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僥倖

又說自皇五子景寧到了玉娘身邊,就日漸活潑起來。景寧養在椒房殿時,乾元帝偶爾過去,李皇后就叫景寧來見,景寧見着乾元帝就泫然欲泣,再不肯親近的。到合歡殿這裡之後,景寧慢慢肯說肯笑起來,遇着乾元帝也不再往後躲。

乾元帝哪裡曉得這裡的緣故是他極少踏足椒房殿,景寧年紀極小,看着他陌生不免有些害怕;而合歡殿這裡,便是他政務再繁忙也要來走上一遭,與玉娘說一會子話,景寧與他熟了,自然就不怕了的緣故。反以爲是李皇后待着景寧外慈內苛的緣故,故此景寧養成了個畏手畏腳,見不得人的毛病。有了這個想頭,乾元帝自然要想,景寧這還是李氏去母留子,打落地養在身邊還這樣,若是叫李皇后日後做了太后,還不知會拿着餘下的皇子如何,指不定大殷朝又要有呂氏賈氏之禍,因此廢后的心思愈發地堅定。

自從乾元帝有了這個心思,便使人着將合歡殿昭賢妃將無母可憐的皇五子照拂仔細,如今母子兩個好得跟親生的一般,可見昭賢妃的慈愛賢良這樣的話暗中傳播出去,好爲玉娘搏美名,日後立後更名正言順些。

不想都是他素日對昭賢妃的寵愛太過,已到了六宮虛設的地步,便是有昭賢妃慈愛賢良的傳言,人都知道是乾元帝手筆,無非是在昭賢妃受寵愛的事蹟上加了一筆而已。

有常進宮,知道昭賢妃行事的便說是:“若我是昭賢妃,也樂得慈悲些。左右是個喪母的孤兒,又沒母族影響,養熟了和親生的又有什麼不一樣?倒還能博個美名哩。”

也有說:“慈愛不慈愛的,聖上說着什麼就是什麼,哪個敢說不是?且看日後她自家有兒子,還能如此,我倒要寫個服字於她。”

шωш▲тt kān▲C O

其中有個秘書少監私下道:“自昭賢妃有寵,六宮黯然,希復覲見,逾越禮制,浸盛於前,禍啓矣。”這話直將玉娘比作漢時飛燕姊妹一流。

大殷朝後宮規制爲一後三妃、九嬪、九婕、九美人、九才人、寶林二十七人、御女二十七人、采女二十七人,共二百零一人。乾元帝御極至今將十年,後宮妃嬪人數未足,也有數十名,玉娘一人得寵,餘下的妃嬪們未免個個都有“寂寞深宮冷”之嘆。這些妃嬪的家屬們如何能看玉娘入眼,聽着這話,自是深感贊同。只玉娘若是飛燕合德,豈不是將乾元帝比作了漢成帝?這樣的話,哪個又敢在明處說。

一時間承恩候府如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一般,身邊圍攏的勢力遠勝當年高鴻高鵬兄弟身邊的人,連着護國公勢大的時候也有些及不上。

從來功名利祿動人心,雖有冷眼旁觀的,更多的卻是趨炎附勢之流。男人們在朝堂上與謝顯榮,謝懷德倆兄弟走動,又叫自家妻子往宮內遞帖子奉承昭賢妃,這還罷了。更有些不入流的看着謝氏兄弟雖都有正妻,可都是正當盛年,情願把自家庶女庶妹送過去做妾的,雖謝氏兄弟堅拒,也禁不住有人往上撲。

