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帳議

芒卯與衆人再敘過禮,道:“魏相掌國柄十載,事無鉅細糜不成。願以錢糧諸事付相國。”

魏齊道:“謹領將軍令。”

芒卯又道:“段子通天下興衰存亡之變,明諸侯天文山川之理;樑尉公子家學淵源,世領國防,諳于軍事,願贊畫軍機。”

段子干與樑尉公子齊道:“謹領將軍令。”

芒卯道:“當下秦軍現大梁城外,願知軍情如何!”

魏齊道:“昨日大王與將軍均在齋戒,今日又是拜將之日,各地驛報均暫傳敝宅。敝家老現在帳外,一問便知。”

芒卯道:“如此便當相請。”

魏齊起身出帳,少時領進一人,仍是士子打扮,入帳後行禮道:“魏相冢宰魏仁奉召拜見,謹致敬芒將軍,各位公卿。”

芒卯回禮道:“相老且坐。敢問驛報如何。”

魏仁在帳門前放下一席,坐下,道:“自昨日至今日,各地呈驛報共十,奏報三。謹具以呈。”從腰上解下一革囊。車右先生在芒卯示意下,起身接過,傾在座前,將革囊交還,回到席上坐下。

魏仁道:“昨日圃田奏報,圃田無警事。信陵君奏報,長城外無警事,現溝壘已備,守禦無憂。今晨啓封奏報,秦軍於夜半突襲,城內軍民猝不及防,秦軍已經入城。夜間南驛三報啓封兵警及火起,東西驛三報南方火警。晨起南門尉報,日未出時,有四乘現吹臺,均商賈裝束。在吹臺停留片刻,即向東北而去。奏事畢。”

芒卯道:“啓封令尉何在?”

魏仁道:“並未得報。”

芒卯再向樑尉公子道:“敢問公子可別有情?”

樑尉公子道:“家嚴日入離家,此前未聞特別軍報。夜來只守望兵士報啓封火起,又有各驛卒持節入城,統入相府。生除令嚴謹軍律,不得妄動外,亦督命各門加強守備,放出斥侯。斥侯回報,秦人約於黃昏進至啓封城外,斷絕內外交通。南門驛曾望見南邊塵起,惟不知其詳,亦未得報。人定時城中火起,夜半即息,想城已破。現啓封城未開,內外不得交通,斥侯不入,所得消息皆從鄉談而知,難得其詳。”

芒卯道:“難道啓封就無一人逃出。”

樑尉公子道:“各門戍守均未報有啓封逃難之人入城。”

魏齊也道:“相府不知有啓封吏民入城。”

芒卯道:“故例,凡兵起必有民亂。今秦鋒至啓封,而大梁郊外無亂,是某不解者一。啓封雖小城,民有數萬,糧草充足,只一時而城破,是某不解者二。十萬秦軍遠途而來,其勢必鋪天蓋地,而沿途無軍警報國都,是某不解者三。啓封已失,而安堵如故,是某不解者四。諸公必有以教我。”

樑尉公子道:“秦軍沿途阻隔消息,故吾等於其動靜一無所知。現亦僅知啓封失陷,至其何時、何因失陷,爲何無報,俱無所聞知。生以爲,當今之計,一面嚴備城防,加強治安;一面多出斥侯,四郊打探,務得其實。”

魏齊道:“打探軍情之事,信陵君府上多有能人,涉三教九流,無孔不入。”

芒卯道:“相府多涉商賈,何不從中探聽之?武卒之中多有家城外者,鄉里親戚亦可打探。”

魏齊與樑尉公子齊道:“喏!”

芒卯突然轉向段子幹道:“打探啓封音訊,敢問段子何以教我!”

段子幹道:“微賤在韓頗有親戚,惟緩不濟急耳。”

芒卯道:“大梁城郊可有相知相善之人?”

段子幹道:“微賤初來乍到,於大國周圍卻無親友。”

芒卯點頭道:“原來如此。段子於戰事有何見教?”

段子幹道:“將軍治軍嚴謹,微賤不敢置一詞。”

芒卯遂轉向車右先生:“先生有何見教?”

