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張輒

戰車飛駛而過,沿河一路向西。信陵君站在車上,心中五味雜陳。

當宮殿中傳來宦人尖厲的“急報~”聲時,信陵君正在殿上與王兄對弈。他清楚地記得,宦人還沒有把“芒卯將軍戰敗,秦軍將至”這幾個字說完,王兄已經尖叫一聲,抱住了身邊的女人。

信陵君只得把整個大殿讓給擁上來的女人,自己走下臺階,找到魏相魏齊。魏齊一面安排擊鼓聚衆,一面上殿去安慰魏王。

不知魏齊和那些女人們是如何做到的,等到羣臣趕到時,魏王已經換好朝服,正襟危坐在殿上。

魏齊和信陵君守在殿門兩側,殿前羣臣議事。大夫晉鄙提出,前線戰事緊急,應派心腹之人直入軍中,便宜行事。信陵君自告奮勇願到軍中。魏齊提出,將軍芒卯,智慮過人,宜召回大梁,主持城防;信陵君則請晉鄙大夫同往軍中,襄助軍務。魏齊進殿請示魏王,出來說:“魏王諾!”事情就這麼定下來,隨後就退了朝。

魏齊和信陵君留下幾個關鍵大臣,商議了具體的行動。魏齊負責大梁的防務,信陵君則與晉鄙趕到前線,與芒卯相會,瞭解實情,便宜行事。

信陵君領了兵符和王節,又回府選了三百門客,和晉鄙一起出大梁。按每天三十里的常規,他們商定行程安排三站,依次在驛館、囿中和長城關口留宿,而由晉鄙率領驛卒們打前站。

到達驛站後,晉鄙按計劃帶着五名驛卒出發,先一步到囿中。信陵君一行則應在驛站安歇一宿,凌晨出發到囿中。如此一站站前行。但不知怎麼,信陵君住進驛站後,總也放不下心,好像有什麼牽着他。

張輒原是孟嘗君的門客,孟嘗君死後轉投信陵君門下的。他年紀很輕,是大梁人,在孟嘗君到大梁後才投到門下,在孟嘗君的門客中資歷很淺。孟嘗君死後,信陵君接手這批門客,竟和張輒走得很近。孟嘗君的門客待遇不分等級,大家一視同仁,誰有地位誰沒地位,一看本事,二看與主家的關係。張輒與信陵君走近了,在門客中的地位也不斷上升,沒點真本事那是不行的。而這位張輒本事大得竟然讓大家認爲信陵君果然慧眼識英雄,這份眼力,比孟嘗君都強!

察覺到心中的不發,信陵君叫來張輒:“張卿,我心中總有一絲不安,好像有些什麼不對?”

張輒道:“臣心中也有一絲不安。”

“卿也有這種感覺?”

“正是!”

“爲何?”

“這裡好像過於偏鄙,前後都無人家,又無城池,防衛不便。”

信陵君一愣:“哦?你是這麼想的?我想的是怎麼儘快趕到軍中都好!”

“那我們就先去囿中。囿中城池高深,又有武卒戍衛,也離大軍更近些,一舉三得。”

“好。傳下去,就說軍情如火,兩個時辰後起程。”

“諾!”

一個多時辰後,張輒來到信陵君所在的火堆旁,悄聲說:“準備出發吧!”

信陵君點點頭,起身和張輒一起離開火堆,悄然向暗影處走去。

“過橋可能是最危險的時候。橋很窄,一次只能過一輛,還得慢行。”張輒小聲說,“我打算讓車右先過橋警戒,然後馭手駕車過橋列隊,車左最後過橋,與車右一同登車出發。大約要一個時辰。”

“很好!”信陵君讚賞地說,隨後補充了一句,“這次出發,我就不做車左了,做個馭手如何?”

張輒一愣,隨即彷彿明白了什麼,但又遲疑道:“那……,換哪輛車?”

“誰比較精於車陣?”