馮氏還好些,與謝顯榮數年夫婦下來,彼此性情早已熟悉,知道謝顯榮在女色上是無心的,不然那個翠樓他一早就好收用,也不用轉增妹婿以至於兄妹反目了。倒是樑青容與謝懷德,還在新婚裡,謝懷德又是一副好相貌,自然有些不安。還是樑醜奴知道自家女兒,叫秦氏將樑青容叫了回來,訓導了番,說是:“我與你父親看着女婿不是這樣的人,便是他要納妾,也沒有在新婚就行事的。就是他肯,他大哥也不能答應。若有萬一,你總是正妻,還是聖上賜婚的,只消那謝懷德不是糊塗透頂,再做不出寵妾滅妻的事兒。你不可露出妒忌來,倒叫女婿多想。”

聽着這些話,樑青容只能答應,她性子再大方,也到底年輕,神色間不免露了些出來。也是謝懷德是個識情知趣的,看着樑青容這樣,知道她憂慮什麼,屏退了房中服侍的丫頭,拉着樑青容的手道:“你只管放心。我即娶了你就不能負你。憑是誰的姊妹女兒,便是天仙下凡,我也不能要。”樑青容聽着這段話回嗔作喜,啐道:“哪個不放心了。”這才把心放寬。

偏那些一心想鑽營的,看着謝氏兄弟這裡走不通,也是上回謝逢春納宋姨娘的故事鬧得沸沸揚揚,這些人便把心思動在了謝逢春身上。謝逢春這人,說膽大也膽大,敢將庶女充做嫡女送去採選,以博富貴;可說膽小倒也謹慎,尤其又有兩個兒子在旁敲打,又拿着“若是連累了昭賢妃,到手的富貴榮華都要付諸流水”來恐嚇,倒是嚇得謝逢春不敢動作。

不想謝逢春這裡走不通,他那宋姨娘的哥哥宋柯膽大妄爲,竟是收了兩個小妾。一個是左補闕杜文勝的嫡次女,一個是下牧副監成枚的幼妹。

杜文勝與成枚肯將女兒妹妹送與宋柯爲妾,又倒賠嫁妝,瞧的是宋柯之妹是承恩候的寵妾。承恩候是哪個?昭賢妃之父。從來最難抵擋枕頭風,只消那宋姨娘在承恩候枕邊說幾句,這老夫少妻的,自然寵愛些,又是在溫柔鄉中,還能不答應?承恩候再往昭賢妃跟前遞句話兒,升官不過是一句話的事兒。便是不經過昭賢妃,昭賢妃的長兄,可是在吏部任職呢,升個六七品官兒,也就是他擡擡手的事。

不想這倆想得極好,可在謝逢春這裡,他雖收了宋憐兒爲妾,可宋憐兒家賣女求榮的行徑太過明晃晃,就是連謝逢春也瞧不上。更何況,宋憐兒再是庶女,也是嬌養的姑娘,有些兒嬌慣脾性,又以爲自家年輕美貌,只以爲謝逢春該拿她當着掌上珍一般。不想謝逢春是在孟姨娘佩瓊手上經過世面的,可雖說是久慣風月,如何能看重她,所圖不過是宋家答應陪送的那些良田與宋憐兒年輕嬌嫩,真遇着事,卻是拎得清。尤其這回,宋柯所圖事大,謝逢春自然不肯答應。

宋姨娘看着謝逢春不肯答應,自覺沒了面子,倒是哭鬧起來,一會嚷着心口疼,一會嚷着頭痛,又哭說:“侯爺便是不念着妾的情分,也該念着妾兄替侯爺解了一難。如今妾兄所求,不過是些許小事,侯爺只需在咱們娘娘跟前遞句話兒,聖上那樣寵愛娘娘,寵得皇后都不敢和娘娘強,這樣的事,還不是娘娘開個口就能了的。”

這話也是宋柯教的宋姨娘。說來宋柯是個貪婪的,卻也不蠢,春風得意樓鬧得那一出,起先他也叫唬住了,轉過頭來就鬧明白了,這是謝家借他順水推舟做的一場局,好陷害人的。雖宋柯不知謝家要陷害哪個,卻不妨礙他這會子拿來說嘴。

