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藥師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

葉子扔的一顆地雷。

當年萬貴太妃伺候永興帝時,一般也是寵妃,且後位虛懸多年,饒是這樣,永興帝也只是叫萬貴太妃掌管宮務,莫說是立她爲後了,只怕連這個念頭也沒起過。而萬貴太妃因知永興帝敬重敬賢皇后,連帶着也看重乾元帝,不然不能處處嚴加訓教又指了個得力的岳家給乾元帝,是以哪裡敢錯待他,饒是這樣,乾元帝這個量窄的,依舊將他們母子看做了眼中釘。永興帝駕崩之後,他們母子就被他磨搓至今。

如今也算是因果循環,他這樣一個多疑猜忌的人,偏叫他得了謝氏。自打謝氏進宮以後,李庶人動輒得咎,可見謝氏野心勃勃,自進宮就是衝着皇后位去的。巫蠱一案,李氏被廢自盡,李源一家子的性命都折了進去,得意得益的是誰?李庶人到底是皇后,乾元帝一日廢后旨意未下,她一日是國母,李庶人也是素無大過,乾元帝要廢她也不容易,且李源也是萬馬軍中殺出來的人物,心中自有丘壑,未必會行此險招,巫蠱一案,若是說其中一點沒謝氏的影子,只怕也只有當今這位才能信了。

如今謝氏爲着兩句話,就以人離間她母子情分爲由,活活打殺了十數人。,乾元帝不獨不覺得他狠心,還依舊將她看做嬌花嫩柳,心慈手軟的人物,這眼光可不是少有的好,與謝氏倒好說一聲絕配了。

盧雪得萬貴太妃信用,自是明白她話意,含笑道:“也只有謝皇后這樣的人物才配得上當今聖上哩。”

萬貴太妃又道:“去,就說我聽着皇后有孕,心中喜歡,特將我在佛前供奉了兩年的《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與皇后,請皇后早晚誦讀一二,也好使佛祖保佑我大殷。想皇后從前在庵堂持修過,自然知道此經的妙處。”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爲唐三藏法師玄奘所譯,敘述佛陀因曼殊室利的啓請,而爲在毘舍離國樂音樹下的大比丘、大菩薩、國王、大臣等,盛陳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如來的功德,並詳述藥師如來因地所發的十二大願,是,其中一願即是,衆生心中隨所樂求,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盧雪聽了,碎步走在如來像前,把香案最底下的一本經書抽了出來,將上頭的浮灰拍乾淨,先拿來與萬貴太妃瞧了。萬貴太妃點了點頭,臉上帶出一絲遺憾來,惋惜自家無旨不能擅出清涼殿,不然也能親眼瞧瞧那位謝氏。

乾元帝只說萬貴太妃爲先帝祈福,將她禁閉在清涼殿中,爲着掩人耳目,並未將萬貴太妃身邊的人一併關了,能隨意走動的人中,盧雪便是一個,且盧雪從前是內侍少監,如今雖叫乾元帝扔去了清涼殿,可品秩到底還在,是以一路行來也沒受着多少刁難,一路行到椒房殿,將腰板兒一挺,瞥了眼殿門前守着的幾個小內侍,清了清嗓子:“奴婢清涼殿內侍少監盧雪,奉萬貴太妃口諭,求見殿下。”

椒房殿外的內侍就有知道萬貴太妃的,又看着盧雪手捧蓋着黃絹的托盤,轉身就往殿內跑,片刻之後,金盛迎了出來,見着盧雪臉上先笑了起來,幾步走到盧雪跟前雙手扶在盧雪雙手上:“竟是盧哥哥,哥哥今日不伺候貴太妃娘娘嗎?”

盧雪將金盛上下一瞧,口角微微一翹:“如今您是長秋監了,我可當不起您這聲哥哥。”金盛又笑說:“當得起,當得起。”說了又把眼光在盧雪手上的托盤上掃過,看得光明正大。盧雪見狀,便含笑道:“這是貴太妃送與殿下的,要緊着呢。”金盛待要接過,無人盧雪不肯撒手,只得抓着盧雪的一隻手腕,笑說:“即是貴太妃所賜,盧少監請隨我來。”說着手上用力將盧雪帶了進去。

玉娘聽說清涼殿竟是遣了人來,來的人又是盧雪,心上不由疑惑起來:先是疑心乾元帝又猜疑起了她,是以故意試探;轉而倒是又否了,若是乾元帝當真要試她,當時也不能攔了她,不許她去。那麼,該真是萬貴太妃遣了人來,可她爲着甚呢?玉娘心上疑問,便使金盛親自接出去。

少刻,就看着一四五十歲模樣的少監隨在金盛身後走了進來。走在殿中,恭恭敬敬地跪下行了大禮,又將個蓋着黃絹的托盤高高舉過頭頂:“奴婢清涼殿內侍盧雪奉萬貴太妃口諭,特送《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與殿下,請殿下早晚誦讀,使如來保佑我大殷。”

