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安之,真名士也

“爲朝廷和大人分憂,是卑職應盡的責任。”

唐紹儀畢恭畢敬的說完這句話,才站起身來,筆直恭敬的站在何長纓的身邊。

嘿,這哥們馬屁拍的不賴,難怪一路官運亨通。

何長纓偏頭,‘佩服’的望了一臉正色的唐紹儀一眼。

“這位老兄方方正正的筆架山,倒是學的不錯。”

看到何長纓不老實的行那一個禮,盛懷宣倒也不準備拿上官的權勢來壓他,心裡飛快的盤算着,要把這個桀驁不馴的毛小子丟在哪個旮旯合適。

既能讓自己眼不見心不煩,也要給總督衙門一個有臉面的交代。

“道臺大人有禮了。”

何長纓朝着盛懷宣躬身拱拱手,行了一個不倫不類的‘打恭作揖’禮,故意做出一副笑傲權貴的名士模樣:“筆架山不敢當,不過安之一介‘白衣’,兩袖清風,生來唯餘這一絲傲氣而已。”

“好個‘唯餘這一絲傲氣而已’。”

盛懷宣的臉上看不出一絲喜怒,哈哈大笑起來。

三人分主賓落座,津門關道的戈什哈送上熱茶,盛懷宣笑吟吟的看着唐紹儀說道:“少川歸國,這是好事兒;你自幼留學美國,想來也熟識美國的人情事物,眼下正巧有一件棘手的事情需要處理。”

唐紹儀聽盛懷宣這麼一說,心裡面就不禁暗暗叫苦。

真是後悔沒聽袁慰亭的勸告,先韜光養晦的蟄伏一段時間,等清日戰事明朗了以後再出山撿漏。

唐紹儀在朝鮮跟着袁世凱苦熬了十年,這次確實是不想再回到那個窮鄉僻壤裡面呆了。

本來依着他的品級,就是總督府衙也是可以進去面呈李鴻章的。

不過唐紹儀多了一點心思,怕李鴻章讓他去平壤,就走了盛懷宣這條路子,想在津海關道謀個差事。

結果現在一句話,就被盛懷宣這個老狐狸踢過來了一個臭屎球,給逼到牆角里去了。

石川伍一這個案子,現在滿津門都在議論,說是劉棻其實只不過就是一個傀儡,真正和東洋人勾結,出賣北洋的軍事秘密給東洋人的,實際就是李中堂的親外甥,津門機械總局的總辦張士珩。

而且還有鼻子有眼的傳說張士珩還把大清的煤,糧食,和步槍走私給東洋人。

甚至在這兩天,街頭又傳出了李中堂的大兒子李經方在擔任東洋總領事的時候,在東洋開店鋪,做東洋人的生意。

真是大風將起於青萍之末啊!

這是衆人心裡面都有數的那一幫子人,想借機生事搞垮李中堂,徹底的把北洋的權力收進朝廷的手中。

冒然摻和進去,稍微不慎,就是不死也要脫一層皮!

只是想想那一幫子人的老大是誰,唐紹儀的額角就密密麻麻的滲了一層細汗。

不接下來,大不了以後另走別的門路,實在不行,還回去跟着袁慰亭混。

再說你盛懷宣堂堂的三品大員都不想頂缸,現在把我這個四品小官推出來,做人不地道啊!

一時間,簽押房裡靜悄悄的,只有簽押房外那株百年桂花老樹上的知了,在不斷的‘知了’‘知了’的叫着。

何長纓笑眯眯的偏頭看了一眼滿頭熱汗的唐紹儀。

在他看來,這個唐紹儀爲人其實很不錯,就是文氣太重,做事瞻前顧後誰都不想得罪。

他也不想想,做大事哪有不得罪人的道理?

也正是這個性格,讓唐紹儀一生起起落落,最後死於非命不說,還留下了一個歷史謎團般的污點。

在抗日戰爭中,魔都淪陷以後,蔣光頭讓唐紹儀離開日佔區的申滬,而唐紹儀猶豫再三曖昧不明,就是不願南下。

結果惹急了蔣光頭,命令戴笠出手,派軍統的特務趙君理,用斧頭把唐紹儀給活活的砍死了。

“大人,安之自幼好學,雖不敢說學富五車,不過對刑獄也多有涉獵,不如讓我試試?”

審理日諜,這是多麼光榮又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在何長纓的記憶裡,這次甲午戰爭滿清總共也沒逮到幾個東洋的間諜。

過了這村兒,以後再想審問日諜,就得等到四十三年以後的抗日戰爭去了。

那時候就算自己高壽,還在蹦躂,也已經成了六七十歲的老頭子了。

唐紹儀詫異的扭頭望着何長纓,一臉的感激,心裡想着沒想到這個何長纓這麼夠意思,以後倒是可以交往一下。

何長纓的主動請纓,也讓盛懷宣微微一愣。

他之所以要拉唐紹儀下水,第一是看中了唐紹儀留**童的身份。

以後李德這個討厭鬼再來找麻煩,他就讓唐紹儀出面應付,而且唐紹儀也是朝廷的四品官員,由他出來迎接李德,也不算失禮。

同時盛懷宣心中,也不是完全沒有禍水東引,明哲保身的算計。

金鑾殿那位在翁同龢這些人的唆使下,一心急着老佛爺徹底的放權歸隱,李鴻章識趣的交出北洋的軍政大權。

唐紹儀作爲一個四品官員,無論他審問出來怎樣對誰不利的結果,別人也不好怪罪到他盛懷宣的頭上來。

結果這個沒擔當的小滑頭就是不接招,而自己剛纔看不慣也看不起的何長纓,倒是一臉無畏的主動請纓。

盛懷宣想了想,覺得何長纓既然是總督衙門遞條子送過來的,讓他審問倒也是一招妙棋,想來老中堂知曉了也是樂意的。

“好,安之果然是少年俊傑,有擔當;”

