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博取功名

“男主外女主內”也算是傳統習俗的一部分,這種習俗從原始社會一直延續到現代社會。

夫妻各司其職自然是好事,有利於家庭團結穩定,然而一內一外難免產生了隔閡,丈夫不懂油鹽醬醋,妻子不懂家國天下,漸漸的,夫妻之間的共同話題交集部分已越來越少,最終夫妻二人忙了一天鑽進被窩裡,除了行房以外竟無半點交流,家庭的氣氛不知不覺間便陷入了沉默和壓抑。

自從李素被封縣公後,許明珠的壓力越來越大,她發現夫君的地位越高,心裡想的事情也越來越多,裝的東西也越來越深遠,深到她已無法理解,甚至連附和都很吃力,敏感的她漸漸發覺夫君這兩年做的事情越來越多,可讓她知道的卻越來越少,往往某件事情鬧大了,天下皆知了,而她纔是最後知道的人。

甚至於,夫君無論謀劃任何大事小事,府裡那位武姑娘都能直接參與,而她,卻只能站在門外,幽怨地看着他和她密語籌謀,自己卻從來無法插一句話。

這些還是其次,最令許明珠揪心的是,與李素成親好些年了,如今的她已二十歲出頭,可至今卻沒能爲李家生下一男半女,在這個重視香火傳承的年代裡,女人無所出便是天大的罪過,雖說皇帝陛下給李素升官晉爵時沒忘給她不斷提升誥命品級,可是許明珠心裡仍然沒有安全感,誥命品級只是空中樓閣,“無後”卻是一個隱形的炸彈,她太害怕自己不能生育,更害怕夫君因爲無後而與她疏離,甚至最後以“無後”爲由將她休了。

許明珠最近的落落寡歡皆因此而起,夫君晉爵縣公固然榮耀,可對她來說,這種不安全感卻隨着夫君的地位升高而愈發懼入骨髓。

直到今日此刻,夫君牽着她的手,漫步後院池塘娓娓而談,從家中未來的長遠規劃佈局,說到朝堂國事,逐個品評皇帝陛下的諸多皇子,將他們的優缺點細細掰數,哪個皇子背靠哪位重臣,身後是隴右或山東哪家門閥的勢力支撐,宮裡哪位娘娘在陛下面前得寵,這位娘娘生的皇子爭嫡東宮的勝算幾何,自己爲何拒絕魏王的拉攏,在如今表面平靜實則暗潮洶涌的朝堂裡如何自保,如何站隊,爲什麼唯獨與晉王殿下走得如此近……等等。

說實話,李素今日說的這些,許明珠大部分聽不懂,從他嘴裡吐露出來的人名有些她連聽都沒聽說過,更遑論夫君後面說的所謂“時機”“火候”,夫妻二人手牽着手沿着池塘走了好幾圈,許明珠一路卻如同聽天書一般,一臉懵懂茫然的表情。

然而,儘管聽不懂,許明珠一直以來自卑惶恐的心卻莫名變得安寧祥和,聽着夫君語氣低沉緩慢地說着他的想法,他的謀劃,許明珠美眸漸漸放出了光亮,紅豔的嘴角勾起一抹動人的弧度,笑意越來越深,滿腹心事不知不覺間竟消弭殆盡,不復存在。

終於……走進了夫君的世界。

夫君的世界複雜詭譎,她不懂,但她知道,這是個非常精彩的世界,夫君推開了通往這個世界的一扇大門,含笑站在門口,執子之手,溫柔地邀請她放眼俯瞰,指點天下豪傑英雄。

“夫君……”

許明珠忽然打斷了李素的話頭,撲進了他的懷抱放聲大哭。

輕撫着她的頭,李素笑道:“莫哭了,叫下人們看見,你這當家主母日後威信何存?”

“這兩年夫君我太忙了,說是懶散淡泊,可還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爭名奪利裡面,有些是我想做的,有些是時勢逼着我不得不做的,總之,終究忽略了夫人你的感受,讓夫人受委屈了,以後夫君不會再犯這種錯。”

許明珠慌忙搖頭,哽咽道:“是妾身無理取鬧了,夫君莫怪罪。這些年夫君忙碌奔走都是爲了咱們這個家,妾身從嫁過來第一天便知道,夫君是個做大事的人,也是世上最孤獨的人,夫君的委屈沒人心疼,卻還要反過來安慰妾身,不但要籌謀國事,與權貴爭鬥,回到家裡也不能省心,還要分神照顧妾身的感受,夫君已經做得足夠好了,反而是妾身……做得太失職,妾身想死的心都有了。”

