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鄭觀音

慶善宮,聽從皇后的旨意,在沒有開宴之前李承乾趕到了後殿中,來來往往穿梭其中忙碌的宮人和太監正在忙着佈置着哈布朗當的傢伙式。擡頭看了一眼御階之上的長孫皇后正在和一位中年婦人有說笑的,李承乾加急了腳步走上了。

“兒臣見過母后,不知母后召兒臣前來有什麼吩咐!”,行過禮後,李承乾恭敬的問道,有外人在自然是不能像麗政殿那麼隨意。

看到李承乾的打扮,長孫皇后的眉頭不由地皺了皺,隨即言道:“高明,爲什麼不穿太子袞服,今天這是什麼日子,你自己不知道嗎?”

額,此刻的李承乾身着一身黑色的便服,除了束髮鏤空的龍紋金環和腰上的腰間盤龍玉佩外能證明他的身份外,與長安城中的普通人沒什麼區別。平時,只要不出席什麼重要的場合,即便在承慶殿庭議,李承乾也是這身打扮。

之所以這麼穿,主要就是圖方便和省錢,袞服在世上只有兩個人能穿,除了皇帝就是太子。可對於李承乾這並不是覺得這是一件炫耀的事,一冕一袞,板身子不說,走起路來叮叮噹噹的,打小李承乾就討厭這身衣服。

上衣下裳穿起來麻煩也就算了,上面的龍、星辰、山、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九章紋爲飾,與皇帝十二紋區別開,另配有蔽膝、革帶、大帶、綬等配飾,弄壞了一個東西,都夠幾百名步兵一年的開銷了,太特麼貴了,這不是浪費嗎?

還沒等李承乾說話,旁邊的中年婦人就開口了:“皇后娘娘,臣妾在掖庭的時候就常聽說太子殿下樸素無華,例行節儉是宗室諸王的表率,現在看來所言不虛,這是娘娘多年教育的成果,有這樣的儲君是國家之福,臣妾謹爲娘娘賀,爲大唐賀。”

一臉無奈的指了指李承乾後,長孫皇后扶了行禮的婦人,以及其和善的口吻說:“嫂子莫要被這小子的表面所欺,他就是和小時候一樣潑皮猴子沒規矩,當了太子也是本性難移!”

話間,轉過頭來佯裝生氣的說:“高明,還不快見過你伯母-息王妃,要是沒有你伯母說情,本宮也就顧不得今天是什麼日子了,一定要好好修理你一下,開宴前趕緊給本宮換了去!”

哦,感情這就是息王妃-鄭觀音啊,恩,不愧是鄭家出身的嫡女,這言語、氣度還真是不是一般世家的女子能比的,開國的太子妃真不是個簡單的角色,十年的圈禁生涯還能保持住這份氣度,內心也夠強大的了。

就是不知道她看來老孃穿着本該屬於自己的鳳袍心裡有什麼的落差有多大,畢竟在這世上沒有那個女子能抵擋住這件衣服的誘惑。

“承乾見過伯母,多年不見,小侄未能及時認出您來,還請伯母見諒!”

看到李承乾以家裡相待,鄭觀音想起來還禮,可長孫皇后的手壓在她的腿上,讓她無法起身。心中默默嘆了口氣,隨即回了一句:“太子殿下客氣了,我等蒙陛下、娘娘的聖恩得意苟活於世,享受富貴已然是天大的恩典了,怎麼敢當殿下如此的大禮呢!”

“哎,嫂子莫要如此說,皇宮是咱們李家的,他當侄子的給你行家禮難道不應該嗎?”

待長孫皇后的話說完,李承乾趕緊把話接過去:“是是是,母后說的即是,承乾昔年在宮中讀書之時,多受伯母照拂,聽聞伯母今日來參加國宴,提議給您和兩位姐姐備了一些禮物,請您務必笑納!”

話畢,從袖子裡掏出了一份禮單交到鄭觀音手中,這份禮單是臨來的時候長孫無忌塞給他的,併名言說是皇后意思。武德年間,“李承乾”在宮中和建成五子一起讀書,鄭氏對他多有照拂,平時給自己的兒子添置什麼好東西,也不忘給侄子一份。建成五子欺負他時,也是由鄭氏出頭爲李承乾主持公道,這算起來也是有一份香火情的。

太子都把話說道這個份上了,鄭觀音也不好推辭,稱謝之後,隨手打開禮單,只見上面寫着:金鑲翠雙股釵三支,藍寶石銀釵三支,翡翠鳳凰步搖三支,瑪瑙項鍊三串,天山白玉簪三支,六十四顆南海真珠,以及專供皇室的錦緞一百匹等等。

“太子殿下有心了,操勞國事之餘還能想的這麼周到,真是讓我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伯母不要客氣,這只是侄兒的一點心意,今後要是短缺什麼,開個單子打發下人送到東宮,小侄一定照辦。”

李承乾的表現,長孫非常滿意,皇帝和她的意思很簡單,既然願意翻篇了,那就得像一家人一樣,至於那些逝去的人就只能怪他們命不好了,那座廟裡沒有冤死的鬼呢!

