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4章 絕緣電纜和古塔樹

聽完徐壽的話,馮雲山饒有興趣地問道:“徐愛卿,詳細說說看,你們科技部的成就!”

徐壽頓時得到了莫大的鼓勵,激動地點點頭,有些失態地看了看馮雲山和衆位大臣,大聲道:“陛下,當初承蒙陛下設立科技部,微臣添爲科技部副部長,這幾年來,除了改良下機器廠和機牀外,編了幾本通俗格物書刊外,沒什麼建樹。微臣不勝惶恐,生恐有負聖恩!爲此,我們科技部的屬下,對於帝國新購的火車和輪船上的蒸汽機進行研究,提升蒸汽機性能,還真找到了一個方法!”

“詳細的細節,微臣都不多說了。我們科技部專門在廣州城外江畔邊建了一處實驗基地,專門用上好的優質特種鋼材製造了幾臺改良的蒸汽機,投入到火車和輪船上。”徐壽興奮地說道:“陛下,諸位大人,用我們改良過的蒸汽機爲動力的火車,行進速度更快,動力也更足了。原本的曲烏寶鐵路與韶州至南京(廣州)的鐵路連接了起來,一起通車。但那運送煤炭的貨運火車,行車速度只有20來裡每小時,就算拼命添加煤炭,但還是提不了速。但換上我們新的蒸汽機作爲動力之後,行車速度比原來直接提升了一倍多,直接提升到每小時20多公里!而且,這還是因爲擔心火車的輪轂和曲軸等機構質量不過關,怕速度太快造成損害,沒有再繼續提速下去,下一步,我們科技部將打造自己的機車,將輪轂和曲折連桿等火車的關鍵承重機構和活動配件全部用我們自己研發的性能更好的特種鋼材製作,我相信,火車速度直接提升到40公里甚至50公里每小時都可以!”

“好!太好了!徐愛卿,朕要爲你和科技部記上一功!”馮雲山很是高興,說實話,他對20裡每小時的貨車,很是不適應,雖說在這個時代看來,已經很快了,但與後世比起來,簡直就是蝸牛一般。不過,他知道自己得適應這個時代,急不得,必須慢慢來。因此,聽到徐壽說起火車終於能提速到四五十公里,怎能不開心!比馬還要快得多,着勢必會衝擊整個帝國的傳統保守思想,掀起更大的變革!甚至,因爲這個速度,整個帝國百姓的各種生活方式,都會因此而改變!

“多謝陛下聖恩!這都是微臣和科技部同僚應做的!”徐壽不驕不躁,受到皇帝的誇獎,反而沒那麼激動了:“陛下,輪船方面,也是因爲蒸汽機的改善,動力更強,帶動輪漿轉速更快,比原本的西洋老式蒸汽機裝配的輪船,航行速度能快上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

馮雲山又誇讚幾句。對於徐壽和科技部他們這樣,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主動幫助帝國改良產業和設施,這無疑是很正確的道路。就像後世所說的,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科技更要爲生產力服務。否則,研究多麼高深的學問,不能轉化爲生產力,不能應用到實際的生產生活中,又有何意義呢?

科技部能主動出擊,找事做,提升帝國的蒸汽機整體水平,讓帝國的蒸汽機擺脫對西洋國家的依賴,甚至領先這個時代,這讓馮雲山非常的欣慰。

而徐壽這邊,也重重地舒了一口氣。

的確,早在聖王王府時期,便有風言風語說聖王設立的這個科技部,就是個沒用的衙門,徐壽他們就是吃白食俸祿的。爲此,徐壽和整個科技部都憋着一口氣。如今他們有了成績,單單改良蒸汽機這一項成就,便能爲帝國作出難以預計的巨大貢獻。這還是他們科技部就十幾個人的情況下。只要有這種盡頭和這份心,隨着科技部隊伍的壯大和人才的發展,相信以後,他們的成就和貢獻會越來越多。

科技部的插曲之後,馮雲山又回到電報總局的發展規劃上來。

對於這處電報總局的設立,原本根本不需要試點,馮雲山也知道電報大有發展。但最終電報總局還是隻敷設這段聖京到東京的電纜線路,原因便是絕緣電纜緊張。這些防水絕緣電纜,還是南洋公司以高出市場五成的價格,由大約翰出面在美國購買回來的。如今整個西洋國家都在四處敷設電纜,市場供不應求,若不是大約翰考慮到南洋公司的實力,駁不開面子,連這段一千來裡的電纜都買不到。普通的電纜到是有,但絕緣性能差,只能在乾燥的北方沙土中敷設,這江南水鄉根本不適用。

不過,即便是這種防水絕緣電纜,能不能連通這幾個城市的電報機,能不能成功通訊,馮雲山還真的有些不確定。這些技術原理他都明白,但他搞不清楚那些洋人怎麼做到的!

