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宸妃

作者有話要說:  阿冪的設定,宸妃是參考皇貴妃的。可皇貴妃的冊封儀式,只說了句“如冊中宮儀”,於是阿冪只能倒過來去查冊皇后的流程。那一大串,阿冪想過翻成白話文搬上來,寫了又刪,又改,所以搞得昨晚來不及。

PS,那句“茲遇皇后殿下茲受冊寶,妾等不勝歡慶,謹奉賀”實在是太不人道了,外命婦還好些,內命婦們說這話時應該是咬碎銀牙了吧。

再PS個,宸妃史上真是沒幾個,而皇貴妃,明朝少些,到了清朝太不值錢了,su

馮氏次日進宮,與合歡殿拜見玉娘。見兩三月不見,玉娘瘦了許多,臉色也白,脣上一點顏色也沒有,愈發顯得眸似點漆。馮氏含淚下拜,道是:“娘娘如何瘦成這樣?娘娘這般糟踐自家身子,莫說是聖上了瞧着難受,便是我們這些看着也是心疼。妾說句大膽的話,哪怕娘娘不看着聖上面兒,也該瞧在公主殿下的面上。娘娘好了,殿下才能好呢。”

玉娘聽着馮氏這番說話,臉上一笑,指了一旁叫賜坐,又道:“前些日子叫你們受驚。”這話一說馮氏又翻身拜倒:“臣等全家能有今日都託娘娘洪福,爲着娘娘肝腦府塗地也是應該的,如何敢當娘娘這話。”玉娘將馮氏看眼,微微笑道:“你如今也知道了,多少人想我死呢。真是一步也差不得。你回去同父親說,若是還想過安生日子,都好生守着本分罷。不然,憑是什麼親戚,休怪我不念往日情分。”

卻是玉娘已知這一回生出這樣大的禍來,都是馬氏鬧出的。若不是馬氏仗着承恩候夫人的身份,打到齊瑱門上去,鬧得沸沸揚揚,也不會送了把柄在景和手上;景和若不是抓着這個機緣,也不能一石兩鳥將她與李氏都算計進去。這回多虧得李源藉機生事,要拿她身份說話,不然這刻她還陷在景和局中,輕易脫身不得。

且她的身份,這回哄了乾元帝去,可到底經不起細查,若是再順勢摸下去,指不定就要暴露人前。尤其是孟姨娘,雖那妓院的老鴇叫玉娘早早使人滅了口,叫人不能摸着孟姨娘的本家是哪個,可若是馬氏再吃醋捻酸地胡鬧,叫人關注起孟姨娘來,可也不是好事。

若是依着玉娘心思,恨不能一了百了地叫馬氏永遠開不了口,只是馬氏是謝顯榮謝懷德親孃。固然謝顯榮名利心炙熱,卻不是能罔顧人倫的,便是他肯罔顧人倫,這樣的人,玉娘倒也不敢用了。何況還有個謝懷德,謝懷德看着有些兒跳脫,倒是謝家最有人情的一個,怎麼肯不認親孃。是以玉娘玉娘特地叮囑馮氏,務必看好了馬氏,不令馬氏再生事端。

馮氏本性也聰明,聽着這些話心上一縮,要說自玉娘得寵來,屢屢叮囑家人不要生事,連着在陽谷城的本家也一樣,偶爾有些胡鬧的,可真要藉着昭賢妃名頭生事的幾乎好說沒有。偏這回鄭重其事地提一筆,她素來不是空口說話的人,猜着玉娘本意便低聲道:“自從娘娘得病,母親在家建了佛堂,爲娘娘日夜祈福,不敢有一日疏忽。”

玉娘聽着這話才鬆了口氣,微微笑道:“辛苦母親了。”轉頭與珊瑚道,“將前日聖上送來的兩支人蔘與世子夫人帶回去,賞與承恩候。”馮氏雙手接了,替父謝恩。玉娘是才小產的人,不耐煩多說話,也就叫馮氏退出。

