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 軍事採購

“吳人弓弩甚是古怪,諸君以爲此等吳弓有何妙處?”

“淳于君擅射,可以一試。”

駐紮廩延的衛國君臣,此刻對進獻而來的奇葩弓箭都是非常感興趣。瓦邑尉在衛國內部評價比較高,軍事上的事情,只要開口就很有說服力。

能讓瓦邑尉專門進獻一把弓過來,說明這個弓,肯定有獨到之處。

得了君命,一個身材高大,雙臂舒展的壯士出列,行禮之後,便從衛侯那裡接過弓箭。

略作觀察,此人手指勾了一下弓弦,愣道:“這是何物所制?非綜非絲非麻非革。”

弓弦就很古怪,弓身更是顯得奇葩,並非是一個整體的樣子。

拇指扣住弓弦,用力拉了拉,弓力相當的足,不是極品神器,但也不是蹩腳貨。

“好弓。”

讚了一聲,搭上一支沒有箭頭的鷹羽箭,頓時摩挲出了其中的不同之處。

眼前一亮很是喜悅,當下此人便道:“誠如瓦邑尉所言,善射者,可爲神射者!”

嘭!

一箭射出,“叮”的一聲,居然中了廊柱下的青銅吊燈燈盞。

“好兵器!”

“淳于卿以爲,若有幾何,可使全軍振奮?”

“君上,以臣所見,若是人人帶弓,自是威力無比。”

“人人帶弓,力有未逮。”

真要是人人帶弓,以衛國的國力,那是根本沒戲的。

不過衛侯倒也不覺得自卑,反正晉國也玩不起,連秦國、齊國這種弓矢製作有優勢的國家,也是裝備不齊。

能裝備幾個方陣,就已經是很好了。

“若有一萬張弓……”

淳于君想了想了,說了一個比較合理的數字。

衛國前線的主力部隊,也就是三四萬,來一萬張弓,不給主力部隊,給預備隊,那也是不錯的。

手中的弓箭訓練起來有大優勢,這種犬牙交錯的局面,弓弩是必不可少的,一天的箭矢消耗量,不管是敵人鄭國還是衛國自己,都是海量。

十幾年前,兩國偶有摩擦,主力還是戰車。

但自從耕地越來越廣,人口越來越多之後,戰車更多時候充當的只是中堅屏障。

留給戰車馳騁的環境越來越少,一條壕溝就能解決的事情。

而兩次逼陽之戰,不管是冬季的冰雪之牆,還是入夏的逼陽城二環水陸交通,都讓人大開眼界。

子橐蜚攢了那麼多年的戰車,就是個擺設,最終還是要看重步兵的發揮。

然而弱勢一方的逼陽國,通過瘋狂地砸錢,依託防禦工事,輕輕鬆鬆地就把宋國部隊懟了回去。

而且化被動爲主動,只要宋國出現失誤,背靠龐大防禦體系的逼陽守軍,就主動出擊,抓住一瞬間的戰機。

宋國聯軍中的戴國部隊,就是這樣被吃掉的。

整整三萬,戰後歸來的,也就是三分之一左右。

列國觀察員對第二次逼陽之戰的印象,最深刻的就三點。

一是防禦工事居然還能這麼玩,當然諸侯們能這樣玩的很少,但減配一下,還是沒問題的。

二是扼殺了戰車的發揮之後,大國戰力直接去了一半,最終考驗的,還是步兵發揮。

三是逼陽城守軍無所不用其極,尤其是在遠程兵器上,開發出了大量讓人腦海中不可磨滅的武器裝備,但傳統箭矢的使用量,也達到了一個巔峰。

衛國內部也是有統計的,第二次逼陽之戰中,逼陽城守軍,一天箭矢消耗量,少則一萬,多則兩萬,每天都有大量損毀的弓弩。

但當時的逼陽城有錢,不但有錢,還有生產加工的能力,前線消耗多少箭矢,後方都能供應上。

不但城內有工坊,通過邗溝,源源不斷往北運輸箭矢的舟船,也是絡繹不絕。

衛國除非要打保家衛國戰爭,否則是如何都壓榨不出這樣的產能運力來。

講白了,衛國可能整體上來說比逼陽城有錢,但像逼陽城那樣的用法,想都不用想。

第二次逼陽之戰,像李解那樣大搖大擺敲詐勒索列國商人的,獨此一份。

衛國做不到逼陽城那種程度,又不能像李解那樣毫無顧忌,那麼還是老辦法,防禦工事上減配,生產效率上,也可以減配。

對外贖買鷹羽箭,反而成了相對比較划算的一件事情。

雖說也擔心淮中城會不會突然漲價,但因爲衛侯有個門路,有人作保,可以幫忙穩住價格,這才大大方方地通過商隊,從淮中城運輸武器裝備。

“一萬張弓!”

“淳于君,此弓做工精妙,只怕價格不菲。”

“諸君,此弓精妙之處,吾已知曉。只是,若士卒訓練射術,以此弓爲主,目力所及,發箭必至!”

