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危機

隨着甕中酒盡,衆門客陸續散去。張輒要給曹、唐二叔另安排住處,二人俱道:“今夜且免,來日再議!”

待衆人散盡,堂上只剩信陵君和幾名親近門客,張輒問道:“君上知今日之險乎?”

信陵君道:“唐叔,義人也。吾以義待之,何險之有?”見衆門客還要說些什麼,信陵君阻止道:“險不在今夜,而在天明。”

門客們一驚,心知是從唐叔那裡得到什麼消息,趕緊問道:“險從何來?”

信陵君道:“吾得密報,大梁尉此來,乃替吾掌兵,吾等天明即返大梁。諸先生以爲該當何爲?”

一向負責情報工作的郭先生髮言道:“臣早已稟報君上,從此處至大梁,沿途頗多異動,似有舉動。如君上天明即離軍返大梁,恐入縠中。”

有門客似乎不明,問道:“有何異動?”

郭先生道:“秦軍大出,臣見不明,罪之深也。乃密遣多人,四下打探,始知城外四鄉多有外人,非止小城一地。圃田之內,鄉民皆被徵發,但亦有外人出沒鄉里。如君上即返大梁,似有不利。”

衆人聽了郭先生的話,頓時一陣唏噓。一門客道:“這些人從何而來?”另一人道:“君上如離軍赴大梁,何異自投羅網?萬萬不可!”又一人道:“爲何令君上離軍赴大梁?欲陷君上於不測乎?”然後一人道:“吾等尚且不知,這些外人何以知君上欲離軍赴大梁?”此言一出,堂中立即安靜下來。少頃,一人問道:“郭先生能必多外人出入否?”

郭先生道:“鄉里從未謀面,非外人而何!”

又一人問道:“郭先生能必其欲不利於君上否?”

郭先生道:“否則何來?”

此人道:“莫非秦軍哨探、暗探、軍使之徒?”

郭先生道:“探哨之輩,欻爾而來,欻爾而往,豈能長居一處,而爲謀略?”

有人道:“軍令未發,而網罟已張,何人竟能料得先機若此?”

有人答道:“除是發令之人!”

衆人聞言,俱是一怵。信陵君喝道:“不得妄加揣度!”於是堂上又陷入沉寂。

張輒突然道:“仲嶽先生未至!”

信陵君道:“仲嶽先生別居一院,又有大梁尉神志不寧,故未召喚。”

張輒道:“仲嶽先生,智囊也。可參此機。”

信陵君道:“夜已深,且勿打擾。衆先生也自安歇。明日待與大梁尉商議,再行定奪。”

張輒還要再說什麼,卻被夏侯先生用眼神制止。衆人行禮辭去。張輒悄然走到總司軍務的曹先生身邊,道:“小城周邊可有異動?”

曹先生道:“並未發現。”

張輒道:“小心在意。”

曹先生道:“自然省得。”

張輒道:“後院似無人巡哨。”

曹先生道:“後門直通城牆,兩側里巷本無雜人,均武卒也。故只尋常巡哨,未立戍衛。不意今夜車伕入住……”

張輒道:“是吾失於檢點。煩先生立起戍衛,不獨爲君上,亦爲衆卒。”

曹先生道:“正該如此。吾立即安置。”

步出大堂,張輒意外發現夏侯先生欲從側門往後走,於是追上道:“夏侯先生還不安歇?”

夏侯道:“草料未辦,卻爲末事所擾。”

張輒道:“某之罪也。當與先生共當之。”

正言之間,堂後轉出信陵君,道:“孤之罪也,當與先生共當之。”

張輒、夏侯道:“豈敢!”三人一同來到後院,繼續完成被曹、唐二叔打斷的工作:張輒斫草,夏侯搗,信陵君捧水。

張輒道:“君上處變不驚,臣等欽羨。”

信陵君道:“欽羨何來?”

