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

功臣畫像可以說是大唐一個很鮮明的標誌,能上畫像並且享受歷代大唐帝王香火供奉,對臣子來說是至高無上的榮耀,相比之下,升官封爵都不如上功臣畫像地位高崇。

李素向李世民建議設功臣畫像供於樓閣,原本只是看在李世民黯然追憶往昔功臣,心中不忍於是隨口一提。可他沒想到這隨口一提竟被李世民採納,然後在長安城功勳權貴圈子裡掀起了驚濤巨浪。

對那些當年追隨李世民打江山的功臣們來說,上功臣畫像的意義實在太重要了,人一旦到達某種幾乎無法再上升的高度後,所追求的東西漸漸也就變了,李世民已是帝王職稱,除了白日飛昇位列仙班外,在人間的地位已無法再升,於是他追求的不再是權位,而是史書上的名聲以及大唐江山萬年永固。

當年追隨李世民的那些臣子們,重要的人物幾乎都被封了開國公侯,可以說,除非他們有膽子起兵造反,把李世民踩下去換自己上來當皇帝,否則他們的地位幾乎也到了人臣之巔,無可再升了,所以他們追求的東西和李世民一樣,除了家族門閥興盛以外,也想在青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所謂“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雖然大家都想青史留名,可他們卻一時沒想到如何留名,這個時候李素提出的功臣畫像,無疑給君臣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李素的無意所爲,對長安城的君臣來說自然是好消息,可李素卻沒想到侯君集竟然被李世民排除在功臣畫像之外。

衆所周知,侯君集是最早跟隨李世民的開國名將之一,當李世民還是秦王時,侯君集便是李世民麾下一員大將,甚至李世民動玄武門之變,侯君集也是一馬當先殺進了玄武門,與隱太子李建成的部將激烈交戰,豁命以赴才確保了李世民的勝利戰果,更遑論武德貞觀年間侯君集爲大唐6續立下的汗馬功勞,可以說,如果論侯君集的資歷和戰功,上功臣畫像是沒有任何問題了。

可惜的是,侯君集做錯了一件事,儘管最後關頭他懸崖勒馬,但,終究給自己的一生留下了不可抹去的污點。

謀反就是謀反,哪怕關鍵時刻懸崖勒馬了,也不可能褒獎他是功臣,李世民饒他性命已是法外開恩,地位一落千丈是必然的,從此淪落權力中樞邊緣也是意料中事,至於上功臣畫像這麼榮耀的事,輪到誰也不可能輪到侯君集。

所以李素驟聞侯君集不能上功臣畫像後驚訝了片刻,隨即臉色恢復正常。

侯君集的性命可以說是李素救下的,而且李素救過他兩次,第一次是侯君集平高昌後縱兵濫殺搶掠,後來被告後,被李世民貶謫千里,李素在李世民面前諫言力保,這才令侯君集回到長安,第二次是李承乾謀反前夜,李素親自登門拜訪侯君集,努力勸服侯君集懸崖勒馬,將箭已離弦的情勢硬生生拉了回來,這纔有了侯君集在謀反之夜臨時倒戈,跪在太極宮前自縛請罪,終歸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一次兩次,救命之恩大如天,李承乾謀反後,侯君集被除爵貶謫瓊南,已離開長安一年了,儘管侯君集未曾向李素道過謝,可李素知道,他的救命之恩已深深刻在侯君集的骨子裡,哪怕李素某天忽然決定造李家的反自立爲王,只消一紙書信,侯君集就會毫不猶豫地殺官立旗,千里投奔。

這就是男人與男人之間的交情,不在推杯換盞,不在海誓山盟,哪怕多年杳無音訊,到了應該爲彼此用心用命的時候,輕飄飄的一句話便能自割大好頭顱奉上,以全朋友之義。

緩緩摸着下巴,李素開始猶豫起來。

不能上功臣畫像雖是情理之中,但侯君集與李素的交情不同,好歹也是自己冒着天大的風險救過兩次的人,這次侯君集被排除在功臣畫像之外,李素心裡多少還是有點不太舒服的。

所以李素在猶豫,自己要不要再作一次死,讓侯君集能在功臣畫像上露露臉?