淳于君和瓦邑尉一樣,是站在專業的角度來看問題,至於說這個問題如何解決,不是他的事情。

國君和大臣,纔是解決這個辦法的負責人。

“淳于濟長於治軍,君上,臣以爲,當詢價淮中,以備不時之需。”

“臣附議。”

“臣附議。”

衛侯見大臣們想法都差不多,自己也是頗爲意動,便道:“之前共氏女子爲豆子所用,其中孟姜爲辦公室主任,雖不知職遣何爲,不過既爲主任,亦是有諫言之責。不若再行遣使,命行者詢問孟姜,代爲疏通。”

“善。”

“君上所言甚是。”

每逢這種時候,大臣們才覺得主君出賣自己的妹妹,其實是深謀遠慮。

要是沒有姬豆子,他們衛國這時候跟鄭國開戰,豈不是新式的武器裝備,一個都沒有?

就算想要買,也不可能有很好的渠道,更談不上什麼合情合理的價格。

事關國家興衰大計,區區一個公主,實在是不值一哂。

更何況,原本這個公主,是要嫁給許國國君的。

現在許國都滅亡了,萬幸沒有把公主嫁過去。

要不然,許國到時候還能借機求援,讓他們衛國幫着許國復國。

哪裡像現在這麼爽,源源不斷地從淮中城購買新式裝備,別說皮甲,連鐵甲都有。

價格貴是貴了點,但武器裝備是有錢就能買的事情嗎?

列國甲冑都是重要管控物資,輕易不會流通,這是個典型的賣方市場,誰往外賣,誰就是爸爸。

掏錢的,纔是孫子。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鐵器農具,也是促成衛國快速修築防禦工事的重要因素。

就算是現在衛侯駐紮的廩延邑,衛國部隊突襲的時候,就是奔着這裡來的。

因爲這裡是鄭國的河南糧倉之一,廩延邑的存糧相當豐富,畢竟以河相隔,就是外國,鄭國部隊要卡住棘津、瓦邑、平陽,沒有糧食是萬萬不行的。

衛國突襲廩延邑,就是爲了讓鄭師邊防軍不攻自破,現如今雖說沒有不攻自破,但還是讓鄭國部隊出現了不小的混亂,衛國連克數城,先手優勢非常明顯。

鄭師主力過了濟水的時候,有了大量鐵器農具的衛人,已經提前在棘津以南開挖了大量壕溝,使得鄭師的戰車部隊,根本沒辦法發揮。

打到現在,雙方都是需要一個契機,然後發動決戰,一戰定乾坤。

但在此之前,肯定是能攢多少實力是多少,眼見着客兵手中的裝備,似乎有獨到之處,那本着萬一對手會裝備的想法,衛國君臣,怎麼地都要掏這個錢!

292 唉,我真傻825 漢公大官家290 王命詔書第七十八章 都在酒裡第三十四章 效率第一百四十七章 有進步第一百四十章 兩開花第三十九章 隔牆叫罵第八十二章 判斷338 神人216 忍辱負重第八十章 基本操作430 吳國土豪第四十一章 白嫮783 戰略恐嚇老年團第二十六章 雙贏643 獨佔大別山221 夜裡獻策693 虛空馬屁251 出兵717 或許是偷天換日811 天變不足畏!676 預案811 天變不足畏!542 優勢624 鬥皇爲使412 涼涼第一百四十二章 國之幹臣第一百十九章 夜襲第一百八十九章 超出預計的局勢變化759那麼,代價呢?540 真正的挑戰538 被中對第一百三十三章 關懷204 向宋國戴舉學習233 拯救公主427 潁水秩序第七十三章 溜424 很厲害的樣子484 反手又是勒索556 易金立信第六十九章 你怎麼罵人235 本非國士569 崗亭制度627 宋國機會很大205 風蕭蕭兮548 沉迷學習688 嚇一跳369 隨侯震驚373 萬衆一心532 投資背後547 “尚賢”和“不尚賢”745 妞給大爺搓個背441 以正合208 一波帶走491 鄭國的戰略機遇699 要賭就賭大的661 我爲上國大夫也第三十一章 手段235 本非國士283 新生活748 都在努力442 嬴瑩的疑惑817 吳國大權,旁落漢國641 都很鬱悶750 謀前程嬀田秀操作814 權衡、權柄465 校場受辱604 國之將亂必有妖孽642 放龍點睛第五十六章 少年努力597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533 順應“天命”第二十七章 莫名來投第一百四十六章 吳秦之好526 先王,是先王606 幾近於道413 局勢很穩第四十一章 白嫮第九十五章 爲將495 不一樣的公主739 魯侯的小老弟389 挑起蔡人鬥蔡人689 重賞之下274 嬀田變身740 一般一般(爲書友“~主公~”加更)542 優勢250 大禮包431 富庶鄭國533 家庭事業兩豐收272 危機並存815 求存求活而已625 攻克郢都?576 中門迎賓331 暗自慶幸481 各種懷疑人生595 大別山條約728 狂妄至誠407 少加貝柱第六十四章 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