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少習山

武關,作爲關中南部門戶,其戰略位置向來極其重要。

然而在很長時間內,隨着秦國版圖的不斷擴張,武關已經處於秦國腹地,戰略意義也就極大降低。

饒是如此,武關以前常年也有兩千秦軍駐守。

前次六國合縱伐秦,楚、魏、韓三國瓜分秦國南陽郡,讓武關再次變得重要起來。

五千秦軍,也成了武關的常備守軍,哪怕此時秦國陷入如此被動局面,武關內五千秦軍仍舊沒有被調離。

憑藉武關之險峻,輔以五千秦國銳士,楚、魏、韓三國想要從此地攻入秦國,難如登天。

“踏踏踏!”

戰馬奔騰,旌旗遮天,灰塵蔽日。

趙嘉採納王翦建議之後,沒有絲毫拖泥帶水,當即率領麾下騎兵,朝着東南武關方向奔馳而去。

果不出王翦所料,趙嘉離開弋陽百餘里後,發現這裡秦國各縣並未堅壁清野,士卒以及戰馬也終於找到了可供食用之物。

事實上,堅壁清野本就屬於兩敗俱傷之策,秦國如此做可謂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若非迫不得已,絕對不會出此下策。

堅壁清野,不僅會讓百姓們損失慘重,還會壞了君主名聲。

若換做優柔寡斷亦或是愛惜羽毛之人,也未必會使用堅壁清野這個陰損的策略。

三國時期劉備攻陷雒城,劉璋聚衆官商議。

從事鄭度獻策曰:“今劉備雖攻城奪地,然兵不甚多,士衆未附,野谷是資,軍無輜重。不如盡驅巴西梓潼民,過涪水以西。其倉廩野谷,盡皆燒除,深溝高壘,靜以待之。彼至請戰,勿許。久無所資,不過百日,彼兵自走。我乘虛擊之,備可擒也。”

劉備聽聞以後驚恐萬分,趕忙詢問法正。

法正回答說:“終不能用,無可憂也。”

劉璋果然像法正所說那樣,告訴下屬們:“吾聞拒敵以安民,未聞動民以避敵也。”於是罷免了鄭度的官職,不用他的計策,最終被劉備所擒。

劉璋雖然並非雄主,卻也算是善待百姓的仁君,所以明知堅壁清野能夠抵禦劉備,仍舊沒有做出那種事情。

秦國爲了對付趙嘉,固然使用了堅壁清野之策,卻也僅僅侷限於咸陽百餘里範圍,以及趙嘉等人撤退的途中。

至於其他地方,如果真的全部堅壁清野,哪怕最終消滅了三萬趙軍,顆粒無收的關中,勢必也會讓秦國元氣大傷。

甚至於,將會有許多關中百姓餓死。

有了糧草以後,趙嘉就再也無所畏懼,沿着丹水順流而下,直撲武關。

武關雖然險峻,卻也只是對於外人而言,想要從內部攻破,倒也並非什麼難事,這不僅與武關主要是爲了防備外敵有關,也與武關地形脫不開關係。

武關建立在峽谷間一座較爲平坦的高地上,北依少習山,南臨絕澗,河水環東、西、南三面,城址橫出河心。

此關周長1.5公里,城牆用土築,略成方形,東西各開一門,以磚石包砌卷洞。

武關以西地勢較爲平坦,屬於一處高低平原,唯有少習山可以作爲屏障,然而出關東行,山路卻是延山腰盤曲而過,崖高谷深,狹窄難行。

東邊有四道嶺,特別是吊橋嶺,高且陡峭,素有‘上山一道,不容並騎’之稱。

也正是如此,其餘各國想要從東門攻入武關,困難無比。

“君上,前面就是少習山,若想攻克武關,必須先拿下此山。”

趙嘉問道:“汝可有良策奪取少習山?”

對於武關地形,趙嘉早就瞭解過了,雖說從秦國內部進攻武關西門,相比較而言容易許多,卻也並非真的唾手可得。

不說其他,僅僅是少習山上的巖壁、斷崖,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

如果是強攻少習山,趙軍縱然能夠最終取勝,傷亡也絕對不會在少數。

“君上放心,吾叔父曾在秦國爲將多年,哪怕最終被呂不韋、蒙驁所害,門生舊部仍舊不在少數。”

“雖然絕大多數人都被打壓,卻仍舊有些明面上與叔父交情不深者,僥倖躲過了一劫。”

“駐守少習山之都尉安承,就是叔父當年舊部,只要君上讓我去見此人,必能勸說彼放棄抵抗,讓我軍不費吹灰之力攻下少習山。”

“沒有了少習山這座屏障,武關唾手可得也!”

