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爹和兒子一樣不好說話

皇室之間的恩怨永遠都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最後倒黴的永遠都是孩子,就拿這個心智與年齡不符的李婉順來說吧,在掖庭的別苑和母親、妹妹幽禁長達十年,雖然吃穿用度不愁,但也沒學會應有的城府。

李承乾如今的身份可不是區區秦王府的世子了,竟然還敢跟他勾肩搭背的,這說明息王妃不希望仇恨延續到下一代去,能活且活吧,恩,這女人還真是不簡單,她是拿準皇帝不會再次麾下屠刀了。你別說,李淵選太子的眼光不怎麼地,選兒媳婦倒是蒙的挺準。同時她的這一想法也和帝后二人不謀而合,一起“演繹”這場皇室盡釋前嫌的好戲。

大唐的帝位之爭是在沒有平定天下就開始的,一直持續到了現在,皇帝和建成、元吉包括他們那一黨,你死我活幾乎一日未停,死了多少人,罷了多少官,誰能說清楚,充軍也好,流放也罷,那都是一批批的發出去。

誰對了,誰錯了,是殺人的錯了還是被殺的錯了,是升了官爵的錯了,還是罷官奪爵的錯了,是活着的錯了還是死了的錯了,是皇帝錯了還是建成元吉錯了。

寬宥了子孫,重歸於宗室,死了的人畢竟已經死了,活着的還得活着,人都是往前看的,皇帝這一手算是給這一切的事化了個句號,至於到底誰對誰錯也就不重要了。

帶着一肚子的感慨,換上了朝服的李承乾來到了正殿,雖然被皇后數落了一頓,但他還是沒有穿那身袞服,一來是麻煩,更爲主要是有區別於皇帝。那些番邦的蠻子那裡識得天子和太子服飾上的那小小的差別,別特麼認錯了人,整出笑話了可就不好了。

擡眼一望,就看到皇帝從御道走過,兩邊的諸國使臣跪在兩旁,不停的磕頭行禮,口中還一聲聲地高呼:天可汗陛下聖躬金安!

當然,折騰這些使節的主意是禮部拿出來的,他們認爲皇帝是天下之主,萬邦之君,龍翔四海之威、廣納九州之福,讓這些小國主和使者在御道上磕頭行禮才能顯示出皇帝的威嚴。

這不,不遠處的閻立本哥倆正在揮毫潑墨呢,想要畫一幅萬國朝唐圖,用圖畫的方式記載下這一盛世之舉。

滿足了虛榮心後,皇帝便下旨開宴,作爲永遠的開宴之曲,秦王破陣樂隨着御樂響起在下面起舞,不過今年在人員上作了調整,將一百二十八名甲士全部換成宮女,還別說讓女子一跳,這殺氣騰騰的舞蹈到有了幾分陰柔之美了。

狄仁傑今兒的任務就是伺候老師喝酒,這對於他來說是輕車熟路的事,他的年紀不小了,再繼續留在宮中是不合規矩的,所以過了這個年,他就要到蒼文書院去讀書了。

也許是覺得兒子身邊有這麼個胖小子看着喜慶,正在接見諸國使節的皇帝特意把他招呼了過去給侍候自己吃酒,其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考究他一番,再大的英雄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意志早晚也會消磨乾淨,更何況是一個孩子了。

“告訴你們阪本將軍,他送的貢品朕收到了,從禮單上可以看出來他是用了心思的,朕非常高興。回饋的禮品,禮部已經準備好了,希望他能喜歡。大唐歡迎各國商旅來進行貿易,友好通商,朕希望你們回去後能帶來更多的商隊,讓兩國的百姓都因此而受益!”,話畢,李世民拿起剛剛被狄仁傑倒滿的酒杯飲了一口。

“天可汗陛下,貴國杭州水師-都督,李景桓將軍,不准我倭國的商船進入大唐的內河,只准我商隊在貴國當地府軍的保護下在各地通商,這讓外臣們的生意非常不好做,而且還增加了成本。還有我家主上和將軍多次上書請求大唐賜予一座小島作爲貨物週轉之用,可皆被貴國太子給駁了回來,外臣懇請天可汗陛下考慮下倭國的所請。”

老實說,倭國的使節挺憋屈的,也不知道上次朝見的使者怎麼得罪大唐的太子了,不僅派人跟看囚犯一樣看着商隊,繳了他們的兵刃,更是不準一片倭國的木板飄在大唐的內河中。

這那是來作生意的,分明就是來坐牢的嘛,要不是看在天朝上國有用的東西太多了,他們纔不費這個勁兒呢!更要命的是繳械,作爲武士誰願意把刀交出去呢,爲此商隊還和杭州水師起了一些衝突,死了不少的護衛。

好不容易有了機會到長安,他急切的希望能改變這種現狀,所以纔想着在慶善宮中和皇帝說說,這大唐畢竟不是太子說了算的,咱和你說不通,那找你老子好不好!

