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臨別衷腸

策馬飛馳,不到一個時辰,李素領着十幾名部曲趕到了長安城太極宮前。

宮門外聚集着一羣人,都是穿着朝服的文臣和武將,包括長孫無忌,褚遂良,還有長久以來閉門謝客的戰神李靖,以及程咬金,李績,牛進達等人,朝堂內有分量的大臣武將們幾乎全到齊了。

走近了才發現衆人的臉色都很差,有的朝臣聚集在一起,不停的擡袖拭淚,而長孫無忌李績等人也是眼眶發紅,臉頰隱見淚痕。

廣場上的氣氛莫名沉重,一股低氣壓充斥四周,天地彷彿都變得陰暗了。

李素心中咯噔一下,臉色有些發白,急忙上前與李績程咬金和長孫無忌等長輩們行禮。

行禮過後,李素急忙問李績道:“舅父大人,陛下他……”

李績看了他一眼,道:“子正莫多問了,陛下是否也下旨召見你了?快進宮去吧。”

李素不敢多問,朝衆長輩告了罪,然後匆匆走到宮門前。

宮門前早有宦官守着,見李素來了,宦官也不多話,側身一讓,請李素入宮,宦官在前引路,李素一言不發跟在後面。

穿過太極殿,兩儀殿,直入甘露殿,李素昔日經常進宮,對太極宮的佈局早已爛熟於心,只是今日心情卻格外焦急,好不容易來到甘露殿外。

今日甘露殿外罕見地跪着許多人,爲首者是太醫署的太醫令劉神威,孫老神仙的大弟子,餘者皆是太醫,衆人神情悲慼,在殿外長廊下跪成一排,各自垂頭抹淚,卻不敢發出哭聲。

李素的心情更沉重了,他知道這些太醫跪在殿外代表着什麼,想到李世民即將離世,李素心中情緒翻涌,不知不覺紅了眼眶。

宦官請李素稍等,他則進去稟奏,沒過多久,宦官走出來,神情恭敬地請李素入殿面君。

李素在廊下脫了鞋,着足衣入殿,腳步有些急促。

入殿後擡眼飛快一掃,李素髮現李世民赫然半躺在殿首矮桌後,氣色似乎有些紅潤,竟比前些日好了許多,臉上甚至帶着熟悉的爽朗笑容。

李素不由心生疑惑,這氣色,怎麼看也不像是即將去世的人呀……

目光稍移,李素看到李世民身後靜立着的常塗。

常塗仍舊是老樣子,不陰不陽鬼魅一般的身影,像影子一樣立在李世民身後。只是今日的常塗神態與往常不太一樣,蒼老的神情竟帶着一抹微笑,眼眶卻紅了,臉上依稀有淚痕,看着身前李世民的背影,常塗的眼中露出一種罕見的如同獻祭般的聖潔之色。

李素邁着碎步進殿,離李世民五尺外站定,垂頭行禮。

“臣,涇陽縣公,銀青光祿大夫,雲麾將軍,右散騎常侍,尚書右丞李素,拜見陛下。”

這是李素第一次將自己所有的官職,爵位和勳號頭銜說得如此詳細。

還未擡頭,便聽李世民哈哈笑道:“毛頭小子,年紀輕輕的,不知不覺朕竟封了你這麼多的頭銜,看來這些年朕待你委實不錯,就衝這一點,子正該向朕道聲謝吧?”

李素忙道:“臣一直感沐天恩,無時無地感念陛下恩德,皇恩浩蕩……”

李世民大笑道:“好了好了,再說下去,朕都臉紅了,原以爲你成熟了許多,沒想到一張嘴還是熟悉的混賬味道,子正啊,這輩子你怕是穩重不了了。”

“臣已穩重多了,最近在家好吃懶做,昨日照過鏡子,臣發現自己既穩又重……”

李世民笑得喘不過氣來,連連揮手道:“行了,子正莫說了,朕已很開心,不必再說了,哈哈……”

一邊笑一邊喘息,李素聽出李世民的氣息仍舊虛弱,甚至比上次見他時更虛弱了,待李世民平復下來後,擡袖擦了擦眼角笑出的淚花兒,道:“朕知道子正是爲了逗朕開心,讓朕高高興興的……子正的心意,朕領了,你是個好孩子,見你漸漸成爲了大唐之棟樑砥柱,朕很欣慰。”

