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金之士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這八個字傳入趙固的耳畔,令他心境久久不能平復。

如果趙君更改了南下角逐中原,爭霸諸侯的國策,選擇北向進軍胡地,爭霸草原,進而拓展疆土。趙國國力蒸蒸日上,北胡豈敢南下犯趙。中原諸侯,豈會小覷趙國。

如此,屬於代郡、屬於趙國的輝煌也將到來。

如果趙國兵制成功,鐵騎能夠左右戰局。勢必會在中原諸侯掀起驚濤巨浪。趙國也將成爲第一個中原諸侯國,建立一支鐵騎的國家。

趙雍沒想到趙固聽見自己這個舉動,對方的臉色會表現出異常平靜,問道:“趙固,你就不問問寡人,爲何要在錘鍊一支令諸侯聞風喪膽的鐵騎。”

趙固整理好思緒,答道:“君上已經回答了。”

趙雍問道:“寡人說了什麼。”

趙固眸色鎮定地答道:“趙不弱胡,胡必弱趙。”

趙雍愣了片刻,又問道:“你就不問寡人爲何選擇在代郡錘鍊鐵騎的原因嗎?”

“君上欲錘鍊一支鐵騎,代郡是最好的選擇。”趙固續道,“君上選擇代郡,原因有三。”

“繼續說。”

“一是因爲代郡之民喜胡風,也善騎射,君上推行起來,不會受到阻力。”

“嗯,你說的不錯。”趙雍問道:“第二個原因是什麼。”

“二是因爲君上要錘鍊鐵騎,自然離不開駿馬。趙國之駿馬,多出自代郡。代郡之駿馬,弱與胡,不弱於中原諸侯。第三個原因,臣不敢說。”

趙雍見他臉色遲疑,欲言又止,想必是覺得有什麼顧慮,不方便說出口,擡手道:“有什麼就說,寡人不會降罪於你。”

趙固挺直背脊,聲若洪鐘道,“君上以代郡作爲試點,即使失敗了,也不會在趙國引起多大的風波。”

趙雍的心意被他看穿,也不生氣,稱讚道:“不愧是被趙國稱爲三賢之一的人。你已經猜到寡人內心所想,寡人對你沒有隱瞞的必要。”

趙雍見他沉默不語,提高語調,“寡人想在代郡錘鍊一支能征善戰、令諸侯害怕的鐵騎。趙固,你在北疆代郡經營多年,對北胡的習性、騎射十分熟悉。寡人需要你的幫助。”

趙固看不出趙雍的意志力有多堅決,沉默一會,擔憂道:“君上改革兵制,還是效仿北胡騎射。臣擔心,會有很多人反對。”

“寡人訓練鐵騎這件事知道的人並不多。”趙雍展了展衣袖,又道:“寡人也不會將訓練鐵騎的事情告訴他們。”

“君上是打算在代郡秘密訓練鐵騎。”

“不錯。鐵騎一事,事關重大。沒有十足的把握,寡人是不會讓他們知曉。”趙雍叮囑道:“趙固,你也不能泄露半點風聲。”

趙雍殷切叮囑他,不可將此事泄露出去。趙固也知曉訓練鐵騎會引發的風波,拱手道:“君上想要臣做點什麼。”

代郡,南面通達上黨,東邊是中山,西、北兩面皆是北胡。爲了應對北胡南下進攻,趙固也在代郡訓練了少量的鐵騎。但這些鐵騎,沒有經過特別訓練,都是與胡人作戰時候自發形成,也沒有很強的戰鬥力。

趙固將這些鐵騎,用來刺探北胡情況,傳遞信息。錘鍊出一支能征善戰、揚威草原以及令諸侯威風喪膽的鐵騎,也是趙固多年的心願。

趙雍得到了趙固的支持,訓練鐵騎的事情,也成功了一半,“寡人要召集代郡所有的將士。”

趙固驚道:“代俊所有的將士?”

趙雍目光堅定,語調不容質疑,“寡人要從這些將士中選拔最精銳之人。寡人也會爲這些人設置騎射的內容,並會親自考覈。”

趙固穩定心神,問道:“被選中的將士會如何。”

“凡是,善騎射之人一旦被選中,無論是胡人,還是趙人,一律享受相同的待遇。寡人不會讓選拔出的鐵騎,有高低貴賤之分。”

趙固驚慌道:“君上,一旦胡人和國人處於同等地位,國人心裡失衡,進而會帶來很多問題,甚至會導致局勢失控。”

“如果不打破尊卑觀念,不能同等對待這些將士。寡人錘鍊的鐵騎就不能同心協力。”趙雍用殷切地眼神注視着他,意志堅定,“寡人打破尊卑,可能會遇見前所未有的問題。這是機遇,也是挑戰。寡人相信,你會做到的。”

趙固見趙君無條件信任自己,且訓練鐵騎的態度明確堅定,也不願意辜負君上對他的信任,“臣願意爲君上效命。”

“好。”趙雍端起一盞酒樽,“趙固,辛苦你了。寡人敬你一樽。”

