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夜談

信陵君道:“幸得大梁尉無恙,惟天所相也!”

大梁尉道:“賤體小恙,何敢勞公子動問,罪該萬死。請公子入室,臣等拜見。”

仲嶽先生道:“大梁尉,真天人也。適才夢中發聲,臣之弟子起身探視,大梁尉夢猶未醒,手擲弟子如小兒也。如非鄭公子相助,臣非其敵也。”

大梁尉道:“此子何在?吾當謝之!”

仲嶽先生遂將那個青年引薦過來:“嶽安,族親之子,隨臣多載,雖愚鈍,得力多也。”

青年見禮道:“微賤嶽安,見過大梁尉。”

大梁尉道:“敢是仲嶽先生親族,孤失敬也。昏憒失手,願子勿怪!”隨從帶上解下一玉佩,道:“此佩誠不堪,隨身多年,其質尚瑩,權以陪罪!”

嶽安道:“大夫如此,微賤何以立世!願大夫收回!”

信陵君道:“非所謂也。大梁尉重病昏睡,而子侍於左右,辛苦勞頓,曾不得稍謝。”

嶽安道:“醫者仁心。大夫病重,正醫者盡心盡力之時也,又何謝之!”

大梁尉道:“醫者固仁心,病家寧不感恩懷德。寧非敬之,而且傷之,失之甚也。願子勿辭!”

嶽安道:“固不敢受也。”

仲嶽先生道:“君上、大夫之命,不可不從,再拜而受可也。”嶽安這才致敬收下玉佩,納入懷中。

信陵君道:“此宅內賢德備至。大梁尉,國之干城,臨危受命,奮不顧身,當爲其首。鄭公子捨身救我於危難,忠義薄天,吾終不敢忘。此外,還有呂氏兄弟,雖爲布衣,臨大事而有靜氣,處變局而鎮之以定,非大賢何以能之?孤當拜見。”

大梁尉悚然道:“如非公子提醒,吾幾忘懷。當隨公子之驥尾!”

信陵君道:“正要大梁尉引薦,惟貴體欠安,不敢請耳?”

大梁尉道:“賤體無恙,願隨公子左右。”

仲嶽先生道:“呂氏兄弟就在西耳房,君等同往,臣請前導。”

一行人穿過二門,轉到正院,卻見呂氏兄弟已恭立階下,叉手當心——想是後院不大,衆人一切言語都入了二人之耳。二呂見了衆人,齊道:“偏鄙呂氏,謹見君上、大夫、先生等,如有所命,雖死不辭!”

一衆人見此也立定,仲嶽先生敬禮道:“魏公子信陵君、大梁尉大夫、鄭公子安平等,謹具禮,拜見呂氏二賢。”

呂伯道:“鄙兄弟,布衣也,何敢承公子、大夫等下禮!”

大梁尉道:“呂氏,太公之後也,正當承之。”

信陵君道:“原來是太公一脈,無忌失敬!”

呂氏二人齊道:“豈敢豈敢,辱沒先祖,不肖之至!”

仲嶽先生道:“小子無德,忝爲東道。今夜得奉賢君、大夫等,幸何如之!雖在陣中,諸物短少,賴月色明亮,庭院清爽。願以清風明月爲餚,濁水當酒,作竟夜之談,君其允乎!”

信陵君道:“仲嶽先生雅興如此,孤附議。”

大梁尉道:“臣附議。”

鄭安平有些不知所措,見仲嶽先生望向自己,只得道:“理當侍奉!”

呂氏兄弟亦道:“謹侍奉!”

