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武卒歸營

幾個人一通馬屁,拍得華陽尉不知天高地厚,口無遮攔,毫無顧忌,各種話信口而出,端着盞,猛喝棗水。

須賈乘機道:“臣奉魏王命,欲聯韓擊秦,今聞公子之言,其奈使命何?”

華陽尉端着盞,兩眼盯着棗水沉默片刻,道:“王雖親秦,然非背義,但爲利耳。但得其利,擊秦非難也。”

須賈道:“魏韓交親,但以義也,何以利爲?”

華陽尉道:“大夫差矣。王爲利而親秦,必也爲利而攻秦。若以義相迫,道在邇而求諸遠,不亦勞乎!爲利便宜。”

須賈道:“秦以倍價糴韓糧,其利多矣。魏,小邑也,有利幾何,而能令大韓出兵?”

華陽尉道:“以臣之見,十萬石糧足矣。大夫其觀之,但以十萬石糧入言,王必允諾而無辭。若以他言進之,王必顧左右而言他。”

須賈拜道:“世使命得通,全賴公子成全。”

華陽尉道:“休言吾汝欺也。王命臣資秦糧而取其利,今華陽已失,糧盡與無忌,其奈吾使命何?必也得無忌兄救我!”

信陵君道:“魏韓,盟邦也;代韓守城,義也。今者魏韓聯軍共擊強秦,豈資秦而背盟可比,弟何憂也!”

華陽尉道:“臣守華陽,糶糧於啓封,乃取利也。今利若不得,於義何爲!若魏以大利,則臣雖不資秦,而大利於王,非但無罪,且有功也。韓出其兵,魏解其患,一舉而二得,不亦善乎!”

須賈道:“今魏小年,田產不豐,各出難足,卒以十萬石入韓,恐難能也。願公子再思其計,少減其利可也。魏承公子之恩,自不敢有所隱。”

華陽尉又想了想,道:“資秦取利,其計實出於陳筮,而成於韓相。大夫但密計於韓相,或有一二少減,亦未可知。”

須賈再拜道:“魏得韓援而保宗廟,臣通使命而保首領,皆公子之賜也。然臣與韓相少謀面,願求公子一牘,以通之耳。”

華陽尉道:“此何難也。少時歸府,即書與大夫。”

座上衆人皆擊膝讚歎。華陽尉大喜,又猛喝了幾口棗水。幾人又在閒話之間,雜着問些要害問題,華陽尉皆能一一解答,令衆人十分滿意。最後,信陵君道:“華陽尉助大夫之力非淺,時日已西隅,大夫寧以肉食饋之!”

須賈道:“臣夜來孤身赴召,所有車仗皆在南關,賴大梁尉與晉鄙大夫監押。”

信陵君道:“非大夫之言,吾其忘之。樑尉與晉大夫其至乎?”

仲嶽先生望了望日光,道:“或將至矣。”

信陵君遂道:“南關之卒將至,吾等且辭。待車至時,再來攪擾大夫。”

華陽尉道:“吾觀其棗水頗甘,願留長飲之。”

須賈及衆人皆笑,須賈道:“公子留此,臣父子二人侍候。君上勞于軍務,不敢再留。”

須氏父子只將信陵君等送於階前,即相辭進門招待華陽尉。兩人皆疑惑:“華陽尉難道連棗水也沒喝過,竟然這麼饞?”進門後,見華陽尉早已放足而坐,快樂地叫道:“汝等勿拘禮,且爲庶人之飲!”父子倆相視一笑,各自上前,盡出手段……

信陵君和仲嶽先生回到華陽尉府——自然是繞的前門,見到張輒,問道:“大梁尉和晉大夫何在?”

張輒回道:“午後有報,囿中武卒已於食後拔營,晡時可至。”

仲嶽先生又看了看日光,道:“日已昳,或將至矣。接應者誰?”

張輒道:“左右二營各遣一伴相迎。”

信陵君道:“吾等其往城上望之,諸先生在府內無司者,盡皆整束,至則出城相迎。”

張輒道:“喏。”便下去安排。信陵君叫上曹先生,連同仲嶽先生三人往北城樓而去。

華陽城以倉城爲中心,與城門正對的是“十”字形驛道,皆與倉城各門相對。倉城之南是華陽尉府,府南是校場,城北是低矮的房舍,那便是軍營。軍營嚴格按建制修建,伴、隊、營各級長官所駐的房舍,門庭依次高大,顯示出森嚴的等級;長官們的房舍皆面向道路,其他軍營間以小道相通,如同街坊, 一什一院,一隊一坊。倉城的東西兩側,是冶煉、木器等作坊,主要用於修繕損壞的兵器鎧甲、弓弩箭矢,軍營和府邸的房屋修繕也配備了專門的工匠。校場兩側,則有馬廄牛圈,有馬十餘匹,畜有廄人。信陵君入城後,士兵大部給錢遣散,工匠、廄人則一例保留,命其職司依舊,錢糧照例給付。

時已日昳,沒有值守的武卒都在營房中休息,城南的校場顯得空空蕩蕩。由於城北是軍營,爲了避免麻煩,三人直接穿過校場,先登上南城,再沿着城牆往北而來。城牆上間隔十步,即有一名武卒戍衛瞭望。信陵君一行見值守完備,盡皆滿意。來到城北,遠眺南關方向,隱隱似有塵土揚起之象,但並不明顯。隨着塵土漸近,張輒也帶着沒有職司的三十來名門客來到北城下。張輒上城,信陵君道:“二千餘人,作何安置?”

