正統的。所謂君臣父子、倫理綱常已經深深烙在他靈魂的深處,最憤恨的就是破壞規則,處事的時候清高一些也是在所難免的。

而皇帝呢,逼父殺兄,霸佔弟媳,戕害子侄,基本上一個亂臣賊子能幹的他都幹過了,所以不少大儒都打心眼兒裡看不起他,就像蜀地那姓朱的大儒看不起李承乾是一樣的。

在李世民當皇帝前,李靖和他關係還不錯,時常一起飲酒賞月,縱論天下大勢,說是至交好友一點都不爲過。可玄武門之變後,皇袍加身的李世民發現了一個問題,李靖不僅沒有幫他,更是和他時刻保持着距離,這讓本就多疑的皇帝認爲李靖自持高門子弟,不屑與他這樣的“亂臣賊子”爲伍。

所以每當蕭瑀等人給他難堪的時候,只要不影響國家的大政方針,皇帝從來都諱莫如深,這也讓那些臣子們看到希望,參倒李靖不是不可能,只是時機的問題,一旦他沒有用處了,那離人頭落地就不遠了。

心知肚明自己不受皇帝待見的李靖就想到了一個好法子,乞骸骨歸鄉,放棄一切的官職,讓所有人都再沒有了攻擊他的理由,求皇帝保他和子孫一份安樂飯吃。

略微思索了一會兒,李承乾堅決的搖了搖頭,看到李靖着急了,擡手攔下了他,沉聲說:“大將軍,你先別急,聽孤慢慢跟你說。父皇呢,是在亂世中打出來的皇帝,他這輩子最看重的就是袍澤情義,孤從小就是受這樣的教育長大的,所以你大可不必擔心,落個兔死狗烹的下場。

至於那些政敵嘛,在孤看來不理會也罷,大將軍是開國功臣,國家勳略,聖人亦以靖兄稱之,他們又算得了什麼呢!再者說,謀反罪是最講究證據的,清者自清,作什麼事也寵辱不驚,大將軍智慧過人,這個道理你自然是懂得,所謂三人成虎的道理在唐律面前不值一提。”

“父皇是要做千古一帝,趕超秦皇漢武的,與將軍做個千古君臣的典範,大將軍這麼做不是陷天子於尷尬之地!要不然滿朝文武當中,爲什麼只有將軍一個從一品的武職呢,由此可見陛下是如何看重大將軍。這樣,大將軍如果不放心,那孤給你出個主意,將軍看如何?”

看到李靖點頭後,李承乾把他的想法說了出來,要說李靖的身上什麼最能向天子表達忠誠的東西,那就是在他舅舅韓擒虎學的兵法二十冊及他寫的兵書,李承乾曾不止一次皇帝嘮叨過,那是國之利刃,擔心落在亂臣賊子的手中,將來給子孫後代留下禍患。

雖然李承乾對於這種一個人就可變改變社稷的觀點並不怎麼認同,可這卻不失爲拯救下皇帝和李靖微妙關係的良藥。上元節後的壽宴,趕着皇帝高興的時候獻上去,保準是龍顏大悅,大功一件,到時候誰還管那些人怎麼想。

對於李靖來說,什麼兵法,什麼獨門傳承都是假的,只有闔府大小平安無事纔是實在的,所以聽完了李承乾的話後,李靖原本哭喪的臉瞬間有了起色,子知其父,甚是有理啊,看來還是自己這個太子太師的名號佔了便宜,天不亡我李靖啊!

“太子殿下,今日之恩,沒齒不忘,一定教育子孫盡忠王事,爲陛下盡忠,爲太子殿下盡忠。您放心,回府之後,老臣即刻開始整理,一定在陛下壽誕之日近呈御前。”

話畢,李靖起身行了大禮,這可李承乾嚇了一跳,趕緊下來將老頭兒撫了起來,溫聲說:“大將軍,何必行此大禮呢,你可是御前特許不拜,含元殿劍履不解的人物,又是孤的太師,在東宮行了這麼大的禮,那可是讓孤燒包啊!”

