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王業泰很不爽(第二更)

崇禎五年七月十五,遼南旅順。

孫元化身穿大紅官袍,端坐在校場指揮台旗杆之下,威嚴的看着下方。

諾大的校場上,上千人正趴在案几上低頭答卷。

吏考考試,旅順是主要考場,畢竟遼南的人口最是密集,金州關以南,光是原來的百姓就達十萬人。

此次吏考,並不是只允許山東移民參考,遼東所屬所有百姓皆可參加。

而整個遼南讀過書認識字的百姓不止一千,不過識字的人原本就比他人更有機會,原來百姓中大多數“讀書人”都被徵召,各有職司。

而此次吏考便是考中了,也只能當個小吏,並不能做官。所以很多已經混的不錯的“讀書人”自然不會參加考試。

而即便如此,參考的百姓仍然超過了千人,畢竟考中了便是官府吏員,以後還有機會當官,這還是很有誘惑。

而參考的人員之中,也不乏濫竽充數者,認得兩個字便想着僥倖能夠得中的也大有人在,畢竟按照官府貼出的告知,此次要招募千名吏員,運氣好了能考中也說不定。

此次考試完全由孫元化負責,由於旅順報考的人最多,孫元化便親自坐鎮這裡。

旅順城中,能一次性容納上千人考試的地方不多,經過考慮後,孫元化便把考場放在閱兵的校場。這裡地方大,最近天氣又清朗的很,七月的天氣不算太熱也不冷,露天考試也無所謂。

考試分語文、算術兩科,每科一個時辰,考試難度比科考要容易的太多!

題是孫元化出的,他心裡最清楚,只要是稍讀過幾年書的,都能考的差不多,別說兩個時辰,用不了一個時辰便能做完。

爲了這次考試,孟洛夫調了足足一千士兵負責考場警戒,幾乎一個士兵盯着一個考生,所以監考的事情根本不用孫元化操心。

看着下方撅着屁股答題的考生,孫元化微微搖頭,把目光看向了北方,他知道,在海州,平遼侯正率領大軍準備征伐遼陽建奴,一場大戰很快將起。

......

海州城,便是原來的海州衛城。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起兵,薩爾滸之戰明軍大敗以後,整個遼東便被建奴佔據。後來努爾哈赤大肆屠戮遼人,放棄了整個遼南,海州衛城才被放棄。

不過皇太極繼位後,又重新整修了海州衛,並把海州衛當做向西進攻遼西的後勤基地。

去年大淩河之戰,王業泰率領數營平遼軍襲擊鎮江寬甸,然後從鳳凰城經遼陽海州迴歸遼南,鞍山驛一戰,全殲了從海州出發的代善兩千精騎。在王業泰大軍和從金州關北上的援軍兩路夾擊下,守海州的數百建奴不戰而逃,海州便被明軍佔領。

然後便是張旭、李彥直率軍奇襲建州、瀋陽,皇太極率領建奴主力匆忙從大淩河回援,王業泰不願和皇太極硬碰,便帶軍返回了金州關。

皇太極撤兵之時,順便把海州衛城牆撤掉。

但畢竟還有根基在,所以不久前,在三十萬山東百姓的努力下,沒用多少時間,海州城牆便恢復如初。王業泰還順便重修了東昌堡、東勝堡、西平、西勝、西寧五座堡城,和海州衛城一起構成了完備的防禦工事。

而在築城期間,兩萬平遼軍全力戒備,錦州的祖大壽親率錦州軍屯兵遼河西岸,在兩方面的威脅下,遼陽的多爾袞並未敢派兵干擾築城。

王業泰知道,那是因爲皇太極率領八旗主力不在的原因,多爾袞勢單力薄,害怕出兵不成導致遼陽丟失。當然,這也是王業泰收復三州的主要原因,就是瞅着建奴主力不在。

然而現在,據鎮撫司哨探報告,在遼陽以西的草原上,竟然發現大隊騎兵的蹤跡!騎兵的數量很多,足有數萬之多!

難道是皇太極率領主力從科爾沁蒙古回來了?

王業泰知道,明軍的大舉調動根本瞞不過建奴的耳目,皇太極率主力迴歸也很正常,卻沒想到迴歸的這麼快。

而現在,朝廷徵調的川軍貴兵大同兵還在來遼東的路上,尚且沒有越過山海關。而距離海州最近的軍隊也就是駐紮廣寧的祖大壽部了,然而兩軍加起來也就四萬多人。

而且,誰也不知道建奴騎兵會什麼時候出現,會出現在哪裡?

