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

偶於閒談之間,聞大梁城不再戒嚴,讓信陵君十分意外。因爲前不幾天,信陵君的門客可是費了好大勁,以一種十分無賴的手段才衝出三百人來。現在竟然可以自由出入了!那不是白費勁了?他問道:“何以知之?”

旁邊一名門客代他回答道:“其家人昨天來訪,故知之。”

信陵君大吃一驚,道:“家人來訪?”

門客答曰:“家人慾往鄭,途經華陽,知臣在,故來聘問,並無他事。”

信陵君道:“何日來訪?”

門客答道:“昨日。時君上臥病,不敢打擾。”

信陵君道:“貴家尚在否?”

門客道曰:“即日即歸,不敢久留。”

信陵君對衆門客道:“復有家人來訪,願見之以聞大梁事。”

衆門客皆應喏。

信陵君想叫來芒氏公子問一問詳情,但想着剛剛叫過,怕過於打擾,就忍住了。隨口再問道:“近日復有大梁來客乎?”

一名門客道:“有之。”

信陵君道:“可呼而問之乎?”

幾名門客都應喏而去。不多久就叫來了三個人,一一介紹此是誰家人,彼是誰家人,都是來訪門客的;接待的門客也一起被邀請過來。

信陵君微笑着一一見禮,請衆人坐下,致歉道:“軍中無酒,不能相待,其勿怪!”

門客代答道:“不敢!”

信陵君道:“自出大梁,已歷旬日,願聞大梁諸事,以慰渴念。”

一名門客拉拉身邊的家人道:“汝可先言。”

這名家人可些靦腆,低聲道:“可說怎的?”

信陵君笑了,道:“自先生惠與出陣,大梁事多,汝可盡言之。家中艱難,國中何令,鄰舍有失……但得其趣,盡說不妨。”

家人道:“自父出,城門或開,或閉,或早閉,或晏閉,總之無常,每日不知開閉如何,不敢出城。斗膽出城,亦必匆匆而返,恐城閉也。前幾日各家徵兵上城,家中諸青壯皆入校場,各備器械,雖未及上城,皆惴惴。昨者,家中少鹽,而大梁鹽貴,乃命臣等出城至鄭購之。聞父在茲,乃拜見。”

信陵君道:“除鹽騰貴,他物若何?糧米得足乎?”

家人道:“非止鹽也,他物皆貴。家無田產,糧米得之於市,皆騰貴。亦謀糴之於野,然少車牛,且恐城閉難入。是亦兩難。父行前,家中餘米尚足,近日無虞。若遷延日久,恐難支也。”

信陵君道:“汝觀大梁城中,市糧米幾何,空耶?否耶?”

家人道:“糧米騰貴,猶可糴也。蓋城門時開,多有出城糴者,車載肩扛入城。若閉城數日,則難爲也。”

信陵君轉向下一名家人,那人看了看自己的家主,道:“若其言也,亦無他別。總之戰亂非常,備器械,備糧秣,備雜物,紛雜擾亂,令心難安。婦孺多有憔悴致病者。”

信陵君道:“城外有人入大梁乎?城內有人出大梁乎?有糧入大梁乎?有糧出大梁乎?有他物入大梁乎?有他物出大梁乎?”

門客對家人道:“是言整族遷移,非單人少數出入。”

家人道:“四門清靜,似無大羣人貨出入。水道舟舶……一如往常。”

門客道:“如是,似無他事。”

信陵君道:“大梁水道,南通啓封,所謂如常者,是南來北往,皆如舊日耶?寧南道有所缺焉?”

家人道:“南來南向,水道皆通,無異常日。”

信陵君一口老血差點涌上來。強忍着心中的不快,信陵君環視三人道:“水道通啓封,果無礙乎?”

三人見信陵君臉色大變,情知不好,一人支吾道:“若城門封閉……似有清靜……”

信陵君強作笑顏道:“得晤衆卿,如歸鄉里。蒙衆先生加惠,勤勞國事,家人倚望,可以想知。孤無才,願早息狼煙,重歸太平,使諸先生早歸。”

衆人皆應喏。三名門客領着家人先歸,信陵君和衆門客送出門外。待回到院內,信陵君再也壓抑不住,胃內的東西噴涌。驚得衆門客大呼小叫。信陵君想讓他們噤聲,卻說不出話來,只是吐。一直坐在東閣內的小奴和蓋聶也一聲驚叫,跑了出來,手足無措地在旁邊看着。一名先生叫道:“快請仲嶽先生!”幾名門客匆匆跑出去。

好一會兒,信陵君緩過勁來,扶膺太息,一衆門客扶其離開那堆嘔吐物,小奴跑去拿了掃帚,想把嘔吐物清理掉,仲嶽先生匆匆跑進來,見小奴要打掃,急忙攔住道:“且慢!待吾細查!”跑過去,仔細地看了看嘔吐出來的東西,多是水,只有少量還未消化的食物殘渣,未見血絲和黑塊,放下心來。然後揮手讓小奴把嘔吐物清理掉。自己則跑到信陵君身邊。

信陵君已經緩過勁來,看着仲嶽先生道:“喜怒無常,先生見笑。”

仲嶽先生道:“何事動怒?”

信陵君看了一眼周圍,見也沒有外人,便憤然道:“吾等於華陽死戰,大梁仍通商於啓封……直……豈有此理!”

仲嶽先生道:“何謂也?”