車右先生正忙着觀看魏仁上交的案牘,見芒卯問他,回道:“臣願直入啓封,接回令尉。”

一語既出,舉座皆驚。魏齊問道:“先生何出此言?……先生千金之軀,何可蹈險地!”

車右先生道:“不得令尉,終不知戰況。與其以管窺虎,何如直近而觀之。”

樑尉公子道:“不知先生何以入啓封?”

車右先生道:“無他,但至城下,隨機而動可也。”

樑尉公子道:“無乃太險乎?”

車右先生道:“公子視之如險,僕視之如夷矣!”一句話,噎得樑尉公子面紅耳赤,不敢再言。

芒卯道:“如此,可再議。”略一沉吟,又道:“武卒乃國之銳器,敢問樑尉公子,城中武卒尚有幾何?”

樑尉公子回道:“武卒有定數,隨亡隨補。近期少戰,武卒多有年邁體弱者,各分撥至驛站當差。日前撥二萬出城,現在信陵君麾下;除退款驛當差,城中當值武卒二萬四千七百有幾。”

芒卯道:“某以爲,武卒以攻堅拔寨爲任,城上守禦之責可由各府家兵和民兵任之。”

樑尉公子道:“將軍所言甚是,但不知如何調動。”

芒卯道:“國都守禦與治安事情瑣雜,犬子無能,願以當之。大事議畢,即遣仲亥、叔辰至府上領命,望公子嚴加督導,不令誤事。”

樑尉公子臉色大變,不知如何應答。魏齊道:“大王既拜芒卿爲將,自將大梁守禦一應相托。公子可將大梁尉印信節符移交芒將軍。”

樑尉公子臉色更加不豫。芒卯道:“大梁尉在外,芒某暫領其責,事畢即歸。”

樑尉公子聞此說,道:“大梁尉乃王命,非敝府可以轉移。”

魏齊道:“大王於太廟拜將,節鉞盡付,公子可見?……如此更有何疑?莫不成還要芒公子持節上府辦移交?”

樑尉公子道:“小子不敢。自當回家稟家母定奪。”

魏齊道:“公子明查,大梁尉乃王命,其奈令堂何!公子贊畫軍事,凡事自然由公子一體承擔。”

芒卯道:“公子純孝,此事正當稟母而後行。”

席上出現了短暫的沉寂。芒卯道:“大事已畢。諸公可有他議?”

衆人齊道:“事畢!”一齊起身,向帳外而去。芒卯叫來芒亥和芒辰,命他們護樑尉公子回府,並接收大梁尉印信節符。樑尉公子雖萬般不願意,也想不出理由拒絕。魏齊與芒卯辭相辭,道:“段子遠來,尚無車乘,可與某同乘。”段子幹遜謝不過,上了魏齊的車。芒卯自與芒未和車右先生乘車回府。

第50章 防民第242章 撲空第41章 備戰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165章 破臉第25章 仲嶽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142章 刺探125章 洛陽白氏第57章 樑尉公子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158章 女閭第11章 離城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44章 入城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344章 神蹟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199章 歸華陽第30章 陷城第80章 司馬堂第135章 打探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209章 乘其隙第151章 匯合第69章 芒氏大子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120章 俠士第61章 席議第213章 贈劍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344章 神蹟第34章 又見屍身第6章 囿中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247章 魏使第149章 羊入虎口第77章 聚兵第49章 庭議第191章 左右爲難第89章 壯行第23章 大梁門衛第104章 夜訪第34章 又見屍身第49章 庭議第143章 夜行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19章 邂逅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303章 韓襲第144章 訪老第196章 張祿第366章 寧治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68章 城北驛第262章 傷營第262章 傷營第361章 車行與驛站第133章 呂太公第99章 義士曹包第79章 掌兵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311章 戰耶和耶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44章 入城第238章 議兵第78章 帳議第27章 降服第65章 梁氏賈米第284章 巴氏車行第268章 秦人攻戰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262章 傷營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143章 夜行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136章 宴前第315章 造訪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