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除警

正當信陵君與諸公卿大夫應酬之時,張輒和仲嶽先生一齊進來道:“戰情若明:秦人數百,乘夜輕裝襲營。幸賴營司空,臨危不亂,約束士卒,堅陣以待。秦人焚我營帳若干,見中軍來援,張皇退去。死傷、斬首等情,容當後報。”

信陵君問道:“何人來報?”

張輒道:“有右營軍使來報,營司莽亦遣斥侯打探,諸先生亦報於郭先生。”

大梁尉笑道:“戰事已了,且歸帳安歇。”

信陵君道:“承諸卿之德,戰事稍定,敢送歸帳。”

衆人起立,一起辭去,信陵君直送至府門口,華陽尉則陪在身邊。衆人散去,信陵君對華陽尉道:“甚勞公子!敢請歸府安歇。”又把華陽尉送到後宅門口。

華陽尉問道:“御女否?”

信陵君一愣,華陽尉道:“後宅有女,雖不堪,亦可消夜。”

信陵君心中苦笑,道:“戰事方定,善後之緒尚多,此夜恐難入寐。不似公子寬心。”

華陽尉哈哈一笑,道:“此能者多勞矣!如臣者,無肉不歡,無女不歡。”相辭入門。

信陵君回了回神,搖搖頭,回到堂前。此時,聚集在府門前的諸先生已經進院,見信陵君出來,一齊拱手相迎。信陵君一拜至地,道:“今夜惶恐,微諸先生,無忌恐狼狽矣!”

衆人皆道:“君上不動如山,砥柱其間。”

信陵君道:“豈敢!軍禮不入國,此戰時也,願諸先生隨意。”雖然方纔待客的席並未撤去,自己也就在階前席地而坐。諸先生也就地坐下,沒人去扯坐席。

信陵君道:“願先生但言戰情。”

張輒道:“右營司空報,夜半時,營外發喊。營卒盡起,司空出帳,敵已至營前。幸司空御兵有法,營中不亂,就於營中且戰且退,至車後據車抵抗。敵遂燒我營柵、帷帳,及車仗等物,約一時,有援軍至,敵遂退去。中營司莽亦四下散出斥侯,未見敵情。”

郭先生道:“有諸先生,潛伏至右營觀察,所見與軍使所報同。秦人皆無火,所焚火種,皆取自右營篝火。蓋事起倉促,不及滅火故也。秦人退去,已有先生潛躡其去,想必得其跡也。”

信陵君道:“諸先生舉措得宜,孤心甚慰。其援者何人?”

張輒道:“援軍使須臾可至,便知其情。”

正言間,門外報:“中營司莽請命。”

信陵君立起道:“請!”

衆先生齊道:“請!”

司莽從照壁後趨入,拱手見禮道:“臣奉命守城,雖有警,敵未至。臣再三打探,知右營遇襲,幸賴營衆奮力,援軍當時,敵已退去。今四野無敵。打探是實,請令歸營!”

信陵君道:“營司辛勞,但慰伯長士卒,勉以辛勞。今敵去未遠,要枕戈臥礪,且莫輕忽。——右營賴此而脫災。”

司莽拱手道:“喏!”轉身出府。隨後傳來收營的號令和腳步聲。

待腳步聲漸息,信陵君方再招呼衆人坐下。問道:“其善後奈何?”

張輒和仲嶽對視一眼,由仲嶽先生出面道:“旦日食後,臣等即奉大梁尉往赴右營,宣君上獎勵之意,並由大梁尉整頓武卒;並宣對援軍獎勵,乃令其返營。”

信陵君道:“何以勵之?”

仲嶽先生道:“率以粟人一斗。千餘人約運十車。黃昏可至。”

此時門外有人報道:“中軍左偏軍使拜見將軍。”

信陵君起立道:“傳入!”

衆先生齊聲道:“傳!”

軍使從照壁後轉出,沒有上前,就在照壁前立定,手捧節符見禮。曹先生下來驗過節符,對上道:“中軍左偏符。”

信陵君道:“援華陽者,何營?”

軍使道:“偏十營各一隊,統由後校尉護領。”

信陵君道:“但言軍務。”

軍使道:“奉晉鄙大夫令,左偏一校以精銳援華陽。至則無敵,惟餘殘火。乃分處野營,四散斥侯,以爲外援。待將軍令。”

信陵君道:“將軍嘉勉諸營,慰其辛勞。旦日赴營勞軍。秦人雖去,戰警未除。諸營宜枕戈臥礪,勿輕忽之。”

軍使道:“喏!”

郭先生問道:“軍使何以入城?”

軍使道:“爬城而入!”

郭先生又問道:“何以出城?”

軍使道:“槌城而出。”

郭先生道:“秦人雖亡,警訊未除,一路在在細心!”

軍使道:“喏!”

張輒道:“軍使辛勞,賞清酒一尊,粟二升!”

軍使拜道:“豈敢!”

有門客領着軍使出門領賞。衆門客復又坐下,仲嶽先生續道:“諸軍左偏均爲精壯,晉鄙大夫有心了。新至武卒一千,不可輕忽,亦應勞之!”

信陵君道:“可比右營,給粟十車。——其人雖少,而勞徵遠途,亦可當也。”

仲嶽先生道:“君上仁義!”

