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二章 炊煙

河東郡西南部。

作爲秦、趙、韓、魏四國交界處,河東郡可謂是飽受戰摧殘。

特別是上次六國攻秦之戰,先有齊、燕兩國將河東南部人口、財物掠奪一空,後有魏國奪取河東東南領地。

戰爭結束以後,蒲子以南、景山以西的河東之地,雖仍舊在秦國掌控之中,卻早就變得千瘡百孔,無比蕭條,幾乎百里無人煙。

然河東西南之地,雖面積不怎麼廣袤,卻城池林立,乃極度富庶之地。

再加上這裡乃秦國要地,故秦國官府經過慎重考慮,最終決定從其餘各地遷徙百姓,充實空曠的河東西南之地。

這些百姓被遠遠遷徙而來,雖抱有不少怨言,奈何秦法嚴苛,百姓們也只能默默忍受。

好在這裡土地肥沃,被遷徙過來的百姓也都能分配到不少田地,倒也沖淡了衆人背井離鄉之痛。

然好景不長。

百姓們經過長途遷徙之苦,好不容於安定下來,開始耕種土地之際,就遇到了極其罕見的乾旱以及蝗災。

這些被遷徙而來的百姓,家中本就沒有多少存糧,若非官府救濟,可能早就被餓死了。

只是今歲以來,秦國國庫空虛,更兼各地災荒四起,以致官府無法顧及這些被遷徙而來的百姓,糧食供應不斷削減,最終導致各地都開始發生有人被餓死的慘事。

若能活下去,哪怕生活艱苦異常,在嚴苛的秦律統治之下,也沒有人敢對官府發怨言。

可是如今,被遷徙而來的秦民,大都瘦骨嶙峋、飢腸轆轆,哪怕秦律再怎麼嚴苛,不少人都因鋌而走險被抓入入牢。

北曲。

這裡位於蒲子南方,乃秦國所佔據河東之地最北方,正好與趙嘉的領地接壤。

由於北曲特殊的地理位置,被遷徙到這裡的秦民,大多都是有精壯的家庭。

日後若有戰事,這些精壯能迅速被徵召入伍,進入城中抵禦趙國軍隊。

北曲城內。

身高近一米八的十餘,在空蕩蕩的街道上走着,卻好像一根踉蹌而行的竹竿。

曾經的十餘,由於身強力壯,且在戰場上立過功勳,生活倒也不錯。

可惜與趙國交戰數次,秦國都是大敗虧損。

十餘雖僥倖逃得性命,卻也成爲戴罪之身,否則也不會被遷徙、流放到此地。

饒是如此,由於十餘強壯的體魄,以及那過人的武藝,仍舊在北曲混得風生水起。

只是現在,就連官府縣衙內都存糧都沒有多少,十餘又能好到哪裡去?

他雙眼佈滿血絲,哪怕走路踉踉蹌蹌,仍舊巡視着四周房屋,想要看看哪家哪戶有炊煙升起。

飢餓,幾乎讓十餘失去了理智。

縱然明知搶奪別人東西乃是重罪,十餘也決定鋌而走險,搶些東西果腹。

否則,寄希望於官府每天發放的那些,幾乎清澈見底的兩頓稀粥,就算不被活活餓死,也好不到哪裡去。

可惜的是,現在全城缺糧,莫說衆人家中沒有糧食,就算有,也不敢燃起炊煙。

十餘走了半柱香時間,非但沒有找到吃的東西,反而餓得頭暈眼花,差點站立不穩摔倒在地。

“咚咚咚!”

忽然間,頭暈眼花的十餘聽到了轟隆的戰鼓聲,多年的軍旅生涯,讓他幾乎是下意識摸向了腰間的佩劍,可惜卻摸了一個空。

他的佩劍,早就被賣掉換了吃的東西。

“趙人來襲,所有男子登城作戰,參戰者可優先分配食物!”

就在十餘驚疑不定之際,忽然聽到騎着戰馬在城內嘶喊的傳令兵。

“優先分配食物?”

十餘聽到了傳令兵的話,佈滿血絲的眼中不由冒起了綠光,強忍住飢餓帶來的眩暈感,朝着城牆處趕去。

當十餘抵達城門口之時,這裡已經擠滿了人,絕大多數都是爲了一口吃食,而來守護城牆的男子,其中還夾雜着不少女人、孩童。

“讓開!”

哪怕十餘早就餓得頭暈目眩,仍舊仗着身高優勢,很快就擠到了城樓上。

“我來守城,吃的呢?”

十餘那佈滿血絲的眼睛,死死盯着前面已經見底的大木桶,低聲咆哮道。

“第一批食物已經分發完了,想要吃飯只能等候下一輪,如今爾等先幫助守城吧!”