謝逢春聽着這一番歪纏的話,只覺得手腳冰涼,逼近了宋姨娘道:“你說得什麼大事?”謝逢春樣貌在年輕時也算得上俊秀,長女英娘,幼子懷德像的就是他,便是一個秀麗一個俊美。如今謝逢春已是四十來歲,頜下留了長鬚,也不顯得老,依舊是個斯文面目,這會子立起眼眉來,倒是有些陰森森。宋姨娘見着謝逢春這幅嘴臉,頓時心慌,囁嚅着道:“什麼大事,侯爺問妾,妾如何知道呢?”她這句倒是實話,雖宋柯教了她,也沒告訴她實情,不想謝逢春聽着卻以爲宋姨娘拿着這話來威脅他,臉上竟是現出了一絲兒笑模樣,在宋姨娘臉上摸了摸,輕聲道:“你們兄妹很好。”說了拔腳就走。

宋姨娘並不是個如何聰明的,看着謝逢春這樣,也知道有些不妥,卻又不曉得不妥在哪裡,就要送信出去與宋柯,不想謝逢春前腳出去,後頭就將園子鎖了,宋姨娘送出去的信就落在了他手上,父子三個看過之後,纔將信送與宋柯。待得宋柯傳信回來,依舊先落在他們父子手上。

只說謝氏兄弟一聽宋姨娘的話,就猜着宋柯十有**是拿着春風得意樓的事來要挾。這事宋柯若真是傳揚起來,雖不至於有罪,可如今看着他們父子不入眼的也多,必然拿着這個做把柄。因此便不肯叫宋柯鬧起來。

雖宋柯這回只是要調動兩個低階官員,都不需驚動玉娘,謝逢春如今已是吏部右侍郎,因着昭賢妃的關係,便是吏部天官都要容讓他幾分,六七品官員的升遷,不過是謝顯榮手上鬆一鬆的事兒。可是這回若是答應了,宋柯食髓知味,下回必定得寸進尺,還不知會鬧出什麼來。再往深處說,宋柯先時能一個妹子先後許與父子兩人,如今又拿着謝家的把柄爲自家謀利,這樣的人品,日後因利忘義,與外人勾結串聯也不是做不來的。便是不與外人串聯,回在東安州,藉着承恩候府名頭,還不曉得會做出什麼事來。別自家父子兄弟謹言慎行,名聲卻壞在這樣一個人手上。

這時莫說是謝逢春謝顯榮父子,便是謝懷德也覺着宋柯此人不能留。謝逢春更是懊惱道:“早知今日,莫說是一千畝良田,便是再翻上一倍,我也不該收了那個惹禍的秧子。”

還是謝懷德道:“如今說這話無益,所幸我們在陽谷城也不是沒人的。還有有李、齊兩家姻親。如今還請父親修幾封信與兩家姻伯父。請他們往州府走一遭,將父親的信轉成知州與陽谷城縣尊與東陽城縣尊,只說我們家謹蒙聖恩,不敢辜負。若是有人拿着承恩候府的勢派行事,一概都是冒認官親,還請依律處置,不必顧忌。”謝顯榮聽着,也點了頭。又知道謝逢春文筆上有限,這樣的書信還是由謝氏兄弟自家寫着方便,就由謝懷德擬筆,一式寫了三封,用了承恩候的大印。英孃的公公李茂行、月娘的公公齊伯年就由謝逢春親筆拜託。

五封信寫畢,當即發出,信使用的是承恩候的名頭,自然騎的是移碼,走的是官道,歇的是驛站,曉行夜宿,不過十數日就到了陽谷城,拜訪了李、齊兩家。這兩個接着信,一碰面兒,商議了回,同往州府縣衙走了回,將謝逢春的囑託辦了。也是謝氏兄弟當機立斷得快,那宋家正仗着承恩候府的名頭強買田地,只肯出市價的五成,苦主告在東陽城縣衙。

