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倉城

在院中練功的門客們,以及起牀後整理個人事務的門客們,聽見鼓聲傳來,又望見信陵君在整頓衣冠,也紛紛收功,準備議事。

當信陵君立於堂前階下時,門客們也陸續出來,最後連華陽尉也從後宅出來了。信陵君與之相互揖讓,兩人分立臺階兩側。韓不申雖爲華陽相,但並住在華陽尉府外,聞得鼓響,匆匆趕來。住在院外的門客們也陸續進門。待各營中三通鼓畢,階前已經集結了近二百門客,其他門客或有差事,或有軍務在營中,皆不在城中。

鼓聲畢,信陵君與衆門客見禮。仲嶽先生呈報應卯的人數。少時,各營均報士卒齊整。張輒陪同信陵君、華陽尉出了府門,由張輒出面,宣佈了今天的命令。然後下令原地休息、就餐。今天,晉鄙和大梁尉要把樑尉公子招募的二千餘武卒領到華陽城下安營,所以各軍均沒有特別的行動,只是常規巡哨三十里。也免除了各軍將軍的呈報。

躲在屋內的小孩,照着今天看到的練功方法一遍遍比劃着,小奴一邊忙着家務,一邊欣慰地看上一眼……

門客們散去後,華陽尉和韓不申等也先後辭去。——爲了避免嫌疑,這兩人甚至沒有揹着信陵君交談。衆人散去後,由於張輒要處理各種雜務,信陵君先帶着仲嶽先生和曹先生去倉城拜訪須賈。順便吩咐廚下,把餉飯搬到倉城來吃,連須氏父子的也算在內。

倉城在華陽尉府的後面。但出於尊重華陽尉,這一行人並沒有穿過後宅,而是出前門,繞到後面。沿途雖然要經過重重崗哨,但因爲是信陵君領着,一路通行無阻。到了倉城門前,守門的武卒自然認得是信陵君,但仍然依律讓其留在門前,自己進門報告。主持倉城戍守,由信陵君的門客們輪換。今天輪值的門客聞到是信陵君來了,連忙來到門前,把信陵君一行迎進門房中,然後悄聲報告了夜間的情況:須氏父子一夜俱在室內,偶爾出來小解,也無大動靜,並無他人來訪。信陵君滿意地讚揚了兩句,然後讓他去向須大夫通報,說信陵君來訪。

門客自然明白其意,出了門房,直趨須氏所居的房前,立於階下,報道:“報大夫,信陵君來訪!”

室內有人答道:“臣猥瑣,不敢勞君上,願往拜之!”

門客道:“君上親至,願訪大夫!”

室內道:“不敢從命,願再辭!”

門客道:“君上不許,願訪大夫!”

室內道:“再辭不許,謹奉!”

門客離開,到門房去找信陵君等。少頃,房門打開,須賈在前,須伯岸在後,下了臺階,立於階前。信陵君等見須氏父子出來,也從門房出來,走了過來;須氏父子急趨上前相迎,相隔十步停下。仲嶽先生前行兩步,道:“信陵君勞大夫!”

須伯岸也前行兩步,道:“大夫惶恐!承恩賜起居,又敢受勞!”

仲嶽先生道:“大夫於途受驚,信陵君不忍!”

須伯岸似不知其意,含糊道:“既受國恩,何敢辭!”

須賈見曹先生在此,知道仲嶽先生說的是什麼,急忙上前道:“於途拜君上和諸先生所賜,一切無恙!”

信陵君見狀也上前道:“大夫辛勞,且任驚嚇,無忌心何安?”

須賈道:“但爲家國,何敢辭。願君勿復言。”

信陵君明白了須賈的意思,不想把這件事捅出來,遂深施一禮,道:“謹奉教!”

須氏父子將信陵君一行揖讓至室中,分賓主而坐。負責戍衛的門客捧進一缶棗水,退了出去。臨行前,把住在間壁的值事也喚了出去。

須伯岸給各人斟一盞棗水,衆人各飲一口,信陵君道:“大夫使韓,必有以教我。”

須賈看了須伯岸一眼,道:“且往門外侍候。”須伯岸起身要走,信陵君攔住道:“須公子於營中先侍大梁尉,又得相事啓封,復參事與使華陽,頗有功於社稷,非復昔日小子,可以與聞。”

須伯岸拜道:“小子何敢,願暫辭!”不容信陵君再說,即起立而出,直下階下坐下。

須賈待須伯岸出門後,自己親自將門關上,復入座,道:“君上襲華陽,實迫韓妙策。天發神機,竟至於此!”

信陵君不想得到須賈如此高的評價,臉上有些尷尬,道:“孤焉能如此,皆外託衆先生之力,內庇宗廟之福也!大夫既出此言,必已定出使之計!”

須賈道:“臣聞之於將軍及其門下,言秦盡棄輜重,輕軍遠行千里,明開軍市於啓封,實暗賴韓國之助也。韓外示親好,內懷二志,欲居秦魏之間而取其利,實行險道於萬仞之上,間不容足,何其危哉!勝不念其親,敗必懷其恨,何其愚也!但發其短,事必可爲。今君上居華陽,知其通秦也,其事在我,尚有何言。邂逅不如意,秦魏並兵向之,朝發夕至,其何以堪?”

信陵君尤有不解道:“秦魏並兵向之,何謂也?”