而建奴騎兵所在的草原,距離關寧的祖大壽更近,只要皇太極願意,可以輕易跨過廣寧北面的邊牆,攻打祖大壽所在的關寧衛城。

相對於祖大壽部,在廣寧的自己要更安全一些。

得到消息後,王業泰已經派快馬往廣寧送信,現在王業泰只希望祖大壽聰明一些,希望建奴不會主動進攻。

而只需要半個多月,各路軍隊便會陸續開來,到時十萬大軍屯兵遼河,便是皇太極再來王業泰也不害怕!

此次出戰,朝廷可謂下了血本,徵調的都是大明最精銳的軍隊。

秦翼明是石柱女將秦良玉的弟弟,統領的白桿兵戰力非凡,而曹變蛟本就出身關寧,統帥的大同兵在和陝西流賊的戰鬥中屢立功勳。吳襄要弱一些,但他統領的八千關寧鐵騎實力不差,而且王業泰有絕對的把握讓吳襄聽命於自己,而不再臨陣脫逃,因爲王業泰已經給吳襄發出調令,讓其子吳三桂來自己身邊聽用。而祖大壽,自己對他有救命之恩,現在大明對建奴曾碾壓之勢,祖大壽也沒有不賣力的道理!

等到各路軍隊聚集以後,王業泰手中就有十萬軍隊,而在瀋陽,張旭李彥直更能徵集四萬軍隊隨時來援。

所以,王業泰現在迫切希望能和皇太極來一場大戰。哪怕此戰損失一半的兵力,只要把建奴徹底打殘,都是值得的!

但是王業泰也知道,皇太極並不傻,應該不會拿手中最後的實力和明軍硬碰。

對皇太極接下來會如何選擇,王業泰無比的期待。

然而沒過幾日,消息終於從遼陽傳來,王業泰忍不住皺起了眉頭。皇太極做了王業泰最不希望的選擇。

王業泰萬萬沒有想到,皇太極竟然選擇了從遼陽撤退,竟然徹底退出了遼東老巢!

第105章 鑽牀(第一更)第125章 皇太極的反應第162章 最好的辦法是推倒重來第130章 孤注一擲的皇太極第61章 擊退第一次攻城第18章 好的裝備纔有強大戰鬥力第162章 最好的辦法是推倒重來第14章 選拔第128章 大獲全勝,兩軍會師第74章第30章 崇禎跌宕起伏的一日第53章 招賢令(新書求收藏)第106章 火炮(第二更)第181章 遼北情形第92章 圍殺第123章 急行軍,進入遼陽腹地第173章 收復蓋、復、海三州(第一更)第22章 滿桂第43章 手下被抓第171章 彈劾王業泰第50章 陷井第96章 生意談成第79章 定東江第182章 三年第21章 大戰將起第177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72章 東江內亂第93章 建奴退了第31章 想欠老子的賭債門都沒有!第121章 交戰第92章 圍殺第148章 苦心孤詣皇太極第24章 出城援救滿桂第110章 皇太極的野望第75章 使其內亂(第一更)第32章 囂張跋扈第149章 莽古爾泰的決定第181章 遼北情形第48章 糧餉的問題第57章 以八旗兵爲磨刀石第88章 建奴的反應第108章 大淩河之戰的開幕第94章 戰後第81章 皮島諸將第96章 生意談成第125章 皇太極的反應第114章 朝廷議增援第162章 最好的辦法是推倒重來第77章 皮島上的女真人第123章 急行軍,進入遼陽腹地第120章 戰爭是最發財的生意(第三更)第161章 王業泰論弊制第150章 建奴愛咋滴咋滴第151章 日子過得難啊第7章 御前軍議第55章 種田第91章 佯攻第114章 朝廷議增援第146章 方正化的見聞第32章 囂張跋扈第104章 這個冬天有些忙第113章 祖大壽的憂慮(第三更)第106章 火炮(第二更)第87章 奇怪的石頭城第122章 虛實第72章 東江內亂第82章 凌遲處死第一百三十六章 決戰(1)第121章 交戰第12章 見上司第74章第160章 封你爲冠軍侯如何第101章 忙逃離第152章 沒糧去找棒子國第123章 急行軍,進入遼陽腹地第115章 中計第135章 滿桂輸了纔好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148章 苦心孤詣皇太極第11章 一百家丁第20章 奪回遵化第42章 行軍即是訓練第158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53章 招賢令(新書求收藏)第161章 王業泰論弊制第50章 陷井第145章 議封侯、李彥直的決定第130章 孤注一擲的皇太極第141章 徹底肅清第31章 想欠老子的賭債門都沒有!第6章 一幫寄生蟲第171章 彈劾王業泰第172章 議復遼陽第167章 旅順第7章 御前軍議第178章 王業泰很不爽(第二更)第5章 情債第100章 人心亂第112章 細作(上架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