仲嶽先生悄然對嶽安吩咐了幾句,嶽安連忙跑開——那條被大梁尉摔壞的腿,看上去已經不那麼瘸了。不一會兒,各室休息的弟子都出來,總有十來人,先抱來席子,在仲嶽先生的引導下,鋪在階前地上;再擡來一甕清水,幾個盞,一個勺,置於席間。仲嶽邀請各位入席,衆人都推信陵君上座,信陵君道:”今日非爲他,乃敬賢耳!孤借仲嶽先生之地,謁各賢能,豈能上座。依孤之言,孤與仲嶽、張輒二先生坐東,大夫、公子、呂先生爲西席,方爲禮敬。“

大梁尉道:”臣何人也,敢與公子對席!“

鄭安平和二呂也道:”微賤布衣,理當下陪。“

信陵君道:”今夜不議君臣之事,但論骨肉之情。大梁尉魏家本親,骨肉也;鄭公子與孤性命相交,呂氏兄弟蓋大梁尉肱股,亦骨肉也。諸君勿辭!“

仲嶽先生道:”此公子敬賢之心,願諸君順之!“遂一一將各人攙扶入席,各人遜謝一陣,也就按仲嶽的安排入席。仲嶽最後坐於張輒肩下,張輒要讓,被仲嶽微笑制止。

坐定後,仲嶽取下一盞,舀出一勺水,道:”以水代酒,不敢言敬,但滌塵耳。“先遞與大梁尉,再舀一盞,遞與信陵君。大梁尉和信陵君各微呷一口,轉給下席,依次輪遍,最後一人呂仲和仲嶽將水飲盡,歸盞於甕旁。

信陵君動問道:“大梁尉素來健旺,何一病如此?”

大梁尉道:“不敢勞公子動問。臣聞啓封失陷,當即急火攻心,神志昏蒙,誠可謂朽木不可雕也。”

信陵君道:“大梁尉國之干城。今親臨陣中,必膺重任。”

大梁尉看了看周圍,道:“臣受命時,只道秦軍方破南關,有斜趨大梁之勢。朝臣等爲守大梁,殫精竭慮,惟恐不及。豈料防禦方備,秦人竟自直趨啓封。臣猝聞此訊,直感全線洞穿,大廈將傾……”言至此,大梁尉搖頭擺手,難以卒言。

信陵君移席過去,與大梁尉促膝。仲嶽先生舀了一盞水遞過來,信陵君接過,遞與大梁尉。大梁尉雙手顫抖,接過水盞,竟灑了一身,只得置於座前,哽咽道:“臣無狀,罪不容誅!”

信陵君道:“大梁尉爲國操勞,積勞成疾,何罪之有。且寬心養病,軍事孤自擔之,卿但臥鎮之。”

大梁尉道:“非也。……公子且請回城,此處軍事……就由臣來主持吧!”

信陵君道:“大梁尉此言何意?”

大梁尉道:“大王之意,此軍陷於危地。公子千金之軀,不立危牆之下,況矢刃交睫乎!故召公子回城。此處無何軍事,臣愚鈍,善其後可也。”

信陵君盯住大梁尉的眼睛道:“大王召我回城?”

大梁尉眼光稍有躲閃,道:“正是。”

信陵君道:“此軍如何善後?”

大梁尉又往周圍看了看,小聲道:“趨南關,躡秦人之後……”

信陵君身後一片唏噓之聲。

第26章 謀定第294章 陰謀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46章 入國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45章 回朝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133章 呂太公第369章 賜婚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133章 呂太公第32章 陷城(三)第353章 圃田之衆第308章 救暴鳶第233章 次日再戰第348章 管仲明第50章 防民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146章 黃人張氏第54章 賣王第178章 驚訊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365章 執帚第84章 侯嬴第138章 席次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297章 會魏齊第62章 兵符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169章 誘供第245章 入韓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88章 武卒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124章 華陽城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87章 武將第38章 列陣(一)第97章 月下清談第31章 陷城(二)第104章 夜訪第165章 破臉第353章 圃田之衆第95章 郭子仲謹第55章 段子幹第59章 拜將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78章 帳議第46章 入國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43章 等待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162章 離啓封第316章 以溫易煮棗第169章 誘供第209章 乘其隙第87章 武將第68章 城北驛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202章 倉城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72章 節鉞第74章 將相和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65章 梁氏賈米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94章 再入小城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62章 兵符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24章 調兵第358章 夜聚第174章 華陽四行第222章 善後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358章 夜聚第173章 夜議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231章 戰後覆盤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165章 破臉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285章 見陳公第49章 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