李素垂頭道:“臣有今日,全靠陛下寬容的胸襟。”

李世民嘆道:“你說錯了,朕不是對任何人都寬容的,正因爲你有大本事,可以爲國所用,朕纔會一次又一次的寬容你,你若只是個平庸之輩,恐怕朕早已容不下你了。”

李素一凜,他聽出這句話裡有別的意思,無奈自己的黑歷史太多,一時竟不敢搭腔,生怕勾起李世民遙遠的回憶和怒火,下場堪憂。

李世民看着他笑道:“子正爲何不說話了?是心虛了麼?”

李素飛快眨了眨眼,道:“臣非聖賢,當初年少輕狂不懂事,難免做過幾樁錯事,此時回想起來,臣羞愧無地,委實愧對皇恩。”

李世民點頭:“不管你的悔恨是真是假,總算你也有敬畏之心,朕便當你說的是真話吧。”

頓了頓,李世民緩緩道:“今日朕分別召見朝堂文武重臣,都是單獨召見的,你是最後一個,子正,在朕的眼裡,你已是朝堂重臣了,和長孫無忌他們一樣,未來不久,你也將成爲帝王的左膀右臂,還望子正謹言慎行,勿負皇恩。”

李素急忙行禮:“臣一定盡力,只不過臣年紀不大,或許偶爾還會闖點禍,還望陛下仍如當年一樣對臣手下留情,臣保證,臣闖的禍一定不會太大,不會讓陛下爲難……”

李世民又大笑起來,笑聲漸歇,神情忽然浮上黯然:“往後你若闖禍,寬容你的人已不是朕了,其實,朕還真懷念當年你不斷闖禍的樣子,當時朕聽了只會生氣,有時候恨不得一刀砍了你,可是如今再回憶起來,卻覺得挺有趣的,也算是你我君臣的一段往事,一段佳話吧,未來的青史不會記載這些,往事唯有你我自知。”

李素聽懂了他的話,神情不由愴然起來。

“陛下,您還是春秋鼎盛之年,區區小病微痾,一定會好起來的,大唐如今已有了盛世氣象,全是陛下與朝堂諸公殫精竭慮的結果,難道陛下不想親眼看到盛世來臨,百姓士子們齊聲讚頌陛下功德麼?不想看到吐蕃,高句麗,西突厥的君王來到長安,跪在太極宮外,向陛下朝賀麼?”李素越說越悲愴,眼眶漸漸紅了,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強忍着不落下。

李世民露出神往之色,顯然,李素所說的都是他畢生的心願,他也很想見到那一天。

“見不到啦,哈哈,朕雖是天子,卻也難違天意,當初若朕能納子正之諫,暫緩東征高句麗之戰,哪怕朕在東征戰場上能聽進子正的勸諫,不那麼輕敵冒進,或許,朕的壽數還會長一些,許多心願或許能夠親眼見它實現……”李世民黯然嘆道:“時日無多,朕……真的捨不得這天下啊,都是當年一刀一劍拼了命掙下來的,朕自問一生灑脫,臨走還是着了相。”

李素沉默無言。

擡頭再看李世民時,李素分明看到他的臉色紅潤得不正常,於是心中一凜,心中情緒激盪難平。

“陛下,您……好生養息,莫說太多話了,待陛下身子好了以後,臣願陪陛下飲酒,奏對,甚至陪陛下再次親征高句麗,臣……還有很多本事沒掏出來給陛下看呢……”李素語聲哽咽道。

李世民笑道:“朕知道你有很多本事,你這一身本事啊,也不知跟誰學的,委實高深莫測,不過朕知你忠心,也就不尋根問底了,這些年你受了不少委屈,也經歷了不少兇險,一身本事能夠爲朕所用,着實給朕立了不少功勞,朕很欣慰,也很慶幸,當初能發現你這個人才,一直是朕引以爲傲的事。”

