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離啓封

打發走了陳四後,李先生就和車右先生站在米鋪門口閒話,直到長先生領着老丈出來。車右先生見二人均神情不變,也不知道究竟計較出什麼結果,也不再問。

長先生從懷中掏出一支分成兩半的木板,遞給車右先生,也不解釋,直接問道:“二先生不在室內安坐,立於戶外何也?”

車右先生接過木板看了一看,知是抵押玉佩的憑證,遂將左邊半塊放入懷中,右半還與長先生,道:“舟只半滿,乃令陳四往傭壯力。”

長先生道:“必也今日啓航?”

車右先生道:“時值兵亂,不如歸去。”

長先生道:“大梁亦非治世,兵鋒所指,亦難安定。”

車右先生道:“雖然,大梁城高溝深,積糧有餘,鄉里照應,多少是好。啓封雖安,四方來聚,一旦糧竭,如之奈何?”

長先生道:“先生所慮甚是。方今大勢,不在財而在糧也。”

正言間,陳四領着一羣壯漢走了過來。到了車右先生向前,陳四道:“坊口正有壯力歇息,故得盡傭之。”邊說邊打出一個武卒的暗號,讓車右先生知道,這些人並非尋常傭工,實乃魏國武卒。

車右先生拱手當胸道:“小子何幸,得諸兄相助。工雖不多,然頗緊勒。”

一名武卒上前道:“工直幾何?”

車右先生道:“工時一時,以半日折之,可乎?”

武卒道:“吾等壯力,非尋常可比。先生之時,斷不敢慢,惟人二錢可乎?”

長先生插口道:“人一錢猶不足乎?”

武卒道:“人一錢,米半鬥。”

長先生道:“啓封糧價現石六十錢,斗六錢。米半鬥,三錢也。”

武卒道:“工直二錢,猶不當米半鬥,奈何?”

長先生還要砍價,車右先生打斷道:“人二錢,必也一時工畢。果然,直廿錢。”

武卒道:“喏!”

車右先生讓李先生領衆人去搬運貨物,自己對老丈道:“吾欲隨舟而下。汝可引二公往米鋪津口登舟。”

老丈道:“奈何如此?”

車右先生道:“事急從權,不得已耳。”

走出坊門,車右先生與老丈拱手相別。老丈自往花坊方向而去,車右先生領着陳四,往衆人行進的方向走了兩步,停下腳來。觀察老丈走進花坊,遂往道口而去。

郭先生沒有在樹下高坐,而是在四周漫步。車右先生毫不費力地找到他,走到跟前,拱手行禮道:“郭先生……”

郭先生自然識得芒府上的車右先生,但不知所以,也只得回禮道:“車先生……”

車右先生正色道:“吾知公子在側,敢請一清靜之地。”

郭先生遲疑道:“以爲何?”

車右先生道:“暫落一時。”

郭先生一邊思考一邊往坊內而去,問道:“一時?”

車右先生道:“只待議定便行。”郭先生臉上閃過一絲詫異,隨即平靜下來。在與一人擦肩而過時,暗道:“訪呂伯。”然後對車右先生道:“公意如何?”

車右先生道:“臣奉旨援啓封令、尉歸大梁,不意陷於女閭。此二公僅身在此,並無親隨,恐於路不妥,故請一地妥爲安置。”

郭先生道:“何以至?”

車右先生指陳四道:“陳四引至。”

這時,那名留下的武卒帶着呂伯過來,郭先生暗指呂伯道:“隨呂伯而行可也。”車右先生欲上前相認,郭先生攔住道:“但隨之可也。”

車右先生不知底細,也不敢勉強,帶着陳四離去,只暗中指着呂伯,讓陳四認清了,少時如此這般將二公接出來,就跟着呂伯走。一邊說,一邊觀察,但見郭先生與呂伯似乎很熟悉,相談甚歡。他心裡嘀咕:郭先生不是張公子家臣嗎,難道這位呂伯也是公子的家臣?