念頭轉瞬即逝,李素苦笑兩聲,他知道這是很不現實的。侯君集捲進李承乾謀反案是不爭的事實,被李世民饒了性命已然是蒙天之幸了,若再不識進退,貿然幫侯君集這個忙,恐怕連李素自己都會被搭進去。

回過神來,卻見王直一雙小眼睛緊緊盯着他,目光裡滿是探究意味。

李素皺眉:“你這樣看着我很危險,因爲我英俊的相貌會讓你愛上我,但我又不好男風這一口兒,尤其是你長得如此猥瑣……”

王直嘿嘿乾笑,道:“我也沒那愛好,其實我就是想問問,爲何這次你不打算爲侯君集爭取點什麼,畢竟當初你可是一次兩次的救過他,這次侯君集上不了功臣畫像,我以爲你至少會幫他爭一下的……”

李素淡淡道:“我救侯君集只是適逢其會,隨手爲之,當初我和你兄長被困西州,即將以身殉國,是侯君集領兵來救,雖說是奉了陛下旨意,但救了我是事實,所以我加倍報之,至於上不上得了功臣畫像,那是侯君集自己的事,跟我沒關係,他自己做錯了事,能保住命已是福氣,其他的身外名利,我可沒義務幫他去爭。”

王直愣了片刻,點頭道:“明白了,那麼,我便將事先做的一些安排撤去吧……”

這下換李素愣了:“你事先做了什麼安排?”

王直笑道:“你兩次救侯君集的性命,我以爲你和他交情莫逆,這次他上不了功臣畫像,我覺得你可能會傾力相助,所以沒等你下令,我便事先開始佈置了……”

李素皺眉:“你在長安城裡散播流言爲侯君集造勢?這種法子很危險,不到性命攸關的當口輕易不要動用,很容易引火燒身的。”

王直笑道:“我豈是不識輕重之人?散播流言這種事我多年沒幹過了,若被當今天子知道自己眼皮子底下有一股他無法掌控的勢力,你我長一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那你剛纔說事先做了佈置,究竟是什麼佈置?”

王直嘿嘿一笑,湊過來壓低了聲音道:“我在十幾位開國老將府邸裡安插了一些人,畢竟侯君集也是軍伍中人,我昨日秘密下令,讓那些人打探老將軍們對侯君集不能上功臣畫像有什麼私下裡的議論,畢竟侯君集的資歷擺在這裡,連他都不能上功臣畫像,老將軍們必然有些說法的……”

話沒說完,李素雙眼圓睜,倒吸一口涼氣,失聲道:“你在開國老將們府裡安插了眼線?”

王直睜着無辜的眼睛道:“對呀。”

李素語聲有些顫:“什麼時候的事?你安插了多少人?他們在老將府裡所任何職?長安城有多少權貴家被你滲入了?”

連珠炮般的問題砸得王直腦袋懵,急忙道:“你莫急,一個個的問,你一下子問這麼多,我該先回答哪個……”

一把揪住王直的衣襟,李素猛地將他拎到自己面前,咬着牙冷冷道:“別的問題我慢慢問,你先回答我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我什麼時候讓你擴張勢力,將眼線埋進權貴府裡去了?你個混賬知不知道這件事情有多嚴重?”

王直愕然道:“當初你讓我去長安城交朋友,暗中培植羽翼,爲的不就是這個嗎?我還記得當初你說過,咱們的勢力展到最後,不但市井民間,也包括功勳權貴,甚至連太極宮有什麼風吹草動,咱們都能第一個知道消息,做到這一步,咱們便可長安城自保無憂了,如今我差不多快做到這一步了,如今連太極宮裡,我都暗中收買了十餘名管事宦官,每月按時出宮給我遞消息,甚至我在關內其他幾個州城都佈置了眼線,如今你咋又改主意了?”

