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和平的日子裡(2)

說起來,織田義信穿越前的後世,關於日本人祖先的爭論也從來沒有斷過,去掉那些主觀印象外,吳人後裔、太伯後裔、越人後裔、徐福後裔乃至其他後裔的說法都有。

這其中,吳人乃是三國時代的吳國,太伯,則是春秋時代的吳國,越人,則是三國時代的山越一族,至於徐福,指的則是昔日徐福出海後,帶着的三千童男童女。

不過在織田義信最近的研究看來,日本國的祖先應該是包含幾個部分,一個自然就是日本本土的原住民,包括日本和阿伊努人的後裔。再有就是海外移民,包括朝鮮半島、中原本土的各種逃難隱居之人。

“這些人從中原抵達本國,如果人口衆多的話,那麼憑藉他們先進的兵器、理念,很容易就佔據一方水土稱王稱霸。”織田義信沉聲說道。

“嗯……那你的意思就是從這些人中,選出一個作爲本家的祖先?”織田信長終於聽明白了,無非就是日本天皇的祖先其實只是當時日本的勢力之一,其他地方還有許許多多的各種勢力。

“不錯!”織田義信點了點頭說道,隨即從懷中掏出了一個事務丟給了織田信長,打開一看,卻是一個刻有“親魏倭王”字樣的金印。

“我覺得邪馬臺王國是最好的選擇,除了擁有昔日魏國的賜封之外,而且起源更早,那麼自然也越難考證。”織田義信瞅了一眼正在把玩着親魏倭王印綬的織田信長說道。

“那麼,我們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祖先往秦人甚至更早一些的周人身上靠。畢竟每次中原王朝的滅亡和出現,都會伴隨着大量難民的出逃。說不定就逃到了九州,最終演化爲了邪馬臺國呢?畢竟邪馬臺國也不是全是女王統治的。”織田義信沉聲說道。

“嗯……那徐福的後代?”織田信長想了想問道,對於這些他是沒有研究,不過既然要早,那還有比徐福更早的嗎?

可惜,織田信長這番話得到的只是織田義信的一個白眼而已,“既然都是自己選了,你幹嘛要選一個道士的後代?”織田義信鄙夷的嘀咕着,隨後在織田信長就要發表的時候,從那疊厚厚的紙張中抽出一份說道,“我覺得姜尚的後人不錯。”

“姜尚?”織田信長一臉疑惑的看着織田義信,隨後接過那份紙看了兩眼說道,“幫助周武王伐紂一統天下那個姜尚?”

“嗯,根據記載,天下一統後,周天子將其封到了齊國,也就是如今明國的青州一代。那裡靠近朝鮮,如果要抵達日本的話,齊國無疑是最近也是最有可能的。”織田義信沉聲說道。

“那理由呢?”織田信長聞言問道,對於到底認誰當祖宗他自然是無所謂,反正就算他祖宗知道了肯定也會高興的,畢竟這些人任何一個人的地位,都不可能是當時織田家的祖宗能夠比擬的。

而且就像是織田義信所言,往上數個千百年,誰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誰啊。說不定織田義信誤打誤撞還真的蒙對了呢?

“這裡!”織田義信拿出一本書籍翻到某一頁,指着上面的文字說道。“這裡寫着,呂氏齊國在周安王時代被田氏所取代,這種情況下,呂氏一族爲了逃難逃到本國,隨後創建邪馬臺國,聽起來似乎也不是那麼離譜不是嗎?”織田義信說道最後聳了聳肩。

“這不離譜還有什麼離譜的?”織田信長無語的想着,隨後又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個呂氏是怎麼回事?”

“據說姜氏一族的祖先在中原三皇五帝的時代因爲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了當時的呂地,所以姜氏也稱作呂氏,姜尚也叫做呂尚。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姜尚的後人,齊國的歷代君王都姓呂。”織田義信解釋着。

這些東西在明國的那些典籍中都有寫,雖然織田義信只要關於日本國的記載,但明國的那些官員卻還是將全本都給了織田義信,反正對於他們來說,這些書籍也不是什麼珍貴的孤本。

“那證據呢?”織田信長看着織田義信問道,“不會這個東西就是證據吧?”

聞言,織田義信無語的看着織田信長,“天下都是你的,我們現在只需要將消息慢慢的傳出去,讓本國的百姓乃至家臣相信就好了。另外,也可以通過明國,弄個認祖歸宗的儀式增加說服力。相信有了明國皇帝的認同,這件事情的可信性就會增加不少。”

“嗯……”織田信長聞言再次沉默着,好半響,織田信長才擡起頭看着織田義信,“那你覺得什麼時候行動最好?”

“嗯……我覺得不能太急,不然太明顯了。不如以流言的方式,先從民間慢慢流傳開來?”織田義信沉吟片刻後說道,隨後不懷好意的看着織田信長,“而且你不覺得把事情都交給我的話,有點太過分了嗎?”