張輒道:“城外二營,各二百五十人,皆什伍長也,令其各立營火可也。”信陵君順着張輒的指示望去,城北道旁的田野中,的確已經紮起兩座營柵,可容千人。信陵君道:“大梁尉其無他議?”

張輒道:“大梁尉,貴人也,但得其營司足矣,焉以什伍爲!”

信陵君道:“城中本有精銳武卒千人,復得二千,則有武卒三千矣。操演得法,可當萬人。”

張輒道:“願竭其力!”

南關方向的塵土越來越明顯,信陵君道:“盍其出城相待!”一行人下了城,武卒打開城門,三十多人蕩蕩地出城,直往大道迎去。

當一行人走到大道邊立定後不久,就聽到遠處隱隱傳來鼓聲;而身後的營寨中隨即也傳來鼓聲。信陵君等回頭看時,見營中武卒開始列隊。現在北城外一營武卒二百五十人,已經派出五十人前往南關迎候,剩下二百人分扎兩營,每營僅百人。列隊後,每營再分出五十人到道邊迎候,也就在信陵君等身邊立下,彷彿是信陵君一行的衛隊。張輒小聲解釋道:“於道邊相迎,武卒迎卒入營,而君上邀住將率……”信陵君會意,更挺直了身子。

鼓聲中,一支隊伍從大道走來。聽到這邊的鼓聲,那邊一聲金鳴,隊伍停下。一名軍使跑上前來,問:“前立者何人?”

張輒主動上前道:“信陵君勞軍!”軍使聽完,轉身離去。少頃,隊中鼓聲再起,隊伍重新行進,隊伍前面,一乘車急駛而來,於道邊停下。車上三人,正是樑尉公子和芒氏二公子。三人下了車,車左樑尉公子和車右芒辰趨步而前,馭手芒亥則挽着繮繩立於車邊。信陵君見兩人趨前,也走出隊列,三人相距兩步時,信陵君深施一禮,兩人立定回禮。張輒在身後道:“信陵君勞將軍!”樑尉公子和芒辰同聲道:“臣不敢!”

信陵君拉着兩人的手,來到芒亥跟前,信陵君再施一禮。芒亥手握着繮繩,無法回禮,只側身道:“臣不敢受!”

信陵君問道:“前隊以三公子主之?”

樑尉公子道:“臣奉大梁尉及晉大夫命,引精壯千人以爲前營,糧秣輜重盡由後隊押運。幸賴公子洪福,得以歸營。”

信陵君道:“大梁尉與晉大夫見在後隊?”

樑尉公子道:“然也。須賈大夫輜車亦在後營。”

說話之間,隊伍已經走近。樑尉公子示意本隊鼓聲停息,而營中的鼓聲則轉換鼓點,成爲歸營鼓。在道旁迎接的武卒走上前去,分別與各自的聯絡者接上關係,把相應的武卒引往各自營中。

信陵君見入營過程順利,只約住三人在道邊觀望。張輒問道:“聞貴府家老、家臣亦在營中,公子盍並邀之!”

樑尉公子道:“臣家人俱在後營,侍候家父。臣以軍事,不敢以家孝而廢國事。”

信陵君讚道:“公子大義,既勤王事,復分父憂,可謂忠孝兩全!”

前隊只是帶械的武卒,並無車仗,很快就被引導到兩座營盤中,各就火堆而坐。這邊剛剛消停,又有一隊武卒走來,帶隊的竟是一名營司。這一隊人比較多,除了城南一營外,還從民軍中抽調了二百人,準備押送車輛。

當前營中開始生火造飯時,後營的鼓聲傳來。城南的沒有帶鼓車,早由營司從城北營中借出一乘。聞見遠處傳來鼓聲,這邊也敲奏起來。

經過例行的軍使查問,大梁尉、晉鄙和簫間也同乘一車過來。見禮畢,也一起立在道旁。城南營司這次沒有敲歸營鼓,而是一棒金聲,把隊伍停下,自己帶人迎上去,直接接管了旗鼓車;武卒和民軍也分別找到了各自的接管對象。隊伍呈現出短暫的混亂。不多時,隨着鼓聲再起,隊伍重新整好,復向城南而進。所有車仗則由民軍推着,直入城中,由中營武卒安排停止處,再行歸營。

第333章 積竹柲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42章 失機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338章 祭壇第138章 席次第230章 司勝第81章 換防第142章 刺探第147章 尉氏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120章 俠士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177章 點軍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358章 夜聚第133章 呂太公第48章 真心第169章 誘供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122章 豕三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235章 貴公子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294章 陰謀第268章 秦人攻戰第1章 鄭安平第58章 藍田玉第221章 除警第60章 餱糧第47章 龍陽君第366章 寧治第321章 管令第37章 點兵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90章 整頓軍務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338章 祭壇第150章 陳筮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67章 交酒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366章 寧治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357章 管祭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157章 交糧第11章 離城第372章 巴姊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366章 寧治第242章 撲空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8章 管城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69章 芒氏大子第219章 夜襲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69章 芒氏大子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5章 夜行第228章 戰臨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262章 傷營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146章 黃人張氏第375章 利害相權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77章 聚兵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86章 尉府第364章 戒備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79章 掌兵第168章 夜襲第306章 另尋墓穴125章 洛陽白氏第132章 晉見第145章 曾季第81章 換防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30章 陷城第30章 陷城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209章 乘其隙第103章 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