“高明,物件什麼的不主要,本宮和你伯母年紀大了,現在的盼頭就是兒孫。你父皇已經下旨晉聞喜和歸德爲郡主,她們倆年紀已經大了,早就到了婚配的年齡了。

你手下的文臣、武將不是有很多還沒正房夫人的嗎?回去看看有誰合適,帶來讓本宮和你伯母過過眼。”

聽完了母后的話,李承乾的腦袋有一點疼,保媒是沒問題,再朝中年紀大一點光棍也就得在東宮裡找。可這兩郡馬爺的人選可不好選,給建成當女婿,誰樂意啊?

這可不是雪雁郡主那會兒,雖說都是郡主,可郡主和郡主畢竟是不一樣的,這是不是有點強人所難了。可長孫都發話了,李承乾還能說什麼呢,隨即應承了下來,說回去看看人選,倒時候再恭請皇后和息王妃過目。

剛出大殿,李麗質和兩個身着郡主服飾的姑娘一起走了過來,不用說,肯定是歸德和聞喜了。那個在馬車和自己打招呼的還在李承乾的身邊轉了兩圈,然後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笑道:“承乾,你這個小傢伙長大了嘛,剛纔我在車中一眼就認出你了。”.......

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作多情的太子第三百三十七章 被說服的江夏王第四百二十一章 獨佔鰲頭第八百七十二章 酔鬧大明宮!第七百六十二章 追本溯源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計劃 (四)第八百三十六章 他在那?第六百六十五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三百七十二章 曲江池的奇景第八十七章 初遊翠微宮第九百一十三章 對不起,我無能!第五百七十五章 頗思蜀否?第四百二十章 奇怪的官兒,奇怪的官場第七百三十八章 晉陽風暴(一)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六百四十九章 咋的,又想跟老子要錢第六百六十七章 打劫啊,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世民的後手第五百八十章 反轉第五百七十三章 他去了以後不要告訴我!第三十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1)第八百八十九章 答應的非常痛快!第九百六十四章 凌煙閣 (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長孫衝 你大爺的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到皇家的無名劫匪第九百七十三章 “外賣員”惹得禍!第二百七十五章 陛下,您可得悠着點啊第八百八十章 雌兔眼迷離!第二百六十六章 爺兒還真是走眼了第三百章 我想當個女狀元第二百二十八章 明犯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第九百一十章 明德殿裡的小把戲!第五百一十七章 爹和兒子一樣不好說話第七百七十三章 此宴會,非彼宴第三百一十二章 專業捉鬼三人組第一百五十四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 (1)第三百九十九章 摘茄子也特麼不看看老嫩第二百五十六章 爺今兒就想在這耍耍第五百八十九章 哎喲,你這個小東西第二百一十章 瘦骨嶙峋的長孫無忌第十三章 吃人嘴短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五百七十八章 遲遲露面的欽差副使第七百九十五章 我滴乖乖!第二百三十五章 要幹就幹大的第六百八十章 龍虎會第八百八十四章 長孫衝的發現!第七百零七章 老好人不是那麼好當的第二百六十一章 喋血鴻臚寺第八百八十八章 秋天的第一捆菠菜!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情原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第二十五章 王家的投資第九百三十七章 抓鬼?還是寫符?第六百九十九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六百九十三章 地頭蛇的作用第六百八十一章 推銷員-柳述第九百零四章 該徇私的時候要徇私!第九百七十四章 河間王府中的暗流!第四百七十七章 見微知著者-馬賓王第三百三十八章 活閻王長孫衝第九百五十一章 寧可站着死,絕不跪着生!第三百零八章 女人嘴,騙人的鬼第五百二十五章 踏破胡虜、唐軍威武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孃家人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五百二十四章 你就說敢不敢吧!第九百六十九章 都圍着小傢伙轉!第八百五十四章 與商君之後做買賣!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樣的爲政之道!第六百四十章 讓你死的心服口服第八百零九章 啥玩意,鬧鬼!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還沒餓死啊第七十七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1)第七百零七章 老好人不是那麼好當的第九百三十一章 有認乾爹的!第六百四十六章 尊嚴和活命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人者、馬周也第八百一十章 賴上門的長孫衝!第八百二十四章 臣不能白拿殿下的東西!第七十六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第四十二章 初見長孫悅第三十三章 不服氣,也有招(2)第八百二十三章 你話咋那麼多呢!第六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了,膨脹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有一個智者曾這樣說過!第七百二十一章 真神計劃之選將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1)第七百一十二章 太子妃出手第五百二十五章 踏破胡虜、唐軍威武第六百五十章 太子妃發威!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四)第九百四十七長孫之殤!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情原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第九百四十八章 碾死那些混賬!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不慣着這樣的刁民第四百零四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磚加瓦第九百七十七章 讓他們撞樹去!第三百二十九章 買豬肉的小男孩第八百二十章 就是袍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