李素笑道:“罷了,這裡只有你我夫妻二人,就用不着互相自我批評了,話說回來,夫人閒在家裡胡思亂想終歸不太好,所謂‘無聊生禍患’,我得給夫人找點事做,剛纔我說過嶺南,隴右等地買地建莊置產業,還有整合咱家幾個作坊,由丈人出面代理等等事宜,我便全部交給夫人了,不管男人女人,日子過得忙碌一點才充實……”

許明珠用力點點頭,臉上綻出燦爛的笑,顯然非常樂意接受李素交給她的工作。

溫馨的沉默過後,許明珠咬了咬牙,擡起頭看着李素,神情毅然決然地道:“夫君還是娶一房媵妾吧,妾身知道你心裡只有我和……東陽公主,可公主不大可能被陛下賜婚,夫君身邊也需要多幾個女人幫襯,噓寒問暖也好,幫夫君籌謀國事也好,夫君已是縣公,終歸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單打獨鬥,既然無法迎東陽公主進咱李家,依妾身看……”

許明珠咬了咬下脣,遲疑地道:“依妾身看,咱家那位武姑娘……似乎不錯,不但模樣迎人,而且足智多謀,夫君將她收進房,徹底攏了她的心思,教她往後一心一意爲咱家出謀劃策,有她在夫君身邊,對夫君來說終歸不是件壞事……”

李素一個趔趄,差點一頭栽進池塘裡。

古怪地注視着她,李素吃吃地笑道:“把武姑娘收房?夫人,你這主意實在是……夫人啊,你這不是幫我,是在折我的壽啊。”

不知想到了什麼,李素神情忽然一肅,眼中露出一絲殺機:“夫人爲何突然說起將武姑娘收房?莫非她平日在你耳邊有意無意吹了什麼風?”

此刻李素面色陰沉,目光裡殺意閃現,許明珠嚇了一跳,李素這陌生的模樣她從未見過,驟見夫君忽然變臉,她不由得打了個冷戰,情不自禁往後退了一步,儘管明知李素如此神情針對的並不是她,可她還是打從心底裡冒出一股寒意。

“沒,沒人吹風,夫君莫誤會,是妾身自己的念頭,畢竟武姑娘這兩年對夫君助益良多,可是……再有助益,她終歸不是咱家的人,不給她一個實實在在的名分,保不齊日後會與夫君生了二心,所以妾身想……”

聽到不是武氏在背後興風作浪,李素陰沉的表情終於漸漸緩和。

在李素的心裡,這個家是他最重視的,也是他寄託餘生的一方淨土,所以絕對不能容許任何人把自己的家添加明爭暗鬥的氣氛,哪怕未來的女皇也不行,否則李素不介意再次改變歷史的軌道,把未來的女皇扔進井裡活活溺死。

防備都來不及的一個女人,許明珠居然動了心思將她收進房,李素實在不知該如何評價她的天真爛漫。

沉默半晌,李素緩緩地道:“夫人啊,你這是要謀殺親夫啊……”

***

地位高了,李素的德行卻沒變。

性格是刻入骨子裡的東西,無論物質條件再好,地位再高,懶散就是懶散,只要天沒塌下來,世上就沒有任何事值得李素稍微勤快一點,對他來說,躺在牀上翻個身都嫌費勁,每天過着吃飽了睡,睡醒了吃的日子,跟豬圈裡的豬一樣,除了外形比豬英俊一點外,基本沒太大區別了。

當然,李素不可能總躺在家裡吃吃睡睡,偶爾也出門溜達一圈,河邊釣魚,上山捉野兔,道觀裡調戲公主道姑,或是跟王家兄弟聊聊人生。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河裡的魚自然也復甦了。

金燦燦的陽光灑在涇陽河面上,波光粼粼如鏡,河灘邊的青草隨着溫柔的春風,慵懶搖曳地伸展着舒服的懶腰。

李素坐在河邊,一根長長的釣竿平懸在河面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等待魚兒咬鉤。

一人一竿,獨釣春江。

明明一幅可以入畫的畫面,被王家兄弟破壞了。

“釣了多少?”王直搶先把李素身邊的魚簍抓過來晃了晃,見裡面空蕩蕩的一條魚都沒有,於是不屑的撇了撇嘴:“釣多久了,啥都沒有,手藝太差了。”

李素慢吞吞地扭頭,瞥了他一眼,沒吱聲。

王樁也湊過來看了看,然後大大咧咧地道:“李素,你釣魚的法子不對,來,我教你……”

