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應允

“對於燕國所提條件,先生有何看法。”

趙王宮御書房內,趙偃看着范增,有些期待的問道。

范增卻沒有回覆,反而問道:“大王是否聯繫上了公子?”

所有的計策都是范增策劃,事到如今可謂非常成功,然而燕國的膽大妄爲,卻是超乎了范增的想象。

以至於,趙嘉直到如今尚且生死未知,這也讓范增十分擔憂。

趙偃聞言亦面露憂色,嘆道:“寡人本以爲,暗示燕王以後對方會借秦人之手襲擊嘉兒,以嘉兒的提前佈置,秦人不足爲懼。”

“卻沒想到,燕王居然膽大到直接出動軍隊,以致讓嘉兒陷入險境,至今尚且生死未知。”

范增臉色陰沉,道:“公子若有事,燕國必亡。”

趙偃聞言,卻是張了張嘴,臉上露出遲疑之色。

如今六國攻燕,齊國更是出動許多兵馬,想要在滅燕戰役中分一杯羹,縱然此戰能夠滅亡燕國,燕國領地也必然不會被趙國獨佔。

可是如今,燕王派遣將渠爲使奔赴邯鄲,居然準備將督亢之地、上谷郡、漁陽郡全部割讓給趙國,以請求趙國能夠罷兵。

燕國如此大魄力,就連趙偃都感覺震驚。

須知,燕國所割讓的土地雖然只有燕國三分之一面積,可其中的百姓、城池,卻是佔據了整個燕國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甚至於,就連燕都薊縣,大邑沮陽、漁陽這三座幾乎能和邯鄲媲美的重城,都囊括在所割讓的土地之中。

也就是說,如果趙王同意燕王的請求,就可以兵不血刃得到燕國大部分人口、城池,彼時燕國縱然尚且存在,也已經被趕至遼東荒涼之地,失去了大量人口以及城池,哪怕仍舊苟延殘喘,卻再也沒有辦法了給趙國帶來太大威脅。

如此,趙國不僅得到了土地城池,還避免了戰爭,也有理由不將戰利品分給其餘各國。

彼時,趙國纔是真正的贏家。

如果按照原計劃滅燕,督亢之地肯定要被齊國拿去,其餘各地人口、城池,參與滅燕的諸侯國都會要求瓜分。

那個時候,趙國所能得到的實際利益,恐怕還比不上燕王割讓的領地、城池。

正是由於這個餡餅實在太大,趙王纔開始猶豫不決,甚至下令讓廉頗暫緩進兵。

好似看出了趙偃心中所想,范增正色道:“公子爲趙國立下了赫赫戰功,若果真死於燕國,大王卻因爲燕國割讓領地就答應和談,縱然得到巨大利益,卻也會失去人心。”

“且大王有沒有想過,若公子不在,趙、楚、齊聯盟就不再穩固,彼時趙國獨得利益,卻讓各國空手而回,諸王必然記恨於心。”

“若秦國再從中挑撥離間,恐怕合縱聯盟頃刻間就會崩潰,趙國必然四方皆敵,得不償失。”

“故,於公於私,於內於外,大王都不可如此。“

趙偃聞言,沉默不語。

次日,趙偃駁回將渠請和文書,令廉頗繼續進兵攻打曆室,燕國得知這個消息上下惶恐。

廉頗五日拔曆室,繼而揮兵直撲薊縣,將燕國首都團團困住。

燕都若破,燕國即亡!

山林之內,趙嘉已然得到廉頗圍困薊縣的消息,卻並沒有急着露面。

只不過,高漸離等燕人,卻是有些沉不住氣了。

高漸離等人得知趙嘉未死以後,就感覺燕國有救了,雙方熟悉沒多久,高漸離便請求趙嘉能夠出面勸說趙王退兵。

趙嘉卻是反問道:“燕王派兵襲殺於我,可爲事實?”

高漸離等人點頭。

趙嘉再問:“昔年趙、燕結盟,燕相爲先王賀壽,卻反報‘趙人壯者皆死於長平,其孤未壯’,以致燕王背信棄義,撕毀盟約以舉國之力攻趙,卻慘遭大敗。”

“今燕王故技重施,與我趙國結盟,反而派遣軍隊假扮秦人行刺。”

說到這裡,趙嘉環顧在場衆人,沉聲道:“吾知諸位壯士多爲燕人,自然不忍心看着燕國覆滅,然站在趙國立場上,出兵伐燕可有錯?”

“且六國出兵伐燕,此舉聲勢浩大,耗費錢糧不計其數,如今之局勢,已經並非趙嘉一人能夠左右。”

高漸離等人聞言滿臉羞愧,從那以後皆不敢再向趙嘉提退兵之事。

只不過,他們也並未就此離開,反而始終陪伴在趙嘉左右,既是爲了避嫌,也是爲了尋找機會再次勸說趙嘉。

到了現在,燕國首都已經被六國聯軍圍困,燕國距離滅亡之日不遠,高漸離等人再也忍不住了。

“公子,大王舉動固然有錯,吾等亦知請求公子勸說趙王退兵,未免有些強人所難。”

“然吾等終爲燕人,縱然明知此舉不妥,也希望公子能夠體諒一二,讓燕國免除亡國之禍!”

