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和平的日子裡(1)

安土城內。

織田義信一邊享受着諸女的伺候,一邊不斷翻看着各種書籍。他並沒有找人來幫忙,畢竟這種事情,雖然看起來似乎並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但萬一呢?不管是織田義信還是織田信長,可都承受不了那可能的萬一。

而在另外一邊,還有織田義信派人收集的日本史書。包括【古事記】、【日本紀】、【續日本紀】、【日本後紀】等一系列的書籍。不得不說,雖然織田義信很討厭那羣和尚,但在書籍的保存方面,很多時候還得多虧了這幫和尚。

自從聖德太子將日本國定爲佛國後,僧侶的地位就直線上升,堪比公卿一般。雖然這讓和尚的權利過大,但也因此,無數的書籍在經歷了數個亂世之後,依然在這些寺院中保存着。

“嗯……從古事記和日本紀上面來看,應神天皇之前的歷任天皇,各種事跡明顯過於扯淡……”織田義信一邊看着一邊心想着。

好吧,這也不怪織田義信亂想,實在是應神天皇之前的歷代天皇記錄實在是太過玄乎,比如關於第一任神武天皇中的記載裡,就有神武天皇出征至熊野村,忽然一頭大熊出現並隨即消失,然後神武天皇和士兵們就直接失去了意識。直到一名叫做高倉下的男人獻上一把橫刀,神武天皇又立刻甦醒了。而在神武天皇拿到橫刀後,熊野山的荒神就被斬殺……

怎麼瞅,也和神話故事差不多的說。就好像後世關於三皇五帝之類的記載一樣,存不存在不好說,但絕大部分的事蹟,基本只能當作神話故事聽一聽了。

不過那應神天皇的事蹟,卻引起了織田義信的興趣,因爲按照日本紀記載,應神天皇在位41年,活了111歲,真假織田義信自然是沒興趣,他感興趣的是,在記載中,應神16年的時候,百濟人王仁攜帶【論語】十卷,【千字文】1卷抵達日本,從那一刻開始,文字傳入了日本,而這個文字,自然就是漢字了。

而且根據古事記、日本紀等比對,關於應神天皇時代的記載中都有這麼一段,那就是中原人、百濟人在這個時期有許多移居到了日本。因爲那個時候中原剛和好處於東漢末年的戰亂時代。

“嗯,從應神天皇這邊入手?”織田義信不斷翻看着手中的兩本書籍,心中暗想着。一本,自然就是日本紀,日本國第一本正史。而另一本,則是【三國志·魏志·倭人傳】。

雖然在織田義信的查找中,班固所寫的漢書也有關於日本國的記載,不過相比起魏志的倭人傳,卻過於籠統了。

細看着倭人傳,根據這裡面的記載,可以很輕易的看出當時對於魏國最爲熟悉的,就是被曹睿封爲親魏倭王的卑彌呼了。但在記載中,卑彌呼不過只是女王國的國王而已。而女王國所領,在記載中有斯馬、已百支、伊邪等20多個領國。

但顯然,女王國並不等於日本國,在魏志之中,女王國的南面有狗奴國,和女王國經常打仗,東渡海千餘里,還有侏儒國、裸國、黑齒國等。

“嘖嘖,這起的名字……我也是醉了。”織田義信搖頭晃腦的嘀咕着,不過從這些國家的名字中不難看出,這些所謂的國,基本上就是原始部落一般的地方了。不然的話,給他們命名的人也不會如此的隨意。

織田義信不斷看着關於女王國,也就是日本紀中邪馬臺國的記載,思考着邪馬臺國適不適合成爲他需要的理由。好吧,其實在倭人傳中附和織田義信所想的,也只有邪馬臺國了。畢竟女王國的後人,和那些什麼狗奴國之類的後人……織田義信怎麼也比較傾向於前者的說。

“真正出現天皇這個名詞是在天武天皇的時代,如此一來,天武天皇的祖先,也不過是控制大和國一代的國王而已,和邪馬臺國應該沒有任何的關係。”織田義信拿出一張紙開始寫寫畫畫着。

“根據記載,神武天皇是從九州日向國出發,一路一直打到大和國。不過按照中原王朝的記載估算,那個時期的日本肯定是屬於石器時代的野人,雖然野人也不是不能造船……”織田義信看着織田信長沉聲說道。

“呃……”織田信長繞了繞頭,一臉蛋疼的看着織田義信,雖然說織田義信說得大部分事情、人物他都知道,但他卻完全搞不懂織田義信說這些的意思。“義信啊,你就直說吧,你說得那些我有些聽不懂。”

“正統!我個人認爲,之所以要把神武天皇的初始領地定在日向,就是要和日後的邪馬臺國扯上關係。就好像在古事記中,將邪馬臺國被當時中原魏國皇帝曹睿封爲親魏倭王的卑彌呼,寫作是神功皇后一樣。爲的,就是將一切的一切,都聯繫在一起。”織田義信沉聲說道。