李素驚呆了,定定注視着王直,心中卻如驚濤駭浪,翻騰不止。

這纔多少年,王直居然做到這個地步了,而自從晉陽平亂之後,李素擔心李世民對自己培植的暗中勢力有了懷疑,於是非常果斷地淡出了與這股勢力的聯繫,他很清楚,這股勢力是一個非常犯帝王忌諱的東西,而且見識過李世民身邊的老宦官常塗的能力後,李素愈忌憚,甚至懷疑李世民早已知道這股勢力的存在,只是不知什麼原因沒有對自己和這股勢力動手而已。

疏離這股勢力是保身之道,當初培植它的初衷也是爲了自保,不可否認這股勢力確實幫了自己不少忙,當初與太子的爭鬥,與魏王的爭鬥,包括使計讓高家解除與東陽的婚約等等,這些都與這股勢力暗中策劃相助有關。

可是李素很清楚,這是一柄雙刃劍,能殺敵,亦能傷己,尤其是在大唐天子的眼皮底下,事到如今,若說李世民對它毫無察覺,這種自我安慰未免太過天真,李世民必然知道了一些什麼,只是暫時隱而未而已。

當初李素從晉陽回長安後便叮囑過王直,讓他不要再展壯大了,否則必有性命之虞,沒想到王直這個殺才不聲不響竟將勢力擴張到如此地步,還把眼線埋進了權貴府邸和太極宮……

老實說,這種作死的姿勢非常新穎有創意,李素多年沒見過了,更要命的是,這股作死的勢力理論上的領是他自己,也就是說,萬一哪天李世民決定動手了,第一個要剁的人是自己。

想到這裡,李素手腳頓時冰涼,一顆心更是沉入了谷底。

見李素失神呆,王直小心翼翼地推了推他:“李素,你咋了?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

李素回過神,看着王直無辜且心虛的醜臉,幽幽地嘆了口氣,然後朝他拱了拱手,道:“我有一句‘彼其娘之’不知當講不當講……”

王直:“…………”

李素臉色難看地道:“當初我有沒有跟你說過,你手下的勢力不可再壯大,維持現狀,收斂鋒芒,低調行事即可?”

王直垂下頭,訥訥道:“你說過。”

李素冷冷道:“可你似乎並沒有聽我的話,反而將它展得愈壯大,連宮裡和權貴府裡都被你安插了人,我可不可以請教一下,你是怎麼想的?”

王直沉默半晌,低聲道:“李素,這些年你在長安城如何一步步走到今日,我和兄長都默默看在眼裡,旁人見你懶散,我和兄長卻知道,你有大本事,大智慧,你刻意收斂鋒芒是因爲你藏拙,是爲了自保,可你這些年小心翼翼走過來,好幾次性命攸關之時,看看你身邊的人,真正能幫到你的有幾個?我和兄長可以爲你豁出性命,但我們終究位卑言微,縱然豁出命去,能幫到你的也很有限,可以說,真正掌握在你手裡的力量,除了當年培植出來的這股勢力,幾乎已經沒有別的了,事實上,咱們手裡的這股勢力這些年確實幫到了你,我不理解,爲何你連僅有的完全屬於自己的東西都不願意握在手裡,反而刻意壓制它的壯大?”

李素搖頭嘆道:“因爲你未曾居廟堂之高,所以不知裡面的險惡,咱們手裡握着的力量看起來強大,其實卻如空中樓閣,只要當權者輕飄飄的一句話它便會轟然倒地,而它也將導致我們滿門被誅,身死魂滅,王直,你將它展得再壯大,在當權者眼裡它終究還是脆弱得不堪一擊,我不能拿你們兄弟和我自己家人的性命冒險,因爲它如今並不是非常有必要存在的,早點抽身而出纔是保身之道……”

王直正視李素的眼睛,嚴肅地道:“李素,它最初確實是脆弱的,可它已漸漸強大起來了,如今長安城的權貴府上幾乎都有我們的眼線,雖然這些眼線在府裡的地位並不高,大多是雜役,丫鬟,廚娘,高一點的也只是管家,門客等等,可假以時日,我安插進去的人的地位將會越來越高,位置也將越來越重要,終有一天,它能決定某個陰謀,某個事件甚至某條國策的左與右,而這股力量,一直都握在我的手裡,更準確的說,它握在你的手裡。”