很顯然,王翦屬於那種謀而後定之人,既然建議趙嘉南下攻武關,自然早就有了應對之策。

不曾想,趙嘉卻是猶豫道:“既然此人表面與王老將軍交情不深,如今又躲過了呂不韋等人的清洗,想必已經開啓了新生活。”

“人心難測,如今王老將軍不在,你又是讓對方背國投敵,也難保那人不會不顧往日情誼,非但不會前來投降,反而拿了汝前去邀功。”

“相比起少習山乃至整個武關,你王翦在吾心中更爲重要,斷不能讓你前去冒險!”

趙嘉說的情深意切,事實上也的確是肺腑之言。

相比起區區一個武關,作爲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潛在價值更大。

若二者只能選一,趙嘉將好不要猶豫選擇王翦。

王翦聞言垂首道:“承蒙君上厚愛,王翦感激不盡,只是王翦既然願意前往,自然有十足把握,定能說降此人!”

趙嘉看着王翦那信心十足的模樣,問道:“那麼需要我做什麼嗎?”

王翦道:“君上許以高官厚祿、田宅、錢財即可。”

對於這些身外之物,趙嘉自然滿口應許,只是心中卻有些疑惑,如果那人真的貪圖這些東西,恐怕也未必可信。

只是出於對王翦的信任,趙嘉終究還是沒有多說什麼,任由王翦前去充當說客。

就這樣,王翦脫掉甲冑,換做便裝以後,當即獨身朝着少習山而去。

進入山中,王翦卻是忽然停住了腳步。

他轉頭看向大軍所在的位置,喃喃自語:“人心易變,這麼長時間過去了,安承究竟還是不是以前那個安承,誰又說得到呢?”

“只是君上代我如國士,哪怕前路難測,吾亦願爲了君上走上一遭!”

言畢,王翦頭也不回進入了少習山。

第二百零五章 老將斬甘羅(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清算第二百八十九章 主帥人選第三十三章 斷後(感謝書友‘肅默先生’的盟主打賞)第七章 敢戰否第一百一十七章 敢爲天下先第四十六章 入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翻臉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襲第一百章 無計可施第一百七十八章 拔城第二十六章 燃燒吧 (感謝書友‘鍾馗小號號’的盟主打賞)第二十一章 軍法第二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九十五章 夜襲第五十八章 李嫣嫣第一百八十三章 亡魏第七十一章 范增第一百六十一章 拜相(感謝書友‘江南楠、’的盟主打賞)第六十章 閒棋第二百一十八章 蒙驁之死第九十七章 嶄露頭角第一百三十二章 抉擇第一百八十八 亂起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得麟兒第二十四章 以卵擊石第一百二十二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國鉅變第九十六章 那把火第十一章 殿議第一百九十九章 擄韓相第一百九十九章 擄韓相第十四章 再舉李牧第十六章 連下五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缺糧第一百零五章 變故第十二章 當戰(感謝書友‘sofia若冰’成爲本書首萌,麼麼噠)第二百二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五十八章 狗屠夫第一百零八章 滅了它第兩百零三章 四國聯盟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二百六十四章 盡殺之第二百五十六章 嘉死,趙不足懼也第三十一章 使其狂第一百三十八章 吐露第一百六十八章 希望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染秦都第三十章 第二把火(感謝書友‘六蟈蟈’的盟主打賞)第十九章 雖死無憾第七十九章 兩年第九十二章 什麼名字第五十九章 本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少習山第二百二十七章 清算第一百一十三章 書信第一百六十九章 以工代賑第八十七章 裹挾第二百六十八章 斷臂求生第二百四十一章 分地第二百八十八章 攻秦第一章 喻竹第五十二章 始末第一百三十七章 何謂無恥第一百七十四章 趙王病危第二百七十章 應允第二百六十七章 斬使祭旗第五十六章 棒喝第二百五十六章 嘉死,趙不足懼也第一百五十一章 初露鋒芒第一百六十五章 資本擴張的雛形(二合一)第十五章 非其不可第一百七十五章 使伐魏第三十章 第二把火(感謝書友‘六蟈蟈’的盟主打賞)第二百六十三章 十面埋伏第九十五章 夜襲第二百六十五章 跳崖第一百二十章 備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十面埋伏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韓第二百七十五章 來投第九十二章 什麼名字第十章 燕軍伐趙第二百二十一章 八十萬大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助我也第五十七章 我欲逆天第五十五章 奔趙第十四章 再舉李牧第一百九十七章 烹之第一百一十章 焦頭爛額第二百零七章 妥協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一百五十六章 入彀第一百六十二章 歷史拐點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退第二百四十五章 堅定信念第一百九十九章 擄韓相第四十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八十三章 油鹽不進呂不韋第一百三十二章 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