負責分發食物的軍官,聞言卻是冷冷說道,繼而就讓人將大木桶擡走。

十餘聞言大怒,喝道:“沒有吃的,哪有力氣殺敵守城!”

“鏘!”

就在下一刻,冰冷的劍刃已經架在了十餘脖子上,十餘渾身一個激靈,當即後悔不跌。

戰時膽敢出言質疑上官,可是會被軍法處置。

若非十餘實在餓壞了,斷然不會做出如此糊塗之事。

“違背軍令,散播消極言論者,殺無赦!”

旁邊的秦國軍官,面如冰霜的喝道,就準備揮劍斬掉十餘首級,以儆效尤。

“且慢!”

就在此時,北曲縣令忽然出現,出聲阻攔。

“此人胡言亂語,不殺不足以正軍紀!”

持劍的軍官雖只是一介低級軍官,面對縣令的時候,卻也絲毫不懼。

縣令沉聲道:“今趙軍來犯,正值用人之際,不宜貿然殺掉自己人。”

“且傳令兵先言:登城禦敵者可優先分配食物,如今食物分完,吾等未能完成承諾在先,倒也不能怪罪士卒們有怨言。”

“士卒守城禦敵以命相搏,豈有不讓他們吃飯之理?”

“閣下若殺此人,那些未能領到食物之人,必然心寒,又如何讓士卒齊心協力禦敵?”

那名將官沉吟半晌,最終收了佩劍,問道:“第二批食物何時能夠送上城牆?”

北曲縣令答曰:“已經快了。”

“咚咚咚!”

就在此時,城外忽然傳來了震天鼓聲。

北區縣令急忙擡眼望去,只見遠處趙軍所在之地烽煙沖天而起,不由心中凜然。

“趙軍究竟想做什麼?”

那名軍官,也看到了從趙軍所在位置冒起的烽煙,不由滿臉疑惑的說道。

十餘擡頭,小心翼翼看了看那些沖天而起的濃煙,喃喃自語:“我怎麼覺得,那些煙霧像是炊煙啊!”

言畢,十餘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軍官以及北曲縣令聞言,看着那些隨風飄揚的煙霧,越看越覺得像是軍中燃起的炊煙,兩者不由面面相覷。

第一百一十章 縱馬斬賊酋第三十章 第二把火(感謝書友‘六蟈蟈’的盟主打賞)第一百零三章 不安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安君第一百二十七章 縱論天下(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暫緩進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零一章 土軍要塞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鋒!第一百五十五章 願死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清算第八十一章 短視第三十四章 老卒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霄第一百八十七章 岐山對(下)第六十六章 心扉第一百零八章 滅了它第二百六十三章 十面埋伏第二百零五章 老將斬甘羅(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翻臉第二百三十九章 缺糧第一百六十二章 歷史拐點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助我也第二百六十一章 赴薊第一百一十七章 敢爲天下先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一十章 縱馬斬賊酋第七十三章 但求一敗第二百一十五章 蒙武之死第八十四章 永結盟好第五章 廉頗第九十五章 夜襲第四十一章 趙國,亡矣第一百三十四章 回邯鄲第一百四十六章 謀國者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鋒!第八十二章 秦國來犯第一百零二章 城門口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版圖第三十五章 浮橋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韓第二百六十三章 十面埋伏第一百三十四章 回邯鄲第一百七十章 半年第七十三章 但求一敗第三十四章 老卒第二百三十四章 少習山第二十六章 燃燒吧 (感謝書友‘鍾馗小號號’的盟主打賞)第一百五十四章 血未涼第一百九十七章 烹之第二百四十六章 公子薨第二十章 女卒(感謝書友‘幻羽呀’的盟主打賞)第六十九章 倒影湖第一百二十章 備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破寨第一百一十四章 換城第一百二十章 備戰第二百零八章 一雪前恥第一百四十二章 請伐魏第二十七章 生擒第二百二十五章 蒙恬當斬第三十二章 棄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換城第四十二章 求和第二百六十七章 斬使祭旗第二百四十七章 替義士壯行第兩百零二章 秦王嬴政第二百八十九章 主帥人選第七十三章 但求一敗第一百六十四章 毒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破關第一百零四章 入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缺糧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詔奪權第二百五十四章 問策第二十七章 生擒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言北伐第七十九章 兩年第二十章 女卒(感謝書友‘幻羽呀’的盟主打賞)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霄第一百八十三章 亡魏第一百六十二章 斬單于首級第八十二章 秦國來犯第二百三十七章 破關第九十五章 夜襲第二百七十四章 禍不單行第二百五十四章 問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九十四章 秦軍犯申岐第六十九章 倒影湖第三十五章 浮橋上第三十章 第二把火(感謝書友‘六蟈蟈’的盟主打賞)第九十八章 汝可知罪第二百七十章 應允第一百零五章 變故第一百二十章 備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子亦知王翦乎第二百四十六章 公子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