“如此一來,日後中原王朝對日本的各種封賞、承認的目標,自然都變成了天皇一族。如此一來,萬世一系的傳說才能夠堅定不移的代代相傳。”織田義信有些興奮的說道,有什麼比打破神話更有意思的事情嗎?嗯……或許是創造神話吧。

“然後呢?”織田信長揉了揉頭痛的腦袋,他總覺得自己忽然回到了多年前跟隨平手政秀學習的年代,而且學的還是最讓他頭痛的歷史。

“如果天皇一系和邪馬臺王國沒有任何的關係,那麼……是不是就代表實際上在那個時期的日本,除了大和一代的領國,其他地方則是其他國家的領地?”織田義信指了指自己記錄的那些信息,“這麼一來,這些人又是從哪裡來的?”

“呃……”織田信長聞言,無語的看着織田義信,又瞅了瞅他面前那一疊厚厚的紙張,最終放棄治療的說道,“直接說結果行嗎?”

“移民!從我在阿伊努人、明朝得到的記載,以及本國擁有的記載中,可以得出如今本國有不少人都是海外國家移民的後代。”織田義信沉聲說道。

第兩百六十四章:沒人權的竹中重治第六百七十一章:阿犬和信奈第八百八十二章:攻略朝鮮(7)上架感言第八百一十二章:攻守轉換(2)第五十章:正德寺會面第兩百三十二章: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第三百七十五章:不正常的鬆永久秀第一百七十一章:年輕的美濃守護者第五百一十八章:繼續航行第六百一十四章:援軍抵達第五百六十三章:安土築城第五十九章:教育第三十五章:赤塚合戰第兩百七十章:竹中臣服第九百一十五章:萬世一系的終結(3)第四百五十五章:吉川元春和山中幸盛第一百八十八章:山科言繼第三百六十七章:真田來援第七百六十二章:清惠尼和細川真之(1)第七百七十一章:織田信奈(1)第一百八十九章:朝貢特使任命書第八百八十章:攻略朝鮮(5)第六十三章:不倒的男人第七百六十九章:島津兄弟(1)第五百五十七章:返航第兩百三十三章:時候到了第五百五十九章:明使離去第六百四十六章:姊川合戰(8)第三百七十九章:戰國版青梅煮酒第八百六十一章:改革進行時(2)第四百九十四章:四強決出第三百八十九章:加藤和百地第七十九章:名偵探政村第八百八十七章:攻略朝鮮(12)第九百二十二章:萬世一系的終結(10)第十一章:坑爹的城戰第四百三十七章:嘴欠的下場上架感言第一百零六章:徵兵第六百二十一章:評定第六十二章:出兵第一百七十六章:齋藤家內亂第兩百七十六章:終於可以說出來的野心第七十四章:尷尬和離別第兩百六十九章:決戰來臨第九百一十章:天……塌了(12)第五百九十章:天要變了第七百四十七章第五百四十一章:禮部尚書張居正第六百八十二章:能改變近畿局勢的人(3)第四百六十三章:被召見的人們第六百三十六章:影響(4)第一百二十四章:風雨欲來第六百六十章:再次結成的網(3)第六百七十五章:休養生息(3)第八百六十一章:改革進行時(2)隨便說兩句第三百章:神馬之王第兩百二十八章:叛軍的弱點第七百八十八章:三方原合戰(3)第兩百六十一章:跟着劇本走第七百二十七章第八百一十章:瀨戶內海之戰(7)第一百一十一章:鬆平元信回三河了第七百七十一章:織田信奈(1)第八百五十三章:天下一統(6)第兩百零九章:織田義信怎麼了?第五百四十章:入京之行第兩百三十章:有些天真的覺慶第三百七十四章:慶次也會拉人了第一百七十三章:木下秀吉的機會第五百四十三章:不稱臣的理由請大家看過來第八百二十四章:攻守轉換(14)第四百五十七章:軍神上杉謙信第兩百零三章:追與逃第一百九十四章:初見淺井長政第兩百二十九章:夜襲第五百四十七章:苦惱的張居正第兩百五十三章:防範於未然第五百六十三章:安土築城第六百七十二章:農兵分離(1)第三百六十五章:今川家要復興?第六百三十七章:硝石的替代品第三百二十三章:關於過繼的問題第六百六十章:再次結成的網(3)第六百五十六章:朝倉家的末路(2)第四百二十二章:苦惱的義信關於本章說第兩百七十八章:豪言需要行動來支持第五百六十九章:奇妙丸元服第兩百一十四章:被坑了的吉第七百八十四章:今川家最後的榮光?(2)第六百三十四章:影響(2)第三百四十七章:今川家的行動第三十一章:失去銳氣的織田信秀第八百七十六章:攻略朝鮮(1)第三百七十八章:光秀同學又迷茫了第六百零八章:步步緊逼的敵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