盛懷宣笑吟吟的對着何長纓說道:“既然這樣,這個案子就煩勞安之了;老中堂那裡要求儘早的撬開這個日間的嘴巴,把這個案子辦成讓外人沒話可講的鐵案。”

“呵呵,小意思。”

何長纓呵呵一笑,心想着我連這個石川伍一招供的供詞都幾乎會背了,還搞不定這個小小的日間?

一邊的唐紹儀被盛懷宣夾槍帶棒的話羞的大臉通紅,既然這個何長纓是‘少年俊傑’‘有擔當’,那麼自己當然就是‘中年劈柴’‘沒擔當’了?

唐紹儀爲今天的津海關道之行,心裡面後悔的要命。

感覺自己在漢城那個破旮旯呆了十年,連腦子都不好使了,居然天真的來找盛懷宣這頭老狐狸討差事,簡直是自找苦吃。

盛懷宣又和何長纓交代了幾句,看看外面漸晚的天色,就端茶送客,何長纓和一臉失落的唐紹儀隨即一起走出了津海關道的衙門。

“安之,這個案子,”唐紹儀想了想感覺沒法給何長纓點明,就隱晦的說道,“京城那邊早晚都會知道,總督衙門和英美大使也非常重視。”

“呵呵,我明白,我只用事實說話,別的就不是我所能左右的了。”

何長纓看着津海關道對面不遠處的一家金碧輝煌車水馬龍的酒樓,笑呵呵的說道:“要不咱哥兩去喝一杯,不過這些天老弟手頭有點緊,老哥您請客。”

唐紹儀微微一愣,然後痛快的哈哈大笑起來,重重的捶了一把何長纓的肩膀說道:“安之,果然真名士也!”

第四百八十一章 火燒碉堡第一百六十章 心情理解,方式不對第七百一十五章 津門旅的白刃戰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同江岸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前的小追逐第一百七十二章 初戰栽鬆院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來佛和五指山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沽口海戰二第三百零七章 鴨綠江畔的首站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遭遇第四百零八章 大連灣海防戰十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忽悠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的祖國第四百九十四章 迷惑第二百四十七章 南關嶺防禦戰第七百二十三章 擊殺西京丸一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雞冠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換防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山第三百一十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五第六百一十三章 戰永平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伏第七百五十四章 張家灣第一軍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意孤行第七百四十五章 兵指澎湖第四百一十八章 坪井航三的質問第五百八十六章 撲朔迷離的電報線事件二第六百零四章 石門寨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擊,反炮擊第七百九十五章 旅順戰役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陽光明媚,遼南大地第七百四十六章 二十三年的遺憾第三百三十一章 四百零二年第三百零八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三第九十三章 向前向前向前第三百九十七張 大連灣海防戰二第三十一章 漸起第二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第二百五十八章 設計第七百零九章 慈禧對東洋的‘嚴懲’第五百一十七章 結果和過程第四百七十七章 酷烈第二百七十二章 想不想當我女婿第四百四十五章 金家溝第七百三十四章 脊樑和精神第五百一十七章 結果和過程第五百五十七章 六國論衡第六百六十章 津門商計(三更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情之請第二十一章 如花容顏邊的驚悚第二百九十五章 實話第四百九十二章 劉明陽的格林炮第五百二十五章 捅破了這層薄紙第七百九十九張 殲滅第四十一章 國朝養士250年第六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好大雪一第二百五十章 打嚴嵩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師大戰倭豬第八十六章 我不如你多矣第四百二十一章 戰前的短暫寧靜第四百零一章 大連灣海防戰四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陸點第五百四十六章 旅順亡,水師亡第六百四十章 人心第八十四章 山縣小曼的七彩祥雲第六百零四章 石門寨第三百二十一章 速來第四百八十三章 射程第二百四十一章 90度大轉向第一百三十九章 洞仙嶺伏擊戰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突襲安平河口二四百八十四章 人不死完,城不陷第十章 女追男第五百四十八章 炮艇和巡洋艦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下誰匹敵第四百二十五章 2號高地第二百九十九章 盛軍第二百零三章 暴雨將至第五百二十二章 饒暈了的大山岩第六百七十九章 火光搖曳第七百三十六章 魯東潰散第六百五十一章 克山海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金家溝第六百六十七章 山谷大刀戰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普蘭店第四百六十三章 奉天失陷第四百零五章 大連灣海防戰八第五百零一章 螳螂黃雀第四百一十章 撤離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明火炮,炮擊第四百九十七章 衝鋒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第一個基地第五十四章 兵點將第五百七十七章 報大捷,過大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野津道貫的遙望第三百七十一章 普蘭店第二百零一章 平壤戰役之將暮第四百一十九章 爆破第二百七十三章 何長纓,你去死