不說馮氏回家,如何轉訴玉娘吩咐,謝氏父子商議如何不令馬氏再在外走動,以免再招惹事端。

只說因在乾元帝心中認定這回都是李源挾私污衊,委屈了玉娘不說,更折了個孩子在內,乾元帝只一想着玉娘那場痛哭,悲慘欲絕,心上便似刀絞一般,恨不得立時廢了皇后,冊玉娘爲後,好叫玉娘展一展歡顏,無如李源的奏章不好公諸於衆,皇后也無大過,因此廢后,只怕御史們不肯干休,到時必定擾擾攘攘,與玉娘名聲不利,只得暫且忍耐。

乾元帝到底不肯平白便宜了李家,收回李媛手上所有金冊金寶是一樁,更要升一升玉娘份位。只皇后之下,三妃已滿,難不成黜了貴妃,將玉娘升做貴妃?貴妃高氏爲人雖有些任性,可也無大過,且才折了幼子,平白無故地廢黜她,乾元帝倒也狠不下心,因此便禮部擬個嘉號來,使超脫諸妃之上。

要說禮部尚書也是個妙人,最是明白是非曲直,看着帝心所向無可逆轉,便肯逢迎,只道雙貴妃並立亦可,若要昭賢妃後來居上,保留嘉號即可。不想乾元帝是一心要哄玉娘歡喜的,只給個貴妃位算什麼?不肯答應。到底尚書也是兩榜進士出身,見着乾元帝意有不足,一咬牙,索性道是昭賢妃代後執掌宮務期間“清廉端莊謙恭有度”,宜上尊號爲“宸”。

宸極者,代指帝星,引爲帝王。乾元帝這才喜歡,道是:“宸妃號即尊,又代攝六宮事,位列諸妃上,體制宜崇,爾等擬個禮制章程來。”禮部尚書原先以爲不過同尋常妃子冊封一般,遣使冊封便了,竟有特旨,可到了這時,也由不得禮部了,只得回去商議。

先是,禮部請乾元帝以冊貴妃儀冊立宸妃的摺子叫乾元帝擲回。冊貴妃時,貴妃頭戴九翬四鳳冠,身穿翟衣,正中向北面跪下,由正使宣讀一篇冠冕堂皇駢四儷六的冊文,冊文鑄成金字,綴於玉版,是爲金冊。讀罷,正使授冊,先將冊遞給左邊的女官,女官跪接,轉奉與貴妃,轉奉貴妃,貴妃遞與立在右側的女官,放在桌上,而後副使授寶,如授冊儀,至此禮成。

大殷朝的貴妃也算體面,能在自家宮中受內外命婦朝賀,不想乾元帝將摺子擲回,說是太輕忽。禮部無奈,只得再行商議,在貴妃儀注上再加成。可加多少頗有爭議,就有侍郎怒道:“加什麼加?再加也不過是個妃,還能如何?”這話還未說完,就叫衆人拖在一邊,堵了口道:“禁聲,你想死麼!”

儀式還好說,在貴妃儀上加成些許,也算有個參考,可宸妃服制從無前例,也要擬定,不過半月時間,禮部上了三四回摺子,都叫乾元帝駁回,最後更批說“不用心”三字,道是,你們若不能,朕就換能的來。

這是要換禮部尚書的意思?直唬得禮部尚書魂飛天外,愁得頭髮也白了許多,還是兵部樑醜奴瞧着他可憐,指點道:“宗正主司皇家親族或外戚勳貴等事務,主祭祀、冊命等,熟悉儀注,兄臺不若請教一回宗正。”禮部尚書聽着有理,便將這幾回的摺子都整理了,往宗正府上求教。

乾元朝的宗正是楚王,論起輩分來,乾元帝還要喚一聲族叔,年已將七十,雖將古稀,因素日愛個舞槍弄棒,身子倒是強健,眼不花耳不聾的,對朝中事門兒清。雖乾元帝還未明旨冊昭賢妃爲宸妃,可又怎麼瞞得過他,連着乾元帝幾次駁回禮部議的儀注章程也知道,雖覺乾元帝對昭賢妃偏寵了些,卻也不反感。

