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斬使祭旗

楚國王宮。

羋芙披麻掛孝返回楚國,跪倒在老楚王面前,悲切的說道:“君上出使卻死在燕國,還請父王爲女兒做主!”

老楚王看着這個自己最疼愛的女兒如此模樣,再想到趙嘉生前爲楚國帶來的利益,亦是怒火中燒。

他上前扶起自己的女兒,喝道:“羋芙兒請放心,嘉兒雖是趙國公子,寡人卻早已將其視爲己出,如今嘉兒死在燕國,哪怕楚國傾盡全力,也一定會爲其復仇!”

楚國所言絕對出自真心。

這些年與趙國聯姻,因爲有了趙嘉這個女婿,導致楚國數次大破秦軍,不僅收復了許多失地,還讓楚王自己的聲望達到頂峰。

可以說,若沒有趙嘉這個女婿,楚國如今的處境絕對不會好。

楚國亦是知恩圖報之人,從對方提拔春申君的舉動就能看出端倪,更不用說趙嘉還是楚王的女婿了。

於公於私,楚王都沒有拒絕自己女兒的理由。

楚王既然決心爲趙嘉討回公道,當即開始調兵遣將,只要趙王發來文書,即可與趙軍合兵一處,替趙嘉報仇雪恨。

齊國王都。

齊王本來正爲丟失了督亢之地而鬧心,忽然得知趙嘉死於燕國境內,在爲其感到惋惜之餘,亦是大喜過望。

齊王知道,徹底打垮燕國的機會來了。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趙國使者就已經奔赴臨淄,表明來意以後,齊王當即迫不及待的應承下來,表示願意以舉國之力爲公子嘉復仇。

魏、韓兩國得知楚、齊願助趙國之後,礙於輿論壓力,也都紛紛表態,願與趙國共進退。

五國聯軍初步成立,只要探查清楚趙嘉的真正死因,大軍就會呼嘯殺去。

秦王宮。

“啓稟大王,平岐君趙嘉死於燕國境內,燕國聲稱乃我秦國刺客所爲,如今趙、楚、齊、魏、韓組成五國聯軍,趙更是舉國徵兵,凡十四歲以上、五十五歲以下男子,皆被強徵入伍。”

“此番聯軍聲勢浩大,一旦將目標指向我秦國,恐怕燕國軍隊亦會加入其中,彼時秦國危矣!”

趙國經過數次大勝,如今國力縱然比不上屢吃敗仗的秦國,卻也差不到哪裡去。

現如今趙舉國憤慨,趙王徵兵命令下達以後,趙國男子無不踊躍參軍,發誓要爲趙嘉報仇雪恨。

尚未恢復元氣的秦國,哪怕單獨與此時的趙國交戰,縱然能夠獲勝也必然傷亡慘重,更不用說還要應付其餘幾個國家的大軍了。

最爲重要的是,趙嘉如今聲威震九州,假如確定爲秦人所刺殺,秦國必然遭受天下人唾罵,率先就佔據了輿論的下風。

彼時,秦人未必有悍不畏死敢戰之心,對上六國聯軍更是必敗無疑。

秦王政雖然年少,卻也很快洞察了事情的嚴重性,當即對呂不韋問答:“相國以爲,此事應當如何應對?”

呂不韋沉吟半晌,道:“秦與燕相距千里,又怎麼可能派人在燕國行刺平岐君?”

“臣聽聞,平岐君主張燕國將督亢之地交割給齊國,燕王卻執意想要奪回督亢之地,甚至違背平岐君意願發兵搶奪。”

“兩者矛盾加劇,燕國爲了督亢之地必然欲除趙嘉而後快,這纔將其殺死,繼而嫁禍給我秦國。”

“既然非我秦國所爲,大王自當派遣使者出使邯鄲,將此事緣由講清楚。”

“我秦國雖與趙國爲敵,卻也敬佩公子嘉乃當世豪傑,燕國卑鄙無恥擅殺名望卓絕之平岐君,我秦國亦看不過,願出兵助趙掃平燕國,以告慰平岐君在天之靈!”

呂不韋既然派遣大量刺客行刺趙嘉,自然爲秦國想過後路。

雖說秦國秘密向燕國承諾,將會承擔趙嘉遇刺後的所有責任,可是當趙嘉被殺以後,秦國自然不會繼續遵守以前的承諾。

在呂不韋看來,趙國之強在於趙嘉,合縱聯盟亦在於趙嘉。

趙嘉既死,哪怕秦國相助趙國滅了燕國,有各國瓜分燕國領地,趙國也不會壯大多少。

相反,沒了趙嘉的趙國,就如同沒了爪牙的老虎,趙、楚以及趙、齊之間聯盟也不再穩固。

秦國可以在修生養息的過程中挑撥離間,繼續推行遠交近攻之策。

只要破壞了合縱聯盟,以秦國的底蘊,修生養息數年以後,必能再度發動一次長平之戰,將看似強大的趙國打回原形,甚至趁機滅之。

趙嘉如果知道,自己在呂不韋等人眼中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整個國家,不知道會是何等感受。