信陵君問郭先生道:“救援者何人?”

郭先生道:“尚未探得。容往細查。”

信陵君道:“旦日勞軍,吾欲親往。”

仲嶽先生道:“不可!右營新遇警,諸事不雜亂,恐有不測。”

信陵君道:“正要看諸先生整頓亂象,以歸於治也。”

隱隱傳來雞叫聲。信陵君道:“諸先生辛勞。是夜難眠,可稍歇一時。日出再議。”

諸先生辭去。信陵君轉回東閣,小奴已經鋪好席褥,信陵君躺下,轉眼進入夢鄉。小奴回到門邊躺下,小孩已經在旁邊入睡。

次日日出,彷彿甚麼都沒有發生一樣,依舊整隊、升帳、報事。但各人心中都有些隱隱的不安。晉鄙大夫來營時,帶來了中軍左偏裨,信陵君傳令,總領援軍的後校尉入城晉見。升帳時,大梁尉和樑尉公子等也都晉帳入見。

食後,雖然張輒等人反對,但信陵君還是堅持親自赴右營及援軍中勞軍。只得從中營中抽調一百人以爲外護,無職司的門客盡皆調出,以爲近侍。城中只留張輒和十餘門客處理日常軍務。張輒本來要提的建議,因爲右營遭襲的突發事件,就耽擱下來。——好在曾季那邊也沒有消息。隨同勞軍的,還包括大梁尉父子、芒氏兄弟以及諸魏公子。本來要請須賈父子一同前往,但須賈道:但得路清,便要上路,宜速加整備。故未隨行。

送走信陵君,張輒先和司莽一起巡視了城防,安排好一天的事務。看了看天色,太陽已經升起好高了。身上已經暖和過來。他決定親自出城,去呂氏車行,調十乘輜車來運糧。行前找到呂氏兄弟,讓他們安排好二十乘的粟米,準備分兩批運往南門外軍營。途中還遇到須賈父子過來查看出使的貨物。

來到車行,開門的還是呂不韋。今天的臉色看上去比昨天好了很多,看來刺血引起的刺激作用已經完全消失了。不過他還是關切地詢問了呂不韋的身體情況,呂不韋答道:“曾父之藥,甚爲神妙,夜來及晨起各服一丸,精神倍增。”張輒從懷中掏出一個小瓠匏,道:“已請之於仲嶽先生,彼言如創口無潰爛,但外敷此藥即可,不必看了。如紅腫發熱,則另議。”

呂不韋道:“有勞張父。”

張輒道:“但視其創可也。”

呂不韋退到一個角落,解開左襟,左胸前橫繫着一條寬帶,好像是一條腰帶,結正好打在創口處,增加了壓迫效果。張輒問:“此汝自系乎?”

呂不韋答道:“蒙唐叔相助。”

張輒道:“甚妥。”遂命呂不韋平躺,解開寬帶,內襯的衣角已爲滲血所沾污,與創口乾結粘連。張輒以手中藥水輕輕潤開,揭下,見創面出血已止,但一條兩寸長的傷口,猙獰刺目。張輒從自己的衣下襬上又扯下一塊布條,浸好藥水,敷在創面上;復將寬帶結好。

呂不韋結好衣裳,再次見禮道:“張父賜藥甚妙,清涼爽潔,胸口竟然不痛矣。”引着張輒往堂上走。

張輒將藥遞給呂不韋,道:“善置之,早晚敷用,必無礙也。”

呂不韋道:“張父與唐叔俱善療傷,得之於師乎?”

張輒道:“久在草莽,傷必隨身。若療不得法,命必不久矣。”

呂不韋道:“小子素羨草莽之士,快意恩仇,浪跡天下。”

張輒心中苦笑,口中道:“商賈之道,其亦近之。遠販千里,往來諸國,甚於草莽多矣。”

呂不韋道:“張父之言是也。”至階前,呂不韋對上面道:“張先生來訪。”

隨着話音,堂口趨出呂伯階,彷彿在此等候多時,忙忙地趨下臺階,深深施禮道:“不知張先生駕臨,有失遠迎。且請堂上一敘。”一揖將張輒讓到堂上。

呂伯階道:“昨日盛會,能動天地鬼神。先生與曾兄情投意合,令人深羨。”

張輒不答,反問道:“呂伯幾時得識曾兄?”

呂伯階道:“相識不久,乃故舊轉介,方得相識。尋常難得謀面,昨日忽一見耳。”

張輒問道:“令故舊言曾兄何等人也?”

呂伯階道:“有牘在彼,微賤去取。”

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182章 爭武卒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5章 夜行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244章 慰功第221章 除警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二章 戰警第78章 帳議第173章 夜議第44章 入城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90章 整頓軍務第46章 入國第292章 書名第129章 草舍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142章 刺探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334章 訪友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46章 入國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152章 賈匏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196章 張祿第35章 計議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11章 離城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270章 賞罰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260章 議連衡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67章 交酒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165章 破臉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6章 囿中第215 歃血爲誓第357章 管祭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295章 示警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24章 調兵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55章 段子幹第242章 撲空第202章 倉城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137章 軍市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238章 議兵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133章 呂太公第41章 備戰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303章 韓襲第155章 共其利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196章 張祿第73章 樽俎折衝第80章 司馬堂第127章 呂氏尚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