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水師一

王銘德眼睛一亮,:“可行,增加股東,的確是個好辦法。”

將閩中陳家拉進來,姑蘇顧家、沈家都可拉進來,這樣有錢大家賺,看着是分成少了,其實是利潤更多了。

沐英的想法是不錯的,姑蘇五大家族,薛家已經參與進來了,顧家完成了大明皇宮的建造後,現如今也較爲清閒了。陸家與閩中鄭家聯手經營、內陸到海上的通航,現在也抽不開身。

沐英邊派人去姑蘇,將沈森、蘇明浩、顧世忠請到福州來,共同商議入股大明遠洋船隊的事宜,同時組建遠洋船隊的基地,和深水碼頭,要想建造滲水碼頭,首先是選址,條件是水域要深,交通要便利。

沐英、繆永安在俞通海、林大猛和黃柏南的陪同下,乘着福州水師俞通海的旗艦,在五艘戰艦的護衛下,從福州水師港啓航,到寧德海域,再向南航行,一直到漳州,連續幾天的查探,船上還有不少水師中的老航海水手。

沐英認真的聽取所有人的意見,有時候還攔住過往的漁船,與漁民交談,打聽海底礁石的分佈情況,漲潮落潮的規律,颱風季節的風向走向等等。

一個月的時間,他們走遍了閩東沿海,大大小小的海島分佈,水域的深淺、海底礁石的分佈,全都在海圖上予以標註出來,並標註出遠洋海船的航海航道。遠洋海船由於船體大,吃水深,很容易觸礁,所以,航海圖上的航線的確定,至關重要。

就在船上大廳,沐英、繆永安、俞通海、林大猛、黃柏南等人,商談遠洋碼頭的選址,大家各抒己見,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意思,並拿出自己的依據。

沐英最後一拳定音,說:“遠洋船隊因吃水深,船體大,航海時只能走深海,儘量繞開淺水區域。我認爲,需要建造兩個遠洋碼頭。”大家一驚,聖上不是說一個嗎?怎麼變成了兩個?

沐英繼續說:“內地的貨物從陸地運到福州,要經過多少的崇山峻嶺,運送困難,成本增加不說,貨物的損耗極大,所以陸地運送不划算。只能在姑蘇附近另行建造一個碼頭,遠洋海船直接前往轉船,減少運送成本。”大家聽了,連連點頭。

“另一個碼頭,建造在泉州洛陽江邊,此處交通便利,閩地一帶的貨物,可集中在碼頭邊的倉房裡,一起裝船。遠洋造船所可以建造在此,大明遠洋船隊的船隻也停泊在此,這裡是大明遠洋船隊的基地,而姑蘇那邊的碼頭,則只是貨物中轉碼頭。”

繆永安點頭道:“沐將軍考慮的很周到、很全面,把所有的問題都考慮到了。泉州海岸線曲折蜿蜒,長度有幾百海里,海岸爲基岩,水道深邃、寬廣,海牀爲天然的岩石,港灣曲折,水陸交通便利,有其天然的屏障,既安全、又利於風帆船隻的航行。與姑蘇連接航線後,將來會是一條黃金航線,所以,我贊成在泉州建立遠洋港口、碼頭。”

其他將軍也紛紛贊同,於是,一個月的考察,結果就定了下來,由帥府的幕僚寫成奏章,呈報朝廷定奪。

不幾天,皇上的旨意就到了,基本上同意報上去的建議,只是將泉州港劃歸泉州府來建造,姑蘇碼頭地址定在了劉家鎮附近,由姑蘇府負責建造。

回到了福州帥府,一個多月沒回來,顧慧茹和寧曉曉像餓狼一樣,將沐英圍了起來,換掉了他身上的髒衣服,沐浴、更衣,小別勝新婚,別有一番情調,最難消受美人福,倆女將他折磨的死去活來,才肯罷休。

晚上張興武夫婦來看望沐英,沐英與張興武喝茶談話,三女在一起又開始了有說有笑的。

沐英問:“有事吧?說說看。”

張興武說:“我丈人受陳家家主委託,讓我來找你,陳家想參與遠洋商隊,不知道你是否允許?”