一來,楚王的嫡出幼子幼年就定的親,定的是臨安候世子的嫡次女只待女孩子及笄就成親的。而臨安候的外甥孫女嫁的正是昭賢妃孃家承恩候府嫡次子,因此兩家也算聯絡有親。且楚王也知他這個宗正,說到底還是要聽乾元帝的話,乾元帝又不是那等軟糯無能的,其實性子專橫,又肯記恨,爲着個妃子的體面得罪他,很不值當。且以乾元帝對昭賢妃的喜愛,日後冊後也不是不可能,倒不如趁着如今賣個好,他嫡子庶子的有好些個,總要爲他們留個人情。

只是楚王身爲皇叔,又是宗正,倒是不好自家出面,便暗示了臨安候,再由臨安候提點了樑醜奴,叫樑醜奴引禮部尚書過來。禮部尚書叫乾元帝逼得幾乎好說是焦頭爛額,聽着樑醜奴的指點,果然求上門。

楚王看着禮部尚書上門求教,又故意拖延了回,才肯指點,道是:“聖上即說,宸妃位列諸妃上,體制宜崇,依着我來看,不若如冊皇后儀稍減一二,如此聖上也必歡喜,爾等你也好交差。”

禮部尚書聽着楚王這些話,雖覺過了些,可再想似乎也沒了其他路子,只得回來擬了摺子,將冊宸妃儀視冊中宮儀稍減。

大殷朝服制,皇后具九龍四鳳冠,服禕衣;則宸妃具七龍四鳳冠,禕衣制式相同。皇后受冊明日,要受內外命婦朝拜,先由內命婦內爲首一人進而致詞:“茲遇皇后殿下茲受冊寶,妾等不勝歡慶,謹奉賀。” 贊拜,樂作,再拜,興,樂止,退,復位。又引外命婦班首一人,入就殿上賀位,如內命婦儀,禮畢俱出。宸妃這一節稍減,禮成次日,內外命婦朝賀而不舞拜。

禮部自以爲周全了,不想摺子上去,乾元帝依舊心有不足,批曰:宸妃即代攝六宮事,體制宜尊崇,不尊崇無以威嚴,不威嚴如何服衆?今只在服制上略減,其餘儀注與冊後一般即可。

摺子下來,禮部尚書再肯逢迎也叫乾元帝氣得幾乎嘔血:鳳冠上便是少了兩條龍又如何?哪個還能頂着數不成!即可!還即可!倒像委屈得不得了一般。真委屈,立她爲後呀!

不想乾元帝倒是真覺得委屈玉娘依舊要屈居與李氏之下,又覷着玉娘黛眉微蹙,臉上不見歡喜之色,道是:“好孩子,這一段走下來,前後足有三日方能禮成,可是累得很,你不養好了可不成。待你受了冊,哪個還能蓋過你去,就是李氏依舊在,也不過是個虛名。”

玉娘卻是不肯展眉,只含淚道:“總是妾自家不是,也合該有此報應,怨不得旁人哩,哄了聖上,倒要聖上來替人周全,妾如何安心呢?”說着淚珠兒撲簌簌地落下來。

乾元帝聽着玉娘這些話,跌足道:“你這孩子也太會傷人心,我已這樣賠情了,你還要哭,哭傷了眼可怎麼好。”又抽過帕子來替玉娘拭淚,玉娘又道:“妾哪裡是怪聖上,妾只求聖上日後若有什麼,聖上先來問問妾,允妾自辯一回,妾也就安心了。”乾元帝叫玉娘說得心酸不已,哪能不答應。

次日,乾元帝便命翰林院擬詔,冊昭賢妃爲宸妃,位在諸妃上。又命宸妃攝六宮事,體制宜崇,先期祭告天地、太廟,如冊中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