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孟維周和馬傑隨張兆林到省裡開會,孟馬二人同住一個房間。有天晚上,馬師傅實在忍不住了,對孟維周說:“孟科長你向張書記參謀一下,換一個車才行。不買新的,就換1號車也可以。其他城市的書記誰不是皇冠3.0以上的車?誰還坐桑塔納?這也是領導形象啊。”
孟維周看得出,馬傑現在發現自己的位置牢固了,就開始耍弄1號車師傅劉平了。他心裡難免感嘆:這人啊,你今天推我一掌,我明天就踢你一腳,但他不想點破這一層。平心而論,孟維周也希望張書記有個好車,莫說車感舒不舒服,在外人面前臉上也光彩些。狗眼看人低的人多哩。外地市那些司機們,老是在他和馬傑面前調侃,說張書記是著名愛國人士,坐愛國車。
孟維周猜想張書記暫時不會同意買新車的。當上地委書記不到一年,馬上急着買新車,這不是張書記的作風。孟維周便說:“張書記同我扯到過這事,買車換車他都不主張。”孟維周有意用了一個“扯”字,一聽就知道他同張書記很隨便很親密。春秋筆法,微言大義。
今天孟維周有一種演說的慾望,既然打開了話題,就索性口若懸河了:“馬師傅,這些事情是要領導自己做主的,我們不要瞎操心,不然會幫倒忙的,影響領導形象。領導形象太重要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當然美國例外。克林頓一邊有人控告他性騷擾、逃兵役、吸毒,他一邊仍當着總統。中國就不同,羣衆的眼睛雪亮的,他們對領導的要求很高。克林頓生在美國是他的造化,要是生在中國,憑他那德行,還想當總統?癡心妄想,白日做夢!我的意思是說,不論哪裡的領導,形象很重要。說到精神,精神更重要。領導要有精神力量,羣衆要有精神支柱。所以毛澤東同志早就說過,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舉個例子吧,杜甫在安史之亂中飽受流離之苦,可他‘每飯必思君恩。’我們現在要問,君王對他何恩之有?可他仍然對皇帝老子心懷感念。忠君就是他那個時候的精神支柱。清代袁枚作爲後人,當然看得真切一些,寫詩說,‘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這裡他批判地指出,只因皇上沉溺享樂,荒於朝政,才導致安史之亂,使千萬百姓像石壕村那對夫妻一樣生死別離。這就是精神,是的,精神。精神很重要……”
孟維周眼看自己的演說合不攏口子了,便裝着尿急的樣子,拋下一句沒頭沒腦的“精神”,匆匆鑽進了衛生間。一邊小便一邊照着鏡子做鬼臉,覺得自己的胡說八道很可笑。並無尿意,半天才擠出幾滴,同剛纔的演說差不多。唉,自己原來在大學演講是小有名氣的,現在退化了。跟着領導跑,通常只需講是或好,沒有多少講話的機會。這是一種危機啊!
孟維周躲在廁所裡笑話自己,馬傑卻很佩服他,張口就是古今中外。只恨自己書讀少了,聽都聽不懂。
孟維周同馬傑的私人關係似乎越來越密切,像最好的朋友。孟維周卻一直沒有忘記姨父那句教誨:千萬不要與同事交朋友。不過,他對姨父的理論有所發展,他認爲同事之間朋友還是要交的,但要注意設防,不要授人以柄。
過了一段時間,圖遠公司總經理舒培德先生準備給張書記贈送一輛新皇冠轎車,感謝地委和張書記對他公司的大力支持。張書記不同意,說:“地委怎麼可以揩企業的油水?特別是圖遠這樣的私營企業,是新的經濟增長點,要大力保護。我們不能像有些西方國家那樣,接受所謂政治捐贈,這是我們制度不允許的。我們不是那種金錢政治啊!地委不能開這頭!”
可舒先生是誠心誠意的,怎麼辦呢?一來二去推了好幾個回合,最後決定,地委堅決不能接受贈送,只作借用。張兆林便有了新的坐騎。
舒先生的誠意,孟維周完全相信。因爲舒先生同張書記私交不錯。全區衆多企業頭頭當中,只有這位圖遠的老總被稱做舒先生。西州場面上的人只要講舒先生,誰都知道指的是舒培德。孟維周剛到張兆林身邊工作時,就看見舒先生常到張兆林這裡走動,猜想他倆的交情已很久了。張兆林對企業的負責人一般都很客氣。企業的同志,不容易啊,要多爲他們排憂解難。舒先生可以說是白手起家的創業者,更讓張兆林看重。
舒先生的根底,孟維周知之不詳,只零零碎碎聽到一些片斷,像個傳奇人物。據說他從小外出闖蕩天下,後來成了一家外國公司在中國的商務代表。舒先生幾年前到地區來搞投資考察,張兆林接待了他,兩人很談得來。有個小故事,說是張兆林宴請舒先生,服務小姐不慎將一碗湯灑了,張兆林褲子上弄了一塊油垢。出這種洋相,張兆林臉上很不好過,嚴厲批評了服務小姐:“你們服務水平太差了,幸好弄在我身上,弄在舒先生身上可是國際影響!”舒先生連連擺手:“不難爲小姐,不難爲小姐,我這個人很隨便的,都是中國同胞嘛。”再後來,舒先生不想在外國老闆那裡幹了,自己出來創業,辦起了圖遠公司。孟維周很歎服舒先生的能耐。看看包玉剛、李嘉誠、霍英東、曾憲梓,他們都是白手起家的大財佬。舒先生的前程誰能料定?英雄莫問出身啊!
那輛皇冠轎車掛上了5號牌照。也有人建議換上1號,陶老書記反正不太用車。張兆林說:“不必不必!”
張兆林這些細節在孟維周看來,都是成大氣的人才具備的。不過,西州人心目中也早已約定俗成,知道現在西州的5相當於原來的1。有人講了個笑話,說西州街上有人相爭,一個怒喝:“你算老幾?”一個答曰:“老子算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