說完王樁轉身尋摸了一根筆直的樹枝,將樹枝的一頭用刀削尖,然後撲通跳進河水裡,盯着河面沒多久,猛地將尖銳的樹枝刺出,一條肥嫩的鯉魚被釘在樹枝上,不甘心地垂死掙扎。

Www ▪ttкan ▪C ○

“看見沒?這才叫捉魚,一上午能捉十多條,回家燉了湯夠你家吃兩天,美很。”

王直熱烈鼓掌,爲王樁的精湛刺魚手藝大聲叫好,王樁半截身子站在河水裡,得意洋洋地朝李素飛了一記炫耀的眼神,靜謐幽雅的河邊頓時熱鬧得跟戲園子似的,優雅頓時化作三俗。

李素臉頰抽了抽,不得不收回了釣竿,無奈地喃喃嘆了口氣:“倆殺才!”

大好的風景全被倆二貨煞得乾乾淨淨,檔次蹭蹭的掉了一大截。

“你倆來找我有事嗎?有事快說,說完趕緊從我眼前消失。”

王直湊到他身邊道:“我們剛來咋就趕我們走?你有事?”

щшш тTkan ℃o

李素嘆道:“我沒事,只是今日出門之前我看了看黃曆,上面說我今日只宜釣魚,不宜跟人來往,尤其是某兩位姓王的咋咋呼呼的人,更要避而遠之……”

王樁憨傻得可愛,聞言懵懂地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你說兩位姓王的莫非是指我們?”

“雖然答案很殘忍,但……沒錯,確實是指你們。”

相比之下,王直倒是聰明多了,滿不在乎地拉了拉王樁的袖子,道:“兄長莫信他,來,坐下來。”

說完也不管地上乾不乾淨,兩兄弟一左一右盤腿坐在李素身邊。

李素斜眼瞥了瞥,最後實在忍不住了,道:“我爹從小教育我,不要跟不愛乾淨的孩子一起玩,賢兄弟能不能找塊乾淨的石頭坐着?隨處亂坐不怕長痔瘡嗎?”

王樁呵呵笑道:“少來,李伯伯決計不會教你愛乾淨,李家就你有這個毛病,李伯伯自己整日到處吐痰,聽說吐的痰都扔旁邊史家的院子裡去了,而且每次都扔同一個地方,這些年過來,史家院子牆內比他家茅房還臭,史家嬸子那麼潑辣一人,畏於你家權勢還不敢吱聲……”

李素臉色頓時有些訕然,哼了哼,板着臉道:“你們來找我到底有事沒?”

王家兄弟互視一眼,沉默片刻,王樁道:“李素,我不想留在家裡了,我想去府兵大營。”

李素意外地看了他一眼,道:“你家婆姨最近對你下毒手了?”

王樁臉色一僵,不自在地乾笑兩聲:“當然不是,自從上次太子謀反我與婆姨並肩殺敵之後,她對我好多了,我在家裡可謂夫綱大振,振得不能再振……”

李素眉梢一挑,朝他笑道:“哦?那真是可喜可賀,倒要請教一下,你在家是如何振夫綱的?”

王直噗嗤一笑,在旁邊拆臺:“兄長的夫綱全振在臉上了,自打兄嫂並肩殺敵之後,不知二人私下裡如何商量的,反正談妥了,打人可以,不準打臉,所以兄長如今臉上半點淤痕都沒有,身上衣服蓋住的地方卻是青一塊紫一塊,觸目驚心,令人心酸……”

話剛說完,惱羞成怒的王樁擡手將王直的腦袋摁進了草地裡來回摩擦洗地。

“不說話會死嗎?嘴不那麼賤會死嗎?會嗎?”

兄弟二人鬧了一陣後方才盡興。

王直索性整個人仰面躺在河邊的草地上,陽春的太陽有些刺眼,王直閉着眼,安靜地在春風裡打起了盹。

李素卻望向王樁,淡淡道:“家裡日子過得好好的,爲何又要去從軍?我記得去年我還託了程伯伯給你升了一級武銜,如今已是校尉了,雖說是不掌兵的閒職,卻也是武官身份,多年前你說要博個功名,如今既不要你領兵打仗,也得到了應得的功名,家裡買了那麼多地,有錢又有糧,說說,你到底哪根筋不對了,突然又要去從軍?”

王樁嘆了口氣,苦笑道:“就是因爲日子過得太安逸了,我這渾身上下不對勁,總覺得過得跟廢物似的……”

話沒說完李素的臉色便不善了,這混賬話說的,是在罵我嗎?日子過得安逸有什麼不好?哪點像廢物了?