“善車陣,那自然是夏侯了。”

“好,就用他的車。我們過去。”

兩人沿着篝火邊沿的暗影,來到一輛戰車前。

“夏侯先生,”信陵君親切地叫道,“聞先生擅於車陣,緩急間就要與敵大戰了,煩勞先生在行進途中,指揮演練車陣變化,無忌有幸!”

夏侯早已跳下車,連忙回道:“公子差遣,敢不從命!這車……?”

張輒道:“請先生到旗鼓車做車左,這輛車我另外差人駕馭,先生放心!”

他從最近的一處火堆邊叫過一個來,對他說:“夏侯先生另有差用,這車請先生先行看顧,出發前,我差人來接手。”那人見張輒旁還站着信陵君,很高興地答應下來。

不久,三長兩短的號角響起,正在火邊小憩的甲士們一躍而起,緊張地在門外臺階前排成隊列。信陵君走到臺階上,一臉嚴肅:“諸君,就在兩三天內,我們就要與秦軍見面了,那裡少不了露一兩手讓他們見識一下魏公子門下的本領!今夜月光皎潔,無忌難以入眠,願與諸君一起驅車,在荒野上奔馳一番,諸君可願隨我!”

衆人神色一緊,齊聲呼道:“願隨!”

信陵君深施一禮:“無忌拜謝!具體行動由張輒先生安排。”

張輒走上臺階,信陵君悄然退到門後的陰影中,耳聽着張輒大聲宣佈:“奉君侯令,此次前進,一路演練出營、行軍、接戰、衝陣、收隊、回營等諸般陣法,諸君務必遵旗鼓行事,不得幹違軍令!……”

見衆人的注意力都移到張輒身上,信陵君退到庭中,夏侯正在那裡。信陵君見到夏侯,似乎突然想起什麼,說道:“哎呀,夏侯先生,無忌失計較了。先生乃一陣之主,焉能以馭手示人。現在陣中,萬事從權,請先生不棄,與無忌換裝。”

他見夏侯要推辭,連忙阻止道:“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無忌正要請教先生高才,望先生不棄。”信陵君一邊說,一邊解開冠帶。……

廣場上的車右們一個個按照張輒的指派,過橋放出警戒,車左則忙着滅火。被臨時叫來照看夏侯戰車的門客有些不安,不知是不是要改行當馭手了。好在正當馭手們準備出發時,張輒衝他招手,讓他回到車左的行列中,而一個馭手打扮的人走向他所在的馬車。誰都沒有注意,這個不起眼的馭手就是信陵君。

月色朦朧,地況也不很好,車速並不快。百輛戰車在月色中透過清晰的鼓角,和不太清晰旗號,變換着陣形,大家都繃緊了神經,既沒注意到施令者換成了夏侯,也沒注意到信陵君換到了別的車上。不知不覺中,囿中城已經在望了。

第158章 女閭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41章 備戰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260章 議連衡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83章 俠士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231章 戰後覆盤第292章 書名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72章 節鉞第62章 兵符第240章 蓋聶第142章 刺探第190章 須賈訪計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56章 計謀第63章 商賈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58章 藍田玉第265章 鄭安平訪鄭第338章 祭壇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97章 月下清談第43章 等待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46章 入國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72章 節鉞第62章 兵符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35章 計議第333章 積竹柲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138章 席次第62章 兵符第47章 龍陽君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333章 積竹柲第40章 勵士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56章 計謀第321章 管令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89章 壯行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59章 拜將第358章 夜聚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35章 計議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235章 貴公子第68章 城北驛第42章 失機第13章 芒家父子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353章 圃田之衆第33章 出城第229章 初戰第147章 尉氏第182章 爭武卒第48章 真心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143章 夜行第37章 點兵第24章 調兵第193章 將相和第206章 洗塵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129章 草舍第113章 計糧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237章 圖秦第47章 龍陽君第130章 烤肉第15章 升帳第98章 敵乎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