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誰都指望不上

王業泰設想過很多次皇太極的反應,想過很多皇太極會採取的應戰方法。

然而王業泰萬萬沒有想到,皇太極竟然慫了。

竟然選擇了不戰而逃,選擇了所有人退出遼東把遼陽拱手還給了大明!

根據王業泰的手中掌握的情報,八旗兵現在還有主力四萬餘人,再加上皇太極剛剛征服了科爾沁部落,算上蒙古騎兵的話,至少有七八萬軍隊之多。

論兵力已經比明軍少不了多少,論作戰能力,八旗兵要比大部分明軍強悍的多,蒙古騎兵也許戰力較差,但有八旗兵督陣絕對能夠爆發出強大的戰力,而其強大的機動性更非明軍能比。

這樣的實力已經絲毫不弱於這十來萬明軍甚至還要超過一些。

雙方正面作戰的話,王業泰也沒有多少的把握擊潰建奴。他原本選擇的就是兌子戰術,寧肯損失一半的兵力也要把八旗兵徹底打殘。

畢竟建奴總共也就剩這四萬來旗丁,每損失一個便少一個。而明軍的數量卻是無窮無盡。

現在看來皇太極也明白這個道理,不願在遼陽和明軍應聘,而是選擇全體退入了草原,哪怕不得不放棄遼東老家。

在王業泰看來這樣的皇太極才令人害怕,有決斷敢取捨,不愧是梟雄人物!

而大明雖然暫時驅逐了建奴,但要想徹底建奴的威脅的話恐怕還任重道遠。

王業泰太能夠想象,在不遠的以後,大明的九邊將會遭到皇太極所統率的八旗蒙古聯軍反覆的襲擾,而明軍將疲於奔命,這對現在的大明來說絕非好事。

至於說進入蒙古草原追擊,主動向建奴進攻,便是現在的王業泰也不敢想象。依大明現在的情形,至少數年以內做不到。

王業泰在沉思着在想到底該如何應對這個場面,如何才能把儘可能多八旗兵留下來。

沉思很久以後,他知道這恐怕很難。

主要是建奴撤退的時機選擇得太好了。現在明軍還未集結,川兵、貴兵以及曹變蛟的大同兵還在來遼西的路上,王業泰手中只有遼南兵以及位於廣寧的祖大壽部,兵力加起來也就五萬來人。

這麼些兵力根本不是建奴的對手!

王業泰能夠想象,若是自己現在帶着這五萬軍隊北上阻止八旗撤退的話,必然會面對皇太極統率的八旗主力狂風驟雨般的攻擊!

八旗主力正面攻擊,數萬蒙古騎兵側翼襲擾、背後包抄。恐怕自己這五萬人馬,下場會非常的悽慘。

而且,祖大壽也不是一個能夠並肩作戰的對象。

王業泰沉思以後,果斷的放棄了這個想法,主動出擊實在不可取。

現在唯一能做的事等待各路明軍,聚集所有力量之後再向遼陽進發,看看能不能把八旗兵儘可能多的留下來一些。

想清楚之後,王業泰立刻派人快馬給各路明軍傳令,命令他們加快行軍速度,火速前來匯合。

永平府,綿延數裡的軍隊行走在崎嶇的山路上,正是大同明軍。曹變蛟騎着高頭大馬走在隊伍最前。

一匹快馬從前方如飛而來,背後插着的旗子標誌着這是一個傳令兵。

看過王業泰送來的軍令以後,曹變蛟皺起了眉頭。

“催什麼催?催命啊!老子十天跑了五百里,早已人困馬乏。”曹變蛟不滿地道。

“將軍,王總督說八旗兵要逃跑,咱們若是不趕緊加快行軍的話,若是讓八旗逃了,恐會被朝廷怪罪。”副將則憂心重重的提醒道。

曹變蛟冷笑道:“這能怪的着老子嗎?老子帶兵從大同府一路前進並沒有偷懶,八旗兵要逃誰知道啊?

再說逃了更好啊,咱們不用打仗就能輕鬆收復遼陽。”

一支萬人的軍隊正在緩緩通過山海關,士兵皆操着蜀中蠻話,讓關內的明軍聽得一愣一愣的。這便是秦翼明統領的石柱兵。

看到王業泰的軍令以後,秦一鳴冷笑了起來,不僅沒加快行軍速度,反而下令在山海關外駐紮休整天。

部下問的時候,秦翼明理所當然的道:“八旗兵既然逃了,咱們還走那麼快乾什麼,窮寇勿追的道理不懂啊!”

“可是王總督不是讓咱們加快進軍嗎?”

“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兒,不過僥倖打了幾次勝仗罷了,有什麼資格對老子吆五喝六!”秦一鳴不屑的道,“他王業泰願意追擊,他自己去追便是!”

......