見李素神色不對,王樁情知說錯了話,急忙安慰道:“你莫誤會,我沒說你,就算是廢物,那也有‘真廢物’和‘貌似廢物’的區別,很明顯,你屬於……”

李素臉色越來越不好看,揮了揮手,嘆道:“略過這句爛到不能再爛的解釋,你繼續說你的想法。”

王樁接着道:“還記得當初咱們坐在村東頭的山腰上,我說過,我想到外面去看看,因爲我還年輕,不能將大好的一生埋沒在太平村這個小地方,後來我從了軍,跟隨大軍收復鬆州,又跟隨你經略西州,也算經歷過大小戰陣了,太平村外面是個啥樣子,我也大抵明白了,正因爲經歷過,見識過,所以這兩年待在村子裡越來越覺得百無聊賴,我沒法跟你比,你比我靈醒,比我有本事,所以二十多歲便被封了縣公,而我,只能靠着當年血戰西州的那點微末軍功混了個校尉,李素,我今年也才二十多歲,正是博取功名的大好年華,你能封個縣公,我也想靠自己的本事博個爵位,給父母妻兒一個交代,在你面前也能挺胸擡頭,讓你覺得我王樁有資格做你的兄弟。”

長長一席話,李素微微動容。

王樁一直是憨厚性子,但是他憨厚卻並不傻,他和所有年輕人一樣有朝氣,有野心,不安分,自打從西州回到太平村後,李素明顯能感覺到王樁活得越來越消沉,哪怕有了武官職位,家裡不缺衣少食,他仍舊對生活提不起勁來。

因爲他終究不是出世的高僧,他的年紀決定了他無法甘於平淡,當一個人見過世間似錦繁華,經歷過刀光劍影,在屍山血海中打過滾,他還怎麼可能接受如今這寡淡無味的恬靜日子?

尤其是,李素最近的晉爵給了王樁更大的刺激,都是同齡人,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兄弟,憑什麼李素能在二十多歲便封了縣公,而他王樁卻只能頂着區區校尉的閒職在家裡混吃等死?

想明白了這些,李素頓時理解了王樁的想法。

年輕,便是資本,可以肆無忌憚,可以縱橫天下。

“真決定從軍?你可要想清楚,我能想辦法把你弄進府兵大營,但如果有天你後悔了,想回來重新過這平淡無憂的日子,我可沒辦法把你從大營裡撈回來,進了府兵大營可就由不得我,也由不得你了,咬牙切齒都得死撐下去,活下來功成名就,死了算你活該。”李素沉聲道。

王樁重重點頭:“想清楚了,這事我琢磨兩年了。”

李素嘆了口氣:“真是個殺才……你爹孃妻兒如何安頓?你婆姨答應你去從軍?”

王樁咧嘴笑道:“婆姨答應了,我丈人便是軍伍出身,我王家如今的好日子也是當年我一刀一槍拼出來的,想給子孫後代留個家底,蒙個恩蔭,我這一代就得豁出命去掙,至於爹孃,讓王直代我盡孝,兩三年後約莫我便回來了。”

李素徹底無語,扭頭望向王直:“你兄長又犯渾了,你就不勸勸?”

王直笑得猥瑣:“自從這兩年我發現自己越來越聰明後,基本不跟太傻的人說話了,包括兄長。”

李素嘆道:“能理解,比如我現在吧,就不喜歡跟任何比我醜的人說話,怕被傳染,包括賢兄弟二位,我都不太愛搭理你們……”

頓了頓,李素看着王樁道:“既然決定了,我便幫你託託人,你想進哪個府兵大營?長安城有十二衛,可任你挑,反正我和那些大將軍關係不錯,扔個人進去不成問題,若是想進羽林禁軍怕是有點難,那是功勳子弟才能進的,而且值衛宮闈規矩比較森嚴,過得不自在。”

王樁搖頭:“不當長安城的兵,吃太平糧跟在家種田混日子有啥區別?我要去邊關,有仗打的地方纔能掙軍功。”

李素高山仰止地朝他拱手道:“恭喜王兄,作死的境界又精進了一層,實在是可喜可賀……”

王樁苦笑道:“你莫鬧,所謂‘富貴險中求’,既然我不如你聰明有本事,想掙功名便只能用最笨的辦法,用命來換。”

李素沉默片刻,嘆道:“其實你不必如此,你若肯信我,安心在村裡待幾年,幾年內我若有機緣,或許手上能掌握更大的權勢,那時給你謀個爵位也不會太難……”

王樁笑道:“你的本事是你的,我不缺手不斷腳,掙功名爲何要依靠別人?不是靠自己本事得來的東西,必然在手裡保不了多久,王家子孫的富貴,我必須自己去掙!”

