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高任鳥飛

將要陷入四面重圍的危險。

趙大棒槌毫不猶豫的命令此時本可以順利突圍騎兵團,不是乘機脫離戰場南下,而是折向北回救援警衛連和偵察連的友軍。

“八嘎,全殲他們,一定要全部殺光這羣混蛋!”

看到在廣闊的戰場上面,抗倭軍的騎兵團左右翻騰,津野道貫,大島久直,以及第7聯隊長三好成行大佐,22聯隊長富岡三造中佐,無不是氣得哇哇大叫。

——這是欺負帝國此戰沒帶騎兵啊!

“殺光這些清狗!”

在日軍各級軍官暴怒的咆哮聲裡,日軍第22聯隊,第7聯隊,近萬步兵蜂涌的朝着此時總兵力已經不足五百人的騎兵團,警衛連,偵察連包圍而去。

在廊坊城西南,大呂莊一帶,騎兵團巧妙而光明正大的從日軍第7聯隊步兵的兵力間隙中,穿插而入,衝到了正在拼命南奔的警衛連,偵察連的面前。

“騎兵團仁義!”

“兄弟們,夠義氣!”

看到這一幕,跑得累的半死的警衛連,偵察連的士兵們紛紛大吼大叫。

“哈哈,兄弟們,上馬!”

在趙大棒槌的大吼下,警衛連,偵察連的剩餘殘部紛紛跳上戰馬,兩人一騎兵,或者跳上自動跟隨着的空馬上面,加速逃離。

然後在廊坊城南流暢的繞了幾個大彎,在日軍上萬步兵無力的追擊和咒罵下,揚長而去。

而此時,日軍第3師團的步兵增援,纔剛剛抵達到達南部戰區。

“司令,雖然抗倭軍逃跑了,而且這將是他們從盛到衰的一個轉折點,他們再無戰無不勝的光輝記錄!”

在說到‘戰無不勝’的時候,小川又次的嘴裡都是苦澀。

雖然在截擊過程中,帝國士兵給予抗倭軍以巨大的殺傷,然而終還是讓他們逃跑了。

尤其是抗倭軍的靈魂何長纓!

山縣有朋現在的心情已經處於爆發的邊緣,想找個熟悉的身影來踹。

纔想起來外甥井上喜郎被自己趕到炮兵陣地,去拍炮兵的‘英姿’,結果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清日戰爭,結束了!”

山縣有朋的心裡突然充滿了疲憊,對小川又次下令道:“命令部隊就此宿,不用再返回燕京,做好警戒防止清軍突襲;快馬去通州給國內通報此次戰情,敦促早日簽訂合約,部隊——,已經離家太久了。”

說到這裡,山縣有朋不禁懷念自己的女人,和已經歸國的女兒。

此時,在整個廊坊陣地上,所有的日軍都開始不由自主的放鬆下來,因爲他們都隱隱約約的感覺到,這將是此次清軍之間的最後一戰。

戰爭已經結束。

下面,在不久以後,大家將在春風和櫻花裡面,迴歸東洋。

西洋歷3月14號上午,抗倭軍突然突圍,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以後,主力終是跳出了日軍的包圍,一路南去。

其戰,廊坊城,官吏的家屬,城內的衙役大量掉隊,被日軍捉住全部擊斃。

萬本華哨失蹤一百餘人,其中包括一槍托砸暈了王文錦的萬志斌。

抗倭軍戰死超過一千三百人,新進入廊坊城的兩千清軍,有六百餘人戰死,其餘一千四百餘清軍近半對抗倭軍失望之極,在頭上扎着包裹的王文錦的勸說許諾下,脫離抗倭軍的指揮,加入萬本華麾下。

廊坊戰役,是抗倭軍自成軍以來的第一場大敗。

不算友軍,戰死人數達到一千六百人。

偵察連連長,南洋籍華裔許衛節上尉,軍團營級軍官周偉林少校,步兵1團營級軍官孫煒程少校,趙思謙少校,連級軍官郝一凡中尉,——英勇犧牲。

雖然炸燬了日軍第一軍三個炮兵聯隊的火炮,總計擊斃日軍(算上俘虜營清軍擊斃)接近一千五百人。

清日雙方士兵戰損基本持平,卻改變不了抗倭軍突圍棄城而逃的事實。

然而,之後——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當天下午2點,抗倭軍和王文錦,侯柏林,萬本華部,撤退到廊坊城南四十里的馬圈村,暫時休整。

下午3點,抗倭軍一言不發的拔營啓程,和萬本華部分道揚鑣。

此戰之後,原本進入廊坊城的山海關軍團軍部,第1團,羅華飛哨,津門旅運輸物資的一個步兵連。

近4000軍力,只餘2300兵力。

加上選擇跟隨抗倭軍的739名反正的清軍俘虜。

總計3000兵力,全軍向着東北進軍。

王文錦得到消息,臉色數變後,終是一言未發。

他怕再去阻止,抗倭軍給他的就不再是一槍托‘陰的’了,很可能將會是一粒不知道從誰手裡射出的致命子彈。

再說只要抗倭軍在大敗之後,能夠老老實實的遠離燕京,朝廷都只會欣然默認。

——在這之前,就怕他們把津門的隊伍也調到燕京郊外,那麼一旦和談成功,倭夷退兵,指不定會出什麼幺蛾子。

可以說倭夷兵進廊坊,本來就是爲大清皇室解憂。

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貓膩?

