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節鉞

魏國大員按照昨日的朝議,於日出時出現在太廟。夜間啓封的火光他們都看到了,個個心驚膽戰,卻又束手無策。樑王朝上已拜芒卯爲將軍,來日太廟行禮,這意味着一切軍務都交與了芒卯。但啓封火起的時機偏偏這麼不湊巧:如果早一天,朝議未定,羣臣自然向大王討說法;如果晚一天,拜將禮成,衆人又可向芒卯尋主意。但啓封火起之時,芒卯偏偏已議拜將卻禮又未成,衆人一時不知道誰爲主事。有人進宮,魏王不見,稱閫外一切,將軍主之;大王自午後即入太廟祭告,齋戒一日,以待來日拜將。有人至芒府,芒卯閉門謝客,同樣稱正在齋戒以成禮。都知魏相魏齊不通軍事,而主持大梁防禦的大梁尉又已經出城,衆人一時失了主心骨,個個惶惶不安。

當大梁城防報入大梁尉府後,竟由樑尉公子出面主持。樑尉公子倒顯出將門之氣,雖年輕稚嫩,卻氣度不失,在母親暗中主持和一干家老出謀劃策之下,倒也無甚失策之處。

就在這羣龍無首,強敵壓境,衆人惶恐不安之下,拜將禮的時辰到了。一干人等不得不強壓心中惶恐,穿戴整齊,乘車聚於太廟之外。而此時,禮儀的主角,將軍芒卯已經衣冠嚴整,端立於廟門之外,叉手執心,目不旁禮,身不動搖,宛如泥塑。身後三子在一丈之外侍立,也是一般端正站立,惟個個以手按劍。無人知道芒氏父子是何時立於廟門之外的,只知道沒有人比他們到得更早。

隨着時間推移,太廟外的人越聚越多,隨行的車駕在外周圍成一個大大的圈。有資格進入圈內的,自動在芒卯身後,按貴賤親疏排成行列:芒卯是今天的主角,誰也不能搶了他的風頭,哪怕是王公貴戚。

人似乎到得差不多了,廟門還沒開。一衆人等沉默地站着,完全不像平日上朝時,相互間招呼寒喧。氣氛沉重而安靜,連呼吸之聲也難聞,只有風聲在場中呼嘯。在沉寂之中,天色在不知不覺中漸漸亮了。

彷彿是爲了打破這一寂靜,東南方突然傳來一聲響箭,在太廟外的人羣中引起一絲騷動。但領頭站立的芒卯就如同定住一樣,連眉頭都沒有擡一下;騷動被迅速平息了。太廟的大門打開了,出現在門口的是魏相魏齊,他一身盛裝,雍容華貴。透過大門,可以清晰地看到門內的情景:太室的階前,面門而立的是三位王叔分別捧着鉞、節杖和一個木匣,不問可知,匣內一定是徵調全國兵馬的虎符。樑王冕旒朝服,位左面右而立,身後是內史。

魏齊出門下階,執手當心,趨至芒卯前:“魏卿齊奉王命,請芒卿卯就將軍位,芒卿其勿辭!”

如泥塑般在門前站立了一個多時辰,似乎已經石化的芒卯,仍然不動聲色,只從身體深處發出低沉的聲音:“臣德薄才微,不堪大任,願辭!”

魏齊道:“王不許!”

芒卯道:“臣寡德鮮能,有辱王問,願再辭!”

魏齊道:“王不許!”

芒卯道:“臣再辭而王再不許,臣不敢固辭,願就太廟請於先王!”

魏齊道:“王將於太廟候卿!願卿即赴太廟。”魏齊轉知向太廟而行,芒氏父子隨後跟隨。至廟門階下,四人立下,魏齊進門,向樑王行禮,樑王回禮。芒卯遂高聲道:“士芒卯,奉魏卿齊召,至太廟朝王!”

魏齊回到門前,道:“不敢勞動芒卿,惟王祝於先王,不及出拜,願卿恕之!”