那麼長距離的電纜要確保不被破壞,而且在這個時代的技術條件下,想鋪一條數百上千公里的電纜,談何容易,就算電纜線保護得當,沒有斷裂或遭受破壞之憂,但長距離的敷設,穿越河流和湖泊,特別是橫跨海洋,這絕緣性能和傳輸信號衰減問題,是如何做到萬無一失的?

誠然,馮雲山知道電報的巨大好處。即便是有這些尚未解決的問題,他依舊知道,無論如何,中華帝國都必須大力發展電報業!

他深知,電報的發明,對於一個國家的軍事戰略來說,意義重大!

在近代,發明電報帶來的,首當其衝便是傳統的時空觀念在電報的衝擊下發生巨大變化。而近代這電報的發明和應用,伴隨而來的,便是西方國家征服世界的歷史。尤其是英國,電報成爲他們殖民征服和殖民控制的重要手段,發揮巨大的作用。

而鐵路和電報的相互配合應用,更是讓殖民者如虎添翼!往往在戰爭過程中,英軍中的電報敷設人員將電纜敷設到敵軍前線,敵軍一有動靜,便立馬被以電報形式告知戰場指揮甚至英國本土,得以及時調整戰略,調兵遣將。

而對於英國這樣的擁有“日不落稱號”的老牌殖民帝國,電報的投入使用,讓它對於殖民地的控制更加嚴密,通過對電報線路的不斷敷設,西方殖民者的觸角不斷延伸到世界各個角落。可以說,在整個19世紀下半期,電報是英帝國殖民擴張和統治的關鍵因素。

長距離的優質電纜,便是今後帝國發展電報業的前提條件。馮雲山是化工機械專業出身的,對於電氣方面的,也只是知道點皮毛,還是仗着當初高中學的那點物理基礎知識而已,大學學的電子技術電工基礎之類的早丟得一乾二淨。因此,他想象不出如今沒有合成絕緣橡膠技術,怎麼能製造絕緣性能優良的電纜出來?

剛纔他已經瞭解到,

想到這裡,馮雲山便喚來電報局的首席工程師莫克,通過翻譯問起這種電纜的事情。

莫克倒也還算了解,介紹其這種絕緣電纜來:“陛下,這種絕緣電纜,外表的絕緣材料爲古塔膠,具有高度的電絕緣性和耐水性。目前世界上的古塔膠,基本上由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提供。這種古塔膠,其實是一種天然的橡膠,是從馬來半島一帶的古塔樹上割開樹皮,流下的樹膠製成膠乳,再將銅線包裹,製成電纜。主要原料大部分都是從英國的海峽殖民地,也就是檳城、麻六甲、星加坡這三處地方收購的。”

原來如此!馮雲山總算明白了!什麼古塔樹,這不就是橡膠樹中的第一種麼?只不過這種橡膠,具有極好的絕緣性能和防水性能而已。

對了,自己在海南島讓那些客家人種植橡膠樹,如今也過去了兩三年,也不知道怎麼樣了!下次問問農業部劉長佑纔是。

等等!馬來半島!海峽殖民地!馮雲山立刻有了決定。既然這個古塔膠如此重要,說不得,自己要打打這東西的主意了!