言畢,高漸離等人齊齊跪在趙嘉身前。

趙嘉凝視着高漸離這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俠客,心中卻是五味雜陳,過了許久才上前將其扶起。

“汝等願捨命救我,此恩趙嘉豈敢忘卻,既然汝等執意如此,那麼我就姑且一試。”

“若不能勸說父王以及各國退兵,還望諸位莫怪!”

高漸離等人聞言大喜,再次拜道:“若公子願意勸說趙王退兵,無論是否能夠成功,吾等此後皆願以死相報!”

如今的趙嘉,雖然有份豪邁之心,卻是一位徹頭徹尾的政客。

假如僅僅因爲高漸離幾人,就放棄自己謀劃許久之策,絕對會是一位失敗的君主。

他之所以答應高漸離等人,卻是因爲聯繫上范增之後,知曉了燕國所提出來的求和條件,這才怦然心動。

若果真得到燕國最富庶的兩郡以及督亢之地,收益絕對不會比滅掉燕國差多少。

且燕國東北位置偏僻荒涼,更是盤踞了不少異族。

趙國縱然得到這塊土地,也沒有精力去經營,反而可能會耗費兵力防備那些異族。

假如將燕國文武趕到遼東,或許燕國反而會成爲趙國東北屏障,也或許在逼迫燕國走投無路之際,會促使其進行華夏版圖的擴張。

如今擺在趙嘉眼前的難題,就是如何在獨吞燕國領地的同時,又能夠安撫住其餘各國。

只有做到了這點,趙國纔會沒有後顧之憂。

第一百二十七章 縱論天下(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流言第一百一十九章 屍骨盈秦地第四十三章 廉頗反第一百六十八章 希望第二十四章 以卵擊石第一百五十六章 入彀第八十五章 周子貴於齊第一百五十一章 初露鋒芒第一百六十四章 毒計第二百八十九章 主帥人選第一百三十六章 劍出鞘第兩百零四章 謀十萬秦軍第二百三十四章 少習山第二百五十一章 抉擇第六十二章 絕望第一百五十八章 收網(二合一章節)第五十二章 始末第一百零二章 城門口第五十八章 李嫣嫣第六十五章 月下送李斯第九十三章 畏懼啊第二百二十一章 八十萬大軍第七十章 愣頭青第二百六十八章 斷臂求生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煌三疏第三十章 第二把火(感謝書友‘六蟈蟈’的盟主打賞)第一章 喻竹第一百六十章 人肉,亦能食(兩章合一)第十八章 且取趙嘉人頭第十一章 殿議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災第四十一章 趙國,亡矣第一百四十九章 打破默契第八十七章 裹挾第二百八十一章 爭相獻策第二百零一章 太子丹第一百三十八章 吐露第二百四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九十六章 那把火第二百六十四章 盡殺之第二十四章 以卵擊石第一百七十七章 諡號第一百六十四章 韓使第二百一十七章 書信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霄第一百八十一章 舉薦第一百六十二章 歷史拐點第八章 趙人不屈第二百九十章 高望第五十一章 魏無忌第一百六十二章 斬單于首級第一百六十八章 希望第六十二章 絕望第十四章 再舉李牧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退第一百八十六章 岐山對(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暫緩進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咸陽之亂(一)第四十三章 廉頗反第五十四章 會面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君之道第一百一十章 焦頭爛額第一百八十一章 舉薦第二十七章 生擒第四十五章 出兵第八十七章 裹挾第一百五十六章 入彀第一百零三章 不安第十九章 雖死無憾第二十六章 燃燒吧 (感謝書友‘鍾馗小號號’的盟主打賞)第一百八十章 樂乘奔逃第七十二章 舍美人而追賢才第四十五章 出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縱論天下(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斬單于首級第五十四章 會面第五十五章 奔趙第二百七十四章 鄭國第一百六十一章 流言第五十七章 我欲逆天第一百三十二章 抉擇第二百四十章 退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十七章 投降第七十一章 范增第二百六十章 既分高下,亦決生死第一百二十五章 王翦出逃第八十九章 縱馬掠秦地第兩百零四章 謀十萬秦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雨飄搖第二百七十一章 迴歸第五十一章 魏無忌第二十六章 燃燒吧 (感謝書友‘鍾馗小號號’的盟主打賞)第四十八章 一支穿雲箭第一百二十八章 縱論天下(下)二百八十二章 炊煙第九十五章 夜襲第十七章 投降第二百五十九章 誰能接我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