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秦國惶恐

楚國王宮。

“你是說,平岐君自申岐之地深入秦國腹地,繼而繞道南下攻克武關?”

楚王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臉上滿是不可置信的神色,完全沒想到當年勾搭走自己寶貝女兒的青年,居然能夠做出如此大事。

“的確如此,君上請大王速速發兵接管武關!”

楚王得到確切答案,當即開懷大笑,道:“武關向來都是秦國南部門戶,今日被平岐君所得,只要楚國派遣重兵駐紮函谷關,以後進能攻入關中,退能借武關之險禦敵於國門之外。”

“平岐君,果然是寡人的好女婿啊!”

楚王興奮異常,沒有絲毫拖泥帶水,當即派遣大將領兵前去接管函谷關。

“外臣臨走之前,君上還讓我告知大王,此番數萬趙國鐵騎拿下了武關,尚且還不準備回返,而是將與楚軍合兵攻南郡,以應昔日承諾!”

楚王聞言自然越加高興,道:“寡人女婿乃當世無雙公子,答應下來的事情從來不會食言,寡人這就在國內徵兵,與平岐君合兵攻打南郡!”

這個時候,楚王那被秦國打壓許久差點熄滅的野心,再次膨脹起來。

前番六國合縱攻秦,楚國不僅趁機與魏、韓三國瓜分了秦國南陽郡,還佔據了南郡部分領地。

楚國雖說佔了便宜,卻每日戰戰兢兢,擔心秦國出兵奪地。

可是如今,秦國接連戰敗,損失兵馬、人口、糧草無數,現在就連南部門戶武關都被趙嘉獻於楚國,秦國已經在戰略上處於被動狀態。

如果楚國在趁着這場大戰之際,與趙嘉聯合攻下南郡,楚國幾乎就算是收復了以往那些被秦國佔據的所有領地。

彼時,楚國越強而秦國越弱,楚王的野心這纔開始膨脹。

函谷關,聯軍營寨。

李牧看着剛剛得到的戰報,忍不住嘆道:“公子用兵天馬行空,外人根本無從捉摸,此番出騎兵深入秦國腹地,雖未攻下秦都咸陽,卻也拿下了武關。”

“如今更是讓楚王再度大舉徵兵,揮師攻南郡,想必秦國此時已經焦頭爛額。”

“至於前線楚軍,得知這個消息必會士氣大振!”

可以說,趙嘉若是帶領騎兵與秦軍在正面僵持,起到的作用絕對不會太大。

現在,秦國先是關中被攪得天翻地覆,逼迫秦國不得不堅壁清野,讓近十個縣城顆粒無收,也讓秦國元氣大傷。

甚至於,就連秦國武關都被攻克,成爲了楚國西北屏障。

就在兩軍僵持不下之際,趙嘉做下了如此大事,必然會讓秦國朝野震動,若是秦將處理不當,甚至可能會影響軍心。

與之相反,聯軍必然士氣大振。

那些本來還有二心的諸侯國,看到趙嘉如此守信之舉,必然也會更加賣力。

因爲他們知道,只要跟着趙嘉一起打秦國,大家都會有利可圖,而不再是像以前那樣空耗錢糧,卻存土未得了。

事實上,此番合縱諸侯國皆由斬獲。

哪怕不與秦國接壤的齊、燕兩國,也掠奪了大量秦國人口、錢糧,此番出兵至少不會吃虧。

果不出李牧所料。

由於南方捷報的傳來,讓秦國士氣越來越低迷,反觀聯軍彷彿像是吃了興奮劑,沒日沒夜攻打函谷關防線。

雙方又經歷了月餘慘烈廝殺,全都傷亡慘重,聯軍因爲南方獲勝帶來的銳氣,也慢慢被消磨殆盡。

與之相比,秦國士卒由於傷亡太多,士氣也變得十分低落。

函谷關防線,變得岌岌可危。

在此緊要關頭,南方戰線再次傳來捷報,楚軍與申岐之地數萬騎兵聯合,攻下了秦國整個南郡。

甚至於,楚王還放出豪言,欲徵舉國之兵自武關攻入秦國關中,覆滅秦國社稷。

這個消息的到來,再次讓聯軍士氣大振,那些被消磨掉的銳氣重新被撿起來,聯軍又開始猛攻函谷關一線。

與之相反,秦國軍中現在充滿了悲觀情緒。

若非秦人善戰且意志力堅強,恐怕函谷關防線早就崩潰了,饒是如此,如果聯軍再這麼猛攻下去,恐怕要不了兩個月,函谷關防線就會被聯軍突破。

秦王宮。

“如今前線戰事緊急,南郡又被楚國所得,楚王更是準備以舉國之兵攻入關中,卿等可有良策禦敵?”

