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密議

突然增加的醫者,令仲嶽先生猝不及防。他大致分了分,把精於金創的留在營中,而精於內傷的暫居別處,而不是遣回營中,他覺得,若要長期堅持,軍中各種內傷、外感病不會少,與其讓醫者各營治療,不如也集中到傷營中爲便。現在暫時沒有病人,這些醫者就被分散到野外,根據各自所學,四處尋找草藥,善加修治。最清閒的是那些善於針法的人,他們不懂草藥,因此連採藥都不用,每天在家高臥,日常就是磨磨砭鍼。

昨天郭先生的團隊分散四周,把周圍十里的情況大致摸清楚了,以華陽城爲中心,繪出了四至草圖;郭四則繪製出城東十里範圍的詳圖,包括各營所在的位置,夜間由郭先生傳給信陵君,只不過信陵君一夜未歸。今晨一見,令信陵君喜出望外。他顧不得一夜未眠的睏倦,把所有的營事都拋開,爬在圖上仔細研究,過去分散的觀念在圖上彙集成一個整體,一些過去想不通的事,放在圖上一看,一目瞭然。他想獎賞陳四一番,陳四已經隨郭先生一行出發了。

信陵君還想再看一下地圖,但城外鼓聲大作,各營要出陣備戰了。信陵君把地圖收起來,自己出來,在一大幫人的簇擁下上了城樓。途中,樑尉公子告訴他,父親大梁尉已經遣人告知,他已經到達大梁。大梁的確如他人所說,四門大開;南邊與啓封的商路也依然是暢通的。大梁慰打算今天約見一些親近的大臣,探聽朝中的動態。信陵君精神不振,只是下意識地道了辛勞。

到底一夜未眠,上城後,無所事事的時候感到眼皮沉重,昏昏欲睡,只得強打精神支撐。後來實在支撐不住了,他就手扶城牆,想閉上眼睛歇一歇,不想眼一閉,竟然就睡着了。睡夢中,他彷彿回到那個逆旅,聽到了傷員痛苦的呼號,……猛然一陣鼓聲傳來,讓他睜開了眼。

遠處沒有塵土,秦軍沒有出營。信陵君又閉上眼,半夢半醒地打着盹。直到日上中天,軍中傳來鐘聲,才隨衆一起回府,美美地睡了個午覺,直到夕陽西下才醒來。

郭先生等人按計劃巡探回來。今天雖然也是十里距離,但範圍大了不少,南邊已經深入韓境,東邊則到達兩軍對驛的前線。好在今天秦軍沒有出去,這些門客不受干擾地把過去幾天交戰的戰場仔細巡查了一番。回來後,把觀察結果也繪在昨天的四至圖上;陳四則繪製了正東方向十到二十里範圍內的詳細地圖,要和昨天繪製的地圖拼在一起看,才能得到東邊的整體印象。

仲嶽先生只小寐了一會兒,就繼續處理各種營務,直到黃昏纔回來。晚餐後,他陪同信陵君再次前往傷營探視傷員,有些傷口出現發黑、化膿等跡象,不少醫者都獻了方,仲嶽先生聽了,發現好些藥方藥材很難配齊,無法滿足需要,只挑了些可以採到藥材的小方,讓獻方的醫生去採集,各自配用。

雖然部分傷口恢復得不理想,但總體來說,這些傷員的傷情得到好轉,包括昨夜做手術的,傷口也有了明顯恢復,疼痛經過一天恢復,也減輕了很多,傷輕的已經可以活動受傷的肢體了。大家對信陵君千恩萬謝,有的甚至痛哭流涕。信陵君一一撫慰,然後離去。

夜間,郭先生把繪製的華陽四至圖和陳四畫的詳圖都拿給信陵君看。信陵君第一次看四至圖,發現也很有意思,也想留下仔細觀看;但郭先生說,這幅圖還要繼續擴充,直到啓封纔算完成,只留下的陳四的第二幅圖:陳四是把每天自己看到的內容繪成圖,而不是在原圖上擴展,和郭先生等的套路不一樣。

郭先生告訴信陵君,明天的探訪可能會不太順利,因爲已經深入到秦人控制的區域了。信陵君只能空洞地加以鼓勵,也說不出什麼對策來。

這時,樑尉公子求見。信陵君迎出門去,發現樑尉公子身後還站着一名精壯的家臣,樑尉公子引薦道:“家父命其報日間所談,不敢有誤,即命同來報與君上。”

信陵君把二人迎進府來,由於天色已晚,堂中黑暗,就安排在階前坐下,還有些微光。

家臣行過禮,道:“敝主拜上公子。日與芒將軍、魏相相談,知朝中大略,恐公子久望,乃命微賤連夜相報。”

信陵君道:“何大梁尉遇之厚也!勞累先生,心甚不安!大梁尉何教?”

家臣道:“大梁尉曰,和議乃魏相主持,王惟不便賂城,他則皆允。芒將軍雖有疑慮,無能爲也。”

信陵君道:“和議奈何?”

家臣道:“二公訪時,均與敝主獨處一室,旁人不得近。敝主但言如此,他則不知。”

信陵君只得道:“甚勞先生。先生何時出城?”

家臣道:“微賤晡時即出,於途未敢停留,至今言至。”

信陵君道:“晡時出城,想未行食。廚下尚有餘粥。軍中簡陋,先生勿怪。”便讓門客去盛粥來。樑尉公子阻攔道:“小子食之未盡,可以供之,不敢勞動君上。”

信陵君想了想,道:“既如此,願奉鹽梅以寄心!”