身邊一名門客道:“適有先生家人訪華陽,言大梁四門大開,水道直通啓封,並無阻礙。君上因此火急攻心。”

仲嶽先生沉思片刻,道:“此中必有緣故。君上可密遣人歸大梁,探得實情。現城門已開,倒也不必費心進城。”

信陵君道:“就請先生主司此事。”

仲嶽先生道:“君上其無恙乎?”

信陵君道:“怒氣上衝,故而失態。現已無礙。”仲嶽先生離去。

信陵君對衆門客道:“幸賴諸先生相援,孤已至不堪。”

衆人道:“臣何敢!”見信陵君面色漸漸恢復,但氣色不好,不像想說話的樣子,又時近黃昏,大家慢慢散開,準備晚餐。

見衆人散開,小奴和蓋聶靠了上來,道:“君上閣內略臥?”

信陵君看了一眼小奴,心裡沒來由地生出一股怨氣,道:“且退。”

小奴和蓋聶不知爲何,只得退下。信陵君心中越發升起怨氣。

張輒回來報告了鄭地所聞後,就離開了,一直到黃昏纔回來。於途聽說信陵君又犯了病,不知詳情,匆匆入府。見信陵君一人悶坐階前,其他人都在另一邊炊粥,便上前見禮。信陵君勉強回了一禮,問道:“先生何往?”

張輒道:“臣往城外訪唐叔,欲探曾季之事。”

信陵君道:“可有迴音?”

張輒道:“不曾。”

信陵君道:“曾兄一去不返,心實念之。”

張輒道:“若得曾兄,或出陳筮。”

信陵君道:“微先生之言,吾幾忘之。曾兄乃陳筮門下。陳筮能得曾兄相助,亦英雄也。吾願識之。”

張輒道:“若與陳筮化敵爲友,則啓封之事不難矣。”

信陵君道:“縱於啓封無所解,亦各爲其主,未爲怪也。惟願一見,縱論天下英雄,不亦快乎!”

張輒道:“是君上之襟懷也!”

信陵君道:“孤平生無所願,惟願識盡天下英雄。夫英雄者,非富貴之謂也,一事一地,能卓爾超拔者,皆英雄也。非謂處廟堂,近諸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者也。”

張輒道:“臣亦所願也。聞君上覆病,其狀奈何?”

信陵君被張輒用一番話打開了岔,心情平復了些,見問,道:“吾偶聞大梁四門大開,南向水道不禁啓封,心中甚怒,氣逆而吐矣。”

張輒道:“所吐者何?”

信陵君道:“不過酸水。”

張輒道:“怒氣傷肝,君其慎之。”

信陵君笑道:“先生亦通醫乎?”

張輒也笑了,道:“久隨仲嶽先生,得其耳食耳。”兩人都笑了起來。一邊做飯的門客,另一邊躲在門後的小奴和蓋聶,見信陵君發出笑聲,也都暗自笑了。

張輒道:“君上邀三司及晉大夫議,其計若何?”

信陵君長嘆一聲,道:“三司均言,相持爲難,且言若相持日久,以誤農時,反爲害也。晉大夫以爲,吾與大梁夾持秦軍,令其進退兩難,是我利而秦弊也。我固立於不敗,可徐徐削之,而待秦之可勝。秦人以萬人擋吾十萬之衆,固不能勝;而吾以不敗之勢,頻頻出陣,小勝以勵士氣,列陣以習行伍,不出十日,可勝之也。若我勝而秦敗,韓必歸我而背秦也。是時也,願先生多方探求各方動靜。且言陳四兄才堪地圖,願大梁遣之陣前,以爲助力。已寄簡於芒將軍。”

張輒沉思片刻,道:“惟願須賈大夫說動韓王,背秦親魏。”

信陵君道:“先生似不以其言爲然?”

張輒道:“秦人萬人迫我十萬,勝我固難,我勝何易?何者?吾雖早萬人,其戰力不過萬餘武卒,正與秦相當也,且分置三軍,當秦者,不過五千,且新敗之餘。其餘民軍,不過聊具聲勢耳,於戰無補。雖勵士氣,習陣戰,明旗鼓,和行伍,亦於勝何補?必得韓王之助,乃建其功。”

信陵君見張輒有不同意見,一時也拿不定主意,就轉換話題道:“孤不明,不知大梁何太平至此矣!”

第178章 驚訊第84章 侯嬴第294章 陰謀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156章 過橋第62章 兵符第318章 退兵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136章 宴前第49章 庭議第81章 換防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155章 共其利第177章 點軍第10章 麻三第32章 陷城(三)第30章 陷城第177章 點軍第221章 除警第85章 軍市第16章 巡哨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195章 覆命第5章 夜行第215 歃血爲誓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150章 陳筮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366章 寧治第29章 降服(三)第83章 俠士第23章 大梁門衛第25章 仲嶽第31章 陷城(二)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37章 點兵第95章 郭子仲謹第98章 敵乎友乎第170章 遠迎第234章 旦夕評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182章 爭武卒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二章 戰警第169章 誘供第142章 刺探第209章 乘其隙第273章 練兵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48章 真心第147章 尉氏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82章 出城第294章 陰謀第138章 席次第165章 破臉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25章 仲嶽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191章 左右爲難第195章 覆命第158章 女閭第246章 使命難達第36章 定奪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365章 執帚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137章 軍市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22章 俠客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263章 密議第99章 義士曹包第136章 宴前第39章 列陣(二)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16章 巡哨第233章 次日再戰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40章 勵士第53章 私授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32章 陷城(三)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30章 陷城第222章 善後第95章 郭子仲謹第84章 侯嬴第94章 再入小城第128章 階父第94章 再入小城第215 歃血爲誓第193章 將相和第330章 入土爲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