李素微微動容。

不得不說,王直能把這股勢力展到這個地步,說明他確實是個非常有能力的人,這個事實遠遠出乎李素的意料,在他印象裡的王直,先是自己可以完全信任的小兄弟,是過命的交情,其次,王直以往的能力並不出衆,論武力,他不如兄長王樁,論智謀,他不如李素甚遠,他唯一的優點是懂得變通,善於交際,而且有點小聰明,所以李素當初決定展一股完全屬於自己的勢力時,由於身邊實在缺少信任的人,不得已將此事託付給了王直。

這些年下來,王直做得滴水不漏,雖無功但也無過,李素默默觀察了兩年後,終於放心讓王直去折騰,近年來已很少過問王直將勢力展到怎樣的規模,可他實在沒想到王直給了他如此大的驚喜,不,驚嚇。

“王直,你想得太簡單了……”李素長長嘆息,他沒有責怪王直,對身邊最親近的人,李素不忍苛責,更何況王直的本意完全是爲了他李素。

“當今天子非昏君,我們手裡的這股勢力我懷疑他很早便知道了,一直隱而未,或許是因爲我們並未做出太過分的事,也或許是他等着它展壯大,像養豬一樣,等它肥了再將它拿過來,取爲己用,你辛苦這些年,最後難免爲他人做嫁衣不說,連性命也難保,這也是我當初要你維持現狀,收斂鋒芒的原因……”

王直悚然動容,看着李素無奈苦笑的表情,王直突然覺自己好像真的做錯了事。

李素繼續苦笑道:“王直,你雖非朝堂中人,但你這些年也算經歷過大風大浪了,你應該很清楚,我們手中的勢力如果沒有朝堂作爲根基,是絕對沒有辦法長久的,而且你也應該知道,它犯了帝王的忌諱,將來的下場只有兩種,一是被帝王徹底從這世上抹掉,二是被帝王摘了果子,只消換掉幾個管事的人,這股勢力便能合理合法地收爲帝王己用,不論哪種下場,你和我的下場都必將是罪魁禍,滿門誅滅,現在你明白其中利害了嗎?”

王直驚愕半晌,道:“你確定陛下已知道這股勢力的存在了?”

李素嘆道:“我不確定,但我有直覺,或許你不相信直覺這東西,但我信,當今天子一生英明敏銳,我相信他不會毫無察覺,有時候我甚至感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已落在他的眼中,包括我們手上掌握的勢力。”

王直沉默許久,忽然笑道:“李素,有件事情你莫搞錯了,這股勢力是我的,不是‘我們’的,聽好了,是完全只屬於我一個人的,與你沒有半分干係,你一個欽封縣公,眼高於頂,正是春風得意之時,怎麼可能屑於籠絡一批市井無賴和遊俠兒,專門幹那些聽牆角,說閒話的下三濫勾當?說出去都沒人信的。”

李素一愣,很快他便明白了王直話裡的意思,心中不由泛起感動,使勁將他腦袋一推,笑罵道:“咱們是一根繩上的螞蚱,陛下若要動手,第一個要殺的人必然是我,你以爲說一句與我無關陛下便真信了?你是真傻還是當陛下傻?還有,我李素難道是那種需要朋友幫我背黑鍋的人嗎?”

王直也知道自己這話說出來實在是掩耳盜鈴,無論如何,這股勢力與李素是不可能脫開關係的,想想自己這兩年沒聽李素的話,將勢力展到這般壯大,直到今日方知闖了大禍,不由神情沮喪,面帶絕望。

“我……我這就解散了它!趁陛下沒對你下手,咱們主動把它抹掉,陛下總該放心了吧?”王直突然狠道。

李素淡淡道:“現在解散它,只會逼陛下提前動手,以我估計,陛下多半欲將它收歸己用,所以才一直按捺着沒動手,你記不記得當年咱們第一次動用這股勢力在長安城散播關於太子的流言,還有爲了解除高家與東陽公主的婚約而在長安城市井民間興風作浪,在東宮門前殺人等等,這些事咱們看似佈置得密不透風,其實如果用心追查的話,還是能查到蛛絲馬跡的,可奇怪的是,往往官府查到一半時便馬馬虎虎結案收手,不再繼續追查了……”