原本馮雲山出兵安南,又下令李開芳支援緬甸,根本目的就是要想辦法佔領馬來半島,一旦英軍要侵略華夏,必定要經過馬六甲海峽進行補給,而檳城、麻六甲、星加坡這三處殖民據點,便是他們的必經之地和補給基地。但這三個基地,都是依託馬來半島而生存的,可以說只要佔領馬來半島,即便是不直接攻佔這三處基地,也能間接地控制這三處殖民地,畢竟他們的日常供應,甚至淡水糧食,都要由旁邊的馬來半島提供。

如今加上這個古塔樹的因素,馮雲山覺得自己更加有必要搶佔馬來半島了。而且,他知道如今的馬來半島,除了那三處海峽殖民地外,其餘的地方,不但當初的荷蘭、如今的英國,都沒有重視,放任自流,因爲都是熱帶雨林,生存環境不好,就連土著人口都很稀少。而且,當地的土著還是部落狀態,可以說,想要佔領,除了環境因素外,其餘的根本就不是大問題。

因此,馮雲山要求左宗棠對總參謀部制定計劃,立即出兵實際控制馬來半島,將所有的古塔樹及馬來半島的樹膠交易都控制在自己手中。得到製造絕緣電纜的原材料,這樣不但可以自己製造電纜,還可以延緩西洋國家的電報業,特別是跨海電纜敷設的進程。馮雲山記得歷史上,印度大起義之所以容易被鎮壓的原因之一,就是英軍有陸地電報的優勢。而在平息印度叛亂之後,英國便迅速謀劃敷設從英國本土到印度的遠距離跨海電報電纜,最終將印度牢牢地掌握在手中,若是自己斬斷電纜的原材料古塔膠的流出,必定能給這些西洋國家控制殖民地造成困難。

ps:感謝一葉知秋111、書友141011004135622大大的打賞!

895章 這就是個笑話第1191章 自污就是要讓陛下知道第1050章 上帝啊他們都是魔鬼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第1292章 賜你姓馮864章 英國人和俄國人勾結了第635 章 洪秀全的失落984章 太平洋變成內海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第1182章 錫克軍隊VS高加索軍團第231章 叛亂頭目,全部處決第199章 分配洋槍,準備出兵第109章 天地會之爭(三)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978章 被打臉的北方內閣成員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第333章 第一機器廠和鋼鐵廠的投產(感謝諸神賞)第1144章 如何咽得下這口氣935章 烈火照亮了夜空第649章 叛徒張大光793章 布爾布隆抵達聖京(求訂閱)723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下)第201章 過年,1852年735 章 在美國的吳如孝第709章 對疆政策第五章 圍困全州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第383章 湘勇成軍,聲勢大振第1036章 宣戰佈告第375章 火器和軍艦到貨第1146章 沙俄大公被刺殺第1136章 誰是頭號陸軍強國?第1306章 鐵路超過一萬八千公里第120章 攻奪廣州城(三)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第313章 尤浪漓娶親(上)第232章 修訂版《聖國田畝制度》第396 章 急於應對南王燕王的楊秀清第357章 蔣家家族會984章 太平洋變成內海第1271章 馮雲山現在的目標第七十九章 攻略韶州府(四)(求收藏!)第486章 翼王趕回天京797章 暹羅王祝大家中秋快樂!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第351章 聖國新一輪攻略(諸神兄又賞)第180章 被迫投降 (上架求首訂、求打賞、求月票!)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第626 章 袁甲三和李鴻章第484章 天京變亂( 下)東王之死第240章 討虜軍軍服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759章 學堂的普及892章 收大久保利通做兒子的林鴻年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第1151章 附庸國組成的戰爭機器852章 濱海省駐軍司令卡爾薩科夫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第1348章 黃金城(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1269章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第1034章 它要戰,朕便戰(求不養,會養死)第五十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中)1008章 萬邦來朝的萬壽節812章 請求停戰第241章 親自練兵(上)第1160章 貝奈德克元帥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第1107章 打了大勝仗都還沒反應過來第1023章 英首相對華宣戰第1083章 這樣的回答你是否滿意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第685 章 貴州和衆人的歸附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第402 章 應對之策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1114章 勝利初顯第424章 叛徒邱昌道之死第267章 洋人送鍾給東王1009章 目標對準俄美公司和澳大利亞801章 華人礦工喋血石隆門的由來第547章 吃敗仗的欽差和總督狗咬狗第344章 北伐太平軍獲救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723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下)796章 其實我們可以在墨西哥合作733 章 四面出擊第四十章 忠君殉國第599章 北京城人心浮動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241章 親自練兵(上)第665 章 英國態度的轉變893章 屈辱的高杉晉作(爲諸神打賞加更,哈,好吧,其實是限免爆肝)第545章 激戰江北大營第434章 俘虜佩裡814章 佔領巴達維亞第八十六章 五金廠驚人的盈利能力第二十四章 聖軍整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