芒卯道:“士辱王下問,合當拜見。”

魏齊下階,以禮相邀。芒卯回禮。魏齊從左邊上階,禮敬芒卯走右邊。芒卯回禮,跟在魏齊身後,從左升階。魏齊再辭,芒卯定要走左階。魏齊於是前面領着,將芒卯帶至樑王對面,面左而立。王向芒卯行禮,芒卯回禮。如是者再。隨後,內史從袖中取出一片木牘,口中唸唸有詞。芒卯行禮,王回禮。身邊的人將節杖交給樑王,樑王捧與芒卯,口中也說着些什麼。芒卯雙手接過,口中也說些什麼,將節杖交與魏齊。然後是鉞,最後是虎符匣子。三樣東西交接完畢,王再行禮,芒卯回禮。王帶着三位王叔和內兄上了臺階,進入太室。芒卯則和魏齊一起走向太廟大門。在臺階上,芒卯依次將虎符、鉞和節杖交給芒亥、芒辰和芒未。三人接過各自的傢伙,兩手捧着,立在階下。芒卯下臺階,魏齊送下,兩人互禮。太廟大門在咯吱聲中關閉。

芒卯轉過身,目光嚴峻,高聲道:“不才承王恩,持節鉞虎符,掌家國之權。是值戰亂,願與諸君共之!”

衆人齊道:“喏!”

芒卯再道:“方今強敵壓境,凡吾士人,皆當帶甲以勤王事。願諸君整頓自家精壯,各任部伍,午後集於校場,以備聽用。”

衆人再齊道:“喏!”

芒卯道:“王事緊急,國中即軍中,即今而往,當以軍禮行之。諸君其無誤!”

衆人齊道:“喏!”

芒卯道:“諸君可有議事?……如此,今朝事了,午後再聚!”

衆人要散去,芒卯道:“即今而始,當以軍容行之,諸君勿亂。”

衆人心中一悚,只得立在當地,各按行列,依次靜肅離開;由於入場時並未按行列停泊車駕,雖則按行列散去,卻依然四散找自己車;車駕又不能在場中交錯,只得繞場而行,反而散得遲慢了,交食時後,場中之人才完全散去,場中只剩下芒氏父子和魏齊。

芒卯道:“敢請魏相敝宅坐鎮,庶免不才之過。”

魏齊道:“將軍相召,自當效命,惟供驅使耳!”

芒卯道:“如此請命貴族整頓家兵,勿誤午後造冊。”

魏齊心中有些不快,卻不在臉上露出來,佯笑道:“將軍算無遺策,實國家棟梁。”於是走到自己的車前,向子侄囑咐了幾句。走回來,隨芒卯走到芒家車前。芒氏一行竟出了三乘,爲首一乘竟是車右先生執轡。

芒卯讓魏齊上車,魏齊推辭不上,道:“閫之外,將軍主之。齊也何人,敢先將軍!”

芒卯道:“非也。卯魏臣也,魏相魏族也。卯何德居左。”

魏齊道:“節鉞俱在,齊不敢不敬。”

芒卯道:“魏相德行巍巍,何人不敬。”

魏齊道:“大魏王法,齊不敢犯,願將軍勿以軍法誤齊。”

芒卯道:“如此,卯就譖行了。”於是這車芒卯車左,魏齊馭車,車右先生執鉞爲車右。

大梁之中,何人不知魏相魏齊,如今見魏齊爲芒卯御車,旁邊一個執鉞,舉城皆驚。

第338章 祭壇第143章 夜行第340章 三牲第52章 私議第194章 追蹤第334章 訪友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231章 戰後覆盤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297章 會魏齊第152章 賈匏第54章 賣王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292章 書名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46章 入國第95章 郭子仲謹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270章 賞罰第261章 秦箭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357章 管祭第215 歃血爲誓第7章 圃田第308章 救暴鳶第80章 司馬堂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58章 藍田玉第275章 和議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86章 尉府第1章 鄭安平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282章 疑雲第345章 除夕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79章 掌兵第70章 蔡澤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222章 善後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199章 歸華陽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261章 秦箭第243章 伐兵第80章 司馬堂第48章 真心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284章 巴氏車行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68章 城北驛第372章 巴姊第231章 戰後覆盤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63章 商賈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40章 勵士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68章 城北驛第9章 有刺客第21章 籌謀第58章 藍田玉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3章 祭旗出征第5章 夜行第19章 邂逅第193章 將相和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191章 左右爲難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318章 退兵第147章 尉氏第228章 戰臨第42章 失機第97章 月下清談第372章 巴姊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219章 夜襲第353章 圃田之衆第126章 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