“臣會爲大唐再立新功的,只求陛下親眼得見……”李素哽咽道。

李世民悠然嘆道:“朕看不到了,但雉奴看得到,你與雉奴向來交情深厚,成爲君臣後,想必也不會差,雉奴是朕特別寵愛的孩子,老實說,作爲下一代的大唐皇帝,他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尤其是他性子軟弱,凡事忍讓過甚,臨事有些優柔,朕實在很擔心將來那些老臣們會倚仗身份輩分欺凌他,子正,你是雉奴的好友,在朕的印象裡,雉奴好像也只有你這麼一位好友,朕不在了,你要好好輔佐他,莫讓他犯錯,也莫讓別人欺負他,朝堂有你在,朕才能放下許多擔心,你答應朕,一定要好好的,忠心的輔佐雉奴。”

李素垂頭哽咽道:“臣一定全心全力輔佐太子殿下,絕不讓任何人欺負他,臣發誓。”

李世民盯着他的臉,神情無比嚴肅,沉聲道:“朕記住你的話,子正不可食言,不可負朕。”

“是。”

李世民盯着他的臉,看了許久,方纔神情滿意地緩緩點頭。

無盡的疲憊之態漸漸浮上李世民的臉龐,似乎僅在一瞬間,李世民忽然衰老了許多,臉色也蒼白起來。

李素嘴脣囁嚅了一下,剛待說話,李世民身後的常塗忽然道:“陛下,您已累了,該服藥了……”

李世民擺擺手,道:“藥石難醫,服之何用?倒不如讓朕少受點折磨,走得痛快利落一些。”

常塗神色黯然地輕嘆一聲,緩緩退了回去。

李世民卻忽然轉頭望向常塗,笑道:“朕今日召見了許多朝臣,該安排的事已安排妥當,唯獨不曾對你說一些體己的話兒,常塗啊,這些年你跟隨朕的身邊,不僅辛苦,也受了不少委屈,朕欠你一句感謝……”

常塗含淚道:“陛下的生死,即是老奴的生死,老奴此命早已交給陛下,如同陛下的影子一般,陛下不必謝老奴,都是老奴該做的。”

李世民嘆道:“還是要謝的,朕這一生,其實活得很失敗,做兒子做得失敗,做父親也做得失敗,玄武門之後,朕登基稱帝,整日坐在這龍庭上,防備這個,打壓那個,甚至對自己的子女,也是寵愛涼薄不一,朕知道,很多子女心裡其實是恨朕的,甚至對朕無數次生過殺心,比如承乾……”

“朕何嘗不在防備着他們?害怕他們重複朕當年做過的事,害怕他們權勢過甚,也怕他們終有一日集結大軍,把朕趕下皇位,‘權勢‘二字,生生讓天家父子變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朕難道還不夠失敗嗎?”

“常塗啊,朕身邊真正能相信的人只有你,想想真是可笑,可憐,可悲……”

第六百六十四章 路見不平第三百一十三章 離人愁緒第七百六十八章 東征之念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二百七十八章 行冠加弁 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待之以誠第五百二十章 欲靜不止 下第三十九章 皇庭夜宴第一百六十七章 監正出馬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二章 盛世民風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平之論第三章 白璧微瑕第六百四十章 所謂真相第二百零五章 留下狗命第四百六十二章 登門拜訪第六百八十三章 叛軍入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三百八十七章 星夜兼程第二章 盛世民風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九百五十章 人生七苦第三百八十九章 恩將仇報第六百一十八章 盛裝赴約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下衝突第七百五十四章 程府論勢第四百六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六十章 國戰私仇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月溝渠第四百八十章 中秋遊園 上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威無常第六百八十八章 哭訴衷腸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八百八十一章 航海回訊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禍言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七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第八百八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二百八十二章 驕奢之心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一百八十八章 再次入獄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四百九十章 東宮除惡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八百零七章 歹計安內第四百一十三章 共此一死第九百零七章 退兵部署 下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領罪圈禁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五百一十七章 召入宮中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五百九十六章 事起生變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九百四十二章 高陽孽情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州隱秘第八百四十六章 故人遠來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十一章 活體實驗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四百八十六章 賞功罰過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將相鬥第二百四十六章 魔王示警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征啓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陌相見第二百九十八章 詭異暗流第九十五章 公主索酒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師凱旋第一百一十章 鐵蹄錚錚第一百六十九章 欺人太甚第九百四十二章 高陽孽情第二百一十三章 巡邊演武第八百八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七十四章 主帥難決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第二百零五章 留下狗命第一百八十五章 勾兌利益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朔望朝參 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三百零七章 雷霆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