送走了李靖,在後面等着收拾碗筷的獨孤妙音走了出來,每次李承乾用完膳,只要她手頭不忙一定親自料理,今兒誰也沒想到李靖會走的這麼晚,二人的談話她當然也盡收於耳。

隨即一臉擔心的問道:“殿下,你這不是和父皇擰着來嗎?他老人家明明不想保,這將來。”,獨孤妙音的話沒說完,但她知道丈夫肯定知道她是什麼意思。

“愛妃,無妨的,父皇的心病在於李靖的清高,只要他肯把踏實的把腰彎了,孤保證他一定是最受寵的老臣。”,話間,拉起獨孤妙音的手,繼續說:“行了,不說這些了,咱們去看看象兒醒了沒有!”.......

第九百零八章 手腳乾淨的“賊”!第二百五十八章 去告訴那禿驢,本宮在這等着他第七百六十二章 追本溯源第九百二十三章 永遠都養不熟的狼!第一百九十四章 專業的事兒,還得找專業人士第一百四十五章 罵孃的長孫無忌第二百九十六章 催婚進行時第一百四十八章 給皇家丟臉的賤人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八百七十八章 愈演愈烈!第七百八十章 家貧出孝子第六百八十二章 被揍成豬頭的阿使那步真第八百九十章 沒想得那麼簡單!第八百零二章 老臣受教了!第八十章 大唐需要水師(2)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孫皇后是菩薩第三百零五章 大哥,你能給點反應嗎?第二百七十章 貞觀朝第一孝子第九百一十三章 對不起,我無能!第六百三十二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四百四十三章 禮部的官司第二百三十七章 它確實不是人,但你是真狗啊!第六十一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3)第五百九十八章 臭顯擺的李世民第七百零一章 又“送走”了一位第六百一十二章 忠臣不僅前臺有第二百九十四章 結婚是改變命運的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五十八章 去告訴那禿驢,本宮在這等着他第一百九十八章 嶺南來的土皇帝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2)第九百四十四章 安康公主的哭泣!第五百二十四章 你就說敢不敢吧!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謀深算的岑文本第二十六章 朕要殺了這老匹夫第一百二十七章 誰的賬也不買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樣的老子,不一樣的兒子第四百二十七章 畫個圈圈詛咒你第六百一十四章 新一年春圍的風頭兒第六百七十一章 有些人是值得尊重的第六百二十一章 就是那麼簡單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周送來的枕頭第十一章 初遊終南山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問你知不知錯第七百零九章 當男賊碰上女匪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佑的新生第五百八十八章 紫宸殿覲見第七百四十八章 毒士-晉先生第九百六十八章 又弄出一個意外第二百三十三章 殿下,你可不太純潔啊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下掉下來的餡餅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承乾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五十九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1)第九百八十八章你敗了!第九百四十七長孫之殤!第七百五十一章 立威,同時也是警告第一百九十三章 過年了,分點啥呢?第二百五十八章 去告訴那禿驢,本宮在這等着他第九百八十一章 腐儒之見!第二百一十三章 初抵洮州第四百五十六章 有些話是不能當真的第七十六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第九十九章 血戰惡陽嶺第三百三十四章 稱心如意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唐豪放姐!(一)第七百六十五章 有些禮,必須收!第九十五章 倒黴的荊王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九百七十二章 老子不吃這套!第六百五十五章 哎,算卦得給錢啊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作多情的太子第四百二十七章 畫個圈圈詛咒你第一百六十五章 君有情 臣有義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宮中的失蹤人口案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知磕磣的張亮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泰掃黃第四百零七章 禽獸不如啊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就是個壞種啊第九百三十六章 爛攤子!第七百二十二章 既要打的好,也要打的巧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第七百八十九章 小師父,真是久仰了!第五百六十章 多餘嗎?不一定第九百章 驃騎營(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論補腦的重要性第八百七十九章 雄兔腳撲朔!第四百九十八章 抽絲剝繭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的小胖子!第九百七十一章 你是不是想學司馬懿?第三百零五章 大哥,你能給點反應嗎?第七百七十二章 丘神績帶來的消息第三百一十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四百七十四章 哭都找不着調兒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承慶殿外的棋局第九百二十九章 其實你不必這樣!第九十八章 陣斬高甑生第五百零九章 蒼天饒過誰(一)第一百零四章 最後一戰(2)第七百零四章 你們爺倆商量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