王文錦只是想想,背後就涼颼颼的發冷,感覺被打破的頭就更加的疼了,趕緊打住不敢再深想下去。

當天夜晚,抗倭軍廊坊撤軍在龍鳳河與津門旅2團會師,而津門旅旅部和3團,則是連同炮兵一起,在後路追趕。

15號清晨,伊藤博文在廣島接到通州電報。

雖然有些遺憾,不過第一軍打敗並且趕走了盤踞在燕京南面的抗倭軍,就等於避免了清廷可能將會面臨的內戰,也是的清廷有能力支付對東洋的戰爭賠款。

當天上午,天皇和內閣於伊藤博文大達成一致共識,決定主動提出停戰。

伊藤博文當日乘坐小火輪,匆忙趕回馬關,以平息西洋各國對李鴻章遇刺,還有第一軍攻擊廊坊,而產生的震怒。

當天近夜,伊藤博文,陸奧宗光到接引寺‘看望慰問’李鴻章,同時帶來天皇陛下決定主動停戰的消息。

然而,李鴻章的臉上並無多少的高興,李經方卻是強制壓抑着怒意。

“首相,貴國既然決定主動停戰,爲何還要攻擊廊坊?”

李經方實在忍耐不住,開口說道:“既然我們大清朝廷已經決定和談,何必再白白的戰死這麼多的性命?”

隨着李經方的話一出口,屋內的溫度猛然低了下來。

“八嘎!”

陸奧宗光的笑臉猛然收斂,怒聲斥責着李經方說道:“此時帝國願意主動停戰,已經是我天皇陛下的無上仁義,貴國居然不知感恩淚涕,居然還敢反則;難道真的不想乞求和平,還想再打下去,讓我們的第1軍攻陷燕京,俘虜你們的皇帝麼?”

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前的小追逐第三百九十七張 大連灣海防戰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戰永平一第七十九章 這一輩子,不想白活的第七百四十一章 分憂和權宜第七百四十三章 痛快的血戰一場第五百二十一章 突破第五百一十一章 寄希望於日軍的耿直第四百一十三章 雪月追蕭何第七百零四章 津門旅一第一百零二章 李鴻章問計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沽口海戰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豐失陷一第七百五十六章 廊坊和馬關港第五百六十六章 罵陣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畔激戰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穿越時空的漣漪第六十章 女賊第二百五十二章 民族魂第三百七十八章 今日令吾不歡者第六百五十八章 華夏之痛威海港三第二百九十章 縱四方固第五百四十四章 唱黑臉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雁過拔毛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伏第六百四十四章 決戰山海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解詩第七十一章 總督衙門第六百一十四章 潰亂第七百六十五章 突襲戰俘營第七百零二章 大沽口海戰六第三百零三章 晨談第五百五十一章 萊因哈德的悲劇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亂世出梟雄第六百六十九章 薊州,津門,旅順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一百五十七章 驚雷第一百九十九章 平壤戰役第十二第九十一章 虎賁第三百六十二章 像龔照璵這樣的老實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何必安刺第十九章 寡婦門前是非多第一章 暴雨中的行刑場第七百四十一章 分憂和權宜第七十三章 第一個兵第七百二十六章 東營二第七百七十一章 突圍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谷阻擊戰二第四十九章 人生兩跪第七百九十一章 簽約與戰爭加速第七百五十四章 張家灣第一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國有難,君來否第四百六十章 營城子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捅破了這層薄紙第四百七十一章 困城第七百七十三章 李經方的茫然第四十二章 北洋內部的漢奸第四百三十五章 都在忙着換門庭第二百四十八章 津門雷霆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七封電報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或北上,或南下第四百零二章 大連灣海防戰五第三百四十四章 驚聞第七百七十三章 李經方的茫然第七百六十五章 突襲戰俘營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戰三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山岩的無奈第一百四十五章 老魈溝的殘兵第五百零六章第六百五十八章 華夏之痛威海港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回通州告急第一百九十七章 平壤戰役十第七十九章 這一輩子,不想白活的第六百七十章 接力賽,落幕和起始第四百五十三章 明犯強漢者第一百六十三章 夜殺第一百三十九章 洞仙嶺伏擊戰三第四十三章 審日間第一百一十章 分兵登陸第五百零二章 孤絕的辭賦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雨困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鬥法第七百三十五章 分兵第一百零二章 李鴻章問計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題,徐家山炮擊第四百五十七章 山海關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圖未窮,匕微現第五百九十五章 九門口長城六第三百九十七張 大連灣海防戰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留取丹心照汗青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洞仙嶺伏擊戰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解詩第一百六十章 心情理解,方式不對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東溝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葉志超要重兵安州第一百零三章 薛迎春的眼淚第四百五十五章 一日失遼陽第一百四十八章 舍人關阻擊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