消失已久的尉氏家老出現了。見了呂伯和郭叔,也上來招呼,很親熱地交談了一番,跟着郭叔向花坊而去;呂伯則揣着手,低頭而去。車右先生與陳四分了手,自己快步去追李先生率領的那批勞力,——那顯然就是魏公子信陵君帶來的武卒嘛,也只有魏公子纔有這樣的手筆,拿武卒出來辦事,自己的家主芒卯即使位居公卿,官拜將軍,也無權動用武卒!自己仗着與夷門衛侯嬴的私交,才領出來一個候補武卒,一用之下,只知道如此得力。

李先生置辦的貨包括從長江溯淮而上的絲綢和各色木器。楚人丹漆木器,天下聞名,外地甚難仿製,是各豪門爭相收藏的珍品。齊人雖然冠帶天下,但要說衣,還得說這綢帛,特別是內衣,綢帛的舒柔絕非麻布所能比擬,比葛布還要輕柔透氣舒爽。

啓封四方財貨輻湊,來自楚地的彩帛與漆木,都是搶手貨。但不知爲什麼,這段時間糧食價碼升了不少,這批楚器反而降了點價。所以當大梁米鋪得知在啓封收購不到肉食後,果斷決策收入這批奢侈品。

絲帛和漆木不在同一處。李先生把人手分成兩部分,武卒們被安排去運絲帛,唐氏們則去運漆木。車右先生找到李先生,道:“吾有要事,暫離即至。”李先生點頭同意道:“鳴鐘禁市後,汝等可至。”

車右先生匆匆離開,在花坊附近找到陳四。這時老丈正好把啓封令、尉送出來。遠遠瞥到這一幕,兩人嚇得趕緊轉到旁邊的坊門內暫避。好在老丈只把二人送至坊口即回,並沒有。但身邊竟然跟着張輒、郭叔、尉氏家老和鄭安平。這下車右先生拿不定到底是出去還是不出去了。猶豫之際,一行人走到坊口,二公向張輒等人告辭而行。稍後,張輒、郭叔和尉氏家老也離開了。獨自一人的鄭安平頭也不回地向坊外而去。

陳四和車右先生遠遠地跟在啓封令、尉的身後,仔細觀察着周圍的動靜。一直到二人快要到啓封津時,陳四才快步上前攔住二人。一番交談,兩人跟着陳四向另一個方向走去。車右先生依然遠遠跟在後面。

突然間,從坊內走出一隊車隊,人車都很多。突然出現的車隊將車右先生和陳四隔在兩邊。讓陳四意外的是,呂伯竟然走在車隊中間。在經過陳四旁邊時,呂伯做了個暗示,腳步不停。陳四沒找到車右先生,一時沒有了主意;眼見着呂伯越走越遠,而車隊好像還永無止境,陳四無奈一咬牙,帶着啓封令、尉跟上了車隊。

第275章 和議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75章 陳留司士第202章 倉城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273章 練兵第270章 賞罰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270章 賞罰第294章 陰謀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213章 贈劍第78章 帳議第76章 敬賢之道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94章 再入小城第215 歃血爲誓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263章 密議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152章 賈匏第196章 張祿第195章 覆命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308章 救暴鳶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357章 管祭第142章 刺探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320章 封賞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22章 俠客第375章 利害相權第369章 賜婚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33章 出城第51章 棄民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170章 遠迎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229章 初戰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366章 寧治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75章 陳留司士第50章 防民第221章 除警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365章 執帚第374章 兵興滎陽第36章 定奪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75章 陳留司士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12章 張輒第344章 神蹟第99章 義士曹包第149章 羊入虎口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301章 重歸故里第85章 軍市第31章 陷城(二)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235章 貴公子第7章 圃田第344章 神蹟125章 洛陽白氏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86章 尉府第308章 救暴鳶第261章 秦箭第13章 芒家父子第333章 積竹柲第65章 梁氏賈米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128章 階父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131章 麻太公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62章 兵符第178章 驚訊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68章 城北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