一名門客從東廊下取來一碟鹽梅,樑尉公子不再推辭,禮敬接過,和家臣一起離開。

信陵君送走樑尉公子回來,郭先生道:“朝中有變,吾等盡聾瞽矣。願遣使入城,以探其情。”

信陵君想了想,道:“願請呂伯。”

郭先生道:“善。君上之識,超拔常人。”

一名門客出去請,少時呂伯即至。

信陵君道:“戰時忽忽,少得拜問,先生勿怪。”

呂伯道:“臣何敢。”

信陵君道:“敢請呂伯大梁一行,便否?”

呂伯道:“何所命?”

信陵君道:“其要者,近聞魏與秦和議,願先生探其詳實。其次者,營中所少,先生盡知,可籌辦一二,運至營中。”

呂伯道:“其與仲行乎?”

信陵君道:“仲先生猶不可離,願以門下先生相隨左右,聽命而行。所需錢物,盡於敝府支用,先生勿吝。”

呂伯道:“是必有公子府相助,乃得成也。敢問何人可託?”

信陵君道:“但諮之於郭先生。”

呂伯和郭先生退到一邊,詳細探討了打探的路徑,雙方可以藉助的關係,以及探訪的策略。郭先生引薦了三名門客,與呂伯一起,仍爲商旅行色,不動聲色地入城。約以三日回報。呂伯與三名門客約好相互之間的關係,各自分頭準備。

郭先生再對信陵君建議道:“旦日可密訪須賈大夫,以通音訊。”

信陵君道:“猶託之於張先生乎?”

郭先生道:“張先生爲曾季所識,難能爲也。一客不煩二主,可復託之於呂氏。”

信陵君道:“不可,呂氏與曾季亦曾相識,何可託也!”

郭先生道:“君上所言是也,是臣失計較。……”忽然眼前一亮,道:“有驛卒鄭氏,儀貌堂堂,且爲故鄭人。若其訪鄭,或有以也。”

信陵君道:“其人忠勇,自不待言,惟其精細,恐難如意。”

郭先生道:“不然。前共赴華陽,鄭氏循循然若無所求,人皆不知其人,泯然衆也。是則精細之人也,大智若愚。”

信陵君道:“先生既言如此,諒無差也。可往說之。”

郭先生猛然道:“曾不知鄭氏所居何處!鄭氏,以命救公子,而不求報;悄然而退,隱而不知其處,是何人哉!是何人哉!”

信陵君道:“此誠孤之過矣。”

郭先生道:“此誠鄭氏之超拔也!”兩人相視而笑。

無奈之下,他們只得去找仲嶽先生。仲嶽先生倒是記得鄭安平。因爲他曾捨命救下信陵君,受了很重的傷,仲嶽先生在安排房舍時,對他常有照顧,但他堅持與驛內的同袍共處,於是把他編入司莽的中營,但叮囑司莽另加照看。

果然,郭先生找到司莽,要求見鄭安平,司莽立即就派軍使把他叫來。郭先生說明信陵君相請,要請假離營數日。司莽自然應允無辭。

路上,郭先生關切地問道:“其傷勢何如?”

鄭安平道:“不敢勞先生動問,現已無礙!”

郭先生又問道:“復與鄭有舊故乎?”

鄭安平道:“微庶生長於茲,家乃在焉!”

郭先生道:“頗欲歸鄭否?”

鄭安平道:“方今戰時,何敢存念!若得保首級,願省親焉。”

郭先生道:“今則有勞,而入於鄭,可乎?”

鄭安平一驚,忙問道:“願聞其詳!”

郭先生道:“且聞於君上可也!”鄭安平不敢多問,跟着郭先生進了華陽尉府。

信陵君見鄭安平進來,緊趨幾步,迎上前來見禮,道:“久失聘問,公子勿罪!”

鄭安平道:“微庶豈敢。得蒙呼喚,故拜見耳!”

三人就在階前坐下,信陵君道:“復有一事,勞累公子,願勿辭。”

鄭安平道:“君上差遣,何敢辭,謹奉命!”

第372章 巴姊第80章 司馬堂第69章 芒氏大子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22章 俠客第19章 邂逅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99章 義士曹包第168章 夜襲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65章 梁氏賈米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62章 兵符第320章 封賞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334章 訪友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40章 勵士第334章 訪友第58章 藍田玉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28章 降服(二)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122章 豕三第81章 換防第285章 見陳公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145章 曾季第3章 祭旗出征第230章 司勝第54章 賣王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43章 等待第348章 管仲明第85章 軍市第136章 宴前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173章 夜議第143章 夜行第152章 賈匏125章 洛陽白氏第365章 執帚第95章 郭子仲謹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245章 入韓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152章 賈匏第334章 訪友第74章 將相和第327章 夜守第262章 傷營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233章 次日再戰第20章 行刺第133章 呂太公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15章 升帳第238章 議兵第80章 司馬堂第142章 刺探第321章 管令第196章 張祿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169章 誘供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145章 曾季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243章 伐兵第89章 壯行第31章 陷城(二)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338章 祭壇第96章 隻言片語第15章 升帳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36章 定奪第356章 訪圃田第265章 鄭安平訪鄭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44章 入城第294章 陰謀第8章 管城第142章 刺探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238章 議兵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147章 尉氏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295章 示警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77章 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