沐英說:“明天讓陳家家主來找我。”

張興武問:“我這麼做讓你爲難了沒有?”

沐英:“傻小子,這有什麼,這事都爲難,咱們就不是爺們了。”張興武高興的直抓腦袋,他想,這下回去能交差了。

沐英看着他,開心的笑了,就算這傢伙做了父親,他在自己心裡永遠都是個小孩子。

沐英、繆永安在林大猛、黃柏南的陪同下,來到了泉州泊司衙門。這裡最早是波斯人造船的地方,亦思巴溪的叛亂被剿滅後,在泉州的所有波斯人,被憤怒的百姓屠殺一空,只留下了造船器械,和部分本地雜工。

這就是水師泊司衙門唯一的幾名技工了,好在黃柏南在海外十幾年,對造船和船體的組成,並不陌生。這些工匠在黃柏南的指點下,很快就畫出了船體的雛形,根據黃柏南的記憶,工匠們做出了幾種戰艦的模型。

一號大福船:柁樓三層,底尖上闊,首尾高昂,能容數百人,吃水太深,起止笨重,機動性能差。

二號福船:二號福船較一號福船小,是很常用的一種戰船,該戰艦高大如樓,尾部高聳,吃水約一丈,能容百人。艦首備紅夷炮一門,普通火噴炮六門,碗口銃三門,迅雷跑二十門,噴筒六十個,嚕密銃十支,弩箭五百支,火箭三百支。

以上兩種戰艦屬於重型戰艦,火力猛,殺傷力大,缺點是笨重,機動性差,一旦遭遇敵艦,很容易被纏住不放,爲了掩護重型戰艦,確保其安全,工匠們另外做出了幾種輕型戰艦的模型,草撇船、海滄船、蒼山船等。

這種輕型戰艦,其性能是船體比較小,吃水淺,非常靈活,機動性強,主要用於近海作戰,或爲重型戰艦作掩護。

目前內陸大部分已經被朝廷統一了,剩下四川、關外、口外,已經西涼仍然在征伐中,東海外有倭寇雄踞海外,對大明朝虎視眈眈,還有葡萄牙的戰艦經常遊弋在南部海面上,時不時的搶劫大明的漁船和商船,臺澎一帶被荷蘭戰艦佔領了很久。

大明水師的成立,就是爲了應對、這些海外的強盜們而設立的。一方面防止他們在沿海登陸,一方面保護漁民和商隊的利益。現在加上遠洋船隊,更是要加強海上的戰鬥力量,將這些強盜們趕出大明領海。爲此,沐英是在未雨綢繆,替大明國守護着沿海利益,守護着國門。

戰艦有戰艦的營造場所,遠洋貨船也有自己專用的場所,那就是新城裡的遠洋船舶司,在泉州的另一個港口,呂勝港。這就是一個正在營造的深水港碼頭,泉州天然的地貌,形成了海牀的深度,而岸邊卻是天然的花崗石,工匠們只要將岩石鑿平,一個天然的碼頭就自然形成了,在岸上再建造多個倉房、軍營即可。

造船司就在碼頭的側面,大型海船建造完成後,就從這裡直接下水,方便又實惠。

沐英一行人來到了營造場所,一眼就看見了一個龐然大物,雖然只是船體的骨架,但依然像一座大山一樣聳立在大棚下。

工匠頭目向沐英等人介紹,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船有四層,船上九桅可掛十二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三百人才能啓航。

這艘大船大舶,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這麼大的船是尖底的,吃水深度肯定遠遠超過五丈,船的桅帆總體設計上採用縱帆型佈局、硬帆式結構,帆篷面上帶着撐條相當於筋的加固作用。二千料船的遠洋船型上採取“底尖上闊”的結構,船頭昂船尾高。