秦王政那略顯稚嫩的臉上,已經堆滿了疲憊。

自從趙嘉領兵進入關中以來,秦王政幾乎就沒有睡過一個好覺,每日都要操勞國事。

哪怕他如今尚未親政,卻也有許多事情要做。

如今的秦國,幾乎舉國皆戰。

本來以秦國國力,只要再度全國徵兵,完全有能力在函谷關擋住聯軍的進攻。

然而,楚國欲以舉國之力攻入關中這個消息,卻是讓秦國感到了真正的壓力。

此番六國合縱攻秦,除了趙國以外,其餘各國都沒有傾盡全力。

特別是土地廣袤、百姓衆多的楚國,若是真要舉國皆戰,所能爆發出來的戰爭潛力,哪怕秦國也要慎重對待。

如今楚王野心膨脹,欲藉助聯軍攻秦這個東風,一舉覆滅秦國社稷,縱然強大如秦國,也感到了恐懼。

“此番聯軍攻秦,皆因相國撕毀秦、趙盟約,聯合燕、韓、魏滅趙之故。”

“聯軍與我軍將僵持許久,想必也支撐不了太久,之所以沒有退兵,必因趙國之故。”

“依老臣之見,大王不如派人攜帶重金前往趙國賄賂趙國公卿,再派遣使者前去求和,有了趙國公卿勸說,再加上趙國消耗亦不在少數,必能說得趙國退兵。”

“趙國若退,聯軍自然潰散,楚國不足爲懼矣!”

這位秦國大臣剛剛發表完言論,當即就有不少人出言附和。

秦國現在處境的確不算好,若是能夠通過求和的舉動平息了這場戰爭,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就連呂不韋,此時也不敢多說什麼。

只因聯軍實力是在太強,如果真的決心聯合覆滅秦國,秦國社稷可就真的危險了。

秦王聽着衆人求和的言論,不由眉頭微皺,暗道:“看來衆人已被聯軍嚇破了膽。”

就在此時,因功被調入咸陽負責都城防禦的蒙恬,卻是走了出來。

“秦若求和,列國必以爲合縱能制秦,日後秦若再次東出,趙嘉只需振臂一呼,列國必然爭相呼應。”

“如此,秦縱能自保一世,卻也失去了東出之可能。”

“聯軍雖衆,耗錢糧亦不在少數,且如今正值冬季,不適合大舉進兵,以末將之見,楚國未必敢在此時國徵兵而攻秦,聯軍也未必能夠支撐太久。”

“只要秦上下同心,協力禦敵,少則一月,多着三月,聯軍必退!”

第四十七章 晚宴第一百六十三章 野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欲殺之第八十九章 縱馬掠秦地第一百零一章 土軍要塞第一百三十章 初見第二百二十六章 挖坑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襲第二百六十五章 跳崖第五十七章 我欲逆天第兩百零三章 四國聯盟第二百三十章 秦人不可辱第一百九十九章 擄韓相第六十九章 倒影湖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退第四十三章 廉頗反第十一章 殿議第二百二十九章 抉擇第十章 燕軍伐趙第二百一十九章 使趙第一百八十八 亂起第十九章 雖死無憾第一百零八章 滅了它第四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二百四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二百七十九章 秦國大疫第七十一章 范增第八十七章 裹挾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雨飄搖第二百五十六章 嘉死,趙不足懼也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得麟兒第二百八十一章 爭相獻策第兩百零三章 四國聯盟第二百零五章 老將斬甘羅(上)第二百零八章 一雪前恥第四章 長幼尊卑第一百四十八章 南侵(求首定!)第十六章 連下五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翻臉第七章 敢戰否第二百八十六章 毒計第一百五十章 漫山遍野第一百三十七章 何謂無恥第兩百零三章 四國聯盟第二百一十二章 成皋第一百五十二章 毒餌第一百一十九章 屍骨盈秦地第六十七章 初獻策第一百九十七章 烹之第二十二章 任俠第二十六章 燃燒吧 (感謝書友‘鍾馗小號號’的盟主打賞)第二百三十五章 驚疑第二十八章 軟腳蝦(感謝明明姐的萌主打賞)第一百三十章 初見第二十二章 任俠第三十八章 爆發第九十二章 什麼名字第二百四十七章 替義士壯行第一百六十八章 希望第一百四十五章 抉擇第二百七十七 進諫第二百二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七十章 愣頭青第二十三章 狼煙第一百一十九章 屍骨盈秦地第一百五十四章 血未涼第一百九十七章 烹之第兩百章 長平第一百一十四章 換城第一百章 無計可施第三章 耳光第一百一十四章 換城第八十七章 裹挾第八十六章 養蠱第二百一十二章 成皋第四十七章 晚宴第一百八十章 樂乘奔逃第一百零七章 以弱勝強第二百五十八章 狗屠夫第二百三十八章 秦國惶恐第一百七十四章 趙王病危第一百二十一章 獻策第六十八章 聯姻第三十五章 浮橋上第一百章 無計可施第九十二章 什麼名字第一百八十一章 舉薦第一百一十章 縱馬斬賊酋第二百零七章 妥協第二百八十六章 毒計第十七章 投降第二百四十八章 等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得麟兒第一百二十章 備戰第二百七十七 進諫第二百五十九章 誰能接我一劍第九十一章 平岐君第二十四章 以卵擊石第三十三章 斷後(感謝書友‘肅默先生’的盟主打賞)第一百二十七章 縱論天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