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張 大連灣海防戰二

大連灣灣口一帶,在清軍隆隆的炮火之中,日軍聯合艦隊的五艘炮艇,六艘魚雷艇,分成三支掃雷小隊,正在忙碌的掃雷。

日軍觀察兵們趴在艦艇兩側的船舷上,目光死死的盯着海面,一旦發現艦艇附近漂浮的水雷,炮手就用機關炮把這些水雷打爆。

掃雷艦隊的任務是,從灣口算起,清理出三條長度至少三點五千米,寬度超過一點五千米的安全水道。

這就要求入灣的這十一艘掃雷艦艇,必須儘快清理出16平方千米的安全水域面積。

這顯然是一項不小的工程。

在11月9號的整個白天,日軍入灣艦艇都是在拼命的掃雷。

根本沒空搭理在頭頂呼嘯縱橫的炮彈,還有那在海面上炸出的大大小小的雪白水柱。

清軍炮兵低劣的炮火操作水平,讓這些艦艇只是有驚無險,一直到夕陽收工,大清的海岸重炮也沒有蹭到一艘日軍艦隊的一絲皮毛。

而且還讓日軍捕撈了數百斤被震暈的海魚,準備晚上加餐。

在夕陽之中,看到所有的艦艇都安然回來,聯合艦隊堵在灣口的軍艦紛紛拉響汽笛,歡迎凱旋的勇士們迴歸艦羣。

而和尚島,老龍島炮臺的炮兵們,則是又羞又氣的面紅耳赤。

真是太丟臉了,轟了幾天不但連日軍的毛皮都沒有捱到,反而讓他們把水道一步步的清理過來。

程漠義和毛超站在炮臺的海岬邊,不遠一處水灣裡的水邊停了一溜兒小船,裡面還有兩艘佈雷艇。

然而驟降的氣溫和大雪,已經把這些船隻封死在水灣裡面,不到來年氣溫上升冰雪融化,根本就沒法駛進海水,重新佈雷。

“日軍艦隊152mm口徑速射炮的有效距離是8600米,120mm的是7000米,日軍艦隊裝備着大量的152,120新式速射火炮,所以7000米應該是他們發動攻擊的時機;按現在這個速度,後天日軍艦隊將會發動進攻。”

程漠義幽幽的說完了這些話,望着毛超說道:“你我,包括黃建興營,明天還有一天的練習時間;讓士兵們寫好遺囑吧,呵呵,我的已經寫好了,今兒就會隨船送回津門。”

毛超望着東邊死死堵在灣口的日軍艦羣,心裡面給堵着一尊巨石般的難受。

真是欺人太甚,可惡之極!

11月10號,天空晴朗乾冷。

金色的陽光照耀着遼南的山川大地,極目望去,萬里無雲,天空一碧如洗。

在大連灣,日軍聯合艦隊依然和昨日一樣,派出所有的小艦進灣掃雷。

而和尚島,老龍島的炮兵,也是可着勁兒的開炮,朝着海灣裡的日艦轟擊。

在金州陣地,日軍石門子的炮兵,終於不堪忍受清軍肆無忌憚的轟炸欺凌,在10號清晨開始對着抗倭軍的台山高地,發炮還擊。

天寒地凍,皮膚貼着炮彈都能黏下一層皮,雙方炮手的準頭不免又降了一個水準,炮擊一直打到上午十點,清日雙方各有不大不小的損失。

不過這個時候,日軍的炮彈算是全打空了。

而且經過幾天的狂轟亂炸,雖然抗倭軍炮兵準頭不行,可是擱不住炮彈丟得多,裡裡外外還是炸死了四十多名日軍,擊毀了六門火炮。

這幾天被抗倭軍的炮彈轟的神經衰弱的山地元治,無奈中只好鬱悶的下令,臥龍坡和石門子的日軍全部東撤到清軍火炮射程之外。

看到日軍全部退到了炮火射程之外,抗倭軍接連幾天的炮擊肆虐也終於停了下來。

這樣,蹂躪着金州防線三萬餘清日兩軍士兵耳朵的炮聲,頓時消失不見。

除了西邊依然隱隱轟鳴的炮聲之外,天地一片寂靜。

南關嶺口外,甦家屯。

“麻痹,老子好不容易逃回旅順,現在卻要到金州送死!”

“真不知道徐軍門怎麼想得,放着舒服不舒服,卻要到金州挨槍子!”

“麻痹,老子不走了,誰要去送死儘管去,反正老子還沒活夠!”

“看看人家,到了捷勝營,現在運炮彈,一趟就有幾兩白花花的銀子,抵得上大半個月的餉銀;爲什麼不把咱們營劃給連都統統領?麻痹!”