張輒道:“唐叔非刺耶?”

信陵君道:“然也。”

張輒道:“唐叔非壯勇乎?”

信陵君道:“然也。”

張輒道:“而君上獨與之處,不亦勇乎!”

信陵君道:“唐叔,義士也,非義莫爲。誅孤,義也,非也?”

張輒道:“受人之託,奮不顧身,義也。”

信陵君道:“仁者,天下之大義也。君臣、父子、夫婦、朋友,無不以仁愛爲正,相伐爲失。吾以仁愛,彼以伐害,何者爲義,何者非義,寧無公論乎!”

張輒道:“君上所言,雖爲正理,然涉危蹈險,非趨避之道也。”

信陵君道:“先生所言,金玉不易。然吾思之,一路行來,遇刺者數,或避或殺,均非良策。惟化敵爲友,方是根本之道也。無忌自問,此心可對天地,有必誅之過乎?何奮身忘命,毀身成仁之士,紛紛而爲敵乎?固有過,寧不可教也?”

夏侯先生道:“君上蹈危如夷,已得唐叔之心,善之善矣。然後當如何?”

張輒道:“今禍不在外,而在蕭牆之內也。”

信陵君道:“不得妄言!孤對君則忠,對臣則信,禮義孝悌雖不盡,心私慕之。聞過雖不能輒改,心輒歡喜。上下和睦,聖人之教也,吾願景從之!”

張輒道:“君上金玉之教,臣等盡領。臣竭愚忠,願君上聽之。”

信陵君道:“無忌失禮,先生莫怪!先生但言,無忌靜心受教。”

張輒道:“今小城諸軍穩定,城防已備,除大軍來攻,不可動搖。此可爲之本也。其餘諸軍,心腹難知。如禍起蕭牆,惟恃小城一隅,以待其變可矣!”

信陵君沉吟片刻,道:“夏侯先生以爲如何?”

夏侯道:“堅守小城,其一也;整軍返大梁,其二也;單車獨返,出其不意,三也。”

信陵君道:“吳子,魯人也,文侯用之,而得西河,善始而不能善終。孫子,齊人也,入魏而不用,徒遺大敵。衛鞅,衛人也,既入魏爲庶子,而魏不能識,遂入於秦,而成霸業。此數子者,孤常恨不能與之同時,把臂言歡,促膝就教。夫士者,待之以國士則國士,待之以敵國則敵國。孤願盡交天下之士,而不願爲仇讎。”

信陵君言罷,張輒、夏侯都沉默下來,只顧幹手中的活,不再說話。良久,信陵君道:“孤言若有失,願先生教我。”

夏侯長嘆一聲,道:“君上之所言,臣等不及也。故無言以答。”

張輒道:“箇中機關,還在大梁尉……”

第51章 棄民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136章 宴前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69章 芒氏大子第234章 旦夕評第375章 利害相權第47章 龍陽君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243章 伐兵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237章 圖秦第340章 三牲第5章 夜行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245章 入韓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146章 黃人張氏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173章 夜議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9章 有刺客第105章 夜談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194章 追蹤第131章 麻太公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246章 使命難達第327章 夜守第295章 示警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7章 圃田第219章 夜襲第37章 點兵第348章 管仲明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273章 練兵第10章 麻三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213章 贈劍第63章 商賈第86章 尉府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122章 豕三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295章 示警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263章 密議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71章 吹臺第270章 賞罰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78章 帳議第158章 女閭第6章 囿中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146章 黃人張氏第59章 拜將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31章 陷城(二)第245章 入韓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91章 美酒美姬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237章 圖秦第374章 兵興滎陽第303章 韓襲第42章 失機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145章 曾季第273章 練兵第104章 夜訪第243章 伐兵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263章 密議第297章 會魏齊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308章 救暴鳶第151章 匯合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182章 爭武卒第94章 再入小城第26章 謀定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158章 女閭第177章 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