王直悚然一驚:“你的意思是說……”

李素沉着臉點頭:“沒錯,我估計陛下其實早已知道,沒繼續往下追查,是因爲他對這股勢力有了興趣,但是覺得它太弱小,不值得動手,所以索性安心等待咱們展壯大,他也想看看咱們能壯大到怎樣的地步,壯大以後會對長安城起到怎樣的作用,最後再評估它值不值得收入自己囊中……”

王直此刻真的慌了:“陛下有那麼厲害?如此,咱們豈不是成了他籠子裡待宰的雞?他想什麼時候宰,想宰哪一隻,隨手便拎出來下刀?”

李素斜睨了他一眼,哼道:“不然呢?難道你以爲自己是脫繮的野狗,想怎麼浪就怎麼浪?王直,你太小看天下英雄了。”

想到當初在甘露殿晉爵縣公時,李世民對他說的那幾句莫名其妙的話,李素越來越肯定李世民必然知道了什麼,那幾句話不是隨口說說的,分明意有所指。

重重嘆了口氣,李素道:“現在解散它已來不及了,我相信陛下已盯上了它,並且對它的興趣越來越大,帝王看中的東西,誰若敢把它抹去,只會逼得陛下提前對咱們動手,還有……”

李素語聲一頓,壓低了聲音緩緩道:“還有,你確定這股勢力如今果真還在咱們的掌握之中嗎?你那些心腹親信們,你確定他們沒有被收買,確定陛下沒有將眼線安插進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你能在權貴府上安插眼線,陛下爲何不能在你的地盤安插眼線?”

王直臉色刷地蒼白,冷汗一顆顆從額頭滑落,嘴脣囁嚅幾下,想說點什麼卻又不知該說什麼。

李素拍了拍他的肩,嘆道:“年輕人,跟當今天子鬥心眼,你還太嫩了……”

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老婆要生了,請假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宮消息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妨輕狂求保底月票!!第四百五十八章 近鄉情怯第七百九十四章 公主夜宴 中第二百零一章 化解干戈第五百八十七章 立箸即倒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一百一十二章 鬆州之變第四十四章 行宮遇刺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求本月保底月票!!第九十二章 溫柔歲月第四百九十二章 你很重要第八百六十四章 刺王殺駕第八百三十章 舅甥計議 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官賜土地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州隱秘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宮消息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七十四章 執念心魔第八百一十三章 途窮問計 下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八百二十三章 突起變故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期而遇第六十二章 驢脣馬嘴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請圈禁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後路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三百六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財救命第七百一十章 取捨抉擇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遲暮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九十四章 分兵駐隘第一百七十八章 馨香滿院第三十三章 美人如畫第八百七十八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四十七章 烏龍截擊第八百一十二章 途窮問計 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二百七十九章 賜婚聖旨第八十七章 長安所見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七百一十二章 金殿爭女第九百零七章 退兵部署 下第五百零五章 斯文打劫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二百七十九章 賜婚聖旨第二百四十五章 李二拒婚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七百二十七章 登門認親 上第六百零八章 打破平衡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自罷兵第八十五章 開鍋釀酒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一百二十二章 進退難取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脫囹圄第七百八十一章 斷腕籌謀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七百七十七章 積年恩怨第六十二章 驢脣馬嘴第二百零一章 化解干戈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一百二十九章 登門悔婚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四百九十八章 茶道歧路第四百八十七章 封官入省第八百四十六章 故人遠來第六百四十四章 暗中查證第六百四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新章節 三百九十三章 在審覈第八百二十五章 置之死地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門賠禮第六百八十一章 宮闈密奏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八千字兇殘更新已畢,求月票支援!!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九十章 魔王醉酒 下第九百二十九章 意外所遇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