須賈道:“魏恨其通秦,秦恨其陷軍,兩恨併發,得無並兵而向之乎!雖事未必,而不能不防,防則苦其勞矣。”

信陵君這才恍然,慚道:“吾尚思魏取華陽,得爲大夫累。不料竟如此也。韓責吾無故而襲其城,奈何?”

須賈道:“華陽,小邑也,魏得而無利,韓失而無害。君上居之以爲根據,乃同盟之義也;事後歸之,韓復何言。”

仲嶽先生道:“微大夫,何人堪其任也!”

須賈道:“臣何德,敢稱此也!”

信陵君道:“華陽君及其相韓不申皆在城內,大夫豈有意乎!”

須賈想了想,道:“但一一諮之可也。”

信陵君道:“大夫欲以何策諮之,孤願爲其副。”

須賈又想了想,道:“君上撥冗相助,臣何其幸也。君有問,臣敢言其詳……”遂與信陵君及二位先生議定與華陽尉和韓不申見面的策略。

商議過程中,戍衛的門客換了班。新到值的門客見階下坐着須公子,連忙來到門道,得知室內討論的內容連須公子也不得與聞,急忙退出。不一會兒又過來,問道:“餐食已備,何如?”

須伯岸想了想,道:“勞先生通報!”

這名門客於是在階下大聲報道:“餐食已備,請令!”

少時,曹先生出來,道:“願安置。”

門客會意,引着曹先生到倉城門外,須伯岸也跟在後面,早有門客擡着食盒立於門外。三人將食盒擡進門內,放於階下,由曹先生一一搬進室中。然後曹先生出來道:“請公子入室!”

須伯岸跟着上臺階,進入室內。室內數人正在分置食器,須伯岸見過禮,也幫着將食器置於各人席前,不過一飯、一醬、一蔬、一羹而已。最後,須賈將一份指給須伯岸道:“汝亦有食。”

須伯岸連忙將那一份餐食放在一個盒蓋上,拜謝後,託了出去,自往階下進食。正自進食間,忽見城門再開,是當值的倉官和武卒進來換班。須伯岸惟恐有事,狼吞虎嚥地把餐食一掃而光,將食具收在盒蓋中。室內沒有呼喚,他也不敢上去收拾,只是在階下坐着。

過了良久,房門打開,信陵君一行辭去,須賈送到門口,見須伯岸仍坐於階下,罵道:“狗才,竟敢於此坐地!”須伯岸連忙起來,恭立在一旁。卻見出來的四人,除信陵君外,人手兩個食盒。須賈出來後,把其中一個放在階下,須伯岸知道是自己的那份空盒,十分窘迫地把已經收拾好的食具收進盒中,又伸手接過須賈手中的食盒。須賈送信陵君一行直到倉城門口。武卒打開城門,信陵君從須伯岸手中接過兩個食盒,三人出門而去。

街上空蕩蕩沒有行人,信陵君三人手拎着食盒在街上行走,十分顯眼。好在沿途遇見的人都是巡哨的武卒,無人多看一眼。三人拐過坊道,從正門進了華陽尉府。早有門客接過食盒。張輒迎上來,將三人讓到堂前。仲嶽先生將在倉城議定的策略小聲告訴了張輒,張輒點頭表示同意。

不多久,張輒和仲嶽先生整了整裝束,一齊出門,望韓不申府邸而來。到了門前,上前叩門,聞得門內應道:“尊客者誰?”二人應道:“臣等奉君上命,拜上先生。”

門打開後,韓不申走了出來,連連揖讓。相互問過安,二人道:“中大夫須賈奉王命使韓,見下榻於倉城。願奉先生教,敢勞先生前往。”

韓不申似有些意外,道:“須大夫召見?華陽尉亦往否?”

二人道:“但聞有請先生,不聞其餘。”

韓不申道:“請先生堂上奉酒,容更衣。”

二人跟着進來上堂,有家人奉上清酒,二人略坐,韓不申即往後堂更衣。少頃出來,即隨二人同往倉城而來。

於途二人並不與韓不申交言,韓不申有意搭言,想打探召見的目的,二人一律回以不知。少時來到倉城,知會過當值的門客,通報了須氏父子,二人迎出階下。門客叫出間壁的倉官,留出一個清靜的空間給一行人。韓不申見這個陣仗,愈發驚疑不定。

第193章 將相和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372章 巴姊第7章 圃田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10章 麻三第61章 席議第132章 晉見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268章 秦人攻戰第129章 草舍第93章 故地重遊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45章 回朝第311章 戰耶和耶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27章 降服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282章 疑雲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62章 兵符第372章 巴姊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303章 韓襲第51章 棄民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8章 管城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86章 尉府第344章 神蹟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24章 調兵第364章 戒備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334章 訪友第94章 再入小城第338章 祭壇第213章 贈劍第334章 訪友第5章 夜行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83章 俠士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35章 計議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71章 吹臺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295章 示警第131章 麻太公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340章 三牲第79章 掌兵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348章 管仲明第344章 神蹟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11章 離城第4章 信陵君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99章 義士曹包第70章 蔡澤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270章 賞罰第81章 換防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6章 囿中第206章 洗塵第93章 故地重遊第202章 倉城第37章 點兵第333章 積竹柲第36章 定奪第19章 邂逅第91章 美酒美姬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182章 爭武卒第83章 俠士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33章 出城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24章 調兵第282章 疑雲第60章 餱糧第170章 遠迎第190章 須賈訪計第164章 失散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97章 月下清談第345章 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