趙固回禮,揚起脖子將杯盞之酒,一飲而盡。

趙雍見他豪爽的性子,大聲道:“好,痛快。”說完,也將杯盞之中的美酒,一飲而盡。

趙固放下酒樽,問道:“君上打算何時訓練鐵騎。”

“明日正式開始選撥。”

趙固知道君上的性子,也不多說,當下領命。

趙雍拾起桌上擺放的竹簡,遞給穆澗,示意他將竹簡傳給趙固。

趙雍道:“這些都是選拔將士的標準。”

趙固接過竹簡,正色道:“臣,不會辜負君上所託。”

趙雍一揮手道:“時日不早了,你早些下去歇息。這些東西,拿回去看。”

“喏。”趙固行完禮,躬身告退。

趙固走後,司馬望族問道:“君上,你給代相的時間是否太倉促了些。”

“時間是倉促了點。”趙雍注視着趙固消失在黑夜之中的影子,“寡人相信,代相不會令寡人失望。”

屠彝也道:“君上,你選拔標準,比魏武卒選撥還要嚴格。不知代郡將士,有幾人能夠合格。”

“屠都尉所言極是。”穆澗也道:“君上,要不放寬條件。”

趙雍注視着衆人的眼神,一字一句正色道:“齊恆公帶十萬之兵,天下諸侯莫敢與之爭鋒;吳起率七萬之衆,縱橫諸侯,所向披靡;孫武麾下有三萬之兵,就可以橫行天下,誰也不敢阻攔。寡人要錘鍊一支鐵騎,兵不在多,在精。”

屠彝深知帶兵之道,讚道:“君上所言不錯,兵在精,不在多。”

“寡人也不在乎選拔合格的人會有多少。寡人要的是能夠讓諸侯聞風喪膽,北胡聽見趙國的名字就害怕的勁旅。”趙雍又道:“寡人要的是足以媲美魏之武卒、齊之競技,威武之師。”

屠彝感嘆道:“君上想要和魏之武卒、齊之競技,相媲美的威武之師,不容易啊!。”

“路,難走,纔能有挑戰性。正所謂,美景在險峰。”趙雍眸色明亮,“此次選撥,要嚴格把控,凡是不合格者,無論是誰,家族背景有多強大,一律不許重用。”

屠彝見君上這一次目光堅定是動了真格,問道:“請君上爲這支鐵騎取名。”

趙雍雙眸深沉,厲聲道:“趙之鐵騎……百金之士。”

第一百四十八章 張儀欺楚第六十三章 張儀離秦第一百三十章 齊國起五都之兵伐燕第二百三十七章 圍石邑、破東垣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伐中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晉之兵素悍勇第一百三十七章 趙國反擊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雍退位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山埋忠骨 馬革裹屍還第三百七十五章 以圍代誅第二十四章 辯論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長城,下東垣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三百章 刺殺孟姚,以亂趙國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尋樓煩,肅清邊患第二百六十八章 司馬喜三相中山第九十二章 我不會原諒你第一百二十二章 得蜀望楚,楚亡天下定第三百五十三章 秦國,孤來了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三百五十七章 趙主父咸陽議政天下(下)第五十三章 今朝有酒第九十七章 大婚日第二百二十四章 林胡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君墓第三百四十八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二十三章 九里居第二十三章 九里居第六章 賭國運第一百八十一章 齊趙換地,誰是最大的贏家第四章 破局第兩百零七章 胡地中山,寡人必有之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五伐中山第六十九章 張儀仕魏第八章 分化第五十六章 均分天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主父咸陽議政天下(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楚點將,兩國開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原大戰(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山埋忠骨 馬革裹屍還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沙丘宮變(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趙、燕、秦結盟第三章 佈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楚國撤軍,三晉與秦開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雞鳴第兩百零八章 草原上的雄鷹最終章 滄海桑田英雄盡,是非功過任人說第十四章 三晉相會第二百四十六章 趙、燕、秦結盟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一百六十七章 秦國殤第三百五十四 胡爲己用,趙主父乃第一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楚懷王入秦第二十九章 國尉第九十六章 成親大典(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甘茂入蜀平叛第二百二十二章 作戰開始第一百四十四章 燕國兩王並列第一百三十七章 趙國反擊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二百三十章 阻截楚國北上就拜託你們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三百五十一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楚太子入秦第一百四十四章 燕國兩王並列第三十九章 迷霧第三百章 刺殺孟姚,以亂趙國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下爭雄,北上草原第五十八章 三晉恩怨第一百三十七章 趙國反擊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第十三章 宮廷比試第三百三十四章 你助我歸秦,我助你歸齊第二百二十一章 趙河西之地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三百六十五章 寂寞沙丘冷(上)第二百六十章 司馬喜巧立陰姬第二十章 《管子》第五十八章 三晉恩怨第一百六十章 朝局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楚點將,兩國開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孩兒願跟隨君父,征戰疆場第九十五章 成親大典(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伐中山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山王姿亡齊第九十九章 靜心殿第三百二十六章 扶持中山王尚第二十六章 整頓吏治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第四十章 北疆告急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三百五十一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