寧遠城,吳襄倒是比較聽話,接到王業泰的命令以後,立刻便帶着8000騎兵出發了。

不聽話也不行,兒子吳山桂現在就在王業泰身邊,而且遼西距離遼東實在太近了。現在王業泰管着兩遼,若是不聽話的話,以後很容易被穿小鞋。

王業泰可不是那些好糊弄的文官,而是自己有着強大軍力的軍閥,吳襄可不敢得罪他。

八月初六,祖大壽帶着錦州兵三萬到達海州。

八月初八,吳襄也帶着八萬關寧鐵騎到了。

再加上王業泰直屬的遼南精銳,在海洲便集結了五萬明軍。王業泰不是拿不出更多的軍隊,只是那些新兵剛剛徵募,還沒怎麼訓練,倉促間無法派上戰場。

然而其他幾路的軍隊進展實在太慢。走得最快的川兵還沒有到寧遠。這樣算下來,再有半月的時間,這幾路明軍也未必能夠趕到海州。

而僅憑手中的五萬人馬,王業泰沒有把握打得贏八旗兵。

“看來要和八旗作戰還得靠咱們遼兵啊,這些客兵根本指望不上!”祖大壽搖頭道。

“是啊是啊,曹變蛟、秦翼明他們打流賊打得倒是英勇,一見到要打八旗兵立刻就軟蛋了。”吳襄也跟着說道。

王業泰撇了撇嘴沒有搭話,心說您二位比別人好不了多少。坑隊友的本事比哪個都強。

事到如今,王業泰已經明白了過來,不管是哪路明軍都指望不上。

薩爾滸之戰以後,隨着戚家軍的全軍覆沒。明軍的骨頭已經沒了,秦良玉的白桿兵要好一些,可是隨着一次次的傷亡慘重,便是白桿兵也學精了很多,秦翼明的猶豫不前便是明證。

“看來只能讓建奴全須全尾的退入草原了。”王業泰遺憾的道。

有心殺賊,但是各路明軍皆不配合,王業泰也沒有辦法。雖然他手中有尚方寶劍,有先斬後奏之權。可是曹變蛟、秦翼明這些人不是他能殺得了的,強殺的話後果會非常嚴重。

而且他也沒有理由處罰這些人,畢竟按照事先制定的作戰計劃,是於八月十五在海州集結,正式進攻遼陽。從這一點來說曹變蛟、秦翼明等部並未耽誤行程。

“哎,只能這樣了。”

“倒是便宜了皇太極他們。”

祖大壽和吳襄先後說道。但王業態分明看到他們長出了口氣。

事實上,沒有明軍將領願意主動主動面對八旗兵,除了王業泰自己。

看來誰都指望不上,只能自力更生了,王業泰心中暗暗的道。

第176章,戰前(第二更)第172章 議復遼陽第45章 登萊巡撫第61章 擊退第一次攻城第63章 落入陷阱第91章 佯攻第38章 王先通回家第176章,戰前(第二更)第10章 賺大了第11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75章 使其內亂(第一更)第36章 遭人陷害第60章 攻防(求收藏求推薦)第87章 奇怪的石頭城第145章 議封侯、李彥直的決定第126章 海州之戰第53章 招賢令(新書求收藏)第87章 奇怪的石頭城第51章 平定叛亂第73章 劉興治佔據皮島第164章 塞外諜報來第41章 出發第175章 監察司和鎮撫司(第一更)第34章 王業泰被彈劾了第31章 想欠老子的賭債門都沒有!第37章 請鎮東江第158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一百三十六章 決戰(1)第147章 瀋陽城下箭如雨第12章 見上司第37章 請鎮東江第61章 擊退第一次攻城第52章 宋家父子(新書求收藏!)第52章 宋家父子(新書求收藏!)第50章 陷井第181章 遼北情形第137章 絕望的鏖戰第182章 三年第131章 王業泰決定增援大淩河第181章 遼北情形第163章 大婚第121章 交戰第3章 崇禎的期待第43章 手下被抓第22章 滿桂第40章 忠心追隨的屬下們第66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92章 圍殺第176章,戰前(第二更)第83章 大連灣第65章 勝局第66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30章 崇禎跌宕起伏的一日第5章 情債第123章 急行軍,進入遼陽腹地第123章 急行軍,進入遼陽腹地第11章 一百家丁第53章 招賢令(新書求收藏)第180章 克復遼東全境第4章 王業泰的退兵之策第121章 交戰第126章 海州之戰第64章 一面倒的殺戮第33章 張之極的訓斥第173章 收復蓋、復、海三州(第一更)第38章 王先通回家第163章 大婚第10章 賺大了第114章 朝廷議增援第132章 謹慎的戰鬥第157章 入京第95章 大明第一戰將第123章 急行軍,進入遼陽腹地第108章 大淩河之戰的開幕第19章 各路勤王軍第12章 見上司第114章 朝廷議增援第45章 登萊巡撫第159章 皇帝的家宴第134章 血戰大淩河(六千多字更新)第153章 王業泰很有錢第170章 平定登萊第113章 祖大壽的憂慮(第三更)第35章 朝堂上第108章 大淩河之戰的開幕第38章 王先通回家第99章 真正的手段第44章 登州李彥直第171章 彈劾王業泰第122章 虛實第18章 好的裝備纔有強大戰鬥力第96章 生意談成第11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95章 大明第一戰將第88章 建奴的反應第135章 滿桂輸了纔好第133章 抵達大淩河城外第94章 戰後第151章 日子過得難啊第43章 手下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