船體結構上設了多道橫艙壁,把一整個艙按功能分割成多個小艙,多的二十八艙,少的也有二十三艙,這不僅有加強結構和分艙水密抗沉的作用,使船舶有可能向大型化發展,而且還有利於分割艙段分類載貨,滿足不同功能的使用要求。

二千料海船採用全木結構。明代船舶工藝發展到有鍬釘、鐵鋦、鏟釘、螞蟥釘等,使複雜的木結構可以輕而易舉地通過各種船釘拼合、掛鋦、加固在一起,不至於“散架”。

上二千料船基本船型爲福船,外形爲小方首,寬平艉。建築形式屬於樓船,主甲板中部有一層甲板室形成舯樓,設了舷牆,艉部有三層艉樓,艏部有二層通透性的艏樓。

自底艙到甲板上,共分爲五層,船艏正面有威武的虎頭浮雕,兩舷側前部有的龍浮雕或彩繪,後部有鳳凰彩繪,艉部板上方繪有展翅欲飛的大鵬鳥。

工匠頭目的介紹,讓沐英他們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心裡在暗歎,這哪裡是船,分明就是一艘在水上移動的城堡,各種設施應有盡有,所耗費的銀子是個讓人咋舌的數字。

第九十八章 遂寧城的悲哀第二十七章 張千千的煩惱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取興化第一百八十三章 登陸第四十章 郭帥之死第八十章 再見林忠豪第六十四章 洪都保衛戰一第八十一章 沈家的立場第一百三十四章 神機衛的移交第一百五十七章  征戰北山國第七十八章 初入平江城第六十三章 涇江口阻擊戰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逼迫遷移海外第五十九章 劉福通的求救第七十七章 新的起點第一百零四章 沈家態度的改變第八十六章 再入平江城第三章 少年的磨礪第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密令第三十五章 大戰滁州三  再克兩城第六十二章 涇江口阻擊戰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琉球三國求和第六十三章 涇江口阻擊戰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南海戰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水師十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詭異的靈源山第一百二十一章 夾擊寧德城第七十二章 鄱陽湖大戰一第七十三章 鄱陽湖大戰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安南海戰五第三十章 初探黑龍洞第七十六章 班師回城第七十五章 鄱陽湖大戰四第四章 一身膽氣第六章 惹禍上身第一百二十章 血染福安第一百八十四章 芒街爭奪戰第五十章 一院不掃 何以安天下第二十九章 肅清外圍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南海戰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敬香紫林寺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水師八第八十八章 朱文正的下場第四十四章  丹徒城三大家族第一百五十一章 胡惟庸的尷尬第一百九十二章 獲救第一百五十章 沐帥判案第二十五章 再次出擊第一百八十二章 安南海戰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和談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巡查船舶司第三十九章 渡江第四十一章 趙德興的悲哀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明水師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福州之戰一第十一章 葉集鎮第二十四章 朱元璋的謀略第七十九章 平江城的五大家族第五十二章 來自孃家的支持第一百一十四章 長途奔襲戰第一百零五章 籌建皇宮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水師五第二十五章 再次出擊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明水師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和談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福州之戰六第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八章  淪爲孤兒第三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八十六章 再入平江城第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密令第一百七十一章 沐講禪師的身世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下崇安城第三十八章 大戰滁州六  滁州告捷第一百二十章 血染福安第八章  淪爲孤兒第七十二章 鄱陽湖大戰一第四十四章  丹徒城三大家族第七十七章 新的起點第一百零七章 膨脹的馮谷寶第三十六章 大戰滁州四  合圍滁州第七十七章 新的起點第五十一章 安居才能樂業第一百一十六章 全殲張山部第三十六章 大戰滁州四  合圍滁州第一百八十六章 佔領鴻基城第六十二章 涇江口阻擊戰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組建閩西四府第一百零五章 籌建皇宮第八章  淪爲孤兒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和諧的聲音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使琉球島第一百八十六章 佔領鴻基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佔領鴻基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組建大明水師第一百九十二章 獲救第一百三十二章 經略閩東第一百七十五章 湯和將軍的求援第一百六十八章 敬香紫林寺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王朝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