“恩,原來是這個原因,大唐的水師只知道有敵人,不知道有敵國,這條不僅僅是針對你們倭國一家,其他諸國也是一樣的,所有進入唐境的他國商旅一律不得佩戴刀兵。爲的就是預防騷亂地方,這個政策是朕拍了板的,不會因爲你說了,就改變現有的律法。

大唐有個詞叫“入鄉隨俗”,朕希望你們能早日習慣大唐的規矩,同時嚴格約束自己的商民,不要在出現與官軍械鬥的事。

既然你們的覺得成本過高,那朕讓戶部減去你們貨物三成的賦稅就算是補貼吧。貨物週轉的問題有地方的官府協助你們,賜島嘛,如割肉,華夏先輩們篳路藍縷開拓的疆土,到了朕的手中,怎麼隨意予人呢!”

話畢,李世民擺了擺手示意倭國使節可以退下去了,然後把頭轉向狄仁傑,笑着問道:“懷英,你覺得朕處置的怎麼樣!”

“回陛下,我皇唐以武立國,每一寸土地都是靠着將士們手中的橫刀得來,倭人鷹視狼顧,常懷窺測之心,要海島可以,那得先問過將士們手中的橫刀。匹夫之怒,尚且流血五步,倘若倭人不知死活,那就等着伏屍百萬吧!”

哈哈哈......,聽完了狄仁傑的回話,李世民放聲大笑,拍了拍小傢伙的肩膀後親自賜下一杯美酒,這孩子話說的如此血性,不飲一杯怎麼成呢,最後又示意甘鄖傳喚下一人。

第五百七十七章 翻車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就輕輕的一拳!第二百二十七章 皇帝有旨,攻擊立止第一百七十四章 陛下,你太過分了第八百零八章 京兆府後堂的樂子第六百五十三章 再到洛陽第二百五十二章 看你是不是東方朔一樣的弄臣?第三百八十九章 你真是個壞慫啊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於送死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問你知不知錯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認識喬峰嗎?第五百五十五章 長史進門是非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天空飄過五個字第八百一十六章 狹鄉遷寬鄉!第八百九十四章 你的舒服日子過多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抵達靈州!第八百八十七章 大唐豪放姐!(三)第六百四十六章 尊嚴和活命第九百五十五章 你走吧!第三十八章 出使風雲(4)第四百四十七章 魚兒終於浮出水面了第六百零三章 人心啊,放着放着就臭了第八十三章 論糧道(3)第五百二十八章 這是新年的第一場風化案第五十二章 奇葩鄭善果第八十章 大唐需要水師(2)第八百一十七章 劉相,你是真有眼力見兒!第六百七十五章 別給臉不要臉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謀深算的岑文本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會讓你爲難的第三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東谷口第四百七十一章 美女和野獸第九百一十三章 對不起,我無能!第二百九十六章 催婚進行時第三百七十六章 壓到駱駝的後一顆稻草第四百五十八章 真假李承乾第七百六十二章 追本溯源第二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可不能忘恩負義啊第六百二十五章 從何處而來?第三十一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2)第六百零六章 我說你是咋想的第六章 承慶殿定策第九百二十一章 轉折與新的疑慮!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婚進行時 (1)第八百六十章 泡茶館!第三百一十六章 譙公之殤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計劃 (四)第九百六十八章 又弄出一個意外第九百五十三章 你覺得能過的去嗎?第二十章 上元節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債惹的禍第八十三章 論糧道(3)第七百八十三章 新十一條(一)第九百五十章 全力向西!第九百六十四章 凌煙閣 (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七百五十章 這,這不可能!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間最惡莫過於此第七百四十七章 瘟疫阻路第九章 華州之亂 (3)第三百九十二章 easy模式都贏不了的突利第二百五十二章 看你是不是東方朔一樣的弄臣?第二百二十七章 皇帝有旨,攻擊立止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豪放姐!(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鐵騎王!第三百四十二章 什麼時候都有不信邪的人第三百一十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五百八十四章 樓下的是你爹第七百五十八章 這是人情,也是體面第七百三十章 你們!你們都是一夥的!第四百二十一章 獨佔鰲頭第三百二十九章 買豬肉的小男孩第三百四十一章 會算賬的宋州刺史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爺,您的事兒發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念成魔第五百零一章 萬國來朝(一)第一百零二章 征服天絕之路第一百四十八章 給皇家丟臉的賤人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帥!第四百四十七章 魚兒終於浮出水面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專業的事兒,還得找專業人士第五百五十五章 長史進門是非來第八十八章 視察書院工程第五百九十四章 臨海公主的最終決斷第五十四章 並省官吏(1)第三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八百九十二章 明德殿的笑聲!第九百六十七章 作妖的李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真假李承乾第九百六十四章 凌煙閣 (一)第八百九十五章 該走了!第五十七章 並省官吏(4)第四百三十二章 瞅你那點出息第一百六十四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慶殿駁論(1)第五百零六章 竇寬的新職務第六十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