邯鄲城內。

蔡鳥看着已經進入戰備狀態的趙國,在驚歎趙國強大的同時,心中也隱隱有些擔憂。

雖然秦國曾經說過,願意承擔起趙嘉死後的所有責任,甚至就連趙嘉身死都是趙王親自策劃。

按理來講,燕國殺死趙嘉,既取悅了趙王,又遂了秦國心願,應該是左右逢源纔對。

這場趙嘉之死的風波,並不會與燕國扯上太大關係。

可是不知爲何,隨着時間的流逝,蔡鳥心中不安的感覺卻是越來越強烈。

“禁衛軍辦事,閒雜人等讓路!”

就在蔡鳥心事重重之際,卻是忽然看到前面有甲冑精良的城衛軍殺氣騰騰而來,很快就將蔡鳥等燕國使者包圍起來。

蔡鳥見狀心中微沉,喝道:“吾乃燕國使者,爾等意欲何爲?”

趙亙手持利劍,雙目泛紅的看着蔡鳥,厲聲喝道:“大王有令,斬燕國使者祭旗,以舉國之力滅燕,爲公子報仇雪恨!”

言畢,趙亙甚至不給蔡鳥辯解的機會,直接持劍殺來。

“怎會如此!”

蔡鳥見狀心中大駭,想不明白趙王爲何出爾反爾,不僅沒有在燕、齊爭鋒之際站在燕國一邊,甚至還要以舉國之力滅燕。

“殺平岐君者乃秦人,還望將軍明察!”

蔡鳥拔劍奮力擋住趙亙佩劍,扯着喉嚨大聲喊道。

趙亙怒道:“秦國已經證明殺公子之事非其所爲,更願出兵相助我趙國滅燕,爾等難道還想狡辯!”

言畢,趙亙根本不再回復蔡鳥,直接下令城衛軍一擁而上,很快就將趙亙等燕國使者全部斬殺。

“隨我返回軍營,以此獠首級祭棋,隨廉頗將軍出兵滅燕!”

趙亙割下蔡鳥首級,將其高高舉起,厲聲喝道。

“出兵,滅燕!”

城衛軍也都高舉手中武器,大聲呼喊,就連附近圍觀的趙人亦是如此。

在百姓的口耳相傳之下,‘滅燕’之聲很快就響徹整個邯鄲。

第一百二十一章 獻策第二百四十章 退兵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版圖第一百七十八章 拔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破關第二百四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退第一百三十章 初見第一百零三章 不安第一百六十八章 希望第五十四章 會面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國鉅變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雨飄搖第十章 燕軍伐趙第一百六十八章 希望第一百八十七章 岐山對(下)第八十七章 裹挾第二百二十一章 八十萬大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毒計第二百三十五章 驚疑第十八章 且取趙嘉人頭第十七章 投降第兩百零三章 四國聯盟第二百七十四章 禍不單行第七十章 愣頭青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退第一百六十六章 寡人信他第一百六十一章 流言第一百七十三章 岐山花苑第二十四章 以卵擊石第四十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二十四章 以卵擊石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馬行空第二百八十章 二臣相左第一百一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霄第一百零六章 挾持第二百零一章 太子丹第七十五章 人約黃昏後第二百二十一章 八十萬大軍第二百五十五章 欲殺之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二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六十九章 以工代賑第九十二章 什麼名字第二十章 女卒(感謝書友‘幻羽呀’的盟主打賞)第十四章 再舉李牧第一百八十七章 岐山對(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助我也第九十九章 借汝一物第二百五十五章 欲殺之第一百零二章 城門口第一百五十四章 血未涼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煌三疏第六十二章 絕望第二百二十五章 蒙恬當斬第四十六章 入城第四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二百九十章 高望第四章 長幼尊卑第一百七十章 半年第一百七十二章 赤字財政第二百七十七 進諫第一百七十一章 滿載而歸第二百八十七章 震怒第二百六十五章 跳崖第三十二章 棄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少習山第一百六十四章 韓使第二百九十章 高望第二百一十五章 蒙武之死第二百零六章 老將斬甘羅(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資本擴張的雛形(二合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言北伐第一百一十章 焦頭爛額第一百零八章 滅了它第二百八十章 二臣相左第一百七十三章 岐山花苑第一百一十六章 毀諾如何第二章 李牧第一百二十二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九十三章 畏懼啊第一百一十二章 破寨第二百一十九章 使趙第三十一章 使其狂第二百一十六章 暴行第一百六十二章 歷史拐點第七十九章 兩年第四十七章 晚宴第二百二十七章 清算第二百七十七 進諫第三十五章 浮橋上第一百一十章 焦頭爛額第二百七十五章 來投第二百五十章 謀天下者第兩百零四章 謀十萬秦軍第二百零八章 一雪前恥第一百八十八 亂起第一百三十八章 吐露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