李素微微動容,最後苦笑道:“好,該說的我都說了,既然你胸懷大志,我若再阻攔便失了朋友之義,從軍的事我這幾日去打聽打聽,很快會有消息,你如今領的是校尉銜,去了府兵大營必然要領兵的,少說也應該是個營官隊正,讓你讀兵書你肯定讀不了,所以這幾日你多來我家轉轉,跟我家那些部曲聊聊領兵的事,那些都是歷經百戰的老殺才,跟他們聊過後必有助益。”

王樁憨笑着點頭應了。

長長嘆了口氣,李素喃喃道:“把你送進大營也不知是對是錯,真是造孽啊……”

扭頭望向王直,李素道:“你呢?該不會也想從軍吧?”

王直笑道:“我哪有那麼蠢……啊不,我哪有兄長那麼壯志凌雲,我還是喜歡在長安城裡混日子,日子過得挺好的,一輩子就這麼過下去我也樂意。”

李素滿意地點頭:“你作死的功力沒你兄長那麼深厚,我很欣慰。”

王直哈哈一笑,隨即道:“不過我也有件事跟你說,最近幾日長安城議論紛紛,前些天陛下召了幾位重臣進宮,不知說了什麼,反正後來你晉爵縣公的事倒是沒什麼人說了,如今長安朝野議論的是另一件事……”

“啥事?”

“據說是關於功臣畫像的事,長安城那些權貴們爲了這功臣畫像可鬧翻了天……”

李素奇道:“這有什麼好鬧的?”

“功臣畫像只有那麼幾十幅,可陛下的從龍之臣卻多了,誰能上畫像,誰不能上畫像,誰在畫像上該排第一,誰該排第二,嘖嘖,可議論的東西多了。”

李素一愣,接着搖頭苦笑,原本只是順嘴跟李世民提了一句功臣畫像的事,沒想到一不小心居然又上了熱搜榜頭條……

“由他們去鬧吧,反正不關我的事。”李素無所謂地淡淡道。

王直嘿嘿一笑,道:“還有一件事,當初你死活都要保住的侯君集,這次連畫像的邊兒都摸不到,據宮裡傳出的消息,能上功臣畫像被歷代帝王供奉香火的,至少該是忠心不二的忠臣,侯君集參與了太子謀反,雖說後來關鍵時刻陣前反戈了,但謀反就是謀反,陛下饒他性命已是皇恩浩蕩,功臣畫像可就別指望了。”

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二百四十五章 李二拒婚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三百五十章 霸臨西州 上第七百零三章 大相登門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九百四十四章 設宴遊園第六百零九章 鴻門烤宴第八百九十四章 分兵駐隘第一百一十五章 鏖戰鬆州 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氣擔當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八百零三章 無藥可救第三百零七章 雷霆清洗第八百零九章 預謀發酵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第七百七十七章 積年恩怨第三百零八章 釋歸回家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戰鬆州 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恩將仇報第八十三章 避而遠之第七百四十二章 智商碾壓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八百二十三章 突起變故第五百九十三章 待之以誠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六百六十四章 路見不平第五百八十五章 平息民怨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一百零五章 馬載離愁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下立判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禍言第十一章 活體實驗第八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論勢第三百三十九章 夜半劫持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平歸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局中局外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雨過後第一百七十一章 東陽探監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恥下問第五百一十七章 召入宮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有生之年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前交鋒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戰餘生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第四百二十章 攻守鏖戰 中第七百一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四百零六章 關塞馳援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災突至第三百八十八章 敵友難辨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五百一十章 進退得失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戰餘生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陷算計第二章 盛世民風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二百六十三章 聯姻作罷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五百零四章 巧取豪奪第五百七十四章 聖命差遣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論時勢第八百零七章 歹計安內第三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七十七章 夏花絢爛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第八百五十七章 凌煙閣前第二百九十七章 夫妻如戲第二百二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後路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鬆州 下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八百六十五章 擒拿審問 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終至西州第八百一十三章 途窮問計 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宮生變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七百五十三章 年節送禮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五百一十三章 危急時刻第六百零九章 鴻門烤宴第三百零二章 諫書犯顏 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第九百三十八章 芥蒂漸深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太子保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