在徐邦道嘴裡9號下午一兩點就能到達金州的9營士兵,結果一直走到10號中午,才慢吞吞的行軍到大連灣。

4營懷字軍的1200餘士兵,在那些營官哨官哨長的刻意鼓動下,行軍到甦家屯以後,死活都不走了,紛紛揚言要回旅順。

負責帶隊的拱衛軍前營營官徐四斤不敢決斷,只好命令拱衛軍在附近駐營等候,派人快馬去金州稟告。

而此時,一場悲愴的喪禮,正在大東山西南,小坨子灣海邊的一處山坡舉行。

小坨子灣對面的和尚島,炮聲隆隆,在羣山間滾蕩,給這裡的喪禮增添了幾分蕭殺緊張的氣氛。

虎山激戰,安東激戰,還有在金州戰鬥中,陣亡的461名抗倭軍士兵。

金州戰爭中拱衛軍,捷勝營,周鼎臣營的633名陣亡清軍士兵。

尤其是守衛陳家屯台山高地的拱衛軍後營,全營500人,只有百餘人撤了下來,包括營官林治才都命損在戰地上。

這1094名英勇的士兵,將在這處依山傍水,坐南朝北的海岸山坡,安然長眠。

山裡的凍土難以挖掘,不過金州城除了軍隊,百姓已經全部轉移向旅順,何長纓直接命令拆除焚燬的房屋,運來牆磚砌墳。

在每一座墳前,都豎立着簡易木牌,寫着烈士的名字和身份編號。

何長纓已經許諾,等到戰爭平息,整座大東山將被劃成烈士陵園,墓碑墳頭將會被重新修葺。

“——你們當之無愧於中華的驕傲,你們——”

在山坡之上,警衛連4排和12個執勤小隊的300餘名步騎士兵,整整齊齊的站成肅穆的方陣。

在他們的前面,站着一大羣抗倭軍的將領,還有江自康,徐邦道,宋禧,這些大清的將領官員們,都滿臉嚴肅無聲。

只有在最上頭站着的何長纓,正在大聲的念着祭文。

原工兵中隊中隊長李園少尉,林雲瑜部二團三營一連連長唐家深中尉,拱衛軍後營營官林治才——

至於在逃跑中送命的榮安,還有其餘拱衛軍,捷勝營,懷字軍士兵,何長纓以‘這是英雄的世界,不收留懦夫跟逃兵’爲由,直接拒絕把他們安葬在大東山。

“——汝之功績,舉世所記;嗚呼哀哉,英靈來兮,佑我中華,佑我人民!”

“砰!”

“砰!”

槍聲齊鳴,響徹羣山。

“軍門,軍門——”

這時候,兩騎快馬從山下的小路,踏着厚雪而來。

“啓稟軍門,懷字軍4營在甦家屯強行駐留,不願再行軍;揚言要回旅順。”

聽到這個消息,徐邦道的臉頓時變得鐵青,這是在公然挑戰他的權威,和他叫板對抗。

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個聲音第五百八十一章 風往西吹第三百二十一章 速來第二百零四章 初雨第五百二十五章 捅破了這層薄紙第二百九十七章 過虎山第二十五章 從今天開始裝第三百六十三章 漫長的一天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蓮花第六百二十章 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七章 六國論衡第七百六十二章 直隸最後一戰五第三百四十七章 白眼狼第一百六十二章 黃鸝啼鳴第九十五章 歌唱祖國第五百四十九章 臘月二十二第九十五章 歌唱祖國第二百八十四章 虎山夜宿第四百六十九章 山海關防區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炮艇和巡洋艦第七百二十六章 東營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華夏之痛威海港三第五百八十章 虎倀(求訂閱)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兵第一百零八章 去安東第十七章 茶水餿了第五十七章 戰地記者的邀請第二百二十二章 絕頂高高手第四百七十九章 首戰山海第五百七十三章 戰三城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只有死守第六十三章 法蘭西武官馬瑟爾第四百章 大連灣海防戰三第二百八十章 旅順,旅順第三百三十三章 突襲安平河口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城整編第四百三十六章 小順子家裡缺糧食第四百四十章 對視第四十九章 人生兩跪第四百七十三章 來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作之合第四百四十九章 露頭就得敲打第八十章 東洋女間諜第三百五十九章 我們在遼東第六百二十六章 炮擊第四百九十三章 將爲兵膽,爲何而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金州未失第六百二十九章 餌和陷阱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國第七百四十一章 分憂和權宜第七百四十五章 兵指澎湖第四百四十七章 海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洞仙嶺伏擊戰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洞仙嶺伏擊戰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六百六十七章 山谷大刀戰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決戰山海三第七百二十章 誰家炮鳴一第三十八章 哥不習慣下跪第一百一十章 分兵登陸第二百二十一章 津野道貫的對手第六十七章 中國領土,誰給你的權利第九十二章 軍歌嘹亮第五百一十章 永垂不朽第五百九十七章 二十六分鐘的破城戰第七章 窮途第七百五十七章 李鴻章中彈第七百八十七章 被埋進抽屜的電報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洋女護士的夢境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行塘沽第四百六十八章 回山海第一百四十九章 舍人關頂的遙望第十九章 寡婦門前是非多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東溝三第六百八十三章 鴉鴻村第三百九十二章 好大雪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戰前夕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這麼難第六百六十六章 戰薊州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平壤戰役八第二百五十二章 民族魂第三百九十章 胖軍師第一百八十三章 今夕是何年第二百零一章 平壤戰役之將暮第二百六十九章 預判第二百零五章 是戰是和第五百二十八章 老夫還年輕第七百章 大沽口海戰四第九十四章 海外遺民,多的沒有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州城東第六百五十三章 克山海四第七百九十七章 擊殺天龍號第四百三十七章 解詩第三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意孤行第七百八十四章 旅順戰前會議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潰營第九十五章 歌唱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