縣官雖遠在東陽城,也聽過昭賢妃與承恩候的名頭,不敢招惹,正要枉斷,正巧李茂行與齊伯年過來拜訪,送上按着紅彤彤承恩候大印的書信,又笑說:“大人休要糊塗。那宋家不過有個女兒送與侯爺做妾,哪裡是什麼正經親戚。侯爺夫人的母家都沒發聲哩。”

縣官看着這信,知道若將這案子斷成宋家贏,苦主含冤上告,承恩候府必定反面將宋家拋出,到時連累自家前程不保,幾乎嚇出一身冷汗又暗自僥倖,慶幸自家一時心軟,拖延了片刻,這才救了自身,當時一揖到地道:“侯爺清廉自守,真真是我東安州百姓之福。”

當時依律斷案,將田地斷歸原主所有,又說宋家的管家假冒官親,有違刑律,重責了八十大板,將那管家打得死去活來,宋家一家子的臉皮也剝得乾淨。這事一出,往常看着宋家有女在承恩候府爲妾,趕着來奉承的那些人都做了鳥獸散,宋父幾乎沒有麪皮出門。這還罷了,這位縣官又將謝逢春來信囑託的事在縣衙上傳揚了番。

在這位縣官看來,他這般行事可說一舉數得,一來是奉承承恩候,二則,即明示了承恩候不認這些七拐八歪的親戚,也算是爲承恩候絕了後患,三者,他自家這般作爲傳在承恩候耳中,承恩候自然記得他的好,承恩候的嫡長子正在吏部呢,他年升遷時,筆下超生,就有好去處。

不想他這番作爲,雖東安州百姓都覺着承恩候清廉愛民,可那宋家如何能忍氣。當年他們情願將個美貌庶女陪送大筆田地與謝逢春爲妾,圖的便是謝逢春有女在宮中爲寵妃,自家好借勢。不想如今就是不知道皇后是哪個,也沒人不知道昭賢妃的名頭,謝家女得勢成這樣,竟一些兒也不肯提攜親眷,這口氣,宋家如何能忍?宋父當時修書一封與宋柯,要宋柯想法子將局面扭轉。

封號盤算第166章 幼年第396章 相見第138章 偶然第82章 刺激第349章 天寶第155章 情動借刀第63章 訓斥第309章 悲喜第354章 笑話第194章 求情第409章 掌摑第341章 擬名第387章 強忍第290章 原來第385章 突然第154章 撒嬌第181章 底細第400章 威脅第137章 留情第250章 拜見第329章 警示第219章 要挾第58章 懷恨第307章 預備第327章 反算第79章 引蛇第172章 索命第228章 血書第107章 綠竹第132章 遇見第217章 見鬼第171章 斷案第298章 洛神第174章 雙情第149章 滅口承歡第233章 進見第229章 出言第153章 有情第160章 過失第62章 挑釁第275章 刑罰第93章 辯駁再PS,大家還記得第三百五十四章中景晟對遺珠的看法嗎?第85章 撐腰第56章 委屈第262章 生心第230章 意冷第73章 珍珠第331章 酷吏第105章 混沌第331章 酷吏第346章 姻緣轉機第97章 搜宮第113章 事發第294章 不見第318章 各種出頭第213章 計短第347章 恩情第140章 宮宴第333章 投子第327章 反算第330章 活捉第150章 參劾第52章 氣惱第240章 驚怒第271章 請罪第265章 其妙第185章 傳信第276章 藥師第326章 索賄第253章 陳氏第66章 顯榮第319章 薄情第99章 斷絲第373章 用心第76章 嫁禍第386章 冤魂第369章 放妾第248章 聽勸第199章 惹事第223章 追問第241章 前例第381章 波折第323章 抽薪第325章 再見第264章 明白第101章 不孝第96章 鎖宮第349章 天寶病了第76章 嫁禍第317章 冤屈第190章 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