“過分?”織田信長眨了眨眼,隨後指了指身旁的那堆積如山,等待其批閱的文書笑道,“那不如我來想這件事,這些交給你了?”

“你……狠!”織田義信憤慨的罵道,不過他又能如何呢?只好將這件事情應承了下來。畢竟比起這種事情來說,處理那些政務顯然更加的麻煩。

回到大阪,織田義信思考一晚後,這才喚來寧寧吩咐道,“將這件事情派人在九州散播,記住!一定要隱秘、緩慢、小心的散播!”

麗璐看着手中的書信,上面不過寥寥寫了幾個字,“中原昔日周王朝功臣呂尚後人,在田氏奪齊之後,有一部分人逃到了日本。”

“呃……知道了。”寧寧疑惑的看了半天,最終點了點頭。她不是太理解這件事情到底是爲什麼,不過既然織田義信如此吩咐,她自然會照做。

“記住!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慢一點沒關係,但絕對不能讓人察覺是本家乾的。最好,由明國人來出面進行……”織田義信表情嚴肅的說道。

“是!”

第兩百零八章:齋藤龍興的手段第一百零七章:少年鍋之助第五百二十四章:海寇之亂的後遺症第三百六十九章:奇怪的男人第四百一十二章:費洛伊斯的副手回來了第三百六十四章:織田上洛(4)第七百八十二章:馳援遠江(2)第五百九十七章:準備突圍第四百八十九章:丙區之戰(2)第五百一十九章:抵達高山國第六百五十二章:淺井長政之死(3)第四十六章:前田利家的幫忙第四百章:五局三勝第兩百八十一章:織田家領內法度第五百二十二章:抵達明國第七百六十章第六百八十三章:明智光秀出手(1)第七百二十七章第兩百九十五章:抵達蝦夷第八百一十三章:攻守轉換(3)第六百六十二章:封賞第兩百三十七章:鬆平家康迷茫了第七百二十六章第三百一十一章:柳科離去第五百一十五章:離開琉球第六百二十七章:十萬人(3)第三百五十二章:抓老虎的網第兩百三十八章:準備中的武田家第二十九章:鬆平廣忠死了第七百九十七章:三方原合戰(12)第八百六十二章:改革進行時(3)第三百零九章:蘿蔔加大棒第七十三章:大好人山田政村第兩百五十章:三河平定第七百七十二章:織田信奈(2)第七百五十六章第八百六十四章:改革進行時(5)第八百四十九章:天下一統(2)第五百六十九章:奇妙丸元服第五百六十五章:暗流開始涌動(1)第兩百二十五章:大戰之前第六十一章:小家族的命運第三百七十一章:草薙劍被發現了第四百零三章:織田義信的勢第四百一十四章:塞拉第八百八十一章:攻略朝鮮(6)第三百八十二章:在京都待兩天第六百四十九章:姊川合戰(11)第一百六十九章:齋藤家的內鬥第兩百零四章:十面埋伏第七百九十五章:三方原合戰(10)第六百六十二章:封賞第三十六章:討取山口教吉第五百六十三章:安土築城第八百二十八章:和平的曙光(2)第七百五十四章第兩百七十九章:織田信長要改革第四百二十六章:關於報紙的想法第四百零八章:海軍組建的難處第兩百四十五章:一筆交易第七百六十九章:島津兄弟(1)第六十二章:出兵第四百六十章:小和尚慧智第八百五十九章:天下一統(12)第七百六十二章:清惠尼和細川真之(1)第三百二十八章:鬆永久秀的謀劃第一百二十二章:要結婚了第六百八十二章:能改變近畿局勢的人(3)第六百一十四章:援軍抵達第四百八十二章:決賽開始第四百一十章:將軍要倒黴了第兩百二十七章:定計第八章:信長初陣第三百九十三章:各方反應第六百章:金崎撤退戰(3)第七百九十八章:三方原合戰(13)第八百八十章:攻略朝鮮(5)第兩百五十一章:預備兵役第一百七十六章:齋藤家內亂第兩百三十一章:三河大亂第兩百三十九章:平定三河進行時第兩百零六章:都來了第三百二十四章:人選第六百七十四章:大友家降服(1)第四百六十章:小和尚慧智第三百五十一章:虎毒不食子第五百三十六章:家庭糾紛調解員第八百二十六章:攻守轉換(16)第兩百五十八章:奇襲稻葉山第三百零四章:汗都沒出就結束了第兩百三十七章:鬆平家康迷茫了第三百七十四章:慶次也會拉人了第四百六十四章:等待中的九人第四百一十三章:黑奴第八百二十九章:和平的曙光(3)第兩百九十章:世界那麼大第五百八十二章:淺井家的分歧第兩百四十七章:聲東擊西第四百二十四章:織田信長被耍了第八百一十一章:攻守轉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