玉娘向珊瑚看了眼,珊瑚過去從盧雪手上接過托盤,先將黃絹一掀,她倒也識字,看着書名沒差,又仔細一聞味道,只有香菸味,這才轉奉在玉娘面前。玉娘在珊瑚手上看了,便與盧雪笑道:“少監回去告訴貴太妃,就說我多謝她想得周到。”

盧雪笑道:“奴婢領旨。”順勢把頭一擡,將玉娘打量兩眼,原來盧雪無事不出清涼殿,雖久聞玉娘聲名,也不過是玉娘偶爾從清涼殿下經過時瞧一兩眼影子,看着本人面目,竟還是頭一回。他一瞧清玉娘面目,心上就是一跳,不禁將雙眼張了張,又怕露出形容來,忙將頭低了下去。

玉娘又道:“我雖久欲探望貴太妃,可貴太妃在清涼殿爲父皇祈福,想來也不便打擾,還請貴太妃勿怪。” 盧雪應聲道:“殿下所言聲是。貴太妃娘娘清修已久,早不慣熱鬧了。” 說着禁不住又瞧了玉娘眼,復又將頭低下。

他這般一眼眼瞧過來,玉娘哪能不察覺,心上只覺有異,卻是不好問的,便使辛夷取了兩匹厚絹,一匣子檀香,一掛一百單八顆的紫檀數珠來,道是送與萬貴太妃的,盧雪叩謝,雙手接過,倒退着出了椒房殿。

盧雪出得椒房殿,腳下生風一般地往清涼殿走,氣喘吁吁地來在萬貴太妃面前,臉上已滿是汗水。

萬貴太妃看着盧雪這副形容,便將眉皺了:“你這般蠍蠍螫螫地做甚?”盧雪滿是汗水的臉上忽然笑開,卻不開口,而是將左右一看。萬貴太妃見盧雪這樣,揮手令人退下,方道:“可是有什麼要緊事?”盧雪在萬貴太妃面前轉了兩轉,方輕聲道:“您是沒見着謝氏,奴婢才見着這位謝氏,可是嚇了一跳。”說着,雙眼之中精光一閃,看在萬貴太妃眼中,不由自主地將手上的數珠握緊了。

又說椒房殿那裡,珊瑚正與玉娘道:“殿下,這經書您看擱哪裡好?”金盛送了盧雪出去,正走回來,聽見珊瑚問話,忙上來道:“殿下,依着奴婢淺見,這經書您還是不留的好,那位貴太妃不是個好相與的。當年先帝雖也寵她,可一般也時常臨幸旁的妃嬪,可那十來年,宮中只出了兩個公主,其中一個還早夭了,其中要說沒有這位貴妃的手筆可就見鬼了。如今好端端地送了這部經書來,焉知其中沒有做手腳呢。”

玉娘笑道:“她送的又不是吃食,且這樣光天化日的過來,若是其中做了手腳,可不是自家害自家嗎?”話雖如此,到底也不敢將這本《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放在身邊,只叫人送去偏殿供着。

到得晚間乾元帝回來,玉娘恍若無事一般地講萬貴太妃送了本經書來的事與乾元帝說了,又含笑道:“藥師法門有許多妙法呢,誠心誦唸,可叫人心想事成,我從前在甘露庵中爲各家施主抄過許多,倒還背得來,貴太妃送的這本想是在佛前供奉過的,效驗定能更好些。”

乾元帝皺了眉道:“哪個送來的?”玉娘顰眉道:“是個喚做盧雪的。這人不知是個什麼來頭,好生不懂規矩,把我瞧了好幾眼。”

卻是玉娘是心中有病的,叫盧雪一眼眼看得不安,待得盧雪出去後,自家仔細想了回,倒叫她猜着一二:這盧雪從前是萬貴妃的心腹,做的是內侍少監,也很有些體面,自然在未央宮中走動自如,她那時又常叫時爲太子妃的李媛接進東宮玩耍,因此許與盧雪在東宮見過也未可知。今日見着,叫他看出謝氏與沈氏阿嫮相似也是有的。

那萬貴太妃傳說從前就覬覦皇位,因此才叫乾元帝忌憚,且又與宮正司宮正樓氏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干係,若是叫她知道“自家肖似阿嫮”,以此生事,豈不是要白白多受波折?是以玉娘索性當着乾元帝的面兒點上一點,以乾元帝的猜忌哪能不多思多想。他即猜忌萬貴太妃,那麼疑心的又能是哪個呢?

果然乾元帝聽見這句,臉上就現了些不喜歡來,先與玉娘道:“你的心也太大了,不知根底的人送來的東西你也敢收。你就知道那書上沒做手腳嗎?”說了就將將珊瑚叫了進來,令她將萬貴太妃送來的《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燒化了。

玉娘說不得將在金盛等人面前爲萬貴太妃辯解的話又說了回,乾元帝倒是笑了,在玉娘手上一握,嘆息道:“你前兒才發過威,我只以爲你終於明白了,才放心些,不想還是凡事都把人往好處想,這可怎麼是好。”又就將手輕輕按在玉孃的腹部,